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iya
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战时Melodiya传奇录音》 豆瓣
WILHELM FURTWANGLER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发布日期 2006年7月15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RUS)
富特文格勒 戰時傳奇錄音Melodiya MEL-FURT16 套裝16CD
紀念大師冥誕120週年, 限量珍藏版本
全套16CD皆採獨立規格包裝 (非環保包裝)並編註序號備查;
特沿用Melodiya 原始古樸LP封面及內頁圖文,意義非凡
源自Melodiya原始母帶,精心轉製,不同凡嚮
敬告 非100% "福迷" (FURT FANS)者 ,不建議隨興擁有!!
2006年7月15日 全球獨家 限量發行
Symphony No.9 'From the New World' & Concerto for Violin 豆瓣
Nikolai Anosov / Kirill Kondrashi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这个专辑是汇集俄罗斯(前苏联)尼古拉·阿诺索夫(Nikolai Anosov)、基里尔·康德拉辛(Kirill Kondrashin)及大卫·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三大名家的传奇名演;是俄罗斯(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的珍贵录音。
这是俄罗斯原版,原厂母带精心转制。
2010年6月21日 听过
2011年5月11日 评论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之父安诺索夫(阿诺索夫) - 安诺索夫(阿诺索夫),尼古拉(Anosov, Nikolai;1900年11月5日生于波利索格列布斯克-1962年12月2日卒于莫斯科) 苏联指挥家、教育家。幼年即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943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自1930年起在全苏广播委员会从事音乐广播工作。1937—1938年任顿河罗斯托夫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38—1939年任巴库受乐乐团首席指择,并在阿塞拜疆音乐学院教授指挥。1940华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歌剧训练班指挥。1941—1945年领导全苏戏剧协会音乐前线剧场工作.其间并任莫斯科爱乐乐团艺术指导。1940—1942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指挥、1951年任教授,1949一1962年任歌剧、交响乐指挥教研室主任。中国指挥家李德伦1956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进修时,师从安诺索夫学习指挥。安诺家夫热心演出和宣传本国音乐,在莫斯科指挥首演了18世纪俄罗斯作曲家的音乐戏剧作品.其中有福明·鲍特良斯基、阿里亚别也夫等人的作品。他曾赴比利时、匈牙利、波兰指挥。1958年5月他访问北京,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排演了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获巨大成功。1958年他率苏联国家交响乐团访问中国,受到热烈欢迎。他作有钢琴小协奏曲、木管四重奏及歌曲等。著作有《总谱证法实用指动》教科书,1951年出版第一卷,第二卷未能完成出版。翻译有亨利·伍德(Henrywood)的《论指挥》(1958年俄文版)、夏尔·明希(CharlesMunch)的《我是指挥》(1960年俄文版)。其子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亦是俄国著名指挥家。
Dvořák Kondrashin Melodiya Oistrakh USSRSO
斯维特兰诺夫指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穆索尔斯基: 荒山之夜, 展览会之画 豆瓣
斯维特兰诺夫 Evgeny Svetlanov / 俄罗斯(苏联)国家交响乐团 Russian(USSR)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 Victor Musical
1928年出生于莫斯科的史维特兰诺夫(1928-2002),学自葛尼辛音乐学校,之后进入莫斯科音乐院跟随夏波林(Yuri Shaporin)学作曲,并随高克(Alexander Gauk)学指挥。1951年毕业后即指挥莫斯科地方乐团首次登台,三年后指挥波修瓦歌剧院乐团,1965年更取代伊凡诺夫(Konstantin Ivanov)成为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总监,直到2000年为止。和另一位俄国指挥大师罗兹德斯特汶斯基(Gennady Rozhdestvensky)一样,史维特兰诺夫的录音数量亦相当可观,在俄罗斯作曲家作品之外,德奥作品也多有涉猎。这张1974年录音的「荒山之夜」是穆梭斯基最受欢迎的代表作,「展览会之画」它原是一首钢琴组曲,但真正使它大放光芒的该是由「管弦乐的魔法师」拉威尔所改编的管弦乐曲,其华丽的色彩效果,将穆索尔斯基的意图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另一首乐曲「荒山之夜」也充满着俄罗斯民族的韵味。史维特兰诺夫指挥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丰富的音彩,音乐充满粗犷与舒畅之感,完全掌握传统俄式管弦乐的精髓。
一开始「荒山之夜」那亮丽光泽的铜管(在展览会之画一开始漫步里的小号亦同),已让所有TAS、企鹅、刘汉盛所有榜单上相同曲目者相形失色,那节奏气氛掌握的好极了,让人忘记在听音乐如同像是在看电影一般,非常有画面的演出,唯一能与它相比的只有Classic Records 24k那张 Witches' Brew (魔女佳酿),真要挑出些什么,那就是粗犷不拘小节,细腻度上不够,但史维特兰诺夫特色就是粗犷不拘小节,更何况俄罗斯民族的特性也不是表现在细腻度上。
令人惊讶的是网络上找不到此片相关记录,只有Svetlanov / M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由Moscow Studio Archives所发行的,但只有展览会之画,录音时间一样在1974年,应该是同一个版本,专辑名为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Etc,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一找。
勁爆序曲集 豆瓣
Gennady Rozhdestvensky 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指揮 / 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莫斯科廣播交响樂團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15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FAMOUS OVERTURES 勁爆序曲集
Artist: Gennady Rozhdestvensky 羅日傑斯特文斯基 指揮 莫斯科廣播交响樂團
Details: 享譽音响界,發燒銘盤《首版敲擊卡門》(MELCD1001630) 錄音團隊又一颠峯力作
精彩收錄<<輕騎兵>> <<詩人與農夫>>…8首最受大眾喜愛&發燒友煲機專用序曲
立體模擬聲(Analog)黃金時期錄音,LP味十足!!
