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
隐藏与危险2:军刀中队 豆瓣
其它标题: Hidden & Dangerous 2: Sabre Squadron 2004年10月19日
类型: 动作 平台: PC 开发者: Illusion Softworks, a.s. 出版发行: 1C Company
《隐藏与危险2》继续将场景定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场景将包括亚洲、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玩家你将会扮演英国独一无二的军事特种部队-- --空中特勤团(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内的一名军官,名字叫做Gary Bristol,你的最大任务当然是对抗邪恶的SS组织,你除了运用好手上的武器,还需要运用你的智慧带领你的四名手下助你一起完成任务,如果觉得四名手下还不够的话,有的时候电脑会随任务而增加特别帮手给玩家,好让你顺利完成任务。

而且有时候当你的小队没有十足能力完成任务时,玩家更可以唤救兵来帮忙,而有多少救兵前来则视乎任务的难度而定。但是要想完成这些全新的任务,你必须先要在每一个任务前计划一下你的战术,以图更顺利完成任务。相比起前作,新作更具战略性。

全新画面:

大家都想到,这类作品在新作中肯定会加强画面效果的,在新的一集中,制作公司已经利用新的3D引擎来开发,这新的引擎叫做Insane II en gine,还记得前作用了的是一代的引擎,已经有很好的画面表现,这次二代引擎使游戏中的物件有更为仔细的表现,如战车会表现得更精细更有金属质感,除此之外,新引擎更可以即时做出特别阴影效果、物品变形等等。现时非常流行的也是最基本的动作捕捉技术也将在游戏使用,为了使游戏质素更佳,他们更请来反恐怖份子专家来作动作捕捉的演员,界时各位可要认真看看是否达到了此种效果了!

更强敌人:

制作小组想使游戏变得更有意思,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有更强大的敌人,大家都知道在前作中的AI已经很高,而在2代中将加强其中的AI系统,玩家可要更加小心,否则很容易被电脑消灭全队人。在今集将会有大约 23至 25任务,和上集一样在进行任务的途中是不可以储存游戏的,玩家要特别注意每一步的行动,否则很容易就会玩完的。另外,正式版更会附上任务编辑器,玩家可以自行设计一些新任务在挑战你的朋友。至于多人连线方面,玩法将会和一般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一样如死斗、抢旗等等,不过,有一点和其他不同,开发人员希望可以透过新的引擎,令到游戏可以提供 20人人同时对战,到时候多人玩将会更为热闹罗!

游戏期望:

《隐藏与危险2》带给我们的是更细致的场景,更多的任务和更具挑战的敌人,如果你是这一系列的忠实支持者,无疑你应该继续支持下去,作为一部继作,毫无疑问已经做到了不少的变化,只是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地方可以改善的,不知道你如何看呢?

《危机最前线II:军刀中队》和前作《危机最前线:隐藏与危险》一样,也是由着名的illusion softwork公司采用Insane II引擎进行研发,而且在继承前作优点之余,《军刀中队》也作出了大量的改进,使游戏的特色更加丰富。

危机最前线》系列作品立足于二战背景,通过对战场的真实把握来吸引玩家,一直被广大军事迷以及游戏迷所推崇,而在中国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业绩。同时培养了大量的《危机》系列的忠实玩家,而一些面向青少年的专业军事杂志也专文对这款经典二战游戏进行过介绍,它独具一格的战术方式和真实的战场氛围也让不少玩家早就对这款资料片翘首以待了,因此这次《军刀中队》很有理由再续前作的辉煌。

《军刀中队》的故事仍然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遍布世界的漫长战线上,玩家将扮演一名英勇的SAS特种空勤队,利用自己的头脑和手里的枪来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游戏一如既往的全部使用二战时候的真实数据,让玩家能真正体验到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而实时策略、战术策略及动作等要素都将被融合在游戏中,玩家既能扮演孤单英雄,挽狂澜于既倒,又能做一名冷静的指挥官,最大可能的发挥团队的力量去赢得胜利。而且在士兵之间还支持互相切换的功能,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战场,用不同的专长士兵去应对危机,也使游戏具备了更奇妙的吸引力。游戏的图像也比前作有了明显提高,将Insane II引擎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声音效果也全部都是经过精心处理,满天的硝烟,刺耳的轰鸣将无时无刻的提醒你身处激烈的战场之中。

《军刀中队》收录了分布于四个新区域的九个战役共23个全新单人游戏任务,而且支持网络合作战斗。玩家将在游戏中更多的感受到自己并非孤单一人,NPC都将成为你的忠实伙伴,他们不仅能于你交谈,更能按你的指示进行协同作战。这将更大的增添你在游戏中感受的乐趣。而改良的战斗战术和全方位控制还有活动指针和卷轴也能大大的方便玩家进行游戏。

