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独立战争
雪茫攻防战 (2002) 豆瓣
Nimed marmortahvlil
导演: Elmo Nüganen 演员: 普里特·沃伊马斯特 / 因德雷克·桑穆尔
其它标题: Nimed marmortahvlil / Names in Marble
Based on an acclaimed 1935 novel about the War of Liberation (1918-1920) that ensured Estonia's independence, the film tells about a group of young schoolboys heading to the front to fight the army of Soviet Russia.
Two brothers choose the opposite sides in a civil war of a small country. November 1918 the army of Soviet Union conquers Narva´s and Petser´s cities in spite of their peaceful announcements. Government of Estonia declares general mobilization. Ahas, son from a poor family, in his inner struggles, joins the troop of his classmates and heads for the front. Through battles and adventures Ahas and his companions grow up, but destiny has some bitter surprises to offer.
2008年6月10日 看过
爱沙尼亚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011年4月13日 评论 爱沙尼亚独立战争1917-1920 - 1917一1920年间爱沙尼亚人争取独立而引发的爱、赤俄、德之间的战争。俄国殖民控制下的爱沙尼亚于1917年11月28日宣告独立,赤俄红军前往企图重占该地,但德军于12月占领了爱沙尼亚(影片一开始的场景就是爱国青年们拔德军的旗帜)。1918年2月24日,爱沙尼亚再次宣布独立。根据《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和约》,赤俄放弃爱沙尼亚。11月11日德国战败。11月22日,赤俄违反条约进攻爱沙尼亚军事重镇纳尔瓦,尚未撤离的德军在爱沙尼亚人的请求下与爱沙尼亚民兵联手阻击赤俄侵略军,然而德军急于归国,稍作抵抗便匆匆撤退。11月28日,赤俄军集中7000余人,22门大炮,111挺机枪,在装甲列车、装甲车和飞机以及赤俄海军“奥列格”号巡洋舰的掩护下猛攻纳尔瓦,次日纳尔瓦失守。12月18日又攻陷了东南重镇Tartu。到年底赤军已经占领了大片爱沙尼亚领土,距离首都塔林仅34公里。爱沙尼亚人民随即整编部队,调整战术。在英国舰队的支援下,于1919年1月24日把赤俄侵略军逐出爱沙尼亚。1920年2月2日,赤俄政府根据《Tartu和约》正式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赤俄为攻打爱沙尼亚先后投入了16万兵力,是爱沙尼亚军队力量最大时(74500,另有8000+的北欧志愿者部队)的两倍还多。然而由于其侵略的非正义性,最终惨遭失败。
2002 历史 战争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独立战争
十二月之变 (2008) 豆瓣
Detsembrikuumus
导演: Asko Kase 演员: Sergo Vares / Liisi Koikson
其它标题: Detsembrikuumus
1920年12月1日,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共产国际成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经历过一系列混乱的战斗,终于脱离了沙俄,建立了自己的共产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