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蒂
索尔蒂:马勒第一交响曲 豆瓣
Georg Solti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Decca / London
2010年5月23日 听过
索大爷,其实哥不知道你的马一算不算好~~~但是你运气好~~~今天哥听你的马一听得很有味道呵呵~~~给五星啦~~~
CSO DECCA Mahler Solti symphony
马勒:全集特选 豆瓣
Various Artist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0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2010年7月7日为马勒诞生150週年纪念,DG特地发行此限量套装来纪念这位大师。
尽管是挂DG名号,但这套马勒全集拥有了环球体系的外援,除了DG外,Decca、 Philips都提供历年的马勒名盘。
乐迷最感兴趣的应该是,DG这套全集里,10首交响曲和《大地之歌》各由哪些名演获选,答案也揭晓了。第一号是库贝力克版(DG,1967)、第二号是梅塔版(Decca,1975)、第三号是海汀克版(Philips,1966)、第四号是布列兹(DG,1998)、第五号是伯恩斯坦(DG,1987)、第六号是阿巴多(DG,2004)、第七号是辛纳波里(DG,1992)、第八号是索尔蒂(Decca,1971)、第九号是卡拉扬(DG,1982)、第十号是夏伊(Decca,1986)、《大地之歌》是朱里尼(DG,1984)。
其中,朱里尼的《大地之歌》绝版多年,这套全集像及时雨一样。此外,克雷莫在DG的4D系列中录制的马勒钢琴四重奏,也已经绝版多年,这次的再版,令人期待。
索尔蒂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瓦格纳序曲和管弦乐曲集 豆瓣
Wiener Philharmoniker / Georg Solt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4年10月11日 出版发行: London / Decca
详细内容: Disc: 11. Rienzi: Rienzi -- Overture2. Der fliegende Holldnder: Der fliegende Holldnder -- Overture3. Tristan und Isolde: Tristan und Isolde -- Prelude, Act I4. Tannhauser: Tannhauser -- Overture5. Tannhauser: Tannhauser -- BacchanaleDisc: 21. Lohengrin: Lohengrin -- Prelude, Act I2. Siegfried Idyll3.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 Prelude and Hymn, Act I4. Parsifal: Parsifal -- Prelude, Act I5. Gotterdammerung: Gotterdammerung -- Siegfried's Funeral March广告语: 这张唱片是已故伟大的指挥家索尔蒂爵士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名曲集,它与棱角分棱线突出的德国风格演奏方式迥异,其诠释方式反而比较珍惜作品中的和谐之美。唱片收录了瓦格纳最著名歌剧《作品选自《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汤豪塞》,《罗恩格林》等选段.
Symphonies 豆瓣
Sir Georg Solti
发布日期 2007年9月11日 出版发行: Decca
Georg Solti 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九部交响曲,1972 到 1974 年录音,那时候 Solti 接手 CSO 不久。此为 2007 年 Solti 逝世十周年之际 Decca 发行重制版。
2011年10月29日 听过
后面的对话录音,老爷子的口音很有爱~~非英语母语的口音有时候听得明白些~~
Beethoven Box-set CSO DECCA Solti
Brahms: The Symphonies 豆瓣
Georg Solti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2年2月11日 出版发行: Decca
指挥家 Georg Solti 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和两首序曲,1978 和 1979 年录音,1991 年 Decca 发行套装。此套唱片被认为是勃拉姆斯交响曲优秀的演奏录音之一。
索尔蒂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豆瓣
