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峰
谁与争峰——俞峰/宁峰: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第四交响曲 豆瓣
俞峰 / 宁峰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1年4月9日 出版发行: DR-classics
虽然每年都有100多场的演出,但昨晚的演出还是成了俞峰一次特别的体验。因为杭州,也因为杭州爱乐。他说,杭州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搞音乐的地方。他说,杭州爱乐肯定会成为国内一流乐团。 昨晚,杭州大剧院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著名指挥家俞峰,现任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著名小提琴家宁峰,在小提琴界最高赛事之一的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金奖和两个单项特殊奖,现任杭州爱乐2010-2011音乐季的驻团艺术家。巧的是,两位艺术家名字里都带“峰”,于是,他们和杭州爱乐合作的这场音乐会,就有了一个高调的名字《谁与争“峰”》。 俞峰出场时,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因为他“回家”了。 为什么说是回家?俞峰是浙江宁波人,对浙江的交响乐团自然会特别关注,“杭州有个这么好的交 响乐团是件值得我们(在北京的浙江籍交响乐家)骄傲的事”;他和杭州爱乐还有一层关系不得不提,杭州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杨洋是他的学生,杭州爱乐组团时,曾经向他讨教过许多经验。昨晚,是他第一次和杭州爱乐合作。 离演出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宁峰的休息室里就传出不间断的提琴声,他还在练着当晚演出的曲目。《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四部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一部,几年前,宁峰就是凭借演奏这部协奏曲夺得了帕格尼尼金奖。这不是那种炫技性的作品,考验的更多的是对音乐的理解。练习,仍是这位小提琴家让自己在演出前平静下来的一种方法。 19点30分,当俞峰的指挥棒扬起,宁峰的独奏和乐团的合奏互相呼应,先是让你身处田园,然后陷入音乐的情绪中,最后则仿佛置身于吉普赛的舞者间。一首曲子终了,现场热烈而整齐有序的掌声久久不愿停息,观众们确实被演奏者们的表现所打动了。 昨晚的演出,其实是少了一位观众的,杨洋因为旅途延误,而没有赶上这场演出。但这不会影响俞峰对这场演出的满意。为什么?因为台下几乎没有什么空出来的座位,“这就是成功了”。演出前,有人问俞峰,你觉得什么样的城市交响乐团算是一流的乐团?“演奏能力,队伍建设和上座率。”俞峰的声音特别强调了上座率。俞峰在2001年到2007年间,曾经担任过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乐团演出时的上座率总能保持在90%以上。“上座率高了,城市乐团就真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了。” 演出下半场,《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这是勃拉姆斯交响曲中唯一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可在俞峰的指挥下,乐曲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味道,虽然还是悲剧,但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悲剧”。这是杭州爱乐第一次演奏这部交响曲,出色独特的表现让杭州爱乐者们有了一次特别体验。 在似乎不会停下的掌声中,俞峰和宁峰站在大剧院的台上,一次次地谢幕。像每位在这里演出过的艺术家们一样,这一刻,他们仿佛有点醉了。
作者:归并 来源:杭州日报
弦外之音 豆瓣
杨洋 / 宁峰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1年6月25日 出版发行: DR Classics

和同样演奏大提琴的马友友相比,王健没名。
但他又很有名,1979年,以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访华为题材拍摄的奥斯卡金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里,就记录了他的演奏。他曾经获得过格莱美奖的提名,2006年录制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专辑,在英国流行榜上排到了22位——古典类专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昨晚,杭州大剧院,杭州爱乐指挥杨洋身边有两个人,坐着的是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站着的是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本来以为台风天气,来的人不会太多,结果猜错了,两位华人古典音乐界里的明星与杭州爱乐的合作,吸引力其实是与风雨无关的。
低沉的大提琴声响起,那是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首管弦乐作品,《A小调二重奏协奏曲》。这部作品和昨晚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友谊的故事: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与勃拉姆斯是一对保持了30年友谊的好友,在勃拉姆斯创作《第二交响曲》时,约阿希姆提供了大量的意见。但之后,两人因为私事断交,直至勃拉姆斯创作了专门献给约阿希姆的《A小调二重奏协奏曲》。这首曲子首演时,由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豪斯曼演奏大提琴,勃拉姆斯亲自指挥,成为两人重修旧好的标志。
1969年出生的王健和1981年出生的宁峰,除去他们的演奏都是充满激情以外,你也许很难在他们身上发现相同的地方。可在音乐里,低沉的大提琴、明亮的小提琴和乐团之间像是在进行一场对话,关于音乐的也是关于人生的。王健曾经说过:“艺术是我们感性的一个表达方法。我们的感性就像‘第三只眼睛’一样,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当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最后一段旋律奏出,王健和宁峰谢幕了很多次,掌声就一直没有停下过。再返场,他们加演了一首《帕萨卡利亚舞曲》。一位现场的观众说这支乐曲让她快要哭了,她并不是那种很熟悉古典音乐的粉丝,可在音乐中,她一定也睁开了“另一只眼”。语言从琴弦上跳出,进入心灵,这就是“弦外之音”吧。
杭州爱乐2010-11音乐季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接下来还会有精彩的演出:7月8日杭州爱乐将与韩国著名钢琴家白建宇演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7月15日的“凄美·爱”闭幕音乐会,杭州爱乐会用他们精彩的表现来回报杭州的爱乐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