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一
阿巴多: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豆瓣
8.4 (5 个评分)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Claudio Abbado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2年3月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意大利指挥家 Claudio Abbado 指挥柏林爱乐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及其它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字录音,音质优秀,1992 年发行套装。早些时候 DG 曾发行过四张单独唱片。
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 / 拉特尔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豆瓣
8.0 (5 个评分) Simon Rattle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7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The name of Simon Rattle had not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s of Johannes Brahms so it was even more rewarding when his first Brahms recording with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Ein deutsches Requiem", won critical accolades and both Grammy and Classic FM/Gramophone awards. Now Sir Simon and the Orchestra have committed to disc the complete Brahms symphonies, recorded in concert at Berlin’s Philharmonie in the autumn of 2008. In the words of Die Zeit, "Simon Rattle has finally dared to tackle Brahms with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He combines Furtwängler’s monumentality with Karajan’s beautiful sound."
The Brahms symphonies concerts drew praise from the German critics: "The fourth symphony was an ecstatic apotheosis of what current orchestral playing, quick reactions and scarcely sketched annotations can get out of this work which has long since become a classic. Especially the Passacaglia finale was a finely-dosed wonder of sound refinement and harmonic finesse. Rattle appears to have finally conquered his difficult Berliners."--Die Welt.
欧根·约胡姆: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豆瓣
9.3 (6 个评分) Eugen Jochum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28日 出版发行: Polygram Records
德国指挥家 Eugen Jochum 指挥柏林爱乐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录音于 1951、1953 和 1956 年,1996 年 DG 发行。此单声道录音被普遍认定为勃拉姆斯交响曲最优秀的演奏之一。
Brahms: The Symphonies 豆瓣
Georg Solti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2年2月11日 出版发行: Decca
指挥家 Georg Solti 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和两首序曲,1978 和 1979 年录音,1991 年 Decca 发行套装。此套唱片被认为是勃拉姆斯交响曲优秀的演奏录音之一。
Furtwängler conducts Brahms 豆瓣
Wilhelm Furtwängl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3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Disques Dom
专辑介绍:
Archipel也是一直致力于推广富特文格勒历史录音的唱片公司。2003年Archipel推出的ARPCD 0157-2双片装被誉为“荒岛唱片”,收录有富特文格勒指挥勃拉姆斯作品:
1.《第1交响乐》1950年7月13日阿姆斯特丹
2.《第1交响乐-第4乐章》1945年1月23日,著名的柏林海军上将宫版
3.《匈牙利舞曲第1、3、10号》1949年4月4日维也纳
4.《A小调双提琴协奏曲》1949年8月24日瑞士卢赛恩
5.《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52年3月7日意大利都灵
富特文格勒对勃拉姆斯的作品一直是情有独钟的,他甚至专门就勃拉姆斯的思想、曲风写过一片文章《勃拉姆斯和我们时代的危机》(注:英文原版文章见此)。回顾富特文格勒的演出录音我们也会发现,勃氏的作品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著名的1945年海军上将宫《第1交响乐-第4乐章》演出录音我已经在前面的介绍中有过详细分析,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52年都灵版也是不多见到的录音。
另外一部《A小调双提琴协奏曲》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作品,今天就来谈谈她吧。
《A小调双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协奏曲作品,作于1887年。由于勃拉姆斯精练、圆熟的作曲手法,达成了小提琴、大提琴这两种独奏乐器的精美协调以及和管弦乐的浑然一体化。曲中洋溢着勃拉姆斯晚年特有的美感及堂皇的规模与高贵的气质。此曲的独奏乐器要求有高度的演奏技巧,管弦乐部分又具有交响般的气魄。虽然三者之间,没有主属的区别,但务必由技艺卓越的、音乐性丰富的、彼此气脉相通的两位独奏者与优异的指挥家和管弦乐团合奏,才能表现出作品的美感和乐趣,因此这是一首极为艰深的乐曲,也是被演奏家敬而远之的原因所在。第一乐章:管弦乐壮大的乐思引出独奏大提琴华彩性的经过句,不久独奏小提琴加入进来,两件乐器相互模仿呼应,华彩段落越来越丰富。乐曲中段是两件独奏乐器驰骋的天地,更充分地展现独奏乐器的技巧,他们既是重奏,又是协奏曲中起主奏作用的整体,相互衔接补充。音乐的表现手段丰富多样,音乐感情表达的幅度更加宽阔。第二乐章:是勃拉姆斯最杰出而又最简洁的慢乐章之一,以一支忧郁的、色彩阴沉暗淡的旋律开始,反映出作者晚年寂寞的心境。乐章中段,木管和独奏小提琴唱出悠扬的旋律,再和大提琴以二重奏进行。第三乐章:第一主题生动明朗、朴实动人,带有民间舞曲风格;第二主题亲切而带民歌风格。随后,小提琴的加入形成美妙的二重奏,音乐变得沉着抒情。乐章中段节奏鲜明、气势宏伟,带进行曲风格。尾声中,两件独奏乐器大幅度地上下波动,主要主题变形出现,在激烈的高潮上乐队突然停止,只留下了定音鼓的滚奏,随即以强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
这部作品也是富特文格勒经常演出的曲目,同时还留下了1949年8月24日瑞士卢赛恩与1952年1月27日维也纳两次录音。
比起1952年的录音,我觉得1949年的卢赛恩演出更富有激情,两位独奏家的演奏也非常有个人特色,尤其是沃尔夫岗.施奈德汉,把我对他在1953年柏林巨人宫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留下的阴霾一扫而空。
值得注意的是:该录音可能是当年磁带保存不善,第一乐章有近20小节效果很差。所以PAL CD版本里删除了23小节失真的音乐,但是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ARPCD 0157-2作了完整保留,大家可以仔细辩听,但是我觉得是“暇不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