女声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豆瓣
7.7 (68 个评分)
曲婉婷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24日
出版发行:
Nettwerk
曲婉婷Wanting 首张正式个人创作专辑!已于在2012年4月24日于北美发行!
关于TA的伤心事 豆瓣
7.6 (23 个评分)
郝蕾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总公司
《关于TA的伤心事》:
这里是TA的世界, TA自由自在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在每一个不同的自我世界里都会有关于他或她的伤心事。 她,他,TA, 她是自在的二蕾,她是二蕾的自在。我们做不同的自己,因每个人生来不同;我们要做不同的歌曲,因每曲有它不同的故事。
我们的U盘取名“自&在”,一个Z是自己,另一个Z是自在。只有真正的发现自己 ,了解自己,爱上自己,才会真正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才能活出那个自由自在的自己!
两个不同的个体,形成“互”。只有相互关心、关爱与友善,每一个人才不会孤独的存在。
U (unusual),不寻常的,非凡的,特别的。这样的形容词,仿佛就是给她的定义,她的人生波澜壮阔,她的内心非比寻常。
U(YOU),如果你认同她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想进一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一起与她踏上寻找自我之旅!
————
听郝蕾,真正走进TA的世界!
这里是TA的世界, TA自由自在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在每一个不同的自我世界里都会有关于他或她的伤心事。 她,他,TA, 她是自在的二蕾,她是二蕾的自在。我们做不同的自己,因每个人生来不同;我们要做不同的歌曲,因每曲有它不同的故事。
我们的U盘取名“自&在”,一个Z是自己,另一个Z是自在。只有真正的发现自己 ,了解自己,爱上自己,才会真正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才能活出那个自由自在的自己!
两个不同的个体,形成“互”。只有相互关心、关爱与友善,每一个人才不会孤独的存在。
U (unusual),不寻常的,非凡的,特别的。这样的形容词,仿佛就是给她的定义,她的人生波澜壮阔,她的内心非比寻常。
U(YOU),如果你认同她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想进一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一起与她踏上寻找自我之旅!
————
听郝蕾,真正走进TA的世界!
Lenka 豆瓣
8.4 (285 个评分)
Lenka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8年9月23日
出版发行:
Epic
In Sydney, Australia, Lenka was a teen actress who trained with Cate Blanchett, thereafter landing leading roles on stage, television and indie films. A self-described 'punk-ass art school student' and vocalist/keyboardist for acclaimed indie Electronic/ambient outfit Decoder Ring. She has flung herself into two new worlds simultaneously: she's moved to California and become a solo artist. Whether channelling our long-repressed terrors ('Trouble') or long-lost innocence ('We Will Not Grow Old'), her music evokes primal emotions, unblemished by pretense or cynicism and unashamed of cracking a smile occasionally. Lenka's fresh sensibility extends to every element of her music, as the whimsical, paper art, stoimated videos she creates.'It's a mood-enhancer,' she says of her record, 'I don't like it when people are depressed. I want to cheer them up.'
Best Wishes: Best of Club 8 豆瓣
