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骗局 豆瓣
Deception Point
7.3 (57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信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3
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塞奇威克·塞克斯顿猛烈抨击现任总统的航空航天政策,得到了大多数美国选民的支持,形势对现任总统的连任极为不利。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航空航天局向总统报告了一项惊人的科学成果:他们在北冰洋之下有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对美国的航空航天政策和迫在眉睫的总统大选都意义重大。
为了证实这项非同小可的发现,总统派遣国家勘测局的情报分析员,同时也是总统竞选对手的千金雷切尔·塞克斯顿前往冰川覆盖、气候恶劣的北极圈,与极富个人魅力的偶像型科学名人迈克尔·托兰以及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一道对之进行核查。雷切尔和迈克尔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科学骗局。
还没来得及跟总统取得联系,雷切尔和迈克尔就遭到了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几个神秘杀手的袭击。这些杀手被一只企图不顾一切掩盖真相的幕后黑手操纵。雷切尔和迈克尔开始了惊险刺激的逃亡之旅,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最后一丝希望就是要查明真相……
汤姆大伯的小屋 豆瓣
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
作者: 斯陀夫人 译者: 黄继忠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 7
小说无情地揭露了美国历史上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面目,是美国第一部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作品。此书出版前,美国南、北方因奴隶制度而引起的地域性矛盾由于1850年国会通过的妥协法案而趋于缓和,小说发表后,犹如平地一声霹雳,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近代史学家普遍认为《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林肯总统也曾把斯陀夫人称为“发动南北战争的妇人”。书中对于善良诚实的汤姆大伯和各阶层众多人物的刻画,散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白星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美]詹姆斯·塞耶 译者: 林云中 新星出版社 2006 - 7
简介:
曾令人胆寒的狙击手怀着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退隐,在纽约市任职检察官,希望享受平静生活。但连续发生在身边的血案却显示对手不肯放过他,他只得被迫应战。但他还会像以往那么幸运吗?
《白星》是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塞耶放弃二战军事题材的转型之作,与《弹着点》、《巴比伦阴影》并称三大狙击手小说。对枪械知识的介绍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被认为是《白星》的最大特色。

媒体评价:
引人入胜!塞耶写得流畅清晰,没有任何冗言,那种小说节奏只可能出自胸有成竹的名家之手。
——《纽约时报》书评
一场极大的心灵震颤。
——《波士顿环球报》

前言:
关于《白星》
你可能听过有人这么说,小说——尤其是流行的畅销小说,要凭故事取胜。故事讲得是否动听,直接关系到小说的成败,甚而可以称一个成功的畅销小说作家为“storyteller”,当然前面还有一连串的形容词。这么说来,《白星》很难以这个标准衡量。但事有例外,畅销也无定例可循,这本上榜小说不仅成为擅长军事题材的詹姆斯•塞耶(James Thayer)的成功转型之作,也得到了《纽约时报》书评不吝笔墨的赞扬。
评论者为《白星》用了恐怕每个畅销书作家都会心动的形容词:引人入胜!这是极高的评价。对一本畅销读物来说,阅读快感是第一位的,所谓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人物刻画之类,都是评论家才会操心的事,沉浸书中享受快感的人根本应无暇考虑。拿起书,翻开第一页,前几句还算入眼,耐住性子看下去直到舍不得放下,心无旁骛、废寝忘食——这样才看得痛快,看得尽兴,大概也才对得起引人入胜这个词。
《白星》确实很难说是靠故事取胜的,基本上是好莱坞大片惯有的套路,被迫害——溯源追凶——决斗。情节也并不复杂:曾有过辉煌战绩的狙击手在久别战场、成为检察官后,突然受到不知来自何方的威胁……但詹姆斯•塞耶深谙抓住读者眼球的手法,全书以一段充满神秘感又极具暗示性的描述开头:
“来自无限虚空的那颗星星乍现于天际,像要争取活命的机会般努力眨着,刺穿永恒的黑暗送出微弱的光。然后,它全力放射,让天堂之顶充满银白色的光芒。”
随即转换场景,紧张的法庭审讯前,检察官格雷下意识地用废纸折了一个白色的星星。此后情节自然而然地展开,如书评所说,流畅清晰,毫无冗言,故事节奏的把握更是老手所为,达到引人入胜自然就不难了。
《白星》的主角、也是“白星”绰号的所有者格雷,是个在此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一个有故事的人——曾经有过傲人射击成绩,但现在却被某段隐秘的过去逼得几乎发疯,从而不得不对枪械敬而远之。此类人物和题材经常被畅销书作者作为制造神秘感的上佳素材,兜兜转转、添油加醋,不把读者绕个七荤八素绝不罢休。塞耶由以往写作二战背景下的间谍小说转向狙击手题材,在处理这段素材时候一反常例,没有对格雷的经历做任何神化,平铺直叙,甚至在全书一半不到的时候就揭开了杀手的面纱——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就能猜到格雷为什么会成为他狙杀的目标。所以这本书从头看起,可能会感觉到沉闷,不过更像一种看足球比赛时候的煎熬——在被当下进程吸引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最后这场宿怨到底如何了结。
