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改编
铁骑雄师 (1951) 豆瓣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导演: 约翰·休斯顿 演员: 奥迪·墨菲 / 比尔·莫尔丁
其它标题: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 铁血雄师
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泰斯、斯科蒂和伟斯是隶属于同一分队的占有,枪林弹雨之间走过,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场意外中,弗兰克不幸去世,上级派来了名叫戴夫的新兵顶替弗兰克的位置。戴夫的到来并没有收到其余几人的欢迎,他们极度怀疑这个年轻的男孩是否能够担负重任。
很快,戴夫便在训练中向众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然而,当他真正遭遇了敌人之时,竟然无法向对方发射一颗子弹,原来对于杀人,戴夫内心里怀有深深的恐惧。之后,戴夫为了保护战友而身受重伤,在医院里,他结识了名叫艾米的护士,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白鹿原 (2012)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白鹿原
6.0 (290 个评分) 导演: 王全安 演员: 张丰毅 / 张雨绮
其它标题: White Deer Plain / Bailu Place
传说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同根家族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张丰毅 饰)之子白孝文(成泰燊 饰)、乡约鹿子霖(吴刚 饰)之子鹿兆鹏(郭涛 饰)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段奕宏 饰)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黑娃与渭北郭举人家的小女人田小娥(张雨绮 饰)私通败露,田小娥亦被族长拒于祠堂之外,两人遂迁至慢坡窑洞内度日。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浪潮,黑娃成为中坚力量,国共分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鹿子霖乘机霸占独自留守的田小娥,并设计利用她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引发族内轩然大波……风云变幻的时局下,素有“仁义”之名的白鹿村内纷争不断,古老的土地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片改编自陈忠实先生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鹿原》。原著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影片截取其中1912年到1938年间的动荡变迁,原生态的秦腔演绎与苍茫的麦田取景令人沉醉。
终物语(下) (2017) Bangumi 豆瓣
終物語(下)
8.6 (46 个评分) 导演: 新房昭之 / 板村智幸 演员: 神谷浩史 / 水桥香织
《终物语下》是一部由《物语系列》改编的日本剧情动画。动画围绕阿良良木历和忍野扇展开,他们发现的隐藏房间是一切故事的起点。
降临 (2016)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Arrival
7.8 (1940 个评分)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演员: 艾米·亚当斯 / 杰瑞米·雷纳
其它标题: Premier Contact / Arrival
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现了十二架贝壳状的不明飞行物,悬浮在十二个不同的国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类发出了讯号,但人类却并不能够解读。美国军方找到了语言学家路易斯(艾米·亚当斯 Amy Adams 饰)和物理学家伊恩(杰瑞米·雷纳 Jeremy Renner 饰),希望两人能够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语言之谜。经过数次的接触,路易斯发现外星人使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圆环状的文字,并逐渐了解了其中的奥妙。由于一直无法确定外星人来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国、俄罗斯等四国决定对外星人发起进攻,美方亦决定放弃研究将全部人员撤离,在这个节骨眼上,路易斯终于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图,利用外星人赋予她的特殊的“武器”,路易斯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未来。