8.7 (22 个评分)
Club 8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2月15日
出版发行:
T-Entertainment
一把清冽澄澈的声音,沉淀所有的躁动与不安。瑞典清新厂牌Labrodor旗下头号乐队club 8在这个冬日出尘而来,和所有敏感忧郁的小心灵一起,“Love in December”。
本专辑是韩国唱片公司出品的Club 8的精选集,收录了"Love in December," "My Heart Won't Break" 、 "Next Step You'll Take"等精华歌曲,是非常有必要听的一张。
本专辑是韩国唱片公司出品的Club 8的精选集,收录了"Love in December," "My Heart Won't Break" 、 "Next Step You'll Take"等精华歌曲,是非常有必要听的一张。
纯粹 豆瓣
7.7 (28 个评分)
姜昕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姜昕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唱作人代表,这一张是她的第三张个人专辑。从1996年《花开不败》到2001年《五月》再到2003年的全新大碟,姜昕一直坚持自己独特的音乐品位,这也使得她的音乐始终散发着一种高贵的气质,尽显卓尔不群。
这张唱片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唱片,制作人由著名音乐人许巍及沈黎晖担任,创作阵容既包括许巍、何勇、高晓松、陈劲等“老一辈”音乐人,也有“便利商店”及前“果味VC”乐队成员孙凌生和刘韬等乐坛新锐加盟;录音乐手更邀请到鼓仨儿、刘文泰、栾树、梁剑峰、岳浩昆等国内超一流乐手。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就制作品质而言,这张唱片都堪称2003年度音乐出品中的重中之重。
姜昕《纯粹》是姜昕的第三张创作专辑,动用了许巍、何勇、虞洋、陈劲、高晓松等国内最顶级制作人及李延亮、梁剑峰、虞洋、岳浩昆、陈劲、刘文泰、鼓仨儿、单晓帆等国内最顶级伴奏乐手,辗转三个录音棚(声音、摩登天空及列侬录音棚),并历时6个月的录音工作。第一主打歌曲“潘多拉”自今年10月在各地推荐以来,一直备受业界、传媒及乐迷的共同瞩目,在全国各地电台均以数周冠军的成绩占据了各大排行榜,不但获得了中央电台音乐之声“中国流行歌曲榜”冠军,更在《音乐生活报》的“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的总榜单上蝉联3周总冠军,在“亚太音乐榜”上也已蝉联2周总冠军。姜昕无疑是本年度内地最纯粹的歌坛才女,这张《纯粹》也无疑将是本年度最值得瞩目的豪华唱片。
这张唱片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唱片,制作人由著名音乐人许巍及沈黎晖担任,创作阵容既包括许巍、何勇、高晓松、陈劲等“老一辈”音乐人,也有“便利商店”及前“果味VC”乐队成员孙凌生和刘韬等乐坛新锐加盟;录音乐手更邀请到鼓仨儿、刘文泰、栾树、梁剑峰、岳浩昆等国内超一流乐手。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就制作品质而言,这张唱片都堪称2003年度音乐出品中的重中之重。
姜昕《纯粹》是姜昕的第三张创作专辑,动用了许巍、何勇、虞洋、陈劲、高晓松等国内最顶级制作人及李延亮、梁剑峰、虞洋、岳浩昆、陈劲、刘文泰、鼓仨儿、单晓帆等国内最顶级伴奏乐手,辗转三个录音棚(声音、摩登天空及列侬录音棚),并历时6个月的录音工作。第一主打歌曲“潘多拉”自今年10月在各地推荐以来,一直备受业界、传媒及乐迷的共同瞩目,在全国各地电台均以数周冠军的成绩占据了各大排行榜,不但获得了中央电台音乐之声“中国流行歌曲榜”冠军,更在《音乐生活报》的“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的总榜单上蝉联3周总冠军,在“亚太音乐榜”上也已蝉联2周总冠军。姜昕无疑是本年度内地最纯粹的歌坛才女,这张《纯粹》也无疑将是本年度最值得瞩目的豪华唱片。
Club 8 豆瓣
8.3 (40 个评分)
Club 8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labrador
「要是你喜歡Sarah Records,喜歡簡單而清新的吉他音樂,或是陽光充沛的早上,甚至是繁星滿天的晚上。我想,你也會喜歡Club 8。」--香港《MCB音樂雜誌》
如果說The Field Mice的首支單曲Emma's House,是啟發Club 8團員Johan拿起吉他彈起鍵琴,玩起獨立流行曲式的開端,那取自同名專輯的She Lives By The Water,便是自己重新認識Club 8的契機,尤其是樂團經過約兩年的沉潛。無疑地,Club 8早不見Nouvelle首張專輯時的青澀,在幾首Johan自認最喜愛的曲子當中,除了A Place In My Heart,其它像She Lives By Water、Love In December和Falling From Grace, Johan如大師般地計算製作,在曲子外衣上著了一層又一層朦朧水色,漫出柔如絲綢般地電音質感。
