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9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Stalingrad
8.2 (34 个评分) 导演: 约瑟夫·维尔斯麦尔 演员: 多米尼克·霍卫兹 / 托马斯·克莱舒曼
其它标题: Stalingrad / 决战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次大战中德国遭到的史无前例惨败的一役,也是欧洲战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苏联红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德国炮弹和飞机的轰炸,但被战争涂炭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这部影片从德军的独特角度深刻探讨了战争对人性与生命的摧残。
2012年9月26日 看过
2006年第一次下载,看了二十分钟;2010年第二次下载,看了半小时;今天终于看完了……我真够效率的……
二战 历史 德国 德国电影 战争
卡桑德拉大桥 (1976) 豆瓣
The Cassandra Crossing
8.2 (151 个评分) 导演: 乔治·P·科斯马图斯 演员: 索菲娅·罗兰 / 理查德·哈里斯
其它标题: The Cassandra Crossing / 飞越夺命桥
《卡桑德拉大桥》是一部英国,意大利和西德联合拍摄的影片,该片的拍摄手法与内容成为此后灾难片的经典模式。
恐怖分子闯进了日内瓦的国际卫生组织总部,欲实施恐怖袭击,受到了保安人员的阻击。追捕过程中,警员不小心将实验品鼠疫细菌打碎溅到罪犯身上。一名歹徒当场感染腐烂而死,另一名 窜到一列开往斯特哥尔摩的火车上。病毒感染非常快,整个火车上许多人都给传染上了这种细菌,国际警局为这种鼠疫细菌不传染给其他人,对火车进行控制,不许在任何车站停留,并要将其开到卡桑德拉大桥给毁掉。女作家珍妮弗(索菲娅·罗兰 Sophia Loren 饰)和丈夫张伯伦医生(理查德·哈里斯 Richard Harris 饰)也被卷入。医生通过实验方法使许多人解除细菌,却不被上级相信,只有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列车上的人们与防化部队发生冲突,人们纷纷拿起武器。众人的命运跟随火车一起驶向未知....
伯纳德行动 (200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Die Fälscher
7.7 (102 个评分) 导演: 斯戴芬·卢佐维茨基 演员: 卡尔·马克维斯 / 奥古斯特·迪赫
其它标题: Die Fälscher / 伪钞风暴(台)
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如火如荼。而萨利(Karl Markovics卡尔•马克维斯 饰)凭借一手高超的伪造技巧春风得意,佳肴美女信手拈来,好不自在。但是他的好日子并为持续多久,很快他便因为遭罪被逮捕,随后投入毛特豪森集中营。
时德国纳粹图谋制造大量假币,以扰乱同盟国的经济。萨利的才能得到发掘,他成了这个秘密伪钞制造小组的头目,但良心却促使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本片根据阿道夫•博格(Adolf Burger)原著《魔鬼工厂》(The Devils Workshop),书中所述为作者亲身经历,影片荣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2007年德国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Devid Striesow)。
2008年5月6日 看过
2008年5月6日 评论 关于这部片 - 德国电影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帝国的毁灭》还是《从海底岀击》,甚至《意志的胜利》(大家不要拍砖…决无政治目的,仅仅从纯艺术角度欣赏),都有独到的创新之处。这次《伪钞制造者》也不例外,作为柏林电影节的展播影片,它广受好评。甚至国内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辞世前的最后一篇公开影评也是评论它的。影片打破了一贯从大屠杀的角度表现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手法,选取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来探讨一些关于那个年代深层次的东西。 