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饥饿 豆瓣
Hunger:A Memoir of (My) Body
8.4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克珊·盖伊 译者: 邓迪 南海出版公司 2020
★活在这个时代,安全感从何而来?身体上的饥饿,从来都和精神上的饥饿相关
★一场勇敢真诚的自白 书写当下最公开、最隐私的焦虑
★“直面自己,直面活在我身体里的自己,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纽约时报》畅销榜好书
★美国《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英国《卫报》等十多家媒体公推“年度好书”
★获拉姆达文学奖、入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
---------------------------------------
我的身体是破碎的。我是破碎的。
一部分已经死去,一部分沉默不语。
这里有丑陋、脆弱、赤裸的我。
写这本书,就是一场坦白。
我被迫去正视内心不堪的秘密。
----------------------------------------
我的身体是犯罪现场。那天之后,我被挖空了。十二岁,我的人生被分成了两半,边界被劈得参差不齐。
我一直吃啊吃,我想只要我的体形变大,身体就会很安全。我把我心中那个曾经的小女孩埋葬了。但她还在,在某个地方。她还是那么小,惊恐而羞愧。食物为我筑起逃避异性目光的堡垒,却令我曝于公众灼灼的视线中。
有人说思想和灵魂,可以像骨头一样干净利落地愈合。总有一天,我将不再感受到这种平静而持久的愤怒。我不会醒来再去回想自己遭受暴力的过去,哪怕只有一秒钟、一分钟或几个小时。
那一天从没有来过,那一天还没有来,而我也不再等待。我尝试与自己的身体和解。
------------------------------------
事实证明,当你以智慧和勇敢去直面一段扭曲痛苦的过去,结果可能是同情和启迪,无论是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还是对此毫无所知的读者。盖伊告诉我们如何得体地对待我们自己,以及得体地对待彼此。《饥饿》在我难以尽数的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作家安·帕奇特
2023年10月5日 已读
A very personal expression. 作者因为曾经的遭遇心灵受创而把自己吃成超级肥胖的体型,于是这本书不再是关于那些只比普通人胖一些又或者在加大码衣服中还塞得下身体的肥胖者,而是更outlier的体验。
阅读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矛盾,身体即是灵魂的牢笼,又是安全感的堡垒。而当作者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却又无法彻底改变时,她将自己也视作“肇事者”而非单纯的“受害者”。
成为超级肥胖者所遭到的歧视就像残障人士在生活中遭遇的方方面面一样,上下楼梯需要寻找扶手、被邀请参加的活动却没有一把合适的椅子、上舞台没有阶梯也无法灵活的爬上去而在所有观众面前出丑。想不到不再是可行的借口,而是一种可耻的无视和歧视,inclusiveness和accessibility是自我再教育。
看的时候解答了之前有的轻飘飘的疑问,即超级肥胖症人士出行是否需要买两张票……事实则是无论买一张还是两张票都会遭受歧视。以及第三章肥胖者对减肥真人秀的感想也是全新视角。
说回书本身,语言太破碎后期看着很累。Shame to say but it‘s an eye-opening reading experience.
回忆录 美国 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