還是要聽聽Club 8的爵士流行招牌,到底成熟了多少。Boyfriends Stay放緩腳步的Bossa,與封面Karolina甜甜淺睡的面容映照,外頭的陽光催眠似地遙遠;短短50秒的兩首,London和I Don't Need Anyone,木吉他簡單地撩撥,學足偶像Blueboy,而Johan和Karolina則有默契地各唱一首。Hope For Winter從樂器裡出來的所有聲音,都像在雪地上輕輕印上雪痕,讓人打從心底裡伴著舒服。Club 8的專輯總是配合季節發行,第一張Nouvelle在夏天,第二張The Friend I Once Had在秋天,這張Club 8在冬天,最新的Spring Came,Rain Fall在春天,彷彿刻意安排的巧合,量身訂作各季節的心情;而Club 8也伴著自己,記錄了6年成長點滴。
如果說The Field Mice的首支單曲Emma's House,是啟發Club 8團員Johan拿起吉他彈起鍵琴,玩起獨立流行曲式的開端,那取自同名專輯的She Lives By The Water,便是自己重新認識Club 8的契機,尤其是樂團經過約兩年的沉潛。無疑地,Club 8早不見Nouvelle首張專輯時的青澀,在幾首Johan自認最喜愛的曲子當中,除了A Place In My Heart,其它像She Lives By Water、Love In December和Falling From Grace, Johan如大師般地計算製作,在曲子外衣上著了一層又一層朦朧水色,漫出柔如絲綢般地電音質感。
還是要聽聽Club 8的爵士流行招牌,到底成熟了多少。Boyfriends Stay放緩腳步的Bossa,與封面Karolina甜甜淺睡的面容映照,外頭的陽光催眠似地遙遠;短短50秒的兩首,London和I Don't Need Anyone,木吉他簡單地撩撥,學足偶像Blueboy,而Johan和Karolina則有默契地各唱一首。Hope For Winter從樂器裡出來的所有聲音,都像在雪地上輕輕印上雪痕,讓人打從心底裡伴著舒服。Club 8的專輯總是配合季節發行,第一張Nouvelle在夏天,第二張The Friend I Once Had在秋天,這張Club 8在冬天,最新的Spring Came,Rain Fall在春天,彷彿刻意安排的巧合,量身訂作各季節的心情;而Club 8也伴著自己,記錄了6年成長點滴。
五月 豆瓣
6.9 (13 个评分)
姜昕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音像公司
或许太多人对姜昕的印象来自窦唯,而不是她的处女专辑《花开不败》。但《五月》给了你了解这个曾经“心高气盛”的女人在音乐上的禀赋的机会,只要你有足够的对音乐的品位和来自听觉的识别力。(夜)
用了四年时间做出来的第二张专辑《五月》饱含姜昕的智慧和心血,编曲上的认真和严谨就是证明。音乐的丰富使姜昕本来有些单薄的声音听起来饱满了许多。在《五月》中,音乐和人声达到了堪称完美的结合。因为姜昕是在用感情而非嗓子唱歌,所以她可以轻易地打动那些敏感脆弱的人们。
姜昕的歌词和旋律结合得很好,但略嫌小女人气。电子成分的加入可以说是攻过参半,有的地方由于莫名其妙的音效而使转承之处显得太过于突兀,但有些地方却是恰到好处。
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姜昕的声音损失掉一丝原有的特质。尽管听起来比原来多了几分沧桑和超脱,但它依旧极富内在的吸引力和磁性,并且有不变的坚定。而姜昕的声音中与生俱来的另类气质使她比国内众多女性歌手多了几分特别与不同。
“爱”显然还是没有将姜昕对爱的全部感受和思索释放出来,虽然她说“对于爱,我是这样理解的”。许巍(曲作者)的忧郁和姜昕的哀怨毕竟不是一回事。倒是半民谣化的“孽缘”似乎更显姜昕在感情认知上的本色。
在丁薇的《开始》之后,姜昕的《五月》是又一张罕见的优秀女性音乐专辑。不同于《开始》中大气磅礴的弦乐运用,《五月》以出人意料的电子元素取胜。如果说丁薇的音乐是学院派的忧伤和精致,更具纯艺术气息,那么姜昕的音乐就是让普通人也能听到的共鸣。而她们都挥不去离别、感伤以及爱情,这些女人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困惑与纠缠。不过如今的姜昕似乎更加豁达和开朗,“幸好”和“我不想”就是她走出来的结果。
关于唱片诞生的艰难历程:
姜昕的话:这是一张一拖再拖,历经太多艰难的专辑。而正因为如此,如今当你们听到它的时候,我的心气儿已经与四年前着手准备它的时候有着太大的分别了。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我已经不再心高气盛,也已经明白了很多,看淡了很多。请记住,我不是一个明星,也不再要做什么名星!我只是一个你未曾谋面的如你身边的朋友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在说那些憋在她心里许久未说出的话,和唱那些象尘埃一样飘荡在空气里的心情…… 在这四年里,所有曾经给予过我鼓励,支持和爱的人,是你们让我了解到生命中的的确确存在着温暖,因此我没有放弃,也不会放弃!感谢我的制作人祝晓民的支持,他给予我的信心和他与我一起所做的所有努力!
