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西方经济大败笔 豆瓣
作者: 克劳斯・施梅 / 刘绮文 译者: 刘绮文 / 甄楠楠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 5
关于经济成功的书籍很多。我们可以在书店的书架上找到成打的有关成功管理人员、带来巨大利润的企业策略以及快速致富秘诀的书籍。然而,事实上其中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意思。各种研究已经证明,所有企业在创立以及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少有80%是失败的。上亿元的资金投入到某些野心勃勃的项目中,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尽管这种惨败常常会一度引起舆论界的巨大反响,然而,与那些成功案例相比,失败者的故事在经济类文本中常被忽略。这十分令人遗憾。
这是将经济中的阴暗面呈现在聚光灯下的一场盛事。然而,本书的目的也并非对此指手画脚或者做一些所谓的深刻剖析。在以下的章节中将会介绍经济史上最重要的55个失败的案例,我想这些故事本身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了。在精确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兼顾文本阅读的趣味性,因为众所周知,幸灾乐祸之乐并非仅在经济问题上才是最刺激的快乐。
致命的均衡 豆瓣
6.6 (7 个评分) 作者: (美)马歇尔・杰文斯 译者: 罗全喜,叶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 1
丹尼斯・戈森自杀了。因为哈佛大学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刚刚拒绝聘任他为经济学教授。被拒绝聘任对一个学者来说,可能是终生耻辱,而对戈森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为此自杀就太不值得了。
紧接着,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委员会里投他反对票的两个委员相继被杀害。警察在案发现场找到了戈森未婚妻的手套……
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意识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他总感觉有些线索在暗示凶手另有其人。最终他凭借丰富的经济学知识推断出了真正的凶手。而此时,凶手正和他近在咫尺……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豆瓣
作者: [美国] 约翰·珀金斯 译者: 杨文策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惊悚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内幕知情人的身份,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具有影响力的、有启迪性的故事。书中披露了“美国援助”背后的真实企图、美国“经济杀手”的真实面目。这本书是约翰•珀金斯以小说形式写成的自传,也是他的自白书、忏悔录,使人眼界大开。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以时间为序,讲述了约翰•珀金斯如何从一个为帝国效忠的仆人,蜕变成一个为受压迫者的权利积极奔走的人。他曾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招募麾下,为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工作。他的足迹遍布全球许多角落——印度尼西亚、巴拿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其他一些对美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他打着要让这些国家摆脱贫穷的旗号,实际上肩负着为美国推行公司王国(政府、银行和企业的联盟)政策的重任——这项政策疏离了许多国家,从而最终导致了9•11事件的发生和反美情绪的高涨。
珀金斯的故事道出了他和他的同事——那些自称经济杀手的人所做的一切及其产生的结果。书中讲述了他如何实施他的一个阴谋——将数百亿美金的石油巨款从沙特阿拉伯转移到美国,并且增进了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沙特阿拉伯议会与几代美国政府之间的友谊。另外他还举出了“经济杀手”和“走狗”在伊拉克彻底失败的例子。萨达姆民族主义情绪强,“经济杀手”不能成功。他身边警卫严密,而且有许多替身,美国派出的“走狗”无法辨认真假,暗杀不成。最后美国政府只有用战争把他赶下台。珀金斯说,如果萨达姆听美国的话,那他不仅会稳如泰山,而且会得到美国更多的武器援助。
珀金斯揭开了近代历史上几起重大事件背后的秘密——这些事件均由美国帝国主义所控制——例如伊朗国王的倒台、巴拿马总统奥马尔•托里霍斯之死以及美国入侵巴拿马和伊拉克。
