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德拉姆 (2004) 豆瓣
8.2 (22 个评分) 导演: 田壮壮
其它标题: Tea-Horse Road Series: Delamu / 茶马古道-德拉姆
影片以马夫行走崎岖艰险的“茶马古道”为线索,娓娓道来沿途(重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居民的生活。不卑不亢的原著居民向观众幽幽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广袤高远的天籁之地里的故事。没有旁白去解说,也没有夸张的煽情,一切都在固定镜头质朴的记录下悄然发生又默默结束,自然 而然。正如导演对影片的诠释一样:“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导演田壮壮荣获200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数字电影奖。
2005年6月12日 看过
2005年5月5日 评论 纯粹 - 电影名字是云南,西藏,青海交界的一条古道.其实是讲述在这道上行走,在道边小村庄居住的人的故事.全篇没有话外音.没有采访的时候就是一些景物, 人的活动.有点象丝管说过的"空镜头".其实不是空的,只是没有特定的内容,任观众去品位和领会.采访时也基本上是被采访的人缓缓道来.导演或画外人的问题基本上是很明显的,不说大家也猜得到.因为不点明反而加深了全片的故事味道.很原汁原味.因此很感激导演田壮壮能够这样尽力地让观众对采访的茶马古道有一个比较纯粹的体验. 采访的人物选择也很有意思:基督教堂的老牧师,因为信教而被关了很多年牢;妻子跑掉了的村长,一边要抚养两个小孩,一边要面对村民的嘲笑找回自己村长的威信;104岁的老奶奶,能干刚强,讲自己如何逃避国民党军官的追求,如何"休"了好吃懒作的第一任丈夫,如何想念能干安静的第二任丈夫;学喇嘛教的纯真壮族小伙儿,和风细雨的讲着自己无疾而终的第一次恋爱,讲解自己准备当喇嘛的选择;赶马的中年人,为失去一头能干的骡子而在山崖边痛哭;当代课老师的藏族年轻女孩,讲自己的梦想和苦恼;还有准备开个旅店招待游客的一家人,抱怨着政府迟迟无法到位的贷款. 听他们娓娓道来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时光就那样静静的流过了,好象他们身后伟岸山峰间飘浮的雾气,好象古道下面的怒江.世世代代地如此来了又走了. 那么不可思议的安宁. 好象那生生从陡峭岩壁上刻出来的古道.窄窄的仅容得下一个人或者一头牲口走过,却一点惊讶也无,那种理所当然的踏实. 我还没有去过云南,但是那种当地人的静和安稳与山峦河流的澎湃荡漾之间的反差,让我想起厄瓜多尔... 注意到了全片都是用静止的摄影机,没有长镜头,没有追踪,只是把镜头固定在一个地点,任一切在镜头前发生,或者,不发生. 推荐.
纪录片
乐士浮生录 (1999) 豆瓣 TMDB IMDb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8.8 (154 个评分) 导演: 维姆·文德斯 演员: 孔拜·塞贡多 / 埃利亚季斯·奥乔亚
其它标题: 부에나 비스타 소셜 클럽 / ブエナ・ビスタ・ソシアル・クラブ
拉西姆·法瑞尔,80岁的钢琴家鲁本·冈萨雷斯以及被誉为“古巴的艾迪斯·皮亚夫(Edith Piaf)”的奥马拉·佩多昂多,天赋的音乐细胞,让他们终于有机会离开故土,摆脱束缚,跨越政治的藩篱,踏入与古巴交恶长达40年的美国,破例获邀进入美国的音乐圣坛卡内基音乐厅进行演奏。来到纽约富丽堂皇的卡内基音乐厅,《乐士浮生录》真实记录了他们的这段音乐和精神之旅。
文德斯合作多年的音乐伙伴莱·库德在一次古巴旅游中发现了一个在古巴当地享誉多年的乐团其背后许多感人的生长故事。遂说服文德斯在1998年带着一大队人马前往古巴哈瓦那 ,以镜头拍摄这乐团中老艺人的身影与音乐生命,以写实、记录的方式拍下了这部感人的纪录片,他们的纯真、可爱,都被文德斯一一生动地捕捉。
这部得到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影片是文德斯城市笔记的音乐篇,他来到音乐之都古巴的哈瓦那,探访由年迈乐手组成的古巴风情乐队,让观众随同他的数码摄像机一同游走于充满拉丁风情的哈瓦那建筑和风土人情之间。当然悦耳奔放的古巴音乐是这次寻访的重点,整部纪录片则围绕着乐队的排练、生活以及奔赴纽约的现场演出,如实地展示了拉丁音乐的迷人风情和古巴音乐人的独特魅力。
迁徙的鸟 (2001)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Le peuple migrateur
9.2 (319 个评分) 导演: 雅克·贝汉 / 雅克·克鲁奥德 演员: 雅克·贝汉
其它标题: Il popolo migratore / Le peuple migrateur
当鸟儿用羽翼去实现梦想,翱翔在我们永远无法凭借自身企及的天空,人类又该赋予他们怎样的赞叹呢?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雅克·贝汉以这样一句话带我们踏上了鸟与梦飞行之旅。毫无疑问,[迁徙的鸟]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这部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的电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轰动。短短三个星期内就有250多万法国人为它走进影院,飞越1200公里的大天鹅对生命的坚持,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的沙丘鹤、在冰天雪地下与海鸦对抗到底的企鹅……尽管当中也有失败气馁,也有悬崖边的木头木脑,也有来自人类贪欲的窥视。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上帝不再眷顾我们 (2006) 豆瓣
