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
复活 豆瓣
Воскресение
8.5 (19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汝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 4
《复活》写于1889至1899年,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托尔斯泰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小说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家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挥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后来涅赫柳多夫决定为诬告犯杀人罪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奔走伸冤,上诉失败后即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她。但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她终于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这样,男女主人公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通过这些情节,作者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刻画了各个阶级的人物。
茶花女 豆瓣
8.2 (16 个评分) 作者: (法)小仲马 译者: 郑克鲁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经典译林:茶花女》主要内容简介:古往今来,描绘妓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唯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在亿万读者中流传。这部小说自一八四八年发表后,即获得巨大成功。小仲马于一八五二年将其改编成剧本上演,再次引起轰动,人人交口称赞。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于一八五三年把它改编成歌剧,歌剧《茶花女》风靡一时,流行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著名歌剧之一。《茶花女》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扩大。从小说到剧本再到歌剧,三者都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艺现象。
饶有兴味的是,《茶花女》在我国是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于一八九八年译出这本小说,以《茶花女遗事》为名发表,开创了近代的翻译文学史。林纾选取了《茶花女》作为第一部译作发表,绝不是偶然的。这至少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茶花女》在欧美各国已获得盛誉,使千千万万读者和观众一掬同情之泪。这一传奇色彩极浓的作品不仅以情动人,而且篇幅不大,完全适合不懂外文的林纾介绍到中国来。况且,描写妓女的小说和戏曲在中国古已有之,但似乎没有一部写得如此声情并茂,人物内心的感情抒发得如此充沛奔放,对读者的感染力如此之强,因此,《茶花女》的翻译也必然会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魅力和效果。近一个世纪以来,这本小说在我国受到的热烈欢迎,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23年8月2日 已读
男主的自白让我多么的生理不适,女主的日记就让我多么地痛心疾首。
外国虚构 经典名著
牛虻 豆瓣
The Gadfly
作者: [爱尔兰] 艾·丽·伏尼契 译者: 李俍民 2013 - 1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艾·丽·伏尼契的长篇小说,1897年在英国出版。1953年李俍民先生依据英文原著并参照两种俄译本译成了中文。这部作品在我国出版后,先后发行了两百多万册,是广大读者心爱的读物之一,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的英雄情怀。
本书取材于19世纪可歌可泣的意大利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斗争。牛虻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他的刚强无畏和钢铁般的坚忍力量,构成了小说最优秀、最动人的篇章,也使这部作品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最佳读物。
巴黎圣母院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法] 雨果 译者: 陈敬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1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本书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爱丝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尚的品格,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弗兰肯斯坦 豆瓣
Frankenstein
8.3 (22 个评分) 作者: [英] 玛丽·雪莱 译者: 刘新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9
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怀着犯罪心理频繁出没于藏尸间,尝试用不同尸体的各个部分拼凑成一个巨大人体,当这具怪物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弃他而逃,他却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坦所要女伴、温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
卡拉马佐夫兄弟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耿济之 译林出版社 2020 - 10
2024年5月22日 已读
下册是重点,上册交代许多信息可惜故事没有写完…全书所有人都被斯麦尔佳科夫的谋划耍地团团转,女人几乎都要不有歇斯底里病、要不身体瘫痪、要不有些疯癫,不知道作者是否可以为之…许多章节如律师的“宣讲”太精彩了。在我看来米卡只是一个有些呆的好色之人。

光森共读5.31
[2024] 外国虚构 经典名著
海浪 豆瓣
The Waves
10.0 (6 个评分) 作者: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曹元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 - 4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诗一般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辟开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
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的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略少一笔,则将失去它所具有的诗意;略增一笔,则它将跌入艺术宫殿的深渊,变得索然无味和故作风雅。——E.M.福斯特
《海浪》简直成了一首长诗。是诗吗?更正确地说,是一部清唱剧。六个独唱者轮流念出辞藻华丽的独白,唱出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观念。——莫洛亚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4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洛丽塔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纳波科夫 译者: 黄建人 漓江出版社 1989 - 5
本书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 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认识了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后为之倾倒,不惜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以和她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道德氛围的情节背后,隐藏的却是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心。 最终,他为这段情背上了凶手之名。
2025年1月21日 已读
情节太假,作者设计的若干巧合把洛丽塔“送”到亨伯特身边,在此基础之上就没什么值得讲的了。
[2025] 经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