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研究
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 豆瓣
作者: 肯尼斯.克拉特鮑 译者: 劉建台 / 林宗德 女書
面對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運動,男人如何回應?1970年代男性運動興起,有支持女性主義的聲音;也有認為男性才是性別歧視真正的受害者。男性運動不是個單一的運動,它們對於性別政治有不同的論述。
本書是第一本有系統地辨識、分析與批判當代社會關於男人或男子氣概觀點的書籍,也是研究男性運動流派的經典之作。克拉特鮑將有關男性氣概的觀點分為八種──保守的、擁女主義的、男權的、神話創作的、社會主義的、男同志的、黑人的以及福音派的觀點。
分別從對於人類本質、社會變遷、道德的預設等面向來分析,並探討每個團體或運動對於女性主義的回應,以及對於這些回應的批判,最後還提出這些不同觀點可能給男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與影響。
2019年12月20日 已读
不太认真地读完了。
在保守主义势力抬头的今天回望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日光之下无新事,但在女性主义发展与改变的同时,男性运动也同样有所改变。至于该乐观还是悲观地看待,智者见智吧。
性别研究 男性研究
陽剛氣質 豆瓣
作者: 臺灣女性學學會 / 張盈堃 巨流 2012 - 4
性別研究/女性主義研究在臺灣社會已有相當程度的開展與累積,這些研究主要在探討女性/女孩的經驗,相對地男性/男孩研究的發展較為零星。
有鑑於此,2010年女學會年度研討會,特別把主題訂為「性別研究的轉向:男性/男孩研究的發展與臺灣社會的接軌」,一方面系統性討論男性/男孩研究的發展梗概,另方面希望可與臺灣社會接軌,檢討西方的論述是否可以完全體現在臺灣社會的脈絡。本書除收錄該研討會精彩的論文之外,為求本書的嚴謹與論述的完整,亦將部分已發表在期刊的重要論文收錄其中,而命名為《陽剛氣質:國外論述與臺灣經驗》。
本書包括五個主題:男性、陽剛氣質與敘說;陽剛氣質與教育研究;陽剛氣質與職場勞動;陽剛氣質與臺灣男性研究;陽剛氣質與STS研究。相較於其他引介陽剛氣質的翻譯書籍,本書提供更多以臺灣為脈絡的經驗研究。
2019年12月1日 已读
讀的第一本男性研究論文集,跳著讀了幾章。第一章論述心理學很有意思,第九章有關喝花酒文化的研究很具有參考價值。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時反思了自我對男性研究的盲視,然而這一問題此時無解,仍然對女性經驗更感興趣。
性别研究 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