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
扭曲的人性之材 豆瓣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作者: [英] 以赛亚·伯林 译者: 岳秀坤 译林出版社 2021 - 4
扭曲的意识形态背后,有什么样的人性根源?
像所有让读者振奋的著作一样,在《扭曲的人性之材》里也是有英雄、有恶棍,不过,因为作者心思之细密、气度之宽弘,这里所写到的恶行与伟绩又有其不同之处,实际上,有时还会角色互换。——约翰·班维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主体是伯林关于观念史的八篇文章,讨论了著名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维柯、赫尔德、费希特和迈斯特等对人类历史的看法,梳理了乌托邦、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的意义和影响。通过追溯各种意识形态从起源到极端形式的发展,引出对于人性的深层思 考。作者援引康德的名言“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之物”,提出了如下哲学上的疑问:人类的重要问题是否都有且只有一个真正的答案?人类追求的真正价值是否不可能有冲突?
此增订本根据普林斯顿第2版翻译,新增的附录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包括伯林的书信和几篇之前未收录的文章,特别是他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精湛评论。
2022年8月15日 已读
理清了一些思路但读到后面有点痛苦。「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再被设想为一种时而上升、时而衰落的单一的线性运动,也不再被看作是矛盾对立、但总会再实现更高的综合的一种辩证运动;现在,它被视为实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其中每一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体系都不同于其他的文化,有时还会有矛盾,但在有非常敏锐的历史眼光和同情心的观察者看来,这些全都能够理解,并被当作人类可以追求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之生活方式。」
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