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基
S.T.E.P.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陳浩基 / 寵物先生 皇冠 2015 - 3
不遠的未來,人們所有的一舉一動都將無所遁形!各國政府透過「大數據」監控人民,並將監控所得進行電腦評估,應用於犯罪量刑上,但日本政府完美的「零失誤」,卻因為黑道分子近藤充出獄後捲入毒品糾紛身亡而被打破了!
保護局官員新島亮子受命調查,她找上了以「五日破案」聞名、作風古怪的私家偵探費美古一起合作。他們逐步清查相關線索,而隨著近藤的身世浮上檯面,幕後黑手的動機也漸漸明朗,但當他們逼近真相的同時,殺機卻驟然掩至。究竟在前方等待他們的,會是破案的曙光,還是一條更詭譎難測的險路?……
Second Sister 豆瓣
網內人
作者: Chan Ho-Kei 译者: Jeremy Tiang Head of Zeus Ltd
Nga-Yee, a librarian, lives a quiet life with her fifteen-year-old sister Siu-Man. After a difficult, impoverished upbringing and the deaths of their parents, they are finally finding a bit of stability. Then one day, Nga-Yee comes home to find her teenage sister has jumped to her death.
Was it suicide, or was she pushed? And does i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a recent trip on the Hong Kong subway which left Siu-Man silent and withdrawn? Nga-Yee cannot rest until she knows the truth about her sister – even if that means tracking down her sister's friends one by one and making them confess.
Part detective novel, part revenge thriller, Second Sister explores theme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ternet bullying and teenage suicide – and vividly captures the zeitgeist of Hong Kong today.
2020年3月14日 已读
第一次完整阅读中文小说的英译本,体验非常奇妙。期间约略对照了一部分繁体中文原版和简体中文版,发现英文版相较原版有一些删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把一些内容直接译成了通俗英语,因此原版中的一些解释的部分直接删掉了;另一种可能是为了英文本身表达的连贯性(及译者风格?)将一些对话做了合并。出乎我意料的是,英文版比原版多加了一章,对其中一个角色(英文名叫 Violet To,中文名就不说了)的命运做了更完整的交待,喜欢陈浩基的朋友不妨看一眼。此外,阅读过程中学会到了不少中文习语的译法,虽然估计以后难免忘记,但对未来用英文创作中国背景的小说应该会有帮助。
2020年12月30日 评论 Second Sister—《网内人》英文版同样精彩 - 我认为陈浩基的《网内人》是近些年华语推理小说最优秀的长篇作品之一。虽然最终的剧情似乎有些杰克苏走向,但这种感觉放在香港这个大背景下,一下子就被消解得无影无踪了。小说男主人公阿涅是一个独行侠形象,只不过他修炼的是一种当代武功——计算机技术。我想在现代科技加持的情况下,如果不想写硬汉小说,本书这种利用头脑来行侠仗义的方式,是武侠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故事本身还涉及了香港时代变迁所造成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关注了互联网兴起之后,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独有的问题(比如网络霸凌),甚至还科普了很多电脑知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内容都被无缝融合在了叙事之中,并没有造成额外的阅读负担。作为一个常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人,不禁感到陈浩基一定也是个好老师。 本来我已经读过了繁体中文版,也简单翻过简体中文版(有删改),但出于对本书的喜爱,在听说《网内人》出了英文版之后,我决定用英文再读一遍。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阅读中文小说的英译本,体验非常奇妙。 阅读过程中,约略对照了一下中文版,发现英文版相较原版有一些删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把一些内容直接译成了通俗英语,因此原版中的一些解释就没有必要了,就直接删掉了;另一种可能是为了英文本身表达的连贯性(及译者风格?),将一些对话做了合并。 出乎我意料的是,英文版比原版多加了一章,对其中一个角色(英文名叫 Violet To,为了不剧透,中文名就不说了)的命运做了更完整的交待,喜欢陈浩基的朋友不妨看一眼。此外,阅读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中文习语的译法,虽然估计以后难免忘记,但对未来用英文创作中国背景的小说应该会有帮助。 最后,英文的书名 Second Sister 也很有趣,用这个押头韵的词组巧妙概括了小说女主人公阿怡最重要的一重身份。而且,你会发现,这个词组没有办法简单用一个中文词概括。
網內人 网内人 陈浩基 陳浩基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6 (32 个评分) 作者: 三津田信三 / 薛西斯 译者: RAPPA 獨步文化 2020 - 2
前所未見、超越國界的創作計畫,
臺港日作家共襄盛舉!
在夢中與人捉迷藏的怪物、
不擇手段實現願望的仙君、
邀請生者前往地府的新娘──
日本、香港和臺灣,三起發生異國的怪談,
如何因一名妓女的犯罪告白,彼此糾纏?
身在「罪孽」的漩渦中,人又要怎麼戰勝命運?
|恐怖、哀愁、懸疑、救贖、未來──五種章節滋味