灰猎犬号 (2020)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Greyhound
7.7 (342 个评分) 导演: 亚伦·施耐德 演员: 汤姆·汉克斯 / 斯蒂芬·格拉汉姆
其它标题: Greyhound / 怒海战舰(台)
影片讲述二战初期,由37支盟军船只组成的护航舰队在欧内斯特·克劳斯(汤姆·汉克斯饰)舰长率领的一艘美国驱逐舰指挥下,穿越险恶的北大西洋,同时还要与德国U型潜艇狼群的周旋。
2020年7月11日 看过
节奏紧凑,没有什么过多的儿女情长来拖泥带水,海战戏视觉效果不错。就是话痨U艇艇长和U艇动不动蜜汁上浮的操作有点假
2020年7月13日 评论 忠实的牧羊犬:关于《灰猎犬号》的一点小资料【7.15更新】 - -舰长,这是你第几次穿越大西洋?-第一次 在经历了几轮推迟上映后,《灰猎犬号》最终还是以apple TV+的方式与大家见面了。这期间汉克斯还经历了一次病毒的考验,不过好在一切平安,汤叔顺利地迎来了电影的上映。 自从拯救大兵之后,汉克斯对二战片一直有着特别的热情。从参与《兄弟连》《太平洋》的制作到此次再度亲自出演《灰猎犬号》,汉克斯所带给我们的战争片始终保持着那份“硬核”感。从艺术角度评价电影并不是笔者所长,也只好从影片的背景和历史的角度来谈谈这部影片了。 关于原著 《灰猎犬号》(Greyhound)是根据英国作家福雷斯特(C. S. Forester)于1955年出版的军事小说《忠实的牧羊人》(The Good Shepherd)改编而来。与电影全片几乎都在描述男主克劳斯中校(影片中提到他是Commander,注意这个Commander在英语系国家是军衔“海军中校”之意,大部分人都会望文生义地将其直译为“指挥官”或者“司令”)与德国U艇斗智斗勇有所不同的是,小说还有大量关于克劳斯以往经历和自身心路的描写,据说是受到疫情影响,这些内容没有制作出来。仅仅保留了战斗部分(也许以后能在什么导演剪辑版里见到吧)。克劳斯是护航船队中年纪最大的军官,但却是第一次参与大西洋护航行动,而其他护航舰艇的指挥官都已经有两年的战斗经验,因此对于自己的任务他一直是相当的忐忑,影片中通过他一直没敢睡觉直到与英国护航部队交接后才得以重新睡下的情节侧面反映了他整个战斗中的紧张与不安。不过最终成功证明了自己,完成了这次护航任务。 小说《忠实的牧羊犬》封面 关于护航船队 电影中的背景时间与小说一样,都是1942年初。相比于正在与日本海军斗的你死我活的太平洋舰队,大西洋这边的美国海军显然还没有完全进入战争状态,而他们要合作的英联邦海军部队已经与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斗法两年多了。克劳斯中校本人就是当时美国海军的缩影,紧张、迷茫,所有的战斗知识只能从书本和英国盟友们的传授中获得,不知道在大西洋深处德国潜艇们会怎样对付自己。 影片设定时间为1942年2月,珍珠港三个月后 影片中的护航船队代号HX.25,这个代号自然是虚构的,不过历史上确实有过一支HX.25船队。当时的护航船队都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航路始发地和到达地,HX指的就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发往英国的船队(后来出发点改为纽约)。真实的HX.25船队于1940年3月5日自哈利法克斯出发,计划参团25艘,实际参团21艘。分为八个纵编队。其中3月5-6日由美国和加拿大的护航舰艇负责护航。7日船队正好遇到了正在前往英国的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君权”号(HMS Royal Sovereign),因此得到了这艘巨舰的短暂护航。8-17日这十天里,为整个船队护航的就只有一艘武装商船“拉科尼亚”号(RMS Laconia)。18日皇家海军在英国海域接到了HX.25,并护送船队于3月20日到达利物浦。与电影中不同,HX.25船队的整个航行过程十分顺利,并没有遇到德国潜艇的袭扰。而护航的“拉科尼亚”号后来在地中海运送难民时被德国潜艇U-156击沉。艇长哈腾施坦因很有风度地为落水的英国人提供救助,并用无线电通知了附近的美英军队,但是引来的却是美英飞机的扫射轰炸。U-156号最终逃脱,但遭受了伤亡。之后邓尼茨一怒之下命令德军潜艇不得再对盟军落水人员实施救助。