Shostakovich / Mendelssoh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7日 出版发行: Decca
本片系取自1993年2月维也纳乐友协会音乐厅实况,也是索尔蒂晚年多场音乐会完全相同(如九十年代东京 Suntory Hall)的一组“强打”曲目。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索尔蒂采取偏快速度,但并非盲目猛冲,他充分“利用”维也纳爱乐的美声体质巧妙奏出室内乐纹理及田园芳香,而末乐章的舞蹈节奏则火花四射、畅快无比。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同样速度偏快,但张力十足,其中诙谐乐章可以听到马勒廻声,慢板乐章则丝毫未见沉溺之痕。末乐章结尾猛爆处,索尔蒂先采“超快速”升腾再放慢脚步释放能量,格局之大,放眼天下也只有他做得出来。印象中 WPO 好似首度灌录肖氏《第五》,果真如此,收藏价值当然更为提高。
● 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A大调,op.90,受伦敦爱乐协会委托而作,作于1832-1833年,1833年5月13日由他本人指挥首演,呈献给伦敦爱乐协会。此曲灵感来自对意大利的印象,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有明亮的舞蹈节奏,以小提琴纯净地表现,展现对意大利明亮的天空与蔚蓝的海水的印象。第二主题由单簧管以E大调表现,带有淡淡哀愁。发展部先以赋格形态处理新的旋律,再发展第一、第二主题。再现部明朗地再现两个主题。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d小调,短小的序奏表现优美宁静的少女的祈祷,主部双簧管演奏的主旋律亦极优美。之后有一个副旋律,主旋律、副旋律与序奏旋律交织。有人称此乐章为《朝圣者进行曲》,其旋律来自罗马宗教仪式。
第三乐章:稍快的中板,A大调,三段体,类似于小步舞曲与谐谑曲之综合。主旋律朴素而活泼,近似德国民间舞曲,中段极为优美,浸透了华丽和优雅。
第四乐章:急板,C大调,有标题为“沙塔莱拉舞曲”。沙塔莱拉是罗马一带的民间舞曲,由男女张开手臂共舞,其中有后退、旋转,舞蹈热烈而豪放,这个乐章第一主题以沙塔莱拉舞曲为中心,后接第二、第三主题的发展。第三主题为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两种舞曲节奏交织而推向高潮。据说此乐章来自对罗马狂欢节的感受。
●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d小调,op.47,作于1937年,肖斯塔科维奇本人对此曲有如下说明:“此曲主题在于表现人性,作品始终以抒情为基点,在中心,我设定一个人的种种体验。末乐章是解决前面各乐章对悲剧的追问,并引导至光明灿烂的人生观、生命的喜悦。”据前苏联评论家的解读,第一乐章为“对自己的追问或童年记忆”,第二乐章为“对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无法倒回之嘲笑”,第三乐章是“痛苦的眼泪”,第四乐章是“对前面各乐章疑问的回答”。此曲1937年11月21日由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四个乐章分别为:
第一乐章:中板转从容的快板。先由低音弦乐与高音弦乐作八度音程卡农,拉开序幕,第一小提琴奏第一主题,与序幕动机结合而产生一个节奏,这个节奏反复后,第一小提琴又展示第二主题,产生经过部乐念后,长笛奏新旋律,双簧管承接而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这些乐念的自由变形发展。中提琴奏b小调部分后,第一层次先由大提琴、低音提琴的拨奏引出钢琴进行、圆号扩大与小号以赋格方式覆盖。进入从容快板后,第二层次为快速音群的高涨,然后第三层次,小军鼓节奏上发展成管乐进行曲再体现出管弦乐的色彩缤纷。在进行曲尾加入木琴而进入再现部,中高音部弦乐与木管群以卡农进行,长号、低音号和小号把第二主题乐念作四度卡农。在全体乐器快速音群后,再以长笛、圆号的卡农进入尾奏。
第二乐章:小快板,谐谑乐章。低音弦乐呈示主题后,木管应答,插入圆号乐句,以8分音符打转。中间部以相同的8分音符为主体,旋律轻快,第三段再现主部。
第三乐章:最缓板。相当长的弦乐表现旋律之后,长笛奏出与第一乐章乐念相关的旋律。速度转快后,在小提琴陪衬下,木管一次又一次奏抒情的独白。管钟敲击两下后,加入钢琴、木琴发展,大提琴进行独白,交给小提琴。最后在竖琴伴奏下的小提琴再奏与第一乐章乐念相关的旋律,构成竖琴、纲片琴、木管的回声。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在定音鼓敲击下,小号、长号奏该乐章主要主题,该主题扩大而形成进行曲风格。它与谐谑乐章主题般旋律结合而形成强烈的节奏。最后在8分音符的敲击下鼓乐齐鸣,在D音齐奏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