作者在结尾中说:“我们生活在谎言之中。”由于美国可以任意发行钞票,它就有钱让“经济杀手”去贿赂他国的统治精英,先使他们背一身债,无法偿还,再用讹诈的方法使他们为美国战略利益服务。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这本不少人劝告珀金斯不要继续写下去的书,揭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系统的内部运作方式。全球化在这个系统中不断酝酿着,然而其结果是让地球上无数人陷入贫穷。《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为创造一个充满正义和同情的世界,为在安全的前提下真正实现“美国梦”带来了新的希望。
军火大交易 豆瓣
作者: 安东尼.桑普森(英) 译者: 方元伟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 1
《军火大交易》内容包括:死亡的玩具、军备制造者的信念、大国际、和平主义者的信念、综合体的形成、洛克希德和欧洲争夺战、诺思罗普和文艺复兴人等。《军火大交易》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9年10月24日 已读
与其说是一本读物,倒像是一本资料册。只不过有很多人我们很少听过罢了
二战 军事 历史 战争 经济
有闲阶级论 豆瓣
作者: [美国] 托斯丹·邦德·凡勃伦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11
《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1857-1929)的横空之作《有闲阶级论》问世于100多年前。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同时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这样一个主旨: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100多年过去了,相似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上演不衰,诸如人们对金融投资的热衷,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对时尚品牌的追逐,对享乐主义的崇尚……这本百年经典同样可以解释今天你我身边的经济现象。
这个版本对原著进行了加工,增加了近250幅精美的插图,包括古老的文物图片、经典的油画、时尚的摄影等,并配有生动的图说,既能帮助您理解文意,又能让您获得“悦读”的视觉享受。
宏观经济学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J.巴罗 译者: 沈志彦 / 陈利贤 格致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作者罗伯特·J.巴罗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正确阐述经济思想和经济现状的基础上,还提供给读者大多数宏观经济学教材所缺的一种统一的方法一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在学习和教授过程中,由于有比较严密的数学推理和基本模型,微观经济学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般的教授风格和逻辑体系。但是,什么是宏观经济学?是报纸杂志上报道的一系列数据,还是学术报告中鲜活的案例?如何教授宏观经济学?我们需要牺牲真正的经济学内容而一味换取和追求轻松的表达方式吗?是否会在过分紧密联系流行话题的同时忽略了学术上令人深思的挑战?
经济博弈论 豆瓣
作者: 谢识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 1
《经济博弈论》(第3版)是介绍现代博弈论的基础教程。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导论介绍博弈论的内容和理论结构等;第二到第四章是非合作博弈的基础理论,分别介绍理想信息状态和完全理性假设下的静态、动态和重复博弈理论;第五章介绍有限理性假设下的进化博弈理论;第六到第八章分别介绍非理想信息状态下的静态和动态博弈论;第九章对合作博弈理论作初步介绍;第十章则对博弈论的历史和发展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财政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罗森 译者: 郭庆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财政学》(第7版)关于政府部门职能的经济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考察政府部门规模不断增长的趋势及其控制;(2)分析政府融资的方式、方法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3)探讨政府收支活动对私人部门经济活动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4)研究政府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理论分析,就构成了财政学的主要内容。
股市风云 1 豆瓣
作者: 川岛博幸 东立 2002
由美国回来的天才股票交易员志摩真, 他能精确掌握股市里每一块股价的涨跌变动。但志摩真郤对在股市里呼风唤雨的父亲 - 志摩苍一, 怀抱着深刻的敌对心…..金钱就是武器, 股市就是战场! 用自己的力量来开拓! 前所未有的股市漫画全新登场!
