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文学
大理石像 豆瓣
Мрамор/Marbles 所属 作品: 大理石像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译者: 刘文飞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
“监狱就是空间的匮乏,其补偿就是时间的过剩。”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约瑟夫·布罗茨基代表剧作
《悲伤与理智》译者刘文飞原版俄文直译
-
《大理石像》是布罗茨基仅有的两部剧作中的头一部。戏剧的背景设置在一个既未来主义,又复古主义的国度。“公元后2世纪”,在一个 高度机械自动化的时代,人类以曾经的罗马帝国为模板,托古仿建了一个新罗马帝国。在一座钢筋高塔的监狱里,两名没有犯罪,却依照法令被随机判决终身监禁的囚徒在这匮乏的空间与冗余的时间之中,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对谈。
穿裤子的云 豆瓣
所属 作品: 穿裤子的云
6.5 (6 个评分) 作者: [俄]马雅可夫斯基 译者: 飞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11
本书收录马雅可夫斯基诗歌70余首。作为20世纪世界诗坛*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恰逢其时,对现代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时刻投身其中。以叛逆的姿态、“在场”的资格和高扬的激情,在20世纪来到人间之际录下了时代公共的和个人私密的心跳和脉搏。在创作中,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未来主义诗人们打破传统词法句法,特别强调词语的音响,主张诗人有任意支配语言、任意造词和派生词的自由,以求把词语从僵化的传统语言和象征主义的神秘意义中解放出来。他在创作中爱新造词汇和派生词,拒用常规的诗语组合,代以出人意表的全新组合。因此,他独创了别具一格的“楼梯诗”:把每个长行切分为数量不等的几个“梯级”,固然其中仍潜在“扬抑”“抑扬”等音步节奏,但源自谣曲和民歌的“重音诗律”因素更占优势。他的诗歌语言体现开创气概、粗犷力度和敏感的内心抒情,具有鲜明个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