这部片子不像以往的“holocaust”片出现大量massacre镜头。只是点缀式地在影片中出现了几个党卫军枪杀犹太人的镜头。更多的篇幅还是集中在对主人公索罗维奇的个人经历的叙述上。索罗维奇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假如他生在西班牙或是哪个和平国家,没准会成为小有名气的画家。偏偏他生在德国,而且是Führer— —疯狂的波希米亚下士统治下的德国,偏偏他继承了犹太民族对金钱一贯热情,信奉“赚钱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生产钞票”。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先是被柏林警备司令部反伪钞委员会的赫尔佐格督察长(此公与索罗维奇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冤家)抓进了毛特豪森集中营。却又因为他的艺术天赋被送到条件较好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参与制造假英镑的伯恩哈特行动。而赫尔佐格(已是党卫队旗队长,相当于国防军上校)竟是该行动的负责人。他不断向伪钞制造者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这么多德国人屠杀、驱逐你们,把你们当牲口。而我,赫尔佐格,把你们当人看,你们即使不为活命,就算是为了报答我个人,也应该好好干活。 假如弗雷德里希·赫尔佐格上校认识奥斯卡·辛德勒先生并知晓辛德勒的所作所为,他恐怕会在战后出来称自己是另一个辛德勒,一个官方的“辛德勒”。事实上,“伯恩哈特”行动中的犹太人尽管得以存活并享有较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终究没有获得自由。赫尔佐格的仁慈并非良心发现,只是他为完成上级命令的手段。当他发现一个俄国铁路工人为了活命而冒充印刷工混进伪钞制造车间时,立即凶相毕露,下令将此人押回条件恶劣的集中营“惩诫”。而且,赫尔佐格对于手下侮辱、欺侮犹太工人,枪杀患有肺结核的犹太工人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一只眼。因此,他只是个温水煮青蛙的笑面虎,绝非辛德勒那样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整部影片的充满了讽刺意味。赫尔佐格一家外逃时所用的护照是索罗维奇伪造的,而为了能不被怀疑,全家人都写上自己是犹太人——他们曾经最厌恶的种族。这与索罗维奇为了求生,不惜违背良心制作假钞相比倒是有趣的对比;1945年的元旦,囚犯们居然和看守们搞起了联欢;当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犹太人起义,攻入假钞工厂时,大腹便便的犹太厂医竟差点被当作德国人打死,因为那些饱受摧残的犹太人怎么不相信这些容光焕发的人会是和他们一样的囚犯;思想左倾的德国青年Burgor可以在德国人的淫威下坚忍地活着,却在获得自由后受不了心灵的折磨而自杀…… 无论哪个角度看,《伪钞制造者》都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人性、道德、正义、伦理……每一个细节都可圈可点,每一个角度都有文章可作。喜欢文艺片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二战 德国 德国电影 纳粹
铁十字勋章 (197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Cross of Iron
8.4 (15 个评分) 导演: 萨姆·佩金帕 演员: 詹姆斯·柯本 / 马克西米连·谢尔
其它标题: Cross of Iron / 英雄血
该片从德军的角度回顾了在1943年东部战场的一段血腥经历,围绕着一个厌战老兵和一个以谋取铁十字勋章作为人生目标的贵族军官展开。两人的几番较量,代表了当时德军中的两种心态,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终极走向……
1943年,德国战场,德军上尉史特兰斯基刚被提为中队长,他一心想获得德军最高荣誉“铁十字勋章”。上尉想提拔能征善战的史泰纳,可是史泰纳对晋升和荣誉不屑一顾。上尉十分恼火,便将其派往最前线,让史泰 纳的部下在混战中互相残杀。史泰纳怒不可遏,冒着敌人的炮火,紧追上尉复仇……
从人性角度再现血腥战场,在疯狂极端的特殊时刻,人性会展现最美好或最卑劣的一面。德国人也一样,战争带来巨大痛苦,也引发深刻思考。战争是人挑起的,它的残酷和毁灭性,我们没有必要忘记!