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
跨國合譜出獻給當代讀者的長篇怪談組曲
|日本、臺灣及香港名家大顯身手──
日本本格推理大獎/三津田信三
台灣角川輕小說大賞/薛西斯
倪匡科幻小說獎/夜透紫
金車奇幻小說獎/瀟湘神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陳浩基
打造一場以怪談過招的「筆」武大會!
|《如幽女怨懟之物》旅日插畫家安品anpin操刀繪製異色封面
Faker冒業 科幻推理評論人及作者
月亮熊  小說家
邱常婷 作家
星子 作家
崑崙 殺人系小說家
楊勝博 文學評論家
蝴蝶Seba 療傷系作家
謝金魚 歷史作家
寵物先生 作家
──毛骨悚然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故事介紹
那是一雙輾轉流落各地的筷子,
數十年間,處處引發了「怪異」……
日本,少女見到鄰座同學於午休時將竹筷插在飯上,合掌對叫做「筷子大人」的神明許願,奇特儀式共有八個步驟,連續執行八十四天,配菜若有魚,願望會更易實現。臺灣,少年頸上掛著懸有一雙珊瑚筷的銀鍊,筷中寄宿唐朝仙君,據說可以帶來幸福姻緣;香港,男男女女都在水潭邊放上一碗腳尾飯,詛咒討厭的人到地府吃鬼新娘的婚宴。
之後,人們的願望一一實現,有情人終成眷屬,憎惡的人如願消失。
然而,實現願望的「代價」,究竟是「誰」在付出?
日本少女作起被追趕的噩夢、臺灣少年成雙的筷子不吉利地消失了一隻,香港鬼新娘化成網路世界的怨靈。而在某個我們不知道地點、也不知道時間的幽暗房裡,一名妓女正對恩客傾訴自己的人生,那是殺人的犯罪告白,也是受到不知來自何處的力量所詛咒的奇妙故事……其中,正與一雙「筷子」息息相關……
本書收錄五則連作短篇〈筷子大人〉、〈珊瑚之骨〉、〈咒網之魚〉、〈鱷魚之夢〉、〈亥豕魯魚〉於二〇一七至二〇一九年陸續完成──這些故事源於臺灣發起的跨國接龍企畫。臺港日作家應邀創作在地都市傳說及懸疑故事,五人同台競演,頻出奇招,揉合恐怖、愛情、推理、幻想元素,驚喜織就出一部環環相扣、詭譎傳奇、難以預料的長篇怪奇物語。
|各界回響
本書不僅是有共通主題的創作競演,更是考驗作家們「接招」能力的創作接龍。從現實到網路,從鄉村至大都會,從都市傳說跨到民俗社會學,作家們得一面殫精竭慮,發展出獨特的世界觀,另一方面還得挖掘前一棒「漏寫」的部分,見縫插針。四面八方的觀點融入下,匯聚成本書完整的「筷子」世界──作家們爭奇鬥豔的結果,成就這部眾志成城的佳作。
──寵物先生
驚悚、神祕、絕美,而且融合了各作者的特色與魅力,
將主題發揮到極致,令人沉醉!
──月亮熊
給阿基米德一個支點,就能移動地球。如果給五位作家一個都市傳說,能玩轉出什麼炫目花樣?跨越台日港,從遠古神話到近代都市傳說,結合鄉野奇譚、現代鬼話、家族恩怨、荒廢的小學校舍與命運的糾葛,讓筷仙箸神的傳說成了作家競演的華麗舞台。來吧!一起翻開書頁,成為揭開故事序幕的天選之人。
──楊勝博
2020年2月26日 已读
2020年2月26日 评论 隨手寫幾句關於《筷》 -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第一章〈筷子大人〉 就在看這個故事之前幾分鐘,剛看完 Boy Swallows Universe 第一章,裡面講到了 Lucky freckle,所以看到這一章講到聖痕的時候,不由感覺是同步律在起作用。 第二章〈珊瑚之骨〉 第三章〈咒網之魚〉 這篇提到了「內容農場」,不知道大陸網民有多少知道「內容農場」的危害啊。 第四章〈鱷魚之夢〉 这篇读到了诅咒依附于文化而存在。感觉越是历史悠久的文化,身上的包袱就越重,转身也就越困难。书中的筷子是一种文化象征,但其实我们有更泛的文化象征,比如语言。虽然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本不成立,但是我们的思维依然会受到语言的影响,使用非母语我们更容易说出难以启齿的事,同样使用非母语也就少了很多禁忌。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和家人沟通时,有时候不太想用方言,因为用方言时很容易坠入小时候跟父母沟通的习惯,很多事情也就无法有效传达,反过来说普通话沟通可能会更顺畅一些。 第五章〈亥豕魯魚〉 少了陳浩基,這書至少要減一星半,但有了他就是五顆星。後記中他說自己有信心,能寫出這樣故事的人當然有信心。 記得他曾在訪談裡說自己最喜歡寫短篇連作集,這篇再次印證他在這方面的功力。 另外推薦歐陽杼老師這篇洩底書評,裡面的插圖清晰描述了各篇之間的關係: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261773
三津田信三 夜透紫 怪谈 推理 潇湘神
網內人 豆瓣 Goodreads
8.7 (31 个评分) 作者: 陳浩基 皇冠 2017 - 7
殺死人的,從來不是凶器,
而是惡意……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書展大獎」、「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三大獎得主,耗費兩年心血,登峰造極的最高傑作!
超過20位各界名家毫無保留推薦!
面對蜂擁而來的惡意,
她想不到的是,
就算拔掉了網路線,
也逃不出這張人性交織出來的網……
小雯死了,從22樓墜下,摔得粉身碎骨。
警察說是自殺,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殺死」的。畢竟她在去世前,才因為一起性騷擾案遭到網路霸凌,姓名、學校都被公開,每天忍受著網友不堪的辱罵、陌生人惡毒的眼光。為了不讓小雯白白犧牲,阿怡誓言揪出整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只要能揭開真相,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她找上了神秘的無牌偵探阿涅,阿涅繭居在破落的舊大樓裡,生活邋遢、性情乖戾,卻擁有超凡的駭客技術。他很快地縮小了調查範圍,推斷幕後黑手就隱藏在小雯身邊的人之中。
但隨著真相一層層剝開,阿怡心底那個「妹妹」的形象卻漸漸模糊,不知不覺中,她陷入親情與謊言的迷障裡無法抽身,而罪與罰的天秤也開始傾斜,急速倒向難以意料的結局……
「復仇」是什麼?是彌補遺憾的救贖,還是人性陷落的深淵?「網路」又是什麼?它帶來更多的便利,還是更危險的紛爭?陳浩基繼《13‧67》後,傾盡兩年心血,以更臻純熟的敘事技藝,融合精湛細密的布局和深入骨髓的描寫,帶給我們一部有如鑽石般璀璨的極致傑作,也讓我們人在網中,身不由己,欲罷不能!
第歐根尼變奏曲 豆瓣 Goodreads
8.0 (35 个评分) 作者: 陳浩基 皇冠 2019 - 1
當惡魔的爪牙攫取了我的靈魂,
當窺伺的快意盤據了我的內心,
第歐根尼的狂想再次變奏,
化為一篇篇幽暗暴烈的死亡旋律……