塞耶在小说前两部分里加入了许多枪械知识以及野外作战技巧的描述,让人大开眼界,这和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华盛顿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因成绩优异入选某荣誉团体,还是华盛顿州律师协会的成员。但显然,他的着力点是在最后的部分——两个狙击高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对决。塞耶用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白纸黑字的描述如同发酵了,准确地传递着爱达荷州丛林里的紧张气氛,好像看书的人也必须像狙击手一样,一举一动都得屏住呼吸万分小心。本书在国外出版后,正是凭借这一点上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在同类题材的小说中放射着“白星”的光芒。
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 豆瓣
作者: [美] 汤姆·克兰西 译者: 章祖德 / 祁阿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8
《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故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苏两国争夺星球大战计划和高科技武器优势的背景下,围绕步步紧逼的追捕和骇人听闻的审讯,以及政治阴谋、情报刺探等内容展开。当苏联发展能够在太空轨道中摧毁宇宙空间站的激光武器时,美国中央情报局遂特别动用“枢机主教”来收集“亮星”工程的绝密情报。“枢机主教”潜伏在克里姆林宫已长达三十余年,从未遭到苏联反间谍机构的怀疑,不料此次马失前蹄,落入克格勃之手。为实施营救计划,杰克·瑞安只身深入虎穴,亮出“红十月”号这一杀手锏,逼使克格勃主席救出“枢机主教”叛逃。与此同时,对苏联怀有国仇家恨的阿富汗游击队在美国的支持下,袭击“亮星”工程的实验基地;克格勃渗透进美国研制激光武器系统的“运茶快船”工程,绑架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中情局和克格勃围绕激光武器与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从阿富汗山区到新墨西哥高原,从华盛顿到莫斯科,世界和平就掌握在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手中。
出埃及记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里昂·尤里斯 译者: 高卫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 10
《出埃及记》作为一部非凡的小说,取材于二十世纪最戏剧性的事件之一:一个崭新的国家,在经历了无论从军事、政治、地理、经济上都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困苦后,终于诞生了。书中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和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描述,让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和激情。《出埃及记》不仅以小说,而且以电影的形式,成为这个时代大众所关注的作品。
巨额成交 豆瓣
作者: 约瑟夫·范德尔 译者: 阮景林 重庆出版社 2008 - 5
内容简介
科特,一家顶级电子公司的推销员,他暗施妙计,帮助好友杰森·斯特曼从一位销售经理晋升为跨国集团的老总;随后他又巧设商局,从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那里赢来巨额定单……在一场场硬碰硬的商业战争中业绩卓著他,却一直留在公司中层。
与此同时,身处权力巅峰的杰森却发现优异的销售业绩似乎并未给公司带来任何效益,之前已被打败的竞争对手却日益强大,而他自身也正处在异常危急的境地……面对着种种疑团,杰森展开秘密调查,在离奇的线索和惊险的较量之中,杰森终于揭开了一个震惊国际的商业阴谋。
达·芬奇密码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Da Vinci Code
7.9 (576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吴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2 其它标题: 达·芬奇密码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成员--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必须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那隐藏了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青春禁忌游戏 豆瓣
Дорогая Елена Сергеевна
8.7 (13 个评分) 作者: [俄]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 译者: 童宁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 3
他们酗酒,他们撒谎,他们作弊,他们早恋,他们肆无忌惮。他们是高中生,却老谋深算;他们理想远大,却难过考试关;他们是苏维埃青年,却让老师感到心寒……他们经历了极度的疯狂,然而最终——他们醒了,一场过火的青春游戏,让正当年轻和曾经年轻的心——体味青春。
本剧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是前苏联女作家柳德米拉·苏莫夫斯卡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在前苏联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由于本剧对社会问题准确、深刻的揭示,引起了前苏联当局的重视,此剧甚至曾一度遭到禁演。解禁之后又迅速在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地区引起了轰动。2003年3月由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搬上北京舞台(这也是该剧在亚洲地区的首度公演),并计划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 。
剧本讲述了4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为得到老师保管的存放试卷的保险柜钥匙,以便换掉他们上午考得并不理想的试卷而精心策划、实施的一个残酷“游戏”。在瘦弱、善良、孤独的女教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面前,4名学生充分展示了与他们实际年龄不符的势利、残酷和冷漠。他们用利诱、劝说、威胁等各种“卑鄙下流”手段,甚至不惜用当着老师的面假装强奸女同学的办法逼迫老师就范。4名学生魔鬼般的通宵折腾,最终彻底摧垮了老师的理想主义情操。女老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自杀,两名学生心中的善被唤醒,而这个觉醒会转化为向善的努力吗?