God Grew Tired of Us
导演: Christopher Dillon Quinn / Tommy Walker 演员: John Bul Dau / Panther Bior
其它标题: God Grew Tired of Us / God Grew Tired of Us: The Story of Lost Boys of Sudan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寻求安全的生活,一群躲避苏丹内战而到处迁徙的孩子漂泊多年后,其中一部分在最近受到美国的政治庇护而定居,开始一连串的文化冲击。
阳光宝贝 (2010) 豆瓣
Bébé(s)
8.4 (34 个评分) 导演: Thomas Balmès 演员: Bayar / Hattie
其它标题: Bébé(s) / 五洲婴儿
本片记录了4个国家4名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多学会走路之间的成长过程。这四名婴儿分别是非洲纳米比亚奥普沃的厐倪骄(Ponijao)、日本东京的玛丽(Mari)、蒙古巴彦钱德曼的贝雅(Bayar),和美国旧金山的海蒂(Hattie)。影片采取了纯观察的记录方式,完全没有字幕或解说,刻画了非洲部落中的厐倪骄与蒙古包中贝雅的相对原始、亲近大自然的成长环境,以及玛丽与海蒂身处发达国家,居住环境优渥、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方式。但影片并未对这些不同的国家与生活环境做出任何价值判断,而是将重心完全放在了四位婴儿的成长过程之上。他们各有各的可爱,令观感趣味十足。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 (2011) 豆瓣
Page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
8.0 (25 个评分) 导演: Andrew Rossi 演员: David Carr
其它标题: Page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 / 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
《头版内幕》进入了对于外人来说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纽约时报》的编辑部,为观众介绍了一个成熟的媒体内部的运作环境和工作体系。影片曾参加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
第四公民 (2014)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TMDB
Citizenfour
8.5 (254 个评分) 导演: 劳拉·珀特拉斯 演员: 爱德华·斯诺登 / 朱利安·阿桑奇
其它标题: Citizenfour / 四号公民
《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而柏翠丝与格林沃德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2013年6月,当柏翠丝第一次飞往香港与斯诺登见面的时候,她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场景。《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穹顶之下 (2015) 豆瓣
9.0 (586 个评分) 导演: 范铭 演员: 柴静
其它标题: 穹顶之下:柴静雾霾调查 / 同呼吸,共命运
“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柴静
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在2015年2月28日,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这也是柴静辞职后首度公开亮相。纪录片中,柴静披露了自己离开央视的原因,她称在自己怀孕期间,女儿被诊断有良性肿瘤,出生后便要接受手术,而她自己辞职后用了一段时间专程陪伴照顾女儿。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柴静对雾霾的感受却越来越强烈,“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我‘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因此,柴静开始了这个调查。
2015年3月1日 看过
很敬佩柴静做了这件事!非常专业而且有说服力。很不屑那么多人"背后黑手“的诛心之论。多一些像柴静这样做实事的人,多好啊!
