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解决 豆瓣
9.5 (86 个评分) 崔健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
《解决》是崔健继《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之后发行的第二张专辑,作品大都完成于1989年之前,专辑于1991年2月在内地首发,3月在台湾地区发行,1994年4月又由日本东芝EMI株式会社在日本发行。由于当年国内版并没有发行CD,使得京文唱片再版的《解决》专辑弥足珍贵,极具收藏价值。《解决》是崔健音乐生涯中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用崔健的话说就是:“我的摇滚乐始终都是乐观的,我相信今后的一切都会得到解决。”而与第一张专辑比较,显然《解决》已不再是单纯的觉醒意识,而是开始在纷杂的社会里,发现问题,挑明问题,解决问题了。
无能的力量 豆瓣
8.8 (45 个评分) 崔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8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京文唱片
《崔健:无能的力量》是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的第四张专辑。他的专辑发布,似乎引发的社会意义和背负的历史使命更多于了音乐的本身。整张专辑在音乐风格上更为明显的体现出黑人说唱音乐及电子乐对崔健的深远影响。《混子》成为了90年代青年人的最真实写照。《无能的力量》、《九十年代》、《时代的晚上》、《春节》等歌曲透露出崔健浓重的世纪末情节。
1986-1996 珍藏版
9.4 (46 个评分) 崔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崔健:1986-1996 十年精选》好的歌曲可以用时间证明,中国过去十年间最激动人心的摇滚乐:《一无所有》、《花房姑娘》、《假行僧》、《新长征路上的摇滚》……80年代青年的信仰、反抗、困惑和激情统统集结在他的音乐空间里!你的怀旧情绪将在此宣泄!

01 一无所有
02 解决
03 飞了
04 假行僧
05 从头再来
06 这儿的空间
07 出走
08 花房姑娘
09 不是我不明白
10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11 宽容
12 一块红布
13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红旗下的蛋 豆瓣
9.3 (118 个评分) 崔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北影錄音錄影公司
1994年8月出版发行的《红旗下的蛋》是当年最富争议的一张唱片,作为崔健最具先锋性和叛逆性的作品。收集了1991年以后所写的歌,它们更有力度,更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更加成熟。这张专辑的编曲更加趋向于将旋律节奏化的特点,并且着重突出了多声部打击乐的编配和音色变化。音乐更趋于Jazz和Funk风格,大量的民乐和打击乐的运用,也体现出崔健对Jazz的热衷和他长期与伴奏乐队的酒吧表演的背景。标题曲《红旗下的蛋》和《飞了》是崔健的演唱风格像说唱风格衍变的明显体现。《北京故事》中崔健开始了对拼贴音效的尝试。这里面有种此时此地独一无二的时代感。无论是歌迷还是评论界对崔健的这一变化始料不及。由于某种原因,这张专辑刚刚上市就被停止销售了,使得这次再版尤为珍贵。再版专辑将在封面设计和曲目收录上与首版保持一致。这张专辑的再版或许是我们现今不少人的精神再版或状态再版,这一套珍藏再版完整地记录了崔健早年的音乐历程,使再版后的崔健作品极具收藏价值。
给你一点颜色 豆瓣
7.8 (38 个评分) 崔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
《崔健:给你一点颜色》这张专辑和以前几张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风格更多元化,更独立,更整体。这张专辑有三种颜色,但用一条线穿起来,有流行的、摇滚的,电子的和HIP-HOP音乐等等,极大丰富了专辑的可能性。

专辑的主体风格呈现三三制,主题分成红色、黄色、蓝色三种主题,但蓝色似乎是这个专辑的最重要主题。《蓝色骨头》可以说是整张专辑的主题歌,虽然开头唱的是关于“写字人”的事,但完全是崔健个人对社会、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只有理解这首歌的人,才能理解他现在的生活状态,体现他对生命的智慧把握。

A:
01 城市船夫
02 蓝色骨头
03 迷失的季节
04 小城故事V21(上)
05 网络处男

B:
01 红先生
02 网络处男
03 小城故事V21(中)
04 农村包围城市
05 小城故事V21(下)
06 舞过三八线
07 超越那一天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豆瓣
9.5 (254 个评分) 崔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8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崔健曾代表中国的摇滚音乐,曾几何时我们大家都在唱着“一无所有”,崔健老了吗?离我们远了吗?不!崔健还在!让我们重新享受他的音乐!
崔健首张个人专辑。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原创摇滚乐专辑。奠定了其在中国摇滚乐历史上的开山鼻祖之地位。【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花房姑娘】、【不是我不明白】等名曲即有反映时代大背景的HARD ROCK风格作品,也不乏温婉流畅民谣情歌,并且包含了在当时鲜为人知的RAP元素。成为80年代中国年轻人的最佳代言,并且多年来传唱不衰,是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