作者简介
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毕业于列宁格勒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戏剧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戏剧集《无土的花园》(1989年)。《青春禁忌游戏》是她最富盛名的剧作。

译者简介
童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戏剧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教师。译有包括普希金五部小悲剧在内的多部俄罗斯剧作。
针眼 豆瓣
Eye of the Needle
7.4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郭品 / 濡弋 译林出版社 2000 - 1
只有他发现了二战中盟军最大的秘密——巴顿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完全是个假象,英国情报部门在搜索这根“针”,这个最出色、最无情的德国间谍,希特勒急于等他证实自己的直觉,而他东奔西突,几乎陷入完全令人绝望的境地…… 她是个美丽的惊人的英国女子,即将成为飞行员的丈夫失去双腿,战火纷飞中他们避到荒凉的风暴岛上。和他猝然相遇时,她以为他是那么体贴、文雅、敏锐…… 费伯和露西相逢在一个不平静的清晨。费伯利用了露西,就要成功逃脱之时却不知为何收起了他的杀心,否则,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可能会是另一种境况,国家、个体、仇恨与爱恋、忠诚与背叛的遭遇战中,庞大的情报机构与弱女子究竟谁显出了摧毁性的力量?惊险又丰富的历史又给了人们怎样的回味,著名畅销作家福莱特的这一名作高潮迭起,悬念从生,结局出人意料。
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 豆瓣
作者: (美)伯特 译者: 夏侯炳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2005 - 1
是什么使一位小说家、剧作家或诗人成为伟人?其伟大成就应当怎样进行衡量或比较?通过对作家梦在文学领域又何根本性的建树或者他们是否改变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的调查研究,《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文学的历史是由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组成的。这本涵盖了100位世界伟大大作家事迹及他们的作品介绍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学史的内容。因此,这本书――既是作家的历史,又是文学的历史。
永久记忆版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 全译本 豆瓣
作者: [捷克] 雅·哈谢克 等 / [捷克] 雅洛斯拉夫·哈谢克 译者: 郭晨 等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3 - 2
一九二八年雷马克在《福斯报》上发表了《西线无战事》,翌年单行本出版。该书使他一举成名,蜚声世界文坛,同时也使他遭受到法西斯的迫害。雷马克是“人们读得最多、受赞扬最多和受攻击最多的当代作家”。这个评价已经普遍得到各国文学批评家的认同。雷马克的这部著作使世界文学宝库变得更加丰富充实,他已经成了二十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著作将会继续流传下去。
蟹行 豆瓣
作者: [德] 君特·格拉斯 译者: 蔡鸿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1