游戏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它的联机系统,多名玩家协同作战,环环相扣的任务一直是《危机》系列的重要卖点。而在《军刀中队》中,联机系统进一步改良了设计,玩家可以扮演轴心国士兵,联机模式中将有三个最新的死亡竞赛和三种新职业和两个新目标。除此之外,游戏还增加了包括德式火箭筒、英国空军特别部队的信号枪、德国的G43来复枪甚至PAK40加农炮等在内的多种先进武器,这些也都将是军事迷所不愿错过的。
战场决胜者 001 豆瓣
作者: 指文烽火编委会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4 - 11
《战场决胜者:冷兵器时代》内容简介: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对战场勇士和沙场英雄的崇拜,始终是街谈巷议中热门的话题。早在中国的宋代,就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样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流传。由此可见,战场勇士和沙场英雄,无论何时,都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但是,以往对于英雄与战争的描写,大多局限在英雄个人事迹的描写,偏重于人文历史,而缺乏理性与客观的分析。一场战争,绝不是一个所谓的锦囊妙计就可以左右的。它是装备、训练、战略、战术、后勤甚至经济的综合体现。
《战场决胜者:冷兵器时代》将依托实际战例,透过西方式的实证视角,以考古发掘、专家考证、兵器复原介绍的形式,还原一个个真实的战场勇士,讲述和再现系统、详细的古典时代军事知识与故事。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近代早期 豆瓣
作者: (英国)克里斯托尔·约根森 / (美国)迈克尔·帕夫科维奇 译者: 周桂根 / 黄伟 等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近代早期(1500年-1763年)》巧描细绘地展示了战争艺术在残酷战争中的大裂变。探究在冷兵器时代打赢战争所需的独特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再现世界战争历史,为研究中世纪战争提供了一个详尽而生动的指南。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拿破仑时代 豆瓣
作者: (美)罗伯特·布鲁斯//(英)伊恩·迪基//(美)凯文·基利//迈克尔·帕夫科维奇//弗雷德里克·施奈德|译者 译者: 崔建树 / 魏丽 2010 - 6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拿破仑时代(1792~1815年)》是引进英国斯派尔蒙特出版公司出版的Fighting Techniques of the Napoleonic Age 1792~1815,经一年的精心翻译而成。本卷运用彩色和黑白图片描述了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在滑铁卢的最终失败,分析争夺欧洲各国军队的战略战术和作战技巧、武器与装备。
全书共分五章,涵盖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主要部分,包括步兵战、骑兵战、指挥、炮战与围攻战、海战,每章都用重大战役为例说明战争方式的优点、缺陷和特征。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拿破仑时代(1792~1815年)》第一章通过考察里沃利战役(1797年)、马伊达战役(1806年)、奥斯塔特战役(1806年)和滑铁卢战役(1815年),指出了步兵的重大作用。探讨了轻步兵的运用和优点以及精锐步兵的阵形(如皇家卫队)、纵队与横队、防御性方队的使用等第二章考察了骑兵作为侦察部队和突击部队的重要地位,描述了精锐骑兵在索莫谢拉战役(1808年)和博罗迪诺战役(1812年)中扭转战场形势的著名行动 第三章通过奥斯特利茨战役(1805年)和瓦格拉姆战役(1809年)等战例,展示了指挥结构和该时代的战术,探究了将帅们在哉场上是怎样有效地综合运用骑兵、步兵和炮兵的,第四章分析了作为战场关键部分的密集炮兵的使用情况,如弗里德兰战役中骡马炮兵的革命性运用,以及诸如巴达霍斯战役(1812年)和汉堡战役(1813年)等重要围攻战中的围攻战术的运用,第五章分析了海战的影响,考察了尼罗河战役(1798年)、特拉法加战役(1805年)和伊利湖战役(1813年)等战役。
反坦克战史 豆瓣
作者: [英] 约瀚·威克斯 译者: 李济民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88 - 11
步兵是战争之王,而炮兵是战争之神,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坦克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炮兵身上围绕的光环。如本书作者所说,反坦克作战的历史甚至比空战还要短,但它对各国军事工业的影响却不亚于后者。本书成书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后,时值反坦克导弹大行其道之时,那是一个科学技术喷薄的年代,一个附属的产物便是科技万能和自动化崇拜。航空工业推崇双高即高高度和高速度,反坦克技术方面则开始盛行人操火炮无用和导弹至上论。本书的作者无疑是非常理智的,他指出无论多么先进的科技,也不能取代反坦克作战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反坦克手和坦克里的人,只有人,才是反坦克作战的核心。
由于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因此在篇幅上对英美和西欧国家的反坦克战史着墨较多,而俄国的篇幅则被压缩的很小并和日本放在一起仅用一章介绍,实属遗憾。不过作者在介绍本国的反坦克武器发展史方面,文笔幽默又不失专业性,在很有限的篇幅里提供的信息量也并不小。
《反坦克战史》很容易写成充斥着技术数据的说明书,不过作者的着眼点着重于人,向读者介绍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时始终以其对反坦克手的影响为主题,对于战时那些临时想出来的绝妙反坦克战术亦时有圈点,全书没有枯燥得让人看不下去的情况。
这是一本非专家无法写成的好书,而本书的作者正是这样一种人,如本书绪言中所说的-“所谓专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这就是对于很小很小的事情,他却了解得很多很多”。
二战巅峰对决 豆瓣
作者: 斯蒂文·J.扎洛加 译者: 高旭 2021 - 2
《二战巅峰对决:德国步兵VS美国步兵》选取了1944年6—12月间,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的三场小规模战役,对参加战斗的美国陆军部队和德国陆军部队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首先介绍了战役背景及参战部队的组建和编制情况,然后简要解读了美德两国陆军步兵的作战定位、征兵与训练体系、战斗意志培养与后勤供应体系、领导和通信体系,以及武器装备和战术指挥体系,接着聚焦于发生在蒙特布尔、沙恩霍斯特防线和克林凯尔特森林的战斗,详尽叙述了战事进程和双方步兵的对战情况,*后对战役结果和双方步兵的战斗力对比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本书凭借客观的史料、缜密犀利的评论以及精美绝伦的原创彩绘插画,展现出可读性、观赏性和资料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军事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