俄羅斯原裝進口; 原廠母帶精心轉製
The overture to Lalo’s lyrical drama “Le roi d’Ys” (“The King of Ys”) was performed in 1876, many years before the opera itself was staged. The introduction was supposed to become some kind of “musical preface”.
Jules Émile Frédéric Massene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mposers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overture to Racine’s tragedy “Phèdre” was written by Massenet in 1873.
Ferdinand Hérold composed more than 20 operas, but the romantic “Zampa, ou La fiancée de marbre (Zampa, or the Marble Bride)” that was first staged in Paris in 1831, is the most well known in many countries. Three years later it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Saint Petersburg Opera House with O.A. Petrov as the title singer.
Among Thomas’ twenty operas “Mignon” (1866) after Goethe’s novel “Wilhelm Meister’s Schooling” and “Hamlet” (1868) after Shakespeare’s tragedy turned to be the most viable. The audience liked them and these operas were included into the repertoires of the best theatres of the world descent for a long time. In 1871, five years later after its premiere in Paris, the opera “Mignon” was performed by the Italian company in St. Petersburg. The opera “Raymond” was composed in 1851. The melodious and elegant overture to this opera is often included in the repertoire by symphonic orchestras.
Suppé wrote more than 30 operas and operettas, about 200 farces, comic pieces and other stage productions. The brilliant, sparkling overtures to the operettas “Leichte Kavallerie” (Light Cavalry, 1866), “Die schöne Galathee” (The Beautiful Galatea, 1865), “Dichter und Bauer” (Poet and Peasant, 1846) make up the golden fund of the Viennese musical theatre.
Gennady Nikolayevich Rozhdestvensky (b. 1931) is a world-famous conductor, also a pianist, composer and researcher; People’s Artist of the USSR and professor. He directed the most important orchestras of Russia and of other countries
2012年9月20日 听过
2011年5月20日 评论 振奋人心的管弦乐序曲——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序曲集锦(《高保真音响》2010.6) -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莫斯科最享受的文化生活莫过于去一趟大剧院看一部歌剧或芭蕾舞剧。每逢有演出,人头攒动的波修瓦剧院(又名莫斯科大剧院)就如同节日般热闹.正在乐迷朋友们相互打招呼和攀谈的时候,指挥出场了,随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片刻的安静后指挥家一挥指挥棒,歌剧序曲的乐声随之奏起…… 那是一个多么让人振奋的鼎盛年代啊!那时的莫斯科,不但有着一流的歌唱家和芭蕾舞演员,还有着超一流的乐团!除了莫斯科大剧院的乐团之外还有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和(前)苏联国立交响乐团。指挥这些乐团的则是我们熟知的老一辈伟大的苏俄指挥家:康德拉辛、斯维特兰诺夫和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这次要介绍的唱片就是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Rozhdestvensky)指挥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又名国立广播电视大交响乐团)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录制的。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是个全能好手不但交响曲指挥得好歌剧和芭蕾舞剧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旋律公司最近不断地从母带库里面发掘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优秀歌剧和芭蕾舞剧录音这无疑是乐迷们的福音。