中国 纪录片
舌尖上的新年 (2016) 豆瓣
8.0 (129 个评分) 导演: 陈磊 / 邓洁 演员: 李立宏
其它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 / A Bite of China: Celebrat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将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
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 豆瓣 TMDB
所属 : 我在故宫修文物
9.1 (488 个评分) 导演: 叶君 / 萧寒 演员: 王津 / 亓昊楠
跨越明清两代、建成将近六百年的故宫,收藏着包括《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在内的180多万件珍贵文物。历经百年沧桑,这些人类共同的瑰宝或多或少蒙上尘埃,破损不堪。从故宫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的红墙,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木器、陶瓷、青铜、漆器、钟表、织绣、书画,不同的文物有着不同的特性,也有各自修复的难点。而这些修复师们甘于寂寞,甘于平淡,在与文物的对话中小心翼翼感受着来自古代的微弱的脉搏。文物有灵魂,有生命,它们和人类的内心大美紧紧相连。
当尘封的文物重新焕发夺目光彩之时,不应忘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匠人所为之付出的艰辛!
地球脉动2 (地球脉动 第二季) (2016) 豆瓣 TMDB
Planet Earth Season 2 所属 : 地球脉动2
9.7 (206 个评分) 导演: 伊丽莎白·怀特 / 贾斯汀·安德森 演员: 大卫·爱登堡
曾经惊艳世人的纪录片《地球脉动》,再次由来自BBC的制作团队倾力奉献出最新的第二季。在这一季里,观众们将继续见证地球各个角落动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间。本季总共六集,分为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和城市,树懒、巨蜥、狐猴、海鬣蜥、帽带企鹅、雪豹、金雕、蜘蛛猴、美洲豹……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创造的万千生物以其各自的习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他们顺应着严苛的自然环境,顽强追逐着明日的朝阳。然而人类肆无忌惮的活动则侵蚀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它们渺小而伟大,通过BBC的镜头,生命的光辉得以放大,闪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敦煌 (2010) 豆瓣
8.4 (34 个评分) 导演: 周兵 / 李果 演员: 孙悦斌
纪录片《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主创人员力求奉献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录敦煌地区1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第一集:“探险者”来了
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开了一个沉睡近千年的藏经洞……文物的流失让国人痛心疾首,学者的奋力拯救让人心生感慨,而这些故事似乎都昭示着一个帝国的国势衰微……本集将为观众展现一部中国近代的伤心史。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第一集里的王道士应如何评价?
《敦煌》第一集讲述的是那个伤心的故事,遗憾的是我们本来想对王道士进行一次分析,鉴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一直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王道士是一个历史的罪人、卖国贼,我们这一集的导演李果不这样认为,或许他心中的王道士很复杂,关于对他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我很同意他的想法。我想他是可怜、可悲、可叹的人。先不去管它了,还是来看看我们这部纪录片吧,我们还是很用心的花了5年的时间做出来的,欢迎大家拍砖。
第二集:千年的营造