点评:该片虽然是美国电影大师、“暴力牛仔"山姆-派金法的惟一一部战争片,但他依然能将《碧血黄沙》式的西部情结展现得淋漓尽致。片中的战争场面真实、暴力,且充满了美感。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也是去世不久的“银幕硬汉"詹姆斯-科本的代表作之一。那种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积极求生的生存意识,足以让观者为其动容。
帝国的毁灭 (2004)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Min reol TMDB
Der Untergang
8.8 (461 个评分) 导演: 奥利弗·希施比格尔 演员: 布鲁诺·冈茨 /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
其它标题: 다운폴 / ヒトラー ~最期の12日間~
  本片取材自约阿希姆·费斯特2002年的著作《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的私人秘书特劳德尔·荣格同年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 荣格自从1942年被希特勒雇佣为秘书后,转眼到了1945年3月,苏联大军兵临城下,纳粹德国政府内人心惶惶。不但重要的亲信希姆莱和戈林相继叛离希特勒而去,而且军队人手不足,连平民和小孩都被迫送上战场,看不到希望的将军也整日借酒消愁...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和情妇爱娃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施陶芬贝格 (2004) 豆瓣
Stauffenberg
6.8 (12 个评分) 导演: 乔·拜尔 演员: 塞巴斯蒂安·科赫 / 乌尔里希·图库尔
其它标题: Stauffenberg / 瓦尔基里行动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部分德国军官亦对希特勒(乌多·申克 Udo Schenk 饰)的残酷暴政感到不满,他们希望能够除掉纳粹党,同盟军和解。然而希特勒生性谨慎多疑,其行踪更是飘忽不定让人捉摸不透,之前的诸次暗杀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唯一有希望接近希特勒的,是一位名叫史道芬贝格(赛巴斯汀‧柯赫 Sebastian Koch 饰)的年轻军官,他战功赫赫,深得独裁者的赏识和信赖。和副官赫福特中尉(哈代·克鲁格 Hardy Krüger Jr. 饰)一起,史道芬贝格带着装填着炸药的行李箱踏上了充满未知和危险的旅途。炸药虽然成功引爆,史道芬贝格亦顺利逃脱,但遗憾的是,希特勒并未丧命,这次暗杀计划的策划者们将要面对的命运,只有死亡。
窃听风暴 (200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Das Leben der Anderen
9.1 (1447 个评分) 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演员: 玛蒂娜·戈黛特 / 乌尔里希·穆埃
其它标题: 타인의 삶 / 善き人のためのソナタ
1984年的东德,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特工魏斯曼(乌尔利希·穆厄 饰)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塞巴斯蒂安·寇治 饰)和他妻子演员克里斯蒂娜(玛蒂娜·杰蒂克 饰)的生活,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一篇刊登在西德《明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头目的注意,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是德莱曼写的,并逮捕了克里斯蒂娜,希望能够从她口中得出她丈夫的秘密?而审问克里斯蒂娜的正是魏斯曼。
2009年9月8日 看过
如果你真的能适应任何环境,你根本不配做人。
2010年4月19日 评论 比懦弱更可怕的是习惯 - 如果说面对这样一个让你冷到骨子里的体制,你会选择反抗、沉默、为虎作伥还是习惯?选择反抗,我敬佩你的勇气,也许我是没有那种勇气;选择沉默,我尊重你的决定,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无所牵挂地去反抗的,这代价毕竟很大,高成本,超高风险,但是收益未必能抵消这代价,如果人人都那么崇高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汉奸了;为虎作伥么,嘿,小子,你TM确实没品,我也懒得来说你了,你要是无知也就罢了,你知道是没德的事还去干,那是相当无耻;但是习惯,哼哼,您还不如那为虎作伥的。   习惯于邪恶,表明了一个人从内心里对这一制度的认同。反抗是高尚的,牺牲自己为了他人;沉默是自保的,表面上不利己不损人,其实和为虎作伥一样,也是损人利己,不过是隐性的;而习惯,是彻头彻尾的损人不利己。当一个人对这一制度已经习惯时,他不会再想着去改变现状。相反,当有人力图改变现状时,他还会去维护这个制度,成为这个这个制度的卫道士。为虎作伥者,不乏有真的恶制度的信仰者,大部分是这一利益集团的受益者,假如这一制度遭到颠覆,他们狂热的去维护也容易理解。但是那些“习惯”者,我真的看不出为之殉葬有什么意义。说到底就是一种内心的空虚与麻木,这是拒绝思考后的必然产物。   片中的豪斯对徳莱曼说:如果你真的能适应任何环境,你根本不配做人。我喜欢这句对白,这是维护我们自我而向“习惯”做的最好宣战。
2006 东德 人性 剧情 德国
钢琴家 (2002)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he Pianist
