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79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2021年9月4日 已读 虽说兰老师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乐观情绪,我也能部分认同。但我一直以来的隐忧并没有因此消除:我自己学经济学出身,对中国很多经济政策尚且看得云里雾里,身边那些从来没有学过经济学的朋友,更是不知道每一种政策背后都有什么意义,以及这种决策究竟出于什么目的。很多人意外地失去了利益,很多人意外地得到了利益,但不管悲剧喜剧,大家都生活在一种不安之中。

本书让我们看清了不少政策背后的东西,但一则还不够,二则是这些东西原本应该在制定政策之时就让大家明白。兰老师古道热肠,作为学者让我们更了解国家经济机器的运转,但这不是他的责任,真正的责任在那些掌控机器的人。
中国经济 兰小欢 经济学
货币的非国家化 豆瓣
Denationalization of Money
9.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译者: 姚中秋 新星出版社 2007 - 8
《货币的非国家化——对多元货币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是哈耶克晚年最后一本经济学专著。他在书中颠覆了正统的货币制度观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上自由竞争最有效率,那为什么不能在货币领域引入自由竞争?哈耶克提出了一个革命性建议: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这个竞争过程将会发现最好的货币。
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引发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束(全球化的深化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让哈耶克的观点再度受到重视),系首次译为中文。
一转念 豆瓣
8.4 (21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5
《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内容简介:美国有一档帮助穷人的电视节目,选定一户穷人家,一周内为他们建栋崭新的漂亮房子,全新的家具,车库里都放上新车。一夜之间,梦想成真,就要从此幸福地生活……不久之后,记者回访发现,很多受帮助的人把车和家具都卖了,换了钱。甚至还有人生活比以前更显困顿了些,因为付不起房子的财产税。
这本书里绝大部分故事,都有类似的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些故事是从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那里听来的,我记录并转述出来。虽然来自经济学家,但这些故事和税收利息国际贸易无关,而是柴米油盐的道理,是日常生活。拿虐待老人来说吧,子女不孝冷血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不管子女如何冷血,不会虐待家财万贯可以留大量遗产的老人。富有的老人,子女通常来探望的次数也要多一些。忙还是不忙,子女要算时间的成本和收益。久病床前无孝子,富在深山有远亲,是经济学的道理。
国际经济学 豆瓣
作者: (美)萨尔瓦多(Salvatore,D.) 译者: 杨冰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 11
《国际经济学(第9版)》是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多米尼克. 萨尔瓦多的精心之作,有500 多个英语国家的院校选择《国际经济学(第9版)》作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本社于1999年曾出版过《国际经济学(第9版)》第5版的中文译本,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亦被多所高校选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或参考书。第8版在系统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汇率的决定理论、外汇市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收支调整、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补充了国际经济学理论、外汇市场、亚州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新的案例和新内容,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实务发展和前沿问题的一个权威的概括。
金融的逻辑 豆瓣 Goodreads
7.3 (3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陈志武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 - 8
《金融的逻辑》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作者长期关注社会转型问题,痛击时弊,观点振聋发聩。“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西方的兴起主要靠制度而不是掠夺”、“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 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思考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
国际经济学 豆瓣
作者: 克鲁格曼, 译者: 海闻 2006 - 9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6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与全球经济大事密切相连。本书核心章节主要关注理论,而随后的章节则把理论应用于分析过去和现在的主要政策问题。
第六版新增内容概览: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捐助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影响作用,并对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第11章,贸易政策中的争议: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为什么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特定产业而获利。探索了当今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第19章,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简单、直观地讨论了汇率制度对国际政策的主要影响。
第20章,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提供了关于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最新观点。
第22章,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改革:详尽地阐述了2002年阿根廷货币的崩溃。
新增及更新的案例分析和专栏提供了对本书要点的实例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本书的内容。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国际经济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美]保罗·R·克鲁格曼等 译者: 海闻 人民大学 2006 - 9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6版)(上册)(国际贸易部分)》(经济科学译丛)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与全球经济大事密切相连。本书核心章节主要关注理论,而随后的章节则把理论应用于分析过去和现在的主要政策问题。
第六版新增内容概览: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捐助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影响作用,并对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第11章,贸易政策中的争议: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为什么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特定产业而获利。探索了当今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第19章,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简单、直观地讨论了汇率制度对国际政策的主要影响。
第20章,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提供了关于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最新观点。
第22章,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改革:详尽地阐述了2002年阿根廷货币的崩溃。
新增及更新的案例分析和专栏提供了对本书要点的实例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本书的内容。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豆瓣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作者: (美)约瑟夫·熊彼特 译者: 吴良健 商务印书馆 1999 - 2
熊彼特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经济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其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综合反映了其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思想观点。
本书是论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问题的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它以创新理论为基础,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研究社会制度形态问题,得出了资本主义存在不下去,社会主义行得通,资本主义可以自动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结论。
本书可供我国学术界研究、评论之用。
美丽心灵 豆瓣
A Beautiful Mind : Genius, Schizophrenia and Recovery in the Life of a Nobel Laureate
作者: [美] 西尔维娅·娜萨 译者: 王尔山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 1
在这本感人至深的生动传记中,作者逼真地再现了一个数学天才——纳什的一生,他的生涯被精神分裂症所打断,但是在经受30年毁灭性的精神疾病困扰后,竟奇迹般地康复,并因年轻时在博弈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书第一版译作《普林斯顿的幽灵:纳什传》,亦使用同一ISBN。
中国的奇迹 豆瓣
作者: 林毅夫 / 蔡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 11
中国经济在20多年的改革中取得的高速增长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预测21世纪中国将再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本书以诱发性制度变迁理论为框架来分析中国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认为,本书对渐进式改革如何在中国进行的描述令人信服。
本书初版于1994年,之后短短几年里,作者目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又一系列重要进展,参与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对书中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从而使本书的理论更臻完善和具有针对性。
货币的祸害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米尔顿·弗里德曼 译者: 安佳 商务印书馆 2006 - 7
《货币的祸害》是一本具体而微的货币史,读起来让人想起弗里德曼的另一部巨著、世所公认的弗里德曼最为深刻、亦属其一大成就的《美国货币史》。此书鸿篇巨制,内容精深,非专业人士,一般很难阅读。所幸弗里德曼先生写了这本《货币的祸害》,浓缩并浅释了该书的内容。本书是对货币理论生动而 富有启迪的介绍,对货币主义最明晰的表述。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讨论了从石头到羽毛到黄金的价值创造,勾勒了货币的支配性作用,揭示了货币如何引发或加深通货膨胀。他通过多彩多姿的历史片段,证明对货币经济学的误解所带来的货币之祸害。弗里德曼用平实的语言解释了美国当前的货币体系对个人的 工资、储蓄账户以及全球经济的意义。
商业无边界 豆瓣
作者: 薛兆丰 法律出版社 2008 - 10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经济具有重大的价值。简单地说,它指出了美式(更大程度上是欧式)反垄断法的种种圈套和谬误,而许多国家正在生搬硬套这种反垄断法。只要读完这本著作,你就会奇怪在经济科学当道的年代竟然还有如此错漏百出的东西,而且还会惊叹其它国家竟然还会对这趟混水趋之若骛。
这本书将掀掉读者头上的蒙眼布,把错误最初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为什么至今还挥之不去解释得一清二楚。任何一个走完这个思想历程的人,都会深深地怀疑反垄断法究竟对社会有什么好处。但是,即使政策制定者出于其自身的原因执迷不悟和一意孤行,我们也至少知道该如何缓解其决策的恶劣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