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
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 豆瓣
作者:
胡烨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4
- 10
虽然美军取得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胜利,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所罗门群岛却是难以逾越的瓶颈。为了突破这道“关卡”,美军于1943年6月30日发起了旨在夺取蒙达机场的进攻战役。日军也深知蒙达机场之战关乎所罗门群岛的命运,先后向蒙达投入了精锐的第13步兵联队、第229步兵联队,第23步兵联队2个大队和第230步兵联队2大队,并组建了日本陆军东南支队本部。在佐佐木登少将的率领下,日本陆军打出了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最精彩的机动防御战斗,日军不仅获得了优势伤亡交换比,而且在整个战役中始终锐意反击,没有彻底丧失战场主动权,最终在被美军团团围困在科隆班加拉岛的情况下,冒险采取舟艇突围方式,万人乘坐大发强行从美国海军驱逐舰和巡洋舰封锁圈中安全突围归来,为日后的拉包尔保卫战留下了宝贵的火种。
太平洋战争:布干维尔战役 豆瓣
作者:
胡烨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5
- 2
随着蒙达战役的结束,横亘在美军面前的最后一个屏障就是布干维尔和拉包尔。为了突破这对拦路虎,美军先后调上陆战3师、陆军第37步兵师和“亚美利加”师,拿下了布干维尔的托罗基纳角,建立了进攻拉包尔的良好跳板。为了反扑,日军集中第6师团进行两次坚决总攻击,结果均告失败。战役的结果确立了美军在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也宣告了离俾斯麦屏障的攻破不远矣。
西线1944.6-1945.4 豆瓣
作者:
彭志文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6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总共组建了19个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三次重组。1943年,B集团军群第三次组建完成。到1944年,它成为第三帝国军队在“西线的砥柱”,是撑起整个西线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性重兵集团,其鼎盛时期兵力曾达到四十万人。B集团军群参与了西线的几乎每一场大战,其中包括盟军诺曼底登陆、阿纳姆之战、守望莱因、鲁尔战役等,最终在盟军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终至覆灭,西线崩溃。
反坦克战史 豆瓣
作者:
[英] 约瀚·威克斯
译者:
李济民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88
- 11
步兵是战争之王,而炮兵是战争之神,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坦克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炮兵身上围绕的光环。如本书作者所说,反坦克作战的历史甚至比空战还要短,但它对各国军事工业的影响却不亚于后者。本书成书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后,时值反坦克导弹大行其道之时,那是一个科学技术喷薄的年代,一个附属的产物便是科技万能和自动化崇拜。航空工业推崇双高即高高度和高速度,反坦克技术方面则开始盛行人操火炮无用和导弹至上论。本书的作者无疑是非常理智的,他指出无论多么先进的科技,也不能取代反坦克作战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反坦克手和坦克里的人,只有人,才是反坦克作战的核心。
由于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因此在篇幅上对英美和西欧国家的反坦克战史着墨较多,而俄国的篇幅则被压缩的很小并和日本放在一起仅用一章介绍,实属遗憾。不过作者在介绍本国的反坦克武器发展史方面,文笔幽默又不失专业性,在很有限的篇幅里提供的信息量也并不小。
《反坦克战史》很容易写成充斥着技术数据的说明书,不过作者的着眼点着重于人,向读者介绍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时始终以其对反坦克手的影响为主题,对于战时那些临时想出来的绝妙反坦克战术亦时有圈点,全书没有枯燥得让人看不下去的情况。
这是一本非专家无法写成的好书,而本书的作者正是这样一种人,如本书绪言中所说的-“所谓专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这就是对于很小很小的事情,他却了解得很多很多”。
由于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因此在篇幅上对英美和西欧国家的反坦克战史着墨较多,而俄国的篇幅则被压缩的很小并和日本放在一起仅用一章介绍,实属遗憾。不过作者在介绍本国的反坦克武器发展史方面,文笔幽默又不失专业性,在很有限的篇幅里提供的信息量也并不小。
《反坦克战史》很容易写成充斥着技术数据的说明书,不过作者的着眼点着重于人,向读者介绍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时始终以其对反坦克手的影响为主题,对于战时那些临时想出来的绝妙反坦克战术亦时有圈点,全书没有枯燥得让人看不下去的情况。
这是一本非专家无法写成的好书,而本书的作者正是这样一种人,如本书绪言中所说的-“所谓专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这就是对于很小很小的事情,他却了解得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