本书是格拉斯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推出的新作,一面世就好评如潮,连续数月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两周内售出25万册。小说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1945年1月30日,德国豪华游轮“古斯特洛夫号”满载一万多名难民和士兵在古滕港启航,朝西方驶去,不料当天夜里就在波罗的海上被苏联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船上近万名逃亡者葬身海底,其中儿童占四千多!小说以这一故事为背景,用写实和虚构相结合的方法,披露了那场战争的发动者,在给别国带去沉重灾难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这是一场比“泰坦尼克号”还要让人刻骨铭心的海难。而书中虚构的故事也是惨烈的:身怀六甲、年仅17岁的图拉上了“古斯特洛夫号”。夜间九时许,一阵剧烈的摇晃和几声猛烈的爆炸把她从睡梦中惊醒。所幸她被救上了德军舰艇。伴随着游轮下沉以及成千上万名儿童妇女的尸身在冰冷的海面上载沉载浮,儿子保尔降临人世。获救后她怀抱襁褓中的儿子继续逃亡,辗转来到东德什末林,并当了一名工人。保尔长大后当了记者,逃到了西德,在经历了结婚生子、家庭离异后,又与儿子康拉德长期分居。两德统一后康拉德才见到奶奶。奶奶十分宠爱他,还经常对他讲过去的经历,结果使他产生了偏激的观念,创办了新纳粹网页,最后竟然开枪杀害了网友犹太青年大卫。
德国媒体称:格拉斯以撼人心扉的笔触将读者带回那段可怕的历史,并讲述了它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个特殊群体的深远影响。
2018年9月25日 已读
作为一个前德棍,阅读本书完全没有知识背景的压力。四星感谢格拉斯的历史调查,一星扣在他的白左立场。译者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还是有所欠缺(不过毕竟是十五六年前)
Grass 二战 君特・格拉斯 外国文学 德国
007三战金手指 (詹姆斯·邦德惊险小说系列) 豆瓣
作者: 弗莱明(Fleming,I.) 译者: 陈新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小说描写了007号谍报员詹姆斯·邦德战胜诡计多端嗜金如命的金手指的故事。

「龐德先生,芝加哥有句俗話說:『一次是偶然,兩次是巧合,三次就成了惡意敵對。』從邁阿密、杉德威到日內瓦。我非得要從你身上榨出真相不可。」金手指的雙眼慢慢橫過龐德的腦袋。「歐德傑,拷問室。」奧瑞克•金手指:既殘忍又奸詐,而且小心謹慎;小至玩牌詐賭,大至跨國犯罪,無所不為。他正是詹姆士•龐德厭惡的典型,也正好英格蘭銀行及M15均相中龐德進行調查,希望知道這名國內首富想搞什麼鬼,他與令人膽寒的蘇聯間諜獵殺部隊SMERSH又是何種關係。然而在深入犯罪組織之後,007發現金手指犯罪計畫的規模與造成之傷害超乎所有人的想像。金手指不只想搶劫諾克斯堡,還想進行一場大屠殺...
翻译官手记 豆瓣
作者: 埃利松 中西书局 2011 - 1
埃利松伯爵的《翻译官手记》是最值得一读的关于1860年征战的一本著作,因为它或许是一本写得最为生动最为精彩的著作。 莫里斯·伊里松(Maurice Irisson)在1886年才出版了这本书,署名是埃利松伯爵。年仅20岁,他就陪同蒙托邦将军去了中国,当时的身份是翻译,不是中文翻译,而是英语翻译。因此,他负责与英国盟军的沟通与联络。在出版这本书之前,他等待了25年,目的是不想过于冒犯敏感的英国人,他在书中谴责了英国人想在军事和外交上独占鳌头的野心。总之,在这场对华征战期间,他们以远征军的领导者自居,在法国盟军面前盛气凌人,极力贬低法国人的形象。这也是一本完全是为蒙托邦将军的荣耀而写的书。 作者所展示的史实也是有待商榷的。他经常会拿史实自由发挥。尽管如此,埃利松伯爵的这本著作是一部笔调生动、引人人胜的文献。可以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阅读本书。 一定要读一下他初到上海时的那段叙述,以及他对这座中国城市的描写。他的《翻译官手记》中最出名的几个章节是关于圆明园大洗劫的,这几个章节更值得一读。夏宫受到中国数代皇帝的青睐,他重墨描写了被毁之前的夏宫,在专栏作者之中,做这种描写的作者为数极少。埃利松伯爵笔下的圆明园洗劫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段,他的叙述诙谐风趣,洗劫的悲惨景象跃然纸上。其实,他嘲讽了法国人在洗劫圆明园时的混乱无序。 当然,他把洗劫的规模和法英联军的破坏缩小了,他没有谴责这些掠夺行为。但是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由一个专栏作者写的这部文献还是很珍贵的。
克苏鲁神话Ⅱ 豆瓣
Cthulhu Mythos