韩国经济腾飞的奥秘 豆瓣
作者: [韩]金正濂 译者: 张可喜 新华出版社 1993 - 6
作者曾在朴正熙总统执政期间出任财政部长、商工部长和总统秘书室长。本书论述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从1962年起近20年间韩国经济的发展战略、政策和计划、措施等。
2020年7月23日 已读
士为知己者死,金室长把朴阁下对他的信任视为终身的荣幸。虽然文中对咔咔吹捧较多,但人家至少也是干了八分活吹了十分绩。韩国忠义之士也是多,朴兴柱大领亦是如此
历史 大韩民国 政治 朴正熙 经济
一本书读懂财报 豆瓣
8.8 (37 个评分) 作者: 肖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7
本书专门为零基础的初学者写作,它将帮助初学者循序渐进、轻松自如地掌握财务报表的相关知识,快速入门。无论你是企业管理层,是银行、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哪怕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会计专业学生,本书都能帮你实实在在地了解财报,迅速捕获财务报表中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
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肖星老师向你点对点传输执教经验,用问答形式展示关于财务报表的扎实干货与实战案例 本书让你 3 分钟掌握财务报表上的关键数据,5 分钟实现简单的财务分析,10 分钟利用财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总之,搞定财务报表,一本书就已足够。
资本战争 豆瓣
作者: 彼得•马丁 / 布鲁诺•霍尔纳格 译者: 王音浩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投资事件,从《圣经》中的先知亚瑟到当代金融大鳄索罗斯、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到20世纪末的巴林银行投机案……。历史总是不厌其烦、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同样的剧情。在这个残酷更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的舞台上,靠的不是子弹而是资金,没有让人心惊的血腥场面,没有家园破败的荒凉景象,但是其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之深远,让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黯然失色。
致命的自负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Fatal Conceit
8.7 (27 个评分) 作者: [英] 哈耶克 译者: 冯克利 / 胡晋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 9
1978年,年届80高龄,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战斗了一生的哈耶克,希望让这场论战有个了断。他设想举行一次正式的大辩论,地点很可能是在巴黎,让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家与知识界中赞成市场秩序的领军人物对垒。他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是错误的吗?”赞成市场秩序的人将会证明,不管是以科学、事实还是逻辑为根据,社会主义都是错误的,而且历来如此;本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在许多实践领域的应用屡屡遭受的失败,从整体上说便是这些科学谬误的直接后果。哈耶克把支持自由市场的主要论点写在一份宣言里,然后又压缩成了这本小书。
国家理论 豆瓣
作者: 约拉姆.巴泽尔 译者: 钱勇 / 曾咏梅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 7
本书为经济学术译丛•当代制度分析前沿系列之一。其试图解释“国家”一开始是如何出现的,并试图描述那些在历史进程中使之成型的力量。作者大量地借助于产权理论工具,提出了一个观察国家的独特视角,对国家的诞生以及市制定型的力量进行了建模。建立国家源自保护的需求,专职保护者——统治者——是有效率的,亦是自利的。只有当个体创建了控制统治者的机制之后,才会配备统治者。有组织的保护所孳生出来的枝叶,就是法律体系和决策程序(包括投票)。因此,初始的“自然国”就会渐渐演进为一个法治国。国家通过对保护内容的界定而给个体赋予权力。然而,实施永非完备。人们还使用其他第三方——如企业来实施协议。实际生活中所选择的实施方法组合,决定了国家政策规模和国家特征。随着产品变的标准化,订约的规模经济也随之增加。我们认为,国家或通过条约或通过征服来扩张其合约实施疆域,以利用国内实施的规模经济。合约实施疆域的扩张需求,也解释了法治帝国的建立。
统计数字会撒谎 豆瓣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7.1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达莱尔·哈夫 译者: 廖颖林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 3
这本书是美国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的传世之作,该书引发的“编造虚假信息”话题受到美国社会持续普遍的关注和美国权威媒体的激烈争论。书里面大胆地揭露了至今仍然被销售员、广告撰稿人、记者甚至专家频频使用的大量的统计操纵技巧,同时还配有别具一格的风趣插图以及众多幽默的案例。神秘的统计学在这里被哈夫像讲故事一样一一道来,莞尔一笑中让你知晓深奥的统计学基本原理,掌握揭露“虚假数据”的最有力武器……
自50年代出版以来,此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的影响力持久不衰,被誉为美国商业人士、研修人员的重要入门必修书之一。
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 豆瓣
Lectures on Justice, Police, Revenue and Arms
作者: [英] 坎南 编著 译者: 陈福生 / 陈振骅 商务印书馆 1962
亚当·斯密是十八世纪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而本书反映的正是亚当·斯密早期的经济思想。抓住了当时英国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利益和要求。当然,这时斯密的经济思想还不成熟,许多政治经济学原理还不明确,甚至没有考察。但是,斯密研究经济问题的总方向,他的经济学说的中心思想已经奠定了,并对价值、货币、资本、利息等政治经济学范畴作了一些分析和说明。这一切,在他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和丰富。
帝国的消亡 豆瓣
Гибель империи
