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
飞行员之眼:东京 (2009) 豆瓣
PilotsEYE.tv: Tokio
导演: Thomas Aigner 演员: Fritz Strahammer / Tarek Siddiqui
其它标题: PilotsEYE.tv: Tokio
Fly with Austrian Airlines to the land of the rising sun Perfect weather, average temperatures and a cheerful crew - that's how PilotsEYE.tv takes off this time from runway 34 of the Vienna airport VIE. For the first time, a takeoff of a PilotsEYE.tv flight is show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 from the cockpit, from a witness' point of view next to the airstrip, and from the tower. A couple of minutes after takeoff Captain Fritz Strahammer, AUA chief pilot and his co-pilots Tarek Siddiqui and Josef Trattner will change from the Vienna air space to Bratislava Control. The manoeuvre to another air space will be repeated a couple of times until the Boeing lands in Tokyo - however always with different dialects. It's a dream flight: calm weather and an amazing sun rise as it can only be seen over the clouds. A highlight that makes astonishing impressions possible, is a coincidental rendezvous over the Russian Taiga with a Lufthansa 747-400, which flies very close underneath the 777.
2017年9月9日 看过
在日本的BGM全程都是中国风《小城故事》《一剪梅》什么的。东京的空管人员果然都是和ATC一样一口令人熟悉的日式英语
PilotsEYE 东京 德国纪录片 日本 欧美
飞行员之眼:香港 (2013) 豆瓣
PilotsEYE.tv: Hong Kong
导演: 托马斯·艾格纳 演员: 乔·莫泽 / 亚历山大·克拉特
其它标题: PilotsEYE.tv: Hong Kong
本集《飞行员之眼·香港》跟随德国货运航空(AeroLogic)波音-777F货机的机组成员,踏上从德国莱比锡,途径欧洲、里海、中东、亚洲到达中国香港的512号班机。拍摄了全程驾驶舱内机组成员的工作、在香港的短暂停留以及路途中地面的风景。在班机即将降落在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前,飞机还收到了香港的台风警报。
《飞行员之眼》是德国HDC公司制作的航空类纪实系列节目。每一集的拍摄均与航空公司合作,全程跟随一架商业航班机组成员的长途往返飞行。记录飞行员的驾驶舱内外工作、航空管制频率的通话,以及沿途的风景。本系列为观众——尤其是民航爱好者带来全方位的视觉享受。
儿童百科图谱 豆瓣
作者: 俞宜震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
本书是《儿童的百科图谱》中的一个分册,着重介绍了运载工具的知识,全书分成飞行器航船、车辆三大部分,是一部增长少年儿童知识开阔眼界印刷精美的画册。
航空知识 豆瓣
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专门介绍航空知识的军事科普月刊,因其独特性、新颖性、趣味性及详细的知识内容而深受广大军事发烧友的喜爱,该刊近年来刊登的大量精美图片更是大受读者的欢迎。
我是怎样设计飞机的 豆瓣 Goodreads
Kelly:More Than My Share of It All
作者: [美] 克拉伦斯·伦纳德·凯利·约翰逊 / 玛吉·史密斯 译者: 杨松 后浪丨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9 - 5
“教父”级飞机设计大师的励志成长故事
洛克希德公司与美国航空的发展史
真实记录各种飞机的设计细节
揭秘“臭鼬工厂”的由来及“14条凯利原则”
重新定义企业管理模式
◎ 编辑推荐
☆再现美国飞机设计的各种细节——从发动机到小零部件,凯利﹒约翰逊娓娓道来“流星”F-80、“星战士”F-104、U-2侦察机和“黑鸟”SR-71的设计意图、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便于读者掌握飞机设计的第一手资料。
☆揭秘科技巨头纷纷效仿的“臭鼬工厂”的由来及“14条凯利原则”——获得绝对授权和小型精英团队是“臭鼬工厂”高效运转的秘密。凯利•约翰逊的理念是用更简单、更经济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今天,“臭鼬工厂”的管理模式已经拓展到航空航天领域之外,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科技产业的创新管理。
☆讲述凯利•约翰逊对美国国防和未来科技发展的真知灼见——为何至今仍无液态氢飞机、核动力飞机?凯利﹒约翰逊凭借他的专业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为美国国防和未来科技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值得读者参考。
◎ 内容简介
1933年,凯利·约翰逊加入洛克希德公司。他通过72次风洞试验改善了“伊莱克特拉”的稳定性问题,后来又相继设计了“哈德逊”轰炸机、P-38“闪电”截击机和“星座”运输机。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洛克希德公司秘密承担为美国空军设计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P-80的任务。为此,凯利·约翰逊召集23名工程师,成立了第一个“臭鼬工厂”。“臭鼬工厂”推崇“14条凯利原则”,打破大体制管理上的束缚,灵活独立,凝聚精英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设计了许多惊人的飞机。U-2和SR-71便是其中的两个传奇。凯利·约翰逊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四十多年中,为四十多种飞机的设计做出了杰出贡献。书中着重描述了凯利·约翰逊设计各种飞机时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细节,以及他解决各种难题的方法。
凯利·约翰逊主导设计的各种飞机对美国的航空发展和国防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他独创的“臭鼬工厂”管理方法,高效实用灵活,至今仍被许多科技企业采用。
◎ 名人推荐
该书叙述的节奏快,可读性强,介绍的技术也很有趣。它涵盖了美国航空的50年历史,却又不是一本历史书……这本书之所以如此有价值,是因为约翰逊先生传递了一种思想: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解决每一个技术问题。推荐给所有苦恼的技术人员和国防规划者,凯利的思想会激励他们找到更好的方法。
——H. 劳伦斯·埃尔曼
◎ 媒体推荐
这本书就是美国梦的鲜活诠释……讲述了凯利·约翰逊的一生和他的成就,让人可以了解他的生活和杰出的职业生涯。强烈推荐!
——美国《图书馆期刊》
2019年5月1日 已读
还是老问题吧,专业翻译者翻译专业性的书籍并不专业。不过看得出来译者在自己的知识范围之外还是努力去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姑且还是值得多加一星鼓励一下的。约翰逊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有价值的“鸡汤”,里面对自己的事业生涯的叙述以及心路历程描写值得工程师们细细品味。
军事 历史 后浪 科技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