这张唱片的在创作方面是比较特别的,因为我们希望能把这张唱片做得更个人化一点,更有姜昕的感觉。整个的创作过程持续了一年多,这一年多里,我们做得很艰苦,真的很不容易。你们可以看到我所写的词的内容,表现的那种感觉,其实都是一种追忆,一种成长。
关于唱片风格:
唱片制作人祝晓民的话:这没法用风格来说,我们在写歌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或刻意地做一种风格,而只是随着自己音乐的感觉在写。我和别人不同,我更注重感觉,我觉得歌手的声音好不好不要紧,我对于声线和音色不是很重视。所以,我也觉得姜昕也别非得要像个歌星一样,只要把自己原来的那种感觉表现出来就行了。说到最喜欢哪首歌嘛,我觉得没法说,因为我其实每一首都很喜欢。
姜昕的话: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有的时候》、《不见不见》、《五月》和《幸好》。就歌词来说,最喜欢的是《幸好》和《孽缘》,因为《幸好》的歌词写得挺有点意思的,而《孽缘》我用了像“在那芳草萋萋的河边“这样的句子,很有诗意。
用了四年时间做出来的第二张专辑《五月》饱含姜昕的智慧和心血,编曲上的认真和严谨就是证明。音乐的丰富使姜昕本来有些单薄的声音听起来饱满了许多。在《五月》中,音乐和人声达到了堪称完美的结合。因为姜昕是在用感情而非嗓子唱歌,所以她可以轻易地打动那些敏感脆弱的人们。
姜昕的歌词和旋律结合得很好,但略嫌小女人气。电子成分的加入可以说是攻过参半,有的地方由于莫名其妙的音效而使转承之处显得太过于突兀,但有些地方却是恰到好处。
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姜昕的声音损失掉一丝原有的特质。尽管听起来比原来多了几分沧桑和超脱,但它依旧极富内在的吸引力和磁性,并且有不变的坚定。而姜昕的声音中与生俱来的另类气质使她比国内众多女性歌手多了几分特别与不同。
“爱”显然还是没有将姜昕对爱的全部感受和思索释放出来,虽然她说“对于爱,我是这样理解的”。许巍(曲作者)的忧郁和姜昕的哀怨毕竟不是一回事。倒是半民谣化的“孽缘”似乎更显姜昕在感情认知上的本色。
在丁薇的《开始》之后,姜昕的《五月》是又一张罕见的优秀女性音乐专辑。不同于《开始》中大气磅礴的弦乐运用,《五月》以出人意料的电子元素取胜。如果说丁薇的音乐是学院派的忧伤和精致,更具纯艺术气息,那么姜昕的音乐就是让普通人也能听到的共鸣。而她们都挥不去离别、感伤以及爱情,这些女人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困惑与纠缠。不过如今的姜昕似乎更加豁达和开朗,“幸好”和“我不想”就是她走出来的结果。
关于唱片诞生的艰难历程:
姜昕的话:这是一张一拖再拖,历经太多艰难的专辑。而正因为如此,如今当你们听到它的时候,我的心气儿已经与四年前着手准备它的时候有着太大的分别了。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我已经不再心高气盛,也已经明白了很多,看淡了很多。请记住,我不是一个明星,也不再要做什么名星!我只是一个你未曾谋面的如你身边的朋友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在说那些憋在她心里许久未说出的话,和唱那些象尘埃一样飘荡在空气里的心情…… 在这四年里,所有曾经给予过我鼓励,支持和爱的人,是你们让我了解到生命中的的确确存在着温暖,因此我没有放弃,也不会放弃!感谢我的制作人祝晓民的支持,他给予我的信心和他与我一起所做的所有努力!
这张唱片的在创作方面是比较特别的,因为我们希望能把这张唱片做得更个人化一点,更有姜昕的感觉。整个的创作过程持续了一年多,这一年多里,我们做得很艰苦,真的很不容易。你们可以看到我所写的词的内容,表现的那种感觉,其实都是一种追忆,一种成长。
关于唱片风格:
唱片制作人祝晓民的话:这没法用风格来说,我们在写歌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或刻意地做一种风格,而只是随着自己音乐的感觉在写。我和别人不同,我更注重感觉,我觉得歌手的声音好不好不要紧,我对于声线和音色不是很重视。所以,我也觉得姜昕也别非得要像个歌星一样,只要把自己原来的那种感觉表现出来就行了。说到最喜欢哪首歌嘛,我觉得没法说,因为我其实每一首都很喜欢。
姜昕的话: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有的时候》、《不见不见》、《五月》和《幸好》。就歌词来说,最喜欢的是《幸好》和《孽缘》,因为《幸好》的歌词写得挺有点意思的,而《孽缘》我用了像“在那芳草萋萋的河边“这样的句子,很有诗意。
一夜长大 豆瓣
8.2 (65 个评分)
梁静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這個女孩,叫做梁靜茹。
『一夜長大』由李宗盛、梁伯君、林揮斌、光良操刀製作,整張專輯主要以記錄、概念的方式,以20歲的女孩初戀前後的心情為背景,以20歲女孩子的生活情節為出發,用專輯內十首專為梁靜茹量身打造的詞、曲,傳達新世代人類的愛情真實想法。曲風包含了民謠、RAGGED、FOLK ROCK…等,並集合台灣、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的音樂資源,在李宗盛的全力監製下,為這張專輯注入了許多嶄新的元素,梁伯君、光良、林揮斌的參與製作,讓整張專輯可聽性更強,耐聽度更高
專輯製作過程對李宗盛來說無異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由於他盛擅長描寫成熟女性的細微心理變化,但這次梁靜茹的專輯要表現的是20歲的女孩,在初戀/失戀前後的回憶與成長,面對年紀有一段差距的梁靜茹並為她譜寫歌曲、製作,實在是一大考驗。然而李宗盛願意花兩年的時間耐心製作,是因為在梁靜茹的聲音中聽見了一種屬於愛情本質,最初的感動。李宗盛製作專輯一向以「精緻」、「細膩」聞名,於是在他擔綱製作的8首歌中,清楚聽見了整張專輯所表現出的細膩與精緻的獨特氣質。
專輯內還收錄一首與光良對唱的歌曲「只能抱著你」。在這首光良作曲、製作、對唱的歌中,梁靜茹與光良表現了無比的聲音默契,談到與光良合作的過程,梁靜茹感覺真是「太神奇了」!因為她本身就是光良品冠的歌迷,出道前就必買光良品冠的專輯,也曾經在學校期間看過光良品冠的表演。問梁靜茹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竟然能夠唱到光良的歌,還能夠一起合唱!?她睜大了眼睛,笑著說:「當然從來沒想過哇!」當初李宗盛會跟梁靜茹約在新加坡試唱,也是因為光良品冠在當地配唱的緣故,在那時候梁靜茹和光良品冠就認識了。之後當光良品冠來到台灣製作唱片或是宣傳的時候,也不忘關心這個同來自馬來西亞的小師妹。光良對於梁靜茹在這首歌的表現十分滿意,他覺得梁靜茹的聲音表現相當好「足以令人融化」!