9.0 (1318 个评分) 导演: Roman Polanski 演员: Adrien Brody / Thomas Kretschmann
其它标题: 피아니스트 / 戦場のピアニスト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指挥家的抉择 (2001) 豆瓣
Taking Sides
7.9 (15 个评分) 导演: 伊斯特凡·萨博 演员: 哈威·凯特尔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其它标题: Taking Sides / 富特文格勒的立场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描写了二战期间,德国大指挥家、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富特文格勒因为种种原因向纳粹妥协,担任了纳粹文化部门的职务。战后,美国对富特文格勒在二战中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力图在他的身上找到纳粹思想的痕迹。
负责调查工作的是美军少校史蒂文·阿诺德,在战前是个保险调查员,他对富特文格勒一无所知。当他看到纳粹在集中营犯下的罪行的录像后,被眼前凄惨的景象震惊了,因此他怀着惩治罪人的坚决态度展开了他对富特文格勒的调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阿诺德一直深信富特文格勒和纳粹一样有罪——因为他为纳粹演出,并力图找到确凿的证据。然而,在调查中阿诺德发现自己的两个助手对调查对象均怀有深深的敬意,包括盟友苏军上校在内的很多人都对富特文格勒抱有好感。面对这种情况,阿诺德反复为自己播放集中营处理尸体的录像来加强自己的判断。但是事与愿违,在对乐团的其他人的调查中,阿诺德发现自己找不到富特文格勒协助纳粹的证据,却看到人们对指挥家的的仇恨很多来源于不了解内情。最后他发现,“非黑即白”的理论无法适用在这位在纳粹政权下坚持履行艺术家职责的指挥家的身上。
影片结尾处,阿诺德并没有发现真正有力的证据,当富特文格勒里开时,阿诺德的助手放响了《命运交响曲》……
二战德军狙击手教学影片 (1944) 豆瓣
Der deutsche Scharfschütze
其它标题: Der deutsche Scharfschütze / 德国狙击手 看不见的敌人
德国狙击手-看不见的敌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狙击手曾横行欧洲战场,对协约国军队构成巨大的威胁。协约国士兵对那些幽灵般出没于战壕中的德国狙击手惊恐万分,将他们称为“看不见的魔鬼”。然而,一战结束后各国几乎都忽略了狙击手的作用,笼罩在“巴黎条约”阴影下的德国就更不用说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快速闪击的德军根本就不认为有使用狙击手的必要。后来,活跃在东线的红军狙击手用致命的子弹让德国人重新意识到狙击的重要性。由于一战中有实战经验的狙击手已基本没有了,能担负狙击任务的军人寥寥无几,德军只得匆匆大量设立狙击手学校以应付战事。
守林员和猎场看守员是德军狙击手的最佳来源。此外,由于战争爆发前希特勒青年团以增加了对成员的军事训练,因此狙击手学校大量招收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和那些经验丰富而且射击技术出色的士兵,如果有两年战斗经历也可以接受全面系统的狙击训练。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对狙击也很感兴趣,很早之前就在党卫军中设立了狙击训练项目。
狙击手学校的主要课程包括射击,潜伏,伪装,目标判读,野外生存等,对狂热的年轻学员们来说,击中600米甚至1000米外的目标并不难,最难的是要在掩蔽处连续潜伏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通常,一名狙击手要在黎明时分便进入战位,并一直坚守在这里,直到日落才能休息,有时,他们会连续2-3天得不到任何补给。教官告诉这些毛头小子,他们必须学会在残酷的战场条件下生存,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狙击手学校传授的东西很多,但对未来的狙击手们来说,最关键的无外乎以下几点:必须精力充沛地投入战斗:静下心来选择目标,不要盲目射击,快速射击往往起不到作用:对一名狙击手来说,敌人的狙击手是最大威胁:射击后立刻转移阵地,否则会暴露自己:多利用战壕进行掩蔽:多练习如何测定距离:成为一名伪装和利用地形的专家: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都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射击技术:时刻紧握你的狙击步枪:10倍的伪装+1倍的射击技术=活着离开战场。
此片为1944年德军拍摄的关于狙击战的军教片“隐形武器”,是各狙击手学校的教程,在当时纳粹德国在军内广泛播映。后于1988年被美国人公开播映而得以流传。
朗读者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Reader
8.5 (1022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戴德利 演员: 凯特·温丝莱特 / 大卫·克劳斯
其它标题: The Reader / 为爱朗读(台)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而此时米夏(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2009年初的第81届奥斯卡上,该片共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5项提名,最终温丝莱特凭借该片折冠当年奥斯卡影后。
再见列宁 (2003) 豆瓣 TMDB KevGa-NeoDB IMDb 维基数据
Good Bye Lenin!