7.6 (3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H.P.洛夫克拉夫特 译者: 姚向辉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1
《克苏鲁神话》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恐怖小说体系,作者是H.P·洛夫克拉夫特——或者“爱手艺”。
假设你的脚边有一只蚂蚁在爬,你不会在意有没有踩死它,因为它太渺小了,是死还是活,对你来说没有分毫影响。在“克苏鲁神话”中描述的远古邪神的眼中,人类就是那只蚂蚁。
洛夫克拉夫特所倡导的“宇宙主义”,即人类远非世界的主宰者,在尚未探索的未知宇宙中,隐藏着超乎想象、不可名状的恐怖真相,只是见上一眼就能让人陷入疯狂或者死亡。正如作者本人所述:“人类坠古老、坠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坠古老、坠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本书收录了“克苏鲁神话”中口碑最好、呼声最高的4部经典中短篇小说,包括《疯狂山脉》《印斯茅斯小镇的阴霾》《墙中之鼠》《超越时间之影》。随手翻开一个故事,唤起你内心深处对黑暗的恐惧。
“待在疯狂山脉背风的阴影之中,你必须管好自己的想象力。”
繁星已经抵达特定的位置,旧日支配者即将重现人间。
------------------------------------------------------------------------
◆ 说好的《克苏鲁神话》第二弹,终于填坑
◆ 你们要的《疯狂山脉》《印斯茅斯》《墙中之鼠》《超越时间之影》全在里面
◆ 熟悉的配方:上一本《克苏鲁神话》原班人马操刀制作
◆ 升级的味道:更加黑暗、恐怖、不可名状的选篇,更加丰富、细腻、不可名状的元素
◆ 地图、报纸、旧照片、污秽、崇拜符号、召唤咒语……超丰富克苏鲁元素,代入感十足
◆ 脱下书皮,内封的时髦值又一次爆表
◆ 高级烫金工艺,在阳光下散发出光怪陆离的绿色魔光
◆ 将手机放在本书上,将获得克苏鲁的庇佑buff,有更高几率抽到五星/SSR/金蛋/超稀有……真的
◆ 入坑首选,收藏必备,克总发糖
◆ 真正的粉丝,就算没有看到上面这些,也一定会入手
极地恶灵 豆瓣
The Terror
作者: [美]丹·西蒙斯 译者: 左惟真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6
【内容简介】
进入这片冰雪禁地,便是进了恶灵的牢笼。
-
1845年,一支英国皇家探险队为了赢得荣耀,前往北极探索西北航道。志在必得的他们却遭遇了极寒天气,整支舰队都被困在了北极这片少有人踏足的冰雪禁地。
在极地的极端环境下,死亡如影随形。幸存的探险队员们每天都被寒 冷、 疾 病、饥饿、恐惧折磨着。
更惊险的是,在极地的黑暗之中,还有一个神出鬼没的恶灵在窥视着他们……
-
【编辑推荐】
◆丹•西蒙斯是恐怖文学界的伟大征服者!
◆他24年狂揽27项重磅大奖:布莱姆•斯托克奖(斯蒂芬•金与他同获殊荣)、 轨迹奖(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国际恐怖作家协会奖(2003年、2007年)、英伦奇幻奖(恐怖小说)、西班牙恐怖作家协会奖……
◆《极地恶灵》获2007年国际恐怖作家协会奖。
◆同名美剧热映中!
◆进入这片冰雪禁地,便是进了恶灵的牢笼。
-
【媒体及名人评论】
《极地恶灵》是一部真正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怖小说。当你想起丹•西蒙斯的书中描绘的各种令人生畏的事物或许真实存在时,你会更感恐惧。——《卫报》
虽然厚度惊人,但《极地恶灵》读起来令人欲罢不能。读过这本书,我们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餐,并感谢它们带给我们的温暖。——《华盛顿邮报》
《极地恶灵》是一部透着彻骨严寒的杰作,残酷、无情,却异常让人振奋。——《娱乐周刊》
《极地恶灵》有着情节错综、高潮迭起的故事,无疑会使读者们为之着迷,并且将丹•西蒙斯本就很崇高的声望推向另一个高峰。——《出版者周刊》
《极地恶灵》以历史中知名的北极探险故事为蓝本。在丹•西蒙斯的笔下,“幽冥号”与“恐怖号”的悲剧变成了比历史事件更具真实感的故事。《极地恶灵》,一部让你感觉冷到骨子里的小说。 ——台湾诚品书店
没有人比丹•西蒙斯写得好。——《圣路易邮报》
我对丹•西蒙斯敬畏三分。——史蒂芬•金
丹•西蒙斯是小说家中的巨人,我对他的成就感到敬畏。——恐怖小说家 林肯•蔡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