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ei - 标记
陈丹燕的上海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陈丹燕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8
◎ 名家推荐:
就像马可•波罗为威尼斯而生,陈丹燕为上海而存在,上海也因她而更动人。《陈丹燕的上海》从1960年代开场,不仅有风花雪月,更有风雪里的人间烟火。不仅有红颜往事,更有往事里的锅碗瓢盆。最有意思的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少女记忆,构成了书中的潜文本。
——华东师范大学学者 毛尖
不同时代、生活在不同角落的新老上海人,心里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上海,这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与深度所在。陈丹燕用文字和图片留下了夹杂着历史的这一代上海人的回忆,尤其是1960年代到1990年代那个社会主义的上海:和平饭店,上海牌手表,培罗蒙西装……那一边一角,一丝一扣的细节被融汇进她自己心中的上海,于是一个大时代、一座大城市,便在陈丹燕独特的视角里呈现。
——媒体人 曹景行
《陈丹燕的上海》,18万字,150多幅图片。全书分“不是故土,却是家乡”、“川流不息”、“永不拓宽的街道”、“海上国潮,沪申摩登:注释1960-1990年代的上海时尚”四个部分。陈丹燕以非虚构的笔法,分别讲述了搬家与父母的八个箱子的故事,洋泾浜英语与上海买办的故事,为保护城市记忆而永不拓宽街道的故事,喜欢登高俯瞰上海的年轻爬楼党的故事,柯灵故居的故事,傅雷故居的故事,贺友直和他的老上海插图的故事,作者14岁时的地理老师的故事,1981年中国大陆第一场托福考试的故事,以及打造和维护了上海乃至全中国人民日常生活尊严的上海老品牌的故事……这些上海百年巨变中的日常生活、民间记忆与个人历史,是一个考据严谨、书写独特的作家眼中的上海的前世今生。上海作为十九世纪通商口岸城市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它的来历、它的雄心、它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它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在陈丹燕笔下,都是我们热爱它的理由。因为,热爱上海的滋味,就是热爱世界的滋味。
全书以多变的视角,冷静的感性,绵密而细腻的文字,图文并茂地将一个鲜活流动着的、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上海,呈现在读者眼前。可以说,“陈丹燕的上海”已成为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向中国、向世界传递着关于上海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3年5月13日 在读
A Guide to Japanese Grammar 豆瓣
作者: Mr Tae K Kim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4 - 1
This guide was created as a resource for those who want to learn Japanese grammar in a rational, intuitive way that makes sense in Japanese. The explanations are focused on how to make sense of the grammar not from English but from a Japanese point of view.
It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nd is free to copy and distribute for non-commercial uses.
2023年4月21日 在读 非常好册子,爱来自瓷器,有些常见语法没收。
鸟类行为图鉴 Eggplant.place 豆瓣
Identifying Birds by Behaviour
9.3 (6 个评分) 作者: [英] 多米尼克·卡曾斯 译者: 何鑫 / 程翊欣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一场鸟类行为的视觉盛宴,一本观鸟爱好者的进阶宝典。
这是一本从鸟类行为及其习性入手的鸟类观察图鉴。
BBC人气作者基于专业的鸟类学知识和丰富的野外鸟类观测经验,以别具趣味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近500种鸟类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专注通过行为辨识鸟类。五位英国优秀动物手绘师为本书绘制插图,展示了这些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形态和行为,还原了真实观鸟现场。
本书跳出传统鸟类图鉴的鸟种分类,从实际观鸟经验出发,按照大类别进行划分,通过大小、形状、栖息地和行为来区分不同鸟种。每个大类的开篇以这一类鸟类的栖息地和分布概述开始,随后对鸟类行为的不同方面进行描绘,以便读者对容易混淆的物种进行直接对比。
2022年6月16日 在读
中国鸟类图鉴 豆瓣
作者: 赵欣如 / 朱雷 商务印书馆 2018 - 6
收录中国本土鸟类1384种;计照片3100多张;依据文献绘制全新的分布图;相似种辨析实用性强。
结合文献资料,由赵欣如老师带领的观鸟学者和一线高手主编的全新的中国观鸟手册。《中国鸟类图鉴》收录了中国新记录以及鸟类分布范围变化等。对于某些辨识难度较大的类群,如:隼形目、柳莺等加大了横向对比说明。因此,《中国鸟类图鉴》是目前国内观鸟人(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必备的日常参考资料之一。
《中国鸟类图鉴》是一本适于在中国境内开展野外鸟类研究与观察的工具书,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识别鸟的种类,并及时了解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简要特征,包括鸟类分布的时空特征。此外,通过这本书,我们识别鸟类,不仅仅是认得鸟种,叫出名字而已,还可以让我们懂得鸟类的行为、理解鸟类与环境的关系。
2022年6月15日 在读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豆瓣 谷歌图书
刘阳
9.2 (8 个评分) 作者: 刘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1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中国鸟类多样性,《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收录了2020年10月以前在中国境内的鸟类物种,共1489种鸟类。还收录了有可能在中国出现但尚未有确切记录的鸟类,比如书中将有可能出现于南海的鸟类纳入进来。此外,没有被记录到但未来可能出现邻国的鸟类也都囊括在书中,以及被引入国内作为笼养鸟,后来逃逸在野外建立种群的鸟类,例如一些鹦鹉等,因此实际收录鸟种的数量要超过1500种。之所以不断更新鸟类种类,是因为鸟类分布状况呈动态变化,随着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此外,一些鸟类的分类地位也会随着人类对其认知的改变而产生改变,例如很多雀形目的鸟类一开始被认为是近似种的亚种,但通过后来形态、行为和DNA的研究发现,这种鸟类是单独的物种而非亚种。
手册邀请画师手绘鸟类图案。选择手绘是因为摄影图片会受到角度和光线的影响,无法展示鸟类标准的形态和羽毛颜色等,还有些鸟类因为出现次数过少,相应摄影图片也缺乏。但是绘画不会因此受到局限,绘画者可以选择能够展示鸟类细节的角度。同时,与摄影比较而言,手绘考验的不是对精彩瞬间的捕捉能力,而是绘画者的观察能力和对鸟类形态细节的把控能力。受邀为《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进行手绘的十几位画师,大多数具有观鸟的经验。手绘鸟类还可以将一种鸟类的不同亚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全部表现出来。
本书使用场景包括:观鸟前的准备,观鸟时的确认,观鸟后的核对和记录,闲暇时的欣赏。为了平衡信息量与书籍体积的关系,编辑团队决定,首先用一张地图去描绘鸟类的分布情况,用地图的方式标明鸟类分布状况,简单明了,更方面观鸟者查找。其次,抛弃传统的形态文字描述,使用在鸟种绘图上拉线的方法,在线上引出鸟种识别的关键信息文字。如此一来,即体现了鸟种识别信息,又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最终成书仅用了600多页,就将1500余种鸟类囊括其中。除了栩栩如生的图画和尽量压缩的体量,读者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听”到鸟叫,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不同鸟类旁边的二维码就能实现。
封面为震旦鸦雀,是中国的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而且,古印度就称华夏大地为“震旦”,所以它的名字可谓中国的代表。
作者刘阳希望,“不仅是观鸟和爱鸟人士购买这本书,更希望热爱旅行或自然爱好者们都可以关注这本书,还有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人员把它作为工具书,希望这本书能够促进中国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和公民科学的活动”。
2021年11月19日 在读 鳥總比人好看。
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