前一段时间热卖的首版敲击卡门唱片就是一个好的例证。而这次出版的管弦乐序曲集,则更能集中地彰显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特点——辛辣火爆、浓烈,充满了澎湃的热情。 作曲家为歌剧编写序曲的时候.要考虑到序曲一未要制造气氛,二来也要让观众能得到关于剧情的提示因此作曲家几平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乐思和素材都用到序曲上.可以说序曲是歌剧音乐的精华所在。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很能把序曲里面那些浓厚的色彩感表现出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则是一首又一首精彩纷呈的充满音乐性和戏剧性的管弦乐序曲! 这张唱片收录了多首序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苏佩的《轻骑兵》、《诗人与农夫》和《美丽的加拉捷娅》,拉罗的《伊斯王》马斯奈的《费德尔》(Phedre),埃罗尔德(Herold,1791—1833年)的《泽姆帕》(Zampa)昂布鲁瓦兹·托马斯(AmbroiseThomas,1811—1896年)的《迷娘》(Mignon)和《雷蒙德》(Raymond)。 对于苏佩的序曲,相信发烧友都耳熟能详,尤其是《轻骑兵》开头的铜管,以及后面的爆棚乐段,历来是考验器材的首选。苏佩序曲的名版唱片也非常多,罗Et杰斯特文斯基这个版本的录音效果虽然不能跟近些年的某些发烧录音相比,但是胜在其音乐性。该版录音主要的不足是在信噪比和动态方面.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的录音自然无法跟如今的数码录音相比但是那是双声道模拟录音的黄金时期,所以录音还是挺有味道的。更关键的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下的整个乐队的表现,尤其是铜管部分,那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一面旗帜。或许有人会觉得他指挥的铜管过于猛烈但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这些乐曲要表现的效果恰恰需要这样刺激的声音.如果太绅士”的话,反而显得乏味了。罗目杰斯特文斯基的个性就在于此,所以他指挥那些充满活力和戏剧性的音乐是非常适合的,大家也不妨尝试—下这个充满俄罗斯浓烈味道的《轻骑兵》吧。 拉罗为小提琴和交响乐团而作的《西班牙交响曲》在爱乐者中闻名遐迩而《伊斯王》则是他三部著名歌剧其中的一部。《伊斯王》的序曲是非常标准的歌剧序曲作品,作品充满了微妙的内在精粹整体不带一点瑕疵,充分地体现了拉罗的音乐天才。乐曲中有段非常让人振奋的乐段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紧凑的演释,非常让人振奋!以这首曲子作为整张唱片的开篇首曲,实在是最恰当不过了。 接下来又是个发烧友们熟悉的名字——马斯奈“大K版的《熙德》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而这张唱片收录的则是马斯奈为法国剧作家拉辛(JeanRacine,16391699年)的悲剧《费德尔》而作的序曲。这首曲子是马斯奈于1873年创作的,乐曲开头的那个悲剧主题令人印象深刻,而让人更加瞩目的则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浓烈的弦乐和气势澎湃的铜管。提到埃罗尔德.或许大家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但如果说到大名鼎鼎的奶妈碟”(芭蕾舞剧《园丁的女儿》),大家就会恍然大恬了《泽姆帕》有个别名叫《冷酷无情的新娘》这部首演于1831年的歌剧曾引起巨大的轰动。而《泽姆帕》的序曲则是埃罗尔德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代表作品,它经常作为音乐会的开场曲目而被单独演奏.是各大乐团的保留曲目。乐曲以一个热烈的主题作为开始.—下就能把现场的气氛带动起来。整首曲子给人的感觉非常热烈而这种气氛的呈现正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拿手好戏! 托玛谱曲的三幕歌剧《迷娘》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1866年11月17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次公演立刻获得很大成功,随后的半年间居然上演一百次之多。《迷娘》的序曲兼具法式的浪漫抒情,以及热烈气氛的营造,而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也非常适合指挥这种法式作品,这与他喜欢指挥一些非常热闹的法国作品(比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不无关系,这些作品其实也弗朗兹冯·苏佩(1819—1895)非常适合他活跃的个性。而对于托玛的另一首更为热闹和活跃的《雷蒙德》序曲.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指挥更是淋漓尽致,充分地表现出那种狂放不羁的个性。 这张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管弦乐序曲集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或许大家并不能一次听完这么多激烈的曲子.但是这又何妨呢。假如哪天你觉得情绪低落,想要听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的时候,抽出这张唱片把它放到你的大型音响系统或高档耳机系统中,听上一两首,这样就足以让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了!