在一夜長大裡,你將聽見一個,久違了的好聲音!
『一夜長大』由李宗盛、梁伯君、林揮斌、光良操刀製作,整張專輯主要以記錄、概念的方式,以20歲的女孩初戀前後的心情為背景,以20歲女孩子的生活情節為出發,用專輯內十首專為梁靜茹量身打造的詞、曲,傳達新世代人類的愛情真實想法。曲風包含了民謠、RAGGED、FOLK ROCK…等,並集合台灣、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的音樂資源,在李宗盛的全力監製下,為這張專輯注入了許多嶄新的元素,梁伯君、光良、林揮斌的參與製作,讓整張專輯可聽性更強,耐聽度更高
專輯製作過程對李宗盛來說無異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由於他盛擅長描寫成熟女性的細微心理變化,但這次梁靜茹的專輯要表現的是20歲的女孩,在初戀/失戀前後的回憶與成長,面對年紀有一段差距的梁靜茹並為她譜寫歌曲、製作,實在是一大考驗。然而李宗盛願意花兩年的時間耐心製作,是因為在梁靜茹的聲音中聽見了一種屬於愛情本質,最初的感動。李宗盛製作專輯一向以「精緻」、「細膩」聞名,於是在他擔綱製作的8首歌中,清楚聽見了整張專輯所表現出的細膩與精緻的獨特氣質。
專輯內還收錄一首與光良對唱的歌曲「只能抱著你」。在這首光良作曲、製作、對唱的歌中,梁靜茹與光良表現了無比的聲音默契,談到與光良合作的過程,梁靜茹感覺真是「太神奇了」!因為她本身就是光良品冠的歌迷,出道前就必買光良品冠的專輯,也曾經在學校期間看過光良品冠的表演。問梁靜茹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竟然能夠唱到光良的歌,還能夠一起合唱!?她睜大了眼睛,笑著說:「當然從來沒想過哇!」當初李宗盛會跟梁靜茹約在新加坡試唱,也是因為光良品冠在當地配唱的緣故,在那時候梁靜茹和光良品冠就認識了。之後當光良品冠來到台灣製作唱片或是宣傳的時候,也不忘關心這個同來自馬來西亞的小師妹。光良對於梁靜茹在這首歌的表現十分滿意,他覺得梁靜茹的聲音表現相當好「足以令人融化」!
在一夜長大裡,你將聽見一個,久違了的好聲音!
闪亮的星 豆瓣
7.1 (44 个评分)
梁静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从第一张专辑《一夜长大》到第二张专辑《勇气》再到6月26日这张最新发行的专辑,这已是静茹第三次与大哥李宗盛合作了。上一张专辑梁静茹在唱腔上做了突破性的转变,尝试了多种不同音域的歌曲,发掘了更多在第一张没有的东西。而经过上一张专辑的成功转变后,这一次在第三张专辑的录制过程中,大哥更清楚、也更精确地掌握了梁静茹在唱腔上的特质。
这一次在专辑制作初期与前两张最大的不同,在于前两张专辑大哥李宗盛在制作时,还会考虑歌词和曲风是否适合梁静茹?虽然整张专辑完成后,答案是肯定的,但终究在尝试转变的过程中有种不确定感。而这一次的经验却截然不同,大哥能很确定地知道梁静茹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就像许多大导演和专业演员的合作关系一样,因为一位好演员知道导演的需求是什么;而一个好导演更能了解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激发演员的特质和潜力。
由于是第三次和大哥合作,梁静茹在和大哥及工作人员开会讨论时的态度相较前两张变得更加轻松与自信,对大哥了解自己的唱腔、情绪与喜好也都很有信心。梁静茹这次还一起参与了更多的前制作业,包括与大哥一起听著无数DEMO与挑歌。像这一次专辑里的歌就是静茹和大哥一起从无数的DEMO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有时在一些DEMO中,大哥听到一首好歌,觉得很适合静茹唱,一定会先私藏起来给静茹,尽管许多人打电话来询问「这歌到底要不要割爱」,大哥会说,一定等到听过梁静茹唱过再说,而往往静茹在听到歌时,总是会会心一笑的望著大哥一眼,这时两人就知道:嗯,我们又选对了一首好歌!也许这种「感觉就对了」,就是从第一张专辑到现在培养的默契吧!
