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历史学家 豆瓣
7.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丽莎白·科斯托娃 译者: 凌建娥 / 刘玉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5
一天深夜,一个十五岁的美国少女在她父亲书房里发现一本古书和一袋信。每封信的抬头都是“我亲爱的、不幸的继承者……”。这些信,开启了一座她做梦都不会梦到的历史“迷宫”,其中有她父亲过去的秘密,以及与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邪恶力量有关的她母亲失踪之谜。
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历史学家们不惜以自己的名誉、安全为代价,苦苦追寻产生吸血鬼的历史源头——中世纪中欧残暴的统治者“刺穿者”弗拉德的下落,从而铲除吸血鬼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力量。少女的父母,多年前就开始了追踪吸血鬼的惊魂之旅。少女决心要追随父母未竟的事业。
从牛津大学图书馆到伊斯坦布尔、布达佩斯,到东欧诸国的乡野山区,父女二人穿梭在城市、修道院、档案馆,在追踪各种晦涩的线索与隐藏的文本、密码中,逐步逼近“刺穿者”弗拉德可怕的真相,而少女也逐渐了解了自己不同寻常的身世。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 豆瓣
作者: 彭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8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由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全校通选课(国家精品课程)的教材讲稿整理而成。全书内容涉及古代农业、天文、音乐、纺织、玉器、建筑等诸多领域,力图将考古学家和文物研究专家的高头讲章,转换成普通读者能够听懂的语言,把专家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变成大众的共识,以充当考古学家、文物研究专家与大学生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使人们对文物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由此而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对“文化中国”的含义有更为透彻的认识。
邂逅达·芬奇 豆瓣
作者: [意]爱德华多·扎农(Edoardo Zanon) 译者: 王大风 2019 - 6
莱昂纳多•达•芬奇于16世纪初期编写完成的《鸟类飞行手稿》,是19世纪前人类有关飞行的*重要的研究成果。
《邂逅达•芬奇:与鸟类飞行手稿的第 一类接触》聚焦于达•芬奇在《鸟类飞行手稿》中设计的仿生飞行器“巨鸢”,以梳理达•芬奇之前的人类飞天尝试开篇。首先,全面讲述了《鸟类飞行手稿》的流转历史,剖析了它的装订和编码方式,并史无 前例地以等比例的方式展示了全部手稿页面。然后,以古意大利文原文与中文对照的方式,对《鸟类飞行手稿》的每一页文字和插图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接着,以证据链条的形式,完整讲述了仿生飞行器“巨鸢”的复原过程,以及达•芬奇所开展的以赤鸢为基础的鸟类飞行研究工作。*后,以梳理达•芬奇之后的人类飞天尝试结尾。
本书由来自意大利达•芬奇研究机构Leonardo3的机械考据与复原专家爱德华多•扎农主笔。扎农团队基于《鸟类飞行手稿》中的图文线索,并参考相关手稿内容,历史上首次完整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仿生飞行器“巨鸢”。
本书将为普罗大众打开一扇前所未有的走近伟大天才达•芬奇的大门,引领读者“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领略达•芬奇手稿的魅力,在了解达•芬奇所开展的鸟类飞行研究与仿生飞行器设计工作的同时,感受一个拥有人类*庞杂知识体系与创造力的灵魂所独有的摄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