8.9 (577 个评分) 导演: 沃尔夫冈·贝克 演员: 丹尼尔·布鲁赫 / 卡特琳·萨斯
其它标题: Good Bye Lenin! / 快乐的谎言(港)
克里斯蒂娜(凯萨琳·萨斯 饰)衷心拥护着社会主义东德,她的丈夫已经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抚养一对儿女阿丽安娜(玛丽亚·西蒙 饰)和阿历克斯(丹尼尔·布鲁赫 饰)。1989年,阿历克斯上街游行被捕,母亲目睹了这一幕,心脏病发晕倒过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时间。 当她醒来,她熟悉的国家已经改变——柏林墙推倒,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也随之瓦解。医生说,克里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于是儿子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过往的世界给母亲。母亲因此得以活在过去的民主德国里:包括邻居的衣饰,电视的新闻,换成苏联食品的罐头。然而,阿历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饰庞大的现实世界。终于,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亲讲述东德的变迁。
最后一站 (2009) 豆瓣
The Last Station
7.2 (66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霍夫曼 演员: 詹姆斯·麦卡沃伊 / 海伦·米伦
其它标题: The Last Station / 最后车站(港)
年轻的瓦伦汀(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饰)应聘成为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饰)的秘书和助手,目睹了晚年文豪和他妻子索菲娅(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饰)之间爱恨交织的深刻情感。托尔斯泰不满索菲娅奢侈的生活习惯,索菲娅则看不惯托尔斯泰和“激进派”弟子弗拉基米尔·切科夫(保罗·吉亚玛提 Paul Giamatti 饰)的合作,围绕着托尔斯泰,两度力量始终较劲,瓦伦汀也被牵扯进去,分别为索菲娅和切科夫写日记,记录托翁晚年生活,同时也和托翁崇拜者玛莎(凯瑞·康顿 Kerry Condon 饰)产生了感情。疲惫的托尔斯泰终于选择离家出走,弥留在最后的车站,而索菲娅和切科夫的斗争直到最后一刻都未止息……
柏林爱乐和第三帝国 (2007) 豆瓣
Das Reichsorchester - Di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und der Nationalsozialismus
导演: Enrique Sánchez Lansch 演员: Johannes Bastiaan / Christian Buchholz
其它标题: Das Reichsorchester - Di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und der Nationalsozialismus / The Realm Orchestra - The Citizens of Berlin Philharmonics and the National Socialism
简介
这个记录片探究了柏林爱乐乐团在二战期间,确切地说是从1933年到1945年,所扮演的角色,。有的人把这个阶段柏林爱乐乐团描述成“纳粹的乐团”,这个记录片就此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证,目的在于识别真伪,澄清事实。
当这个记录片2004年开始拍摄的时候,只有两名二战时期供职柏林爱乐乐团的成员健在,他们是小提琴手HansBastiaan和低音贝司手ErichHartmann。两个人的访谈在电影里被广泛应用。其他的地方导演采用了他们的子女的谈话,以及资料影片——这也是该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富特文格勒、老克莱伯、切利毕达奇指挥柏林爱乐的珍贵电影资料。
柏林爱乐乐团从很多方面不能被说成是纳粹乐队。真实的情况是,在纳粹党1933年上台之前,它是以独立机构的方式存在的。后面发生的事情,文献记载很少。起初,乐队只有极少数乐手是犹太人,当然他们在1930年代失去了乐团的职位。同样,柏林爱乐中纳粹正式党员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音乐家在政治方面的立场是不明确的。按照这个记录片说法就是:他们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恶人,只是普通人。当然他们也有特殊的地方,他们在这个期间被当作宣传工具,享受着普通老百姓所没有的特权。最突出的就是他们可以免除兵役,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一直享受这种权利。另一方面是乐器的使用,他们中...
古斯特洛夫号游轮的最后出航 (2008) 豆瓣
Die Gustloff
导演: Joseph Vilsmaier 演员: Kai Wiesinger / Valerie Niehaus
其它标题: Die Gustloff
全剧分为两集:
1.希望之港 Die Hafen der Hoffnung
2.流亡在波罗的海 Die Flucht über die Ostsee
该片详细讲述了1945年1月30日这艘德国豪华客轮在波罗地海被苏联潜艇击沉的始末。多达9300人命丧茫茫大海,乃是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海难,“古斯特洛夫”号海难被冠以德国版“泰坦尼克”号灾难。由于德国战后几代均不愿公开审视二战期间德国人所遭受的苦难,外界对“古斯特洛夫”号海难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
英国历史学家罗杰-莫尔豪斯说:“一直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都很难进行,因为难免会引发在由纳粹发动的这场战争中,德国民众作为牺牲品的尴尬问题。这种多年来的强迫性沉默将使许多人感到痛楚。不过,历史终归是历史,只能勇敢地面对。如今,这一故事将作为一个鸿篇巨制播出。”
夜幕下的哥滕港 (1959) 豆瓣
Nacht fiel über Gotenhafen
导演: Frank Wisbar 演员: Sonja Ziemann / Gunnar Möller
其它标题: Nacht fiel über Gotenhafen / À l'ombre de l'étoile rouge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German cinema during the 50's refused to tackle World War II and instead produced glossy historical romances ('Sissi', 'Ludwig II'), mindless Heimatfilme (the highly enjoyable 'Schwarzwaldmaedel' or 'Der Foerster vom Silbersee') or shrill, often exploitative melodramas (best of the crop: 'Nachtschwester Ingeborg' with Maria Schell's much more talented sister in the lead).