梁静茹说:一首歌会感动人,需要很多真实的情感。以前梁静茹很排斥唱苦情的歌,现在则开始可以接受这样的歌曲,毕竟人生不全是甜点,在爱情的过程中我们会甜过会美丽过,当然也会阵痛过,甚至这种余味经年不散,在唱这些歌的时候静茹会想起自己及好友的感情经历,会翻自己过去曾写过的东西,在记忆里去寻找情绪及感觉,当自己或周遭朋友经历过的事情越多时,唱歌变成一种生活情绪的表达,现在静茹觉得这些歌可以代表自己某种情绪,也是自己情绪的一部分。
静茹这张专辑参予了更多创作的部份,很多歌曲里的故事和情绪都是从静茹的生活所衍生而来的灵感,静茹也把记录生活心情的札记和创作人分享,希望专辑里的情绪传达能更真实更贴近静茹的生活,所以在配唱的过程中,有些歌的情绪不用揣摩很久,静茹反而很快的就进入了歌曲的情绪之中。
这一次在专辑制作初期与前两张最大的不同,在于前两张专辑大哥李宗盛在制作时,还会考虑歌词和曲风是否适合梁静茹?虽然整张专辑完成后,答案是肯定的,但终究在尝试转变的过程中有种不确定感。而这一次的经验却截然不同,大哥能很确定地知道梁静茹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就像许多大导演和专业演员的合作关系一样,因为一位好演员知道导演的需求是什么;而一个好导演更能了解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激发演员的特质和潜力。
由于是第三次和大哥合作,梁静茹在和大哥及工作人员开会讨论时的态度相较前两张变得更加轻松与自信,对大哥了解自己的唱腔、情绪与喜好也都很有信心。梁静茹这次还一起参与了更多的前制作业,包括与大哥一起听著无数DEMO与挑歌。像这一次专辑里的歌就是静茹和大哥一起从无数的DEMO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有时在一些DEMO中,大哥听到一首好歌,觉得很适合静茹唱,一定会先私藏起来给静茹,尽管许多人打电话来询问「这歌到底要不要割爱」,大哥会说,一定等到听过梁静茹唱过再说,而往往静茹在听到歌时,总是会会心一笑的望著大哥一眼,这时两人就知道:嗯,我们又选对了一首好歌!也许这种「感觉就对了」,就是从第一张专辑到现在培养的默契吧!
梁静茹说:一首歌会感动人,需要很多真实的情感。以前梁静茹很排斥唱苦情的歌,现在则开始可以接受这样的歌曲,毕竟人生不全是甜点,在爱情的过程中我们会甜过会美丽过,当然也会阵痛过,甚至这种余味经年不散,在唱这些歌的时候静茹会想起自己及好友的感情经历,会翻自己过去曾写过的东西,在记忆里去寻找情绪及感觉,当自己或周遭朋友经历过的事情越多时,唱歌变成一种生活情绪的表达,现在静茹觉得这些歌可以代表自己某种情绪,也是自己情绪的一部分。
静茹这张专辑参予了更多创作的部份,很多歌曲里的故事和情绪都是从静茹的生活所衍生而来的灵感,静茹也把记录生活心情的札记和创作人分享,希望专辑里的情绪传达能更真实更贴近静茹的生活,所以在配唱的过程中,有些歌的情绪不用揣摩很久,静茹反而很快的就进入了歌曲的情绪之中。
崇拜 豆瓣 豆瓣 苹果音乐 Discogs Discogs Discogs Spotify
8.4 (172 个评分)
梁静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7年11月9日
出版发行:
相信音乐
情歌天后梁静茹在2006年的《亲亲》专辑及巡迴演唱会有着辉煌的战绩,延烧至今。以「你挥霍了我的崇拜,我戒掉了我的溺爱。」为新专辑的主题,首波与大碟同名单曲「崇拜」为台湾电影《最遥远的距离》的主题曲,再是一首梁静茹式的难忘情歌。
由彭学斌作曲和陈没填词的「崇拜」,抒发恋人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最遥远的距离》为第60届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周」膺最佳影片,由林靖杰执导,桂纶镁、莫子仪及贾孝国主演。
首批精装限量枫红版,预购特赏101页写爱写真笔记。
预购版加赠梁静茹的2008年红年历与《最遥远的距离》崇拜先赏版DVD 。
由彭学斌作曲和陈没填词的「崇拜」,抒发恋人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最遥远的距离》为第60届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周」膺最佳影片,由林靖杰执导,桂纶镁、莫子仪及贾孝国主演。
首批精装限量枫红版,预购特赏101页写爱写真笔记。
预购版加赠梁静茹的2008年红年历与《最遥远的距离》崇拜先赏版DVD 。
同名EP 豆瓣
8.6 (19 个评分)
曲婉婷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28日
出版发行:
Nettwerk
Wanting is recently signed to Nettwerk and is in the middle of making her first full length English album. Her last name Qu (曲) means music, song and melody.