莫高窟首先是一个佛教的圣地,是一个表达宗教感情的所在。公元366年,三危山的万丈金光感动了一个叫乐尊的和尚,他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这是莫高窟的肇始。本集讲述的是供养人李大宾、李明振开窟的故事。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跨越1600年,这1600年里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元,中国历史中的每一个时代都留给莫高窟不同的印记和风格。莫高窟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地方是怎样从一个荒芜的沙漠中的山丘成为一个宗教艺术的圣地?它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化?这其中它又历经了战乱、阴谋和杀戮,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用信仰的力量构建的一个接一个美丽而多彩的洞窟。在长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竟奇迹般的保留了下来。今天我们再去观看这些艺术珍品时,它已经不再是历史的颜料,很多壁画的色彩和线条在慢慢的消退,它曾经的功能和价值也许被很多的人遗忘和误解。
第三集:藏经洞之谜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是黑汗王朝入侵的马蹄让僧侣们心生恐惧,进而将佛教典籍保存在藏经洞中?还是寺庙将无用、残破的经卷集中的储藏在这里?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在这一集里,我们将讲述藏经洞一千多年前可能形成的原因,之所以说它可能,是因为直到今天没有一个公认的绝对说法。持避难说的学者们认为,是因为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敦煌的历史,也造就了一千多年后一次伟大的发现。参与这个事件的主角有很多个,甚至其中包括一次谋杀的发生,曾经一位日本导演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但最新的一种说法,认为避难说是错误的,他们研究出藏经洞的形成有可能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废弃的文献、经文和艺术品存放起来而形成的。当然他们有很多的证据拿出来证明他们观点的正确。
第四集:无名的大师
史小玉是元代敦煌地区的画匠。他完成了莫高窟第3窟壁画的绘制,第3窟中的壁画绘画手法上乘,艺术欣赏价值极高。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今天学习绘画的人们把它视为艺术的圣殿,要去顶礼膜拜。我们在这部纪录片里推测出生活在元代的一位画家——史小玉。他可能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今天也有学者认为他不是一位画家,他可能是一位曾到过敦煌的游客。他似乎是极少数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一幅绘画上的人。在敦煌莫高窟神秘的第三窟,从来不对世人开放,在那里有一副据说是史小玉创作的千手观音,那是一副举世之作,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片中我们将向你呈现这幅堪称伟大的画作和史小玉的故事。
第五集:敦煌彩塑
对于最经典的彩塑进行展示将是本集的主要内容,首先将对敦煌彩塑的类型进行整体概述,展示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其次将对不同时期的彩塑进行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特点,同时体现历史传承;最后将对彩塑的细节进行展示,比如菩萨的手、服饰等,展现敦煌彩塑的美伦美幻,从而体现中国文化的璀璨。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正如希腊人赋予了印度佛陀那属于希腊审美的形象一样,敦煌的塑匠们,也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本土文化悄悄的渗入了这西域远道而来的佛陀形象之中。于是,这些远道而来的佛陀菩萨们,悄然换上了中原特征的薄衣薄带。还有那佛陀脸上的神情,安详、坦然、超逸,你从他的眼缝、脸颊、嘴角乃至身姿上能清晰的读到,这是东方人特有的含而不露.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第六集:家住敦煌
阿龙,是敦煌城中一个小康家庭的少妇。丈夫和儿子的突然辞世,改变了阿龙安宁的生活。一个吐谷浑人强占了阿龙的土地和水源,阿龙的生活从此不得不与这场土地官司纠缠在了一起。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阿龙是个寡妇,一千多年前,要回了曾经属于她丈夫的土地,我们的片子围绕着这场官司的进展,将向你展示一千多年前敦煌老百姓的生活,他们的喜怒悲哀和他们的信仰等等。在今天敦煌的乡村里,你或许还能看的见一千多年前人们生活的样貌,看到传统的耕作方式,他们一样喜欢吃面食,比如面片子、浆水面及大饼,唐宋时期的餐桌上一样是这些食物。当然不一样的是气候变化,那个时期的敦煌,比现在要湿润得多,水草丰美的地方也比现在要多。当然,在我们这个故事里说的最多的还是阿龙的这场官司和她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件事,包括她的婚姻及她的丈夫和儿子不幸的遭遇,也包括生活里的甜蜜回忆,幸福宁静的时刻。千年过去,生活在变与不变之间延续着。
第七集:天涯商旅