〈窺伺藍色的藍〉
藍宥唯的內心蠢蠢欲動著,現實中的他沒有力爭上游的動力,但在網路的一隅,他正享受著在黑暗中窺伺目標的快感,準備向「深藍小屋」裡那名毫無防備的女子伸出魔掌……

〈時間就是金錢〉
在「時間交易中心」裡,時間可以換取金錢。為了贏得美人芳心,馬立文二話不說,就將42天的時間換成了2萬元!然而當他的美夢即將實現,人生卻從此再也無法回頭……

〈作家出道殺人事件〉
「想出道,先殺一個人看看!」中年編輯對想要成為作家的青年這麼說。青年對這個大叔的話半信半疑,但在得知名滿天下的推理作家們也都曾經殺過人之後,青年決定接受編輯的建議。只是……該殺誰好呢?

〈咖啡與香菸〉
醒來的我覺得好累……這是哪裡?現在是幾點?我好想喝杯咖啡,但周圍的人卻對我的渴望感到恐懼與不解。現在的我身在一個怪異的世界:小孩子可以抽菸,但咖啡卻被嚴格禁止……

〈隱身的X〉
教授發起了一場推理遊戲:只要找出隱藏身分的助教X,就能取得優異成績。代號鴨舌帽、曼聯、倖田來未、和尚、熊貓眼、胖虎、落湯雞和冰咖啡等參加者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沒想到遊戲卻逐漸陷入失控的深淵……
2019年4月1日 已读
第一篇和最后一篇非常棒。第一篇让我想起了早年间上网的很多回忆。最后一篇让我想起了最近刚刚看完的《推理竞技场》。
推理小说 陈浩基
13 67 谷歌图书
9.2 (171 个评分) 作者: 陳浩基 皇冠 2014 - 6 其它标题: 一三六七
我們以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為什麼走著走著,人生卻變了樣?
第一本讓我們感到驕傲的華文警察小說最高傑作!
一組數字,六個片斷,
構成一位警探的故事,
一座城市的故事,
一個時代的故事……
四個月之前,沒有人想到這個城市會有這樣的改變!
因為一樁糾紛,蔓延成暴動,整個城市陷入蠢蠢不安,危機一觸即發。
有人怒吼著抗爭,想要改變現狀,也有人只是默默希望一個穩定的未來,而他徘徊在兩個極端之間,站在界線上。
曾經,他嚮往成為一名警察,只是身處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裡,讓他不得不打消念頭。
沒想到,偶然間聽到的一句話,竟把他捲進危險的漩渦,彷彿命中注定要跟警察同進退。
但他更沒想到的是,他和身邊的人都想反抗自己的命運,卻從此走上天差地遠的道路……
這是一部讓你想向作者脫帽致敬的小說!新生代作家陳浩基為我們展現了他無比的潛力和企圖心,六個短篇串連出一位警探傳奇的一生,充滿意外性與戲劇性的情節,緊緊扣住我們的脈息,而在虛實交錯的故事中,我們看見了關於使命、關於服從、關於公義與自由的叩問,更看見個人的抉擇、時代的移轉、城市的變遷,如何深深地在命運的畫布上烙下斑駁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