Wanting started to sing before she could talk. Her mother knows it too well. “You would know when she’s awake because the second she opened her eyes she’d be singing the theme song from this Chinese TV series called ‘Undercover Cop' (Chinese: Bian Yi Jing Cha) loudly in bed to the ceiling, every morning.”
Wanting left her family and motherland (China) at age 16. She entered Canada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hoping to make her mother proud by getting a University Degree in Business. Though she obtained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she found herself unhappy and lost in life. She realized that, through heartbreaks and curve balls that life had thrown at her, her dream is and has always been to become a worldwide successful, recognizable and influential singer.
Self-consciously, consider English is not her first language, Wanting wrote her first English song “To You” in 2005 followed by a Chinese song written to her mother called “Wo Shi Wo” (translation: “I am me”). Wanting found her happiness and comfort in song writing. She searched herself through song writing. She became more aware of who she is and what she wants in life. Ever since, she hasn’t stopped writing or singing.
She has performed at many venues range from corporate gigs (BC Fashion Week), local hot music spots (Railway Club), charity events (Food bank), lounges and cafes (Backstage Lounge), radio shows (CJSF) to theatre (Beaumont Theatre) and many more.
After recorded with local producer Winston (Nat Jay, Hannah Georgas), Wanting’s music has caught attention from the music scene. Her song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was recently chosen to be on the Music BC Licensing Website and soon will be put onto a compilation CD. Also, recent news, a very established international music group is interested in working with Wanting in the near future. Wanting is stoked because many of her favorite artists are from this music group.
Wanting sings and writ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Her audiences ful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usic has no boundaries”.
Keep an eye out for the beautiful rising star, Wanting.
Wanting started to sing before she could talk. Her mother knows it too well. “You would know when she’s awake because the second she opened her eyes she’d be singing the theme song from this Chinese TV series called ‘Undercover Cop' (Chinese: Bian Yi Jing Cha) loudly in bed to the ceiling, every morning.”
Wanting left her family and motherland (China) at age 16. She entered Canada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hoping to make her mother proud by getting a University Degree in Business. Though she obtained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she found herself unhappy and lost in life. She realized that, through heartbreaks and curve balls that life had thrown at her, her dream is and has always been to become a worldwide successful, recognizable and influential singer.
Self-consciously, consider English is not her first language, Wanting wrote her first English song “To You” in 2005 followed by a Chinese song written to her mother called “Wo Shi Wo” (translation: “I am me”). Wanting found her happiness and comfort in song writing. She searched herself through song writing. She became more aware of who she is and what she wants in life. Ever since, she hasn’t stopped writing or singing.
She has performed at many venues range from corporate gigs (BC Fashion Week), local hot music spots (Railway Club), charity events (Food bank), lounges and cafes (Backstage Lounge), radio shows (CJSF) to theatre (Beaumont Theatre) and many more.
After recorded with local producer Winston (Nat Jay, Hannah Georgas), Wanting’s music has caught attention from the music scene. Her song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was recently chosen to be on the Music BC Licensing Website and soon will be put onto a compilation CD. Also, recent news, a very established international music group is interested in working with Wanting in the near future. Wanting is stoked because many of her favorite artists are from this music group.
Wanting sings and writ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Her audiences ful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usic has no boundaries”.
Keep an eye out for the beautiful rising star, Wanting.