此事件为盟军留下了不名誉的一笔。 影片中的船队代号:HX.25 真实的HX.25船队编成,可以注意到石化产品、油料和粮食占了很大比例 历史上HX.25的护航船——拉科尼亚号 关于武器装备 本片的主角除了汉克斯之外自然就是这艘“灰猎犬”驱逐舰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灰猎犬”(Greyhound)只是各船在无线电通讯时用的一个呼叫代号。这条船的正式名称是“基灵”号(USS Keeling,不用“基林”这个译名是为了区别二战后期的Gearing号驱逐舰),舷号DD-548,这些当然也是虚构的。在小说中,“基灵”号是一艘马汉级驱逐舰(Mahan-class),但是现在没有一艘马汉级得以留存,反倒是美国在二战中的主力驱逐舰“弗莱彻”级驱逐舰留下了3艘博物馆舰,因此很自然的剧组就将其设定改为弗莱彻级。这一改动也更加符合史实:18艘马汉级驱逐舰全部是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并没有来过大西洋作战,而产量高达175艘的弗莱彻级却有不少在大西洋参战。(然而弗莱彻直到42年6月才服役,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bug,不过弗莱彻级之前的驱逐舰没有实船留存,剧组大概也是无奈而为之) 既然确定了影片中的“灰猎犬”为弗莱彻级,那么幸存的三艘弗莱彻级驱逐舰自然就成了取景的备选对象。最终剧组选择了停泊在路易斯安娜州巴吞鲁日市的“基德”号驱逐舰作为取景地。“基德”号,舷号DD-661,以在珍珠港事件中阵亡的太平洋舰队第一战列舰分队司令基德少将命名。服役后舰员们在舰上画上了加勒比地区著名的大海盗“基德船长”,表示该舰同时传承了两位基德的海洋精神。基德号从1943年服役后一直在太平洋上作战,直到1945年2月参加冲绳岛战役时被一艘日本神风自杀机击中。尽管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舰员,基德号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修复后又参加过朝鲜战争,并在退役中作为博物馆舰保留至今。 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市的“基德”号驱逐舰 影片中的“灰猎犬”(“基灵”号)。注意其舷号548属于一艘被取消建造的弗莱彻级驱逐舰 影片中的另外三艘护航舰艇“鹰”“哈里”“迪基”都是来自英联邦的军舰,当然这三个名字也是她们的呼号,正式舰名暂不可考,姑且就以这些呼号来称呼她们。 英国驱逐舰“鹰”(Eagle)是四艘军舰中唯一一艘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她的外观和舷号也来自于一艘真实的军舰——波兰海军的驱逐舰“闪电”号(ORP Błyskawica)。“闪电”与其姊妹舰“雷鸣”号(ORP Grom)是二战前波兰向英国订购的驱逐舰,在战争爆发时是波兰海军最大的两条军舰。为了保住波兰海军最后的种子,波兰军方制定了代号“北京”的撤离计划。在德国甫一入侵波兰的时候,“闪电”“雷鸣”以及另一艘驱逐舰“暴风”就立即前往英国,并躲过了德国飞机潜艇的围追堵截。之后三艘驱逐舰都作为皇家海军的一份子参加了二战。“闪电”号是当中战果最辉煌的:在挪威战役中协助运输挪威国库的黄金,击沉德国驱逐舰Z-35号,后来参与了猎杀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此外还击沉德国潜艇三艘(其中一艘为撞沉),击落敌机四架。战后“闪电”号以博物馆舰的形式保留在波兰军港格丁尼亚至今。 影片中受了重伤即将沉没的“鹰”。注意其舷号H34就是“闪电”号在皇家海军服役时的舷号 保存在波兰格丁尼亚军港的“闪电”号,注意其双联装102mm炮塔、舰桥、烟囱等特征与“鹰”完全一致 英国驱逐舰“哈里”(Harry)是四艘军舰中最为神秘的一艘,在一开始仅仅露出了一个远远的侧影,直到最后一幕才露出了其“芳容”。从近景看,舰艏形状为飞剪舰艏,艏楼(军舰前面高出的那一层甲板)一直延伸到舰桥后部了,炮塔是方方正正的一个大脑袋。再看远景可以注意到“哈里”有两个烟囱、前粗后细。 影片最后一幕,“灰猎犬”与“哈里”“迪基”并排航行。“哈里”到最后也只露出了半张脸。其舷号F80也是虚构,不属于任何一艘二战英国驱逐舰。 远景镜头里的“哈里”,有两个烟囱,前面粗、后面细 符合这些特征的英国驱逐舰在现实中还真没有,但是如果我们去掉炮塔来看,这艘驱逐舰的舰身与“部族”级驱逐舰非常相似(参看下图)。只不过测距仪和火控装置长得还是不一样。 上图为二战时期部族级的标准侧面轮廓图。可以发现除了炮塔、测距仪、火控塔之外,其他的特征与片中的“哈里”高度相似 如果我们将部族级的一个特例——加拿大皇家海军的“海达人”号拿来对比,会发现除了后面的桅杆和前面的炮塔,舰桥形状、天线、测距仪,甚至侧面挂着一个充气式小艇都一模一样。 