作者: [俄] E. T. 盖达尔 译者: 王尊贤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 6
《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的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帝国衰落的过程开始,从呈现上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苏联由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经济恶化,如何一步步地演变为危机、演变为灾难、演变为破产,最后演变为政治失控.导致了苏联的消亡,使人们了解到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在骤然间迅猛地分崩离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
东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豆瓣
作者: 俞天任 语文出版社 2011 - 1
“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基础,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振兴部前部长近藤英明这样说。
的确,日本经济的基础是那些看起来规模并不怎么大的中小企业,它们当中大的也就几百人,小的则只有几十甚至几个人,可就是这些并不起眼的中小企业却掌握着大企业难以企及的世界技术,并默默为大企业提供支持和援助,与大企业共同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的不景气波及日本社会:失业率空前、贫富悬殊增大、犯罪率上升……使得有人担心这将是日本社会出现一系列崩溃的前兆。
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居,两国间有着很相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也占重要比重,这一切,使得中国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必要研究日本,也比其他任何国家更有必要研究日本。
顾准文集 豆瓣
8.4 (14 个评分) 作者: 顾准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 4
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统治的权威性学说或工艺制度,但大家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唯有违反或超过这种权威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证继续进步。所以权威是不可以没有,权威主义则必须打倒。
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品德,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是具备“直立独行,敢开新路,敢行己志”的现代精神的知识精英。中国市场经济的先驱者。
“有关许多根本问题,于我来说,他是先知先觉。”——李锐
“这本文集,看着看着,竟不禁为之击节者再,有感于先得我心者再;读至痛切处甚至禁不住扼腕而叹。”——陈乐民
“一部《顾准文集》,几乎言必称希腊,其实所言并非希腊,正如言不及中国实所言全在中国,作为个体思想的最沉实也最具挑战性的表达,顾准的著述,乃缘于某种现实使命。”——林贤治
“顾准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不管是在天赋聪明才智方面,还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我们不一定都能接近于他所达到的境界。”——吴敬琏
人类社会的前景是光明的,这是肯定无疑的。然而,历史发展的进程毕竟不是一条直线,未来的前景中可以预见到的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未知待继续进行探索,借以避免若干可以避免的痛苦。如果一切都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那么,当然,这种探索就地变成完全多余和可笑的了。可惜,严酷的现实表明,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份笔记今后的命运怎样,让人无法预测和断定。也许它会像历史上并不鲜见的许多先人和他们的著作一样,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也许它可能在某种历史条件下面,居然还能被人所重视。但是,重要的不是他已经开始的这种历史研究是否有人继续下去,因为,五哥从事这种历史研究,他的本来目的并不在研究历史。
顾准是1975年以后唯一一个在中国代表精神独立的人,唯一一个能与西方学者如葛兰西、卢卡斯、哈耶克和伯林等对话的人,是以一人之力顽强凿通了那条阻隔中、西思想对话的黑暗隧道的人。本书是他的文集。全书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和经济文稿等几部分。
图书目录
序言
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代序:多中心的希腊史
第一章 什么是城邦
第二章 远古希腊存在过神授王权
第三章 海外殖民城市是城邦制度的发源之地
第四章 希腊本土的城邦化与集团化
第五章 公元前8-6世纪的希腊世界——城邦制度的最后完成
第六章 城邦希腊从极盛到衰亡——公元前5-4世纪的希腊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王元化序
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
僭主政治与民主——《希腊的僭主政治》跋
附一:希腊的僭主政治(译文)
附二:托马斯“政治学”语录
关于海上文明
统一的专制帝国、奴隶制、亚细亚生产方式及战争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文明
《马镫和封建主义——技术造就历史吗?》译文及评注
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
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科学与民主
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
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
民主与“终极目的”
老子的“道”及其他
老子的“无名”是反对孔子的伦常礼教的有名论的吗
论孔子
评韩非
一切判断都得自归纳,归纳所得的结论都是相对的
辩证法与神学
经济文稿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及价值规律的问题——一个读书札记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附录:顾准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