我的歌声里 豆瓣
7.8 (144 个评分)
曲婉婷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0年2月24日
出版发行:
Nettwerk
作为加拿大顶尖的音乐公司,Nettwerk成立26年来从没签约华人歌手,不过这一历史在去年底被一个26岁的哈尔滨女孩改写:2009年11月,从哈尔滨走出的曲婉婷正式签约Nettwerk。紧接着,由她创作的《我的歌声里》等3首歌曲被奔驰公司选中、在世界各地播放。。
作为公司签约的第一个华人女歌手,公司给曲婉婷的定位是亚洲市场、北美市场一起闯。今年开始,曲婉婷也频频跟国内的音乐人接触,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国内著名音乐人张亚东。 曲婉婷表示:“公司安排我在北京见张亚东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是谁。在现场,我给他唱了两首我的歌,第一首是我自己创作的《drench》,唱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我身边站着。唱完后,他突然往后退了两步,我正纳闷呢,他突然使劲鼓起掌来,他的助理和楼下的工作人员也都鼓起掌来。后来,他又让我唱了一首中文歌《我的歌声里》,他再次鼓掌叫好,说我唱歌的这种感觉他很喜欢。要离开时,他跟我说,希望有机会能听到更多我创作的歌曲,也相信我在国内会有很大的发展,下半年我们之间有可能会有合作。他还送了我一堆由他制作的唱片,并在上面留言:“to婉婷:写好歌温暖我们,亚东。”
作为公司签约的第一个华人女歌手,公司给曲婉婷的定位是亚洲市场、北美市场一起闯。今年开始,曲婉婷也频频跟国内的音乐人接触,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国内著名音乐人张亚东。 曲婉婷表示:“公司安排我在北京见张亚东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是谁。在现场,我给他唱了两首我的歌,第一首是我自己创作的《drench》,唱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我身边站着。唱完后,他突然往后退了两步,我正纳闷呢,他突然使劲鼓起掌来,他的助理和楼下的工作人员也都鼓起掌来。后来,他又让我唱了一首中文歌《我的歌声里》,他再次鼓掌叫好,说我唱歌的这种感觉他很喜欢。要离开时,他跟我说,希望有机会能听到更多我创作的歌曲,也相信我在国内会有很大的发展,下半年我们之间有可能会有合作。他还送了我一堆由他制作的唱片,并在上面留言:“to婉婷:写好歌温暖我们,亚东。”
Keren Ann 豆瓣
凯伦安
/
Keren An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6月4日
出版发行:
辽宁广播电视音像
介质为1CD!
法国乐坛最受瞩目的民谣才女。美妙的轻声细语,犹如易碎的水晶玻璃,仿若湿润夏季里轻凉的山泉。
KEREN ANN的声音很干净,几乎可以听见鼻音,看到她那张忧郁的脸 ,会不自然的跟着她一起伤感。她的英文和法文的歌听起来都很舒服,有人说她迷人她却让人看到的是她的忧郁。
在发表了Not Going Anywhere(守候)与Nolita(诺莉塔)两张大受好评的专辑后,这位穿梭与纽约与巴黎之间的香颂女伶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她作品的肯定与赞美。重新回到录音室后,凯伦安对过去的作品做了一次彻底的回顾。“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配上音乐”她说。
凯伦安注定是个迷人的女子,复杂的身世血统、成长于以色列、足迹踏过荷兰,最终落脚法国,散发着浓厚法兰西雅致气息。这张最新的同名专辑《凯伦安》也随她走遍了世界各地,仿佛是她的私人日记,有的歌曲创作于冰岛,有的则灵感来自洛杉矶、巴黎、纽约亦或以色列。每到一处,凯伦安都会踏进当地的录音棚,吸取不同的各地独特元素来融入她的创作。
“一首好听的歌曲如果只有歌者的声音与吉他声,那真的是太难了。但我还是希望这张专辑中有这种类型的音乐,不过我还想要有我自己的天地,既有大合唱的部分,也有那有趣的打击乐出现。我希望运用所有的声音元素,然后让他们在我的意识下天马行空。那感觉就好象是在声音上绘画。”Keren Ann这样来形容她的最新同名专辑《凯伦安》 。
法国乐坛最受瞩目的民谣才女。美妙的轻声细语,犹如易碎的水晶玻璃,仿若湿润夏季里轻凉的山泉。
KEREN ANN的声音很干净,几乎可以听见鼻音,看到她那张忧郁的脸 ,会不自然的跟着她一起伤感。她的英文和法文的歌听起来都很舒服,有人说她迷人她却让人看到的是她的忧郁。
在发表了Not Going Anywhere(守候)与Nolita(诺莉塔)两张大受好评的专辑后,这位穿梭与纽约与巴黎之间的香颂女伶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她作品的肯定与赞美。重新回到录音室后,凯伦安对过去的作品做了一次彻底的回顾。“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配上音乐”她说。
凯伦安注定是个迷人的女子,复杂的身世血统、成长于以色列、足迹踏过荷兰,最终落脚法国,散发着浓厚法兰西雅致气息。这张最新的同名专辑《凯伦安》也随她走遍了世界各地,仿佛是她的私人日记,有的歌曲创作于冰岛,有的则灵感来自洛杉矶、巴黎、纽约亦或以色列。每到一处,凯伦安都会踏进当地的录音棚,吸取不同的各地独特元素来融入她的创作。
“一首好听的歌曲如果只有歌者的声音与吉他声,那真的是太难了。但我还是希望这张专辑中有这种类型的音乐,不过我还想要有我自己的天地,既有大合唱的部分,也有那有趣的打击乐出现。我希望运用所有的声音元素,然后让他们在我的意识下天马行空。那感觉就好象是在声音上绘画。”Keren Ann这样来形容她的最新同名专辑《凯伦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