下图:加拿大皇家海军的“海达人”号驱逐舰,现存于加拿大汉密尔顿 再来说说炮塔,这种大方脑袋的炮塔在皇家海军中也是真的有,那就是英国最后一种火炮驱逐舰果敢级(Daring Class,也译作大胆级)的双联装UD Mark 6 QF 4.5英寸(113mm)炮的炮塔。 目前停泊在悉尼作为博物馆舰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果敢级“吸血鬼”号驱逐舰,方型的UD Mark 6 主炮炮塔十分显眼 作为展品的UD Mark 6 主炮炮塔,来自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德温特”号 综上所述,笔者大胆猜测,这艘“哈里”应该是特效组基于以上这些实物进行了CG特效的建模然后做出了这么一艘“缝合怪”驱逐舰。至于为什么不用海达人自己原来的炮塔而要用果敢级的大方炮塔,大概是因为这种炮塔看起来更威武醒目吧(真实原因只能去问汤叔了) 最后一艘军舰“迪基”(Dicky)则是来自加拿大的花级护卫舰。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关于中小型舰艇,西方国家一般称1000-2000吨的为“护卫舰”(Corvette),2000-4000吨的为“巡防舰”(Frigate)。中国大陆和苏联海军则统称为“护卫舰”。近年来由于Corvette在一些小型冲突中的地位遽升,中国大陆也开始使用“轻型护卫舰”来称呼Corvette。花级护卫舰最早是用捕鲸船改造的,航速只有十六节,火力主要中小口径火炮,主炮只有一门120mm。但是对付潜艇,这样的火力和速度基本上也是足以应付了。花级护卫舰共建造了85艘,填补了皇家海军驱逐舰不足的空缺,在各类护航行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50年代中国大陆也曾经购买过退役的花级作为护卫舰使用。 影片中的花级护卫舰“迪基” 花级护卫舰(艺术画) 如果前三艘军舰都有参考实物,那么“迪基”是不是也有可能是基于真实的船只建模的呢?果然,笔者查到花级护卫舰尚有一艘幸存,就存放在HX航线的起点哈利法克斯。这艘名叫“萨克维尔”(HMCS Sackville, K181)的花级护卫舰是世界上最后一艘留存的花级,其外形特征基本上也与片中的“迪基”一致。 花级护卫舰“萨克维尔”号,作为博物馆舰停泊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 片中的德军潜艇都是德军最著名的7型潜艇,外观上看应该都是常见的7C型。这一型潜艇产量高达七百多艘,在德国海军中地位堪比陆军的“德意志军马”——四号坦克。 以斧头为舰徽的一艘7C型 以骷髅和铁十字图案为舰徽的一艘7C 这艘自称“大灰狼”的7C潜艇是片中最大反派。值得一提的是,该艇艇长,也就是片中向美军喊话挑衅的那个声音,是由著名的德军专业户托马斯·克莱舒曼献声的。看来这位演过U571艇长与邓尼茨的德国人又来过了一把U艇瘾。 这艘7C型装备了两门20mm机关炮,但面对水面舰艇的火力压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依靠“剧情杀”才反咬了“灰猎犬”一口 片中的反潜飞机只有一种PBY卡特琳娜,只不过一开始是美国的后面是英国的,估计就是同一架飞机换个涂装就行了。当然这么做是为了省钱,如果能够把英国的反潜飞机改成桑德兰或者安森、哈德逊可能会更有看头一些。不过这毕竟是美国人拍的片子嘛。 片头的美军卡特琳娜 片尾的英军卡特琳娜向德军投下深弹 其他的一点细节 因为已经有其他大佬就战术细节进行了详细介绍,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聊一聊部分小细节吧。 美国战争中的种族隔离制度也有所表现,黑人只能负责厨师这类辅助工作,作战时还要帮忙运送弹药。这一点还是比较还原的,没有编造一个黑人舰长什么的来迎合“政治正确”,这在当下的影视界已经比较难得了 表面结霜的灰猎犬号,北大西洋的严寒也是船员们要克服的障碍 护航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相当的无聊烦闷的,以至于打架这种事也算是一种压力的排泄了 “药片投掷器”的远离图 德军的“药片投掷器”(Pillenwerfer),一种声响诱饵。如果没记错的话似乎是第一次在电影里见到这东西。除了这种无动力的诱饵,其实当时德军还有一种自行式的诱饵叫做Sieglinde,使它能以6节的速度移动,并周期性地上升或下潜,从而模仿真实潜艇的声纳回波。反潜战斗就是这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最后的纪录片片段里还出现了一段盟军使用 ASM-N-2 “蝙蝠”滑翔制导炸弹攻击靶船的镜头,放在这里有点意味不明。因为这种武器出现在二战末期,那时候德军潜艇基本都已经被赶回老家去了。
2020 Tom·Hanks 二战 剧情 小说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