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
西贝柳斯画传 豆瓣
作者: 马蒂·胡图宁 译者: 杜钟瀛 2008 - 8
《西贝柳斯画传》讲述7西贝柳斯一生最重要的阶段——海门林纳的童年;就读于赫尔辛基、柏林和维也纳以及在阿依诺拉度过的漫长的作曲家生涯,同时也探讨了西贝柳斯音乐在芬兰争取独立斗争前后多个时期中的重大意义。《西贝柳斯画传》作者马蒂-胡图宁哲学博士是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文献音乐系的教授,是研究西贝柳斯的著名学者。译者杜钟瀛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家旅游局以及驻芬兰等国使馆和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历任翻译、使馆秘书、处长、参赞和大使等职。曾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芬兰语翻译。退休后翻译出版了《芬兰童话故事》、《芬兰短篇小说选》等作品。2004年芬兰总统授予他芬兰狮子骑士团一级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对增进中芬两国友好关系和将芬兰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所作出的贡献。2003年被芬兰文学协会聘为通讯会员。扬·西贝柳斯是世界上晚期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2010年4月8日 已读
用音符作乐曲的民族英雄
2010年4月8日 评论 爱戴与崇敬的表达 - 在图书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西贝柳斯”四个字输入查询系统,只有这个这一个结果,于是就果断借来 在豆瓣上看到,关于西贝柳斯的传记不多,很多是国内的音乐研究者收集资料编撰的。这大概是国内第一本由芬兰人自己写的西贝柳斯传,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对西贝柳斯的见解很特色的体现了芬兰人的想法。 芬兰人对西贝柳斯的崇敬并不是像我们一样天天挂在嘴边,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中国的传记作家来写马思聪的传记,关于思乡曲的篇幅恐怕单独占个一到两章。但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芬兰颂却只是在这本画传中提到了几百字,并没有大书特书,倒是第五交响曲占了两章。 尽管思乡曲是如此之著名,马思聪是如此受人之崇敬,但是到了文革,老先生照样被逼的跑了。而即使是“阶级对立”的芬兰内战,红军到了白军立场的老先生家门口,绕路而行不去烦扰。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戴,绝不是喊口号者所能理解的。 时至今日,芬兰人对西贝柳斯的情节依然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于是,当芬兰人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打谱作曲软件时,他们用第五交响曲的开头作为软件的启动音乐,并毫不犹豫地将它命名为:Sibelius。
交响乐 交响曲 爱国主义 芬兰 西贝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