But just watch 'Nacht fiel ueber Gotenhafen' and you understand why. Almost unbearable harrowing at times the film depicts the first month of 1945 when the Russian Red Army broke into the eastern part of Germany and forced millions of civilians to flee in the coldest of winter. While the Russians invaded Ostpreussen hundred of thousands of civilians were evacuated by ships. Gotenhafen was the last open port and ships left the town almost by the minute, overloaded by refugees.
One of the last ships to leave Gotenhafen was the 'Wilhelm Gustloff', a former 'Kraft durch Freude' pleasure cruiser designed for 1000 passengers. Until today it is unknown how many people were on board but it is said to be around 10.000. The ship sunk without a trace and only a handful of people survived this hellish nightmare.
Germany's postwar society found it almost impossible to talk about all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air raids destroyed each and every town and killed over 600.000 inhabitants, over 2.000.000 died during the last month of the war while fleeing from the Russians and countless were deported to Russia).
'Nacht fiel ueber Gotenhafen' is a very brave film, tactful and true to the facts. Sonja Ziemann is very good but the highest of praise must be given to Brigitte Horney.
隆美尔 (2012) 豆瓣
Rommel
6.5 (13 个评分) 导演: Nikolaus Stein von Kamienski 演员: 乌尔里希·图库尔 / 蒂姆·博格曼
其它标题: Rommel
埃尔文·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负盛名的将领,也是希特勒最为宠爱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隆美尔率领2个师的军队在北非仅仅用了2个星期就让英军之前2个月的战果丧失殆尽)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作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0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为第7装甲师师长,并赠给《我的奋斗》一书。5~6月间,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之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亚历山大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元帅。后来,德军主力被牵制在苏德战场,希特勒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线,致使隆美尔不得不停止进攻而在阿莱曼进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尔以其仅有的5万军队和550辆坦克在阿莱曼地区抗击蒙哥马利的19.5万军队和1029辆坦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奉召回德国大本营。同年7月,调任驻北意大利的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陆军“B”集团军群在法国组织防御,指挥抵抗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德国发生了行刺希特勒未遂事件,隆美尔株连其中。1944年10月14日,由于希特勒派人逼迫,他在一辆小轿车中服毒自尽,而对外宣布的消息,则是“隆美尔陆军元帅在途中中风去世”。
钢铁苍穹 (2012)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Iron Sky
6.7 (239 个评分) 导演: 提莫·沃伦索拉 演员: 戈兹·奥托 / 茱莉亚·迭泽
其它标题: Iron Sky / 铁幕苍穹(港)
2018年,美国总统为了自己的竞选能够胜出,再次启动了登月计划。当世界上第一位黑人宇航员詹姆斯·华盛顿(克里斯托弗·卡比 Christopher Kirby 饰)与同伴踏上月球时,却遭遇到了子弹的袭击。原来,早在1945年纳粹即将战败之时,纳粹的科学家在反重力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在南极的秘密基地上,将一支纳粹的研究部队送上了月球,并在月球背面建立起了一个军事基地。在那里,纳粹的科学家不分昼夜地研究新技术、改善武器,妄图在月球上重新建立起部队,反攻地球。华盛顿被俘后,其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被纳粹的科学家认为是启动他们的终极飞船的关键部件,因此掌权的军官阿德勒(戈兹·奥托 Götz Otto 饰)和情人雷纳特•里切特(茱莉亚·迭泽 Julia Dietze 饰)要求前往地球收集更多的手机,以便于反攻地球所用。当阿德勒带着华盛顿返回地球之后,一切的发展却与他们计划的有所不同,一个阴谋计划随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