本集讲述的正是沙拉等几个粟特人怎样踏上丝路商贸之旅,经过一路坎坷之后,却因安史之乱而终生未能到达长安,最后终老敦煌的故事。通过勾勒沙拉这个个体曲折的命运,展现历史行程的衍进,反映赋予丝绸之路以活力的粟特人群体与敦煌的商贸气质。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我们通过几个来自中亚粟特商人的故事向你讲述一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是如何进行贸易,如何旅行,如何遭遇强盗,又如何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的故事。您将会了解到曾经风行于丝绸之路上的很多风情和生活方式,你也会了解到一个在当今已经消亡殆尽的民族粟特人的点滴故事。这部片子试图通过短短四十多分钟挖掘出一些封存已久的历史信息,以及那些久远但在今天触摸起来依然会让我们心动的丝路商旅的故事。
第八集:舞梦敦煌
这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舞蹈,舞动的琵琶,飘逸的身姿,灵动的眼神,无不展现出它来源于宗教华丽唯美和神性的气息。这是敦煌壁画中最为人所知的一种舞蹈——反弹琵琶舞。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壁画中的舞蹈是如何被整理挖掘出来的,他们如何将绘画的线条变成灵动的舞蹈,跨越一千多年依然在今天保留着神秘。我们将在这一集中向您详细的讲述。而程佛儿的故事,也是我们从浩瀚的历史中捕捉了很多真实的史料拼接而成,她的身世和经历因在历史中和很多宫廷舞女相似而真实。我们把故事一直讲到了今天,这种美的气息在今天我们依然能享受和传承。
第九集:敦煌的召唤
风沙、地震都是洞窟的宿敌,而水气、虫害等微小的元素都可能给壁画带来致命的损坏。敦煌研究院要做的工作,大者维护整个莫高窟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小者细心呵护每一寸壁画......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这段历史离我们还是很近的,不到一百年。我们讲述了几个人在二十世纪最动荡的岁月中的一段故事,常书鸿、张大千、王子云等。由于他们的努力,敦煌开始被更多的中国人知道。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也因为他们开始进入更多人的学术和艺术的领域,张大千在敦煌做了很多的事,临摹壁画,给洞窟编画,当然他的一些做法也引起后人的争议。常书鸿离开美丽和浪漫的巴黎,来到荒凉的敦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情感变化,依然在敦煌坚守着,被后人称为敦煌守护神。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于右任和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前的小院里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谈话,我们的纪录片将详细的解读。这一集的敦煌是想这些先辈们致敬,并怀念他们。
第十集:守望敦煌
本集以20世纪初叶至80年代这一时间跨度为背景,表现一组为敦煌奔走呼吁,致力于敦煌拯救、守护、研究的人物群像,并突出反映常书鸿这一人物在敦煌50年中的动人故事。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的保护一直是受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六十年来在严酷的自然界环境恶化中,敦煌莫高窟留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我们将讲述这六十年来敦煌的保护、学术的研究和国际化的合作等许多话题。这一集的故事讲得有点严肃,也许并不是那么有趣,但必须要讲,这关系到很多人一生的倾情付出。我们把镜头同时对准了散落在英国和法国珍贵敦煌文献以及他们今天的故事。
水底行走的人 (2018) 豆瓣
8.7 (10 个评分) 导演: 陈安琪 演员: 黃仁逵
其它标题: I've Got The Blues
畫家黃仁逵是一個複雜的人。本片跟隨他的步伐,逐漸靠近他的本性。透過他與導演
的互動,我們得以窺探其不為人知的一面,體驗與這樣一位活在自己的世界的藝術家
相處,是怎樣一回事。靈感的激發與觀點的衝撞並行,強大的自我與審慎的謙卑角
力,愛與背叛同在。圍繞着愛恨、猜忌、貧窮與天賦,這部影片將透視人性的複雜。
是什麼造就了今日的他?
人需要高貴的靈魂才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嗎?藝術家經常被標籤為以自我為中心的
人,有些甚至極度自私。有人這樣談論音樂家金格‧貝克 ——「你可以以自我為中
心、令人不堪忍受,但你仍然可以做一個傑出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畫家、作
家以及音樂家等 ——通常因為他們超凡脫俗的天賦而被寬容。這是偏見嗎?
藝術家們是在自己直覺的驅使下遵循着某種計劃嗎?抑或他們的靈感總是從天而降?
這是一個女兒尋找失散多年的父親的故事嗎?這是一個描繪某日下午兒子送母親去老
人院的故事嗎(這一幕甚至最後出現在許鞍華《女人四十》這部戲中)?這是一個關
於他與朋友、愛人之間的愛與傷害,誤解與寬恕的故事嗎?這是一個關於父親容許兒
子去追尋那將會導致他貧窮的一生的理想的故事嗎?
這部影片將嘗試解答上述謎題。
徒手攀岩 (2018) 豆瓣 TMDB IMDb
Free Solo
8.8 (736 个评分) 导演: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 金国威 演员: 亚历克斯·霍诺德 / 汤米·考德威尔
其它标题: Free Solo / 赤手登峰(港/台)
亚历克斯·霍诺德从2009年就梦想着徒手攀登酋长岩,此后尝试了1000多次,而徒手攀登酋长岩是自己的 “终极目标”。为此,他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他表示,自己这样做并非为了进行预演,而是反复尝试不同的岩点,研究攻克最难的区域。纪录片拍下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及酋长岩的壮丽景色及霍诺德登顶的历史时刻。除此之外,片中还回顾了他怎样处理极限目标带来的生命风险,以及他如何追求卓越完美,从而在无绳索保护的情况下保证万无一失。
大法官金斯伯格 (2018) 豆瓣 TMDB
RBG
9.2 (724 个评分) 导演: 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演员: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 比尔·克林顿
其它标题: RBG /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I ask no favors for my sex… All I ask of our brethren is that they will take their feet from off our necks.
—Sarah Moore Grimké, activist for women’s suffrage, 1837
As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leans increasingly to the right, Justice Ruth Bader Ginsburg’s vigorous dissenting opinions and ferocious 20-push-up workouts have earned this tiny, soft-spoken, intellectual giant the status of rock star and the title “Notorious RBG.” What many don’t know is Ginsburg’s strategic, trailblazing role in defining gender-discrimination law. Intent on systematically releasing women from second-class status, she argued six pivotal gender-bias cases in the 1970s before an all-male Supreme Court blind to sexism.
Now 84, and still inspired by the lawyers who defended free speech during the Red Scare, Ginsburg refuses to relinquish her passionate duty, steadily fighting for equal rights for all citizens under the law. Through intimate interviews and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Ginsburg’s life outside the court, RBG tells the electric story of Ginsburg’s consuming love affairs with both the Constitution and her beloved husband Marty—and of a life’s work that led her to become an icon of justice in the highest court in the land.
统一与兴盛 (2012) 豆瓣
导演: 段鸣镝 演员: 李易
其它标题: 秦汉帝国 / 秦汉大一统
解读两千年前的历史风云岁月,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审视,让今人具有把握现在,看清未来的能力。只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明天的中国才能书写更加璀璨的历史。
局部 第一季 (2015) 豆瓣
9.5 (220 个评分) 导演: 谢梦茜 演员: 陈丹青
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陈丹青的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局部》。
局部 第二季 (2018) 豆瓣
9.4 (89 个评分) 导演: 谢梦茜 演员: 陈丹青
《局部》跟随陈丹青的眼睛,洞见幽微辽阔的万华世界,欣赏名画细节精彩。陈丹青的眼睛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艺术财富。本档节目,借由他的眼,他的语言,他的洞察与审美,讲述中西方名画名作的一个个微细的局部,一处处没有人注意到、但看过之后会恍然大悟、拍案叫绝的精彩细节。《局部》第二季将围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数十个展厅中的馆藏陈列展开,以陈丹青近20年“大都会”观展经历为串联,并穿插进他早年的纽约经历,附以相应的照片、文献资料、动画等辅助说明。
二战大事记(彩色版) (二战重大事件 第一季) (2019) 豆瓣
Greatest Events of WWII in Colour Season 1 所属 : 二战大事记(彩色版)
8.4 (16 个评分) 演员: 德里克·雅各比
A series of colorized archive footage of important events during World War II.
从珍珠港事件到诺曼底登陆,二战时的重大事件在这部采用彩色历史影像的生动纪录片中变得鲜活起来。
坂本龙一:终曲 (2017) 豆瓣 TMDB
Ryuichi Sakamoto: CODA
8.6 (569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 演员: 坂本龙一
其它标题: Ryuichi Sakamoto: CODA / Ryuichi Sakamoto: Coda
这部关于日本顶级作曲家坂本龙一的纪录片,主要按照2012年到2017年的时间顺序,剪辑了坂本龙一30年前参与《末代皇帝》等电影以及40年前作为YMO乐队成员活动的宝贵片段。Coda在音乐术语中是,Coda是一个乐章最后的段落里强调终止效果的乐段。正如有着匠人精神的坂本龙一,愿将每部作品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部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