MRTVO Melodiya Rozhdestvensky Suppé
戈洛瓦诺夫指挥苏联广播电视大型交响乐团:瓦格纳作品集 豆瓣
Nikolai Golovanov / USSR RTV Large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8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Melodia
Nikolai Golovanov的指挥已经跳脱了技巧上的层面,他的诠释融合了其罕见的技巧,浓厚的即兴味道、强烈的感情起伏,还有他那令人惊愕的音色, 是俄罗斯智能风格的典范之作。
戈洛瓦诺夫生于1891年1月21的莫斯科,逝世于1953年8月28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如同一般的年轻人,戈洛瓦诺夫拥有歌唱教师的资格同时也学习作曲。1915年,他在波利修剧院指挥自己的第一个交响乐音乐会,同年在此他成为合唱团副指挥,1911-1928年间又列名于波利修剧院首要指挥,并在 1948-1953年间再次被列名。1937年他被指定为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和艺术总监,1925-1929年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教授歌剧和管弦乐指挥,同时间也担任莫斯科爱乐的艺术总监。1929年,戈洛瓦诺夫被指定为莫斯科广播交响乐的广播总监,更特别的是,他同时也领导歌剧的传布。在1920 年代早期,他与Antonina Nezhdanova(1873-1950)结婚,而在1938年被任命为史坦利斯拉汶斯基歌剧院的总监。戈洛瓦诺夫除了是知名的指挥家之外,也是著名钢琴家、教师和非常多产的作曲家。
比起其它的指挥家,戈洛瓦诺夫的录音作品相当广,因而有「录音先锋」的封号,日本的季刊Classic Press,以「俄罗斯怪物指挥者」来称呼他。他在指挥的系谱学里,比较偏荷兰指挥家孟格堡的风格,其音乐是极致的浪漫,不负「怪物」之名。最后对这位非凡的指挥家下了这样的批注:「在Golovanov的音乐中,人们听到一个受复仇女神祝福,而被天使追逐的音乐人。」
柴可夫斯基:第一、二、三号弦乐四重奏;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的回忆” 豆瓣
Mstislav Rostropovich / Genrikh Talaly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12月6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柴可夫斯基的室内乐曲非常少,而最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三首弦乐四重奏与弦乐六重奏《佛罗伦斯的回忆》了,在写作第一号弦乐四重奏之前,柴可夫斯基对室内乐的体裁并不熟悉,而且更可说是毫无兴趣。直到在一场为欢迎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音乐会上,托尔斯泰聆赏至第一号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似的行板]时感动地流下泪来,这对柴可夫斯基而言,真是莫大的光荣,于是才开始继续为室内乐写作。
担任演出的鲍罗定弦乐四重春甫于去年(一九九五)渡过五十个年团庆,名乐评家曹永坤先生曾盛赞此团堪称当今最好、最伟大弦乐四重奏团,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等俄国作曲家的作品诠释,由本专辑录音中乐迷即可明了,而特别推荐的就是本专辑中所收录的弦乐六重奏《佛罗伦斯的回忆》,在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中罗斯卓波维契、塔拉扬与鲍罗定弦乐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手杜宾斯基几段如歌如诉的三重奏,让人心绪随着音乐而起伏,荡漾不已!
Sinfonie 2/Ballett-Fragmente 豆瓣
Aram Khatchaturian 哈恰图良 / 俄罗斯(苏联)国家交响乐团 Russian(USSR)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23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CODAEX Deutschland)
This symphony unveiled some new dimensions of Aram Khachaturian’s composing talent. The music was enriched with new, more courageous and rigorous colours. The composer introduced a bell as part of the orchestra and the work became known as “The Bell Symphony”.
Borodin: Symphony No.1, Symphony No.2 豆瓣
The USSR Symphony Orchestra / Evgeni Svetlanov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Alexander Porfiryevich Borodin (12 November 1833 – 27 February 1887) was a Russian Romantic composer, doctor and chemist. He was a member of the group of composers called The Five (or "The Mighty Handful"), who were dedicated to producing a specifically Russian kind of art music.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symphonies, his two string quartets, 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and his opera Prince Igor. Music from Prince Igor and his string quartets was later adapted for the US musical Kismet.
Borodin - Symphony No. 3 / Works for Symphony Orchestra - Evgeny Svetlanov 豆瓣
斯维特兰诺夫 Evgeny Svetlanov / 俄罗斯(苏联)国家交响乐团 Russian(USSR)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出版发行: Melodiya
鲍罗丁:第三交响曲
BORODIN:Symphonie No. 3
鲍罗丁《第三交响曲)(未完成〕,作于1885-1886年,未完成,由格拉祖诺夫整理完成,共两个乐章(据说鲍罗丁原定作4个乐章):1.甚中庸的速度,A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都是俄罗斯民歌旋律,在反复句上用上了合唱的应和方式,发展部为两个主题的交织,再现部双簧管有精彩表现。2活拨生动,D大调,谐谑曲,3段体,接近奏鸣曲式,发展部两个主题调性改变,以不同形态出现。这个乐章中重登空心五度的伴奏音型、五拍子节奏及节奏变化,大二度关系的两个调式乐句的结合方式.都极具俄罗斯民歌特征。
鲍罗丁《小组曲》(格拉祖诺夫配器)
《小组曲》是一部由七个乐章组成的钢琴曲,作为鲍罗丁钢琴作品的代表作,《小组曲》创作于1885年,但其中许多章节却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创作完成,鲍罗丁去世后,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将其改编成了交响作品,并自行加入了鲍罗丁的另一部作品中的一个乐章将其改编为八个乐章。这部作品本是献给比利时的路易斯伯爵夫人的,这位伯爵夫人致力于大力推广鲍罗丁的作品,她不仅组织翻译了《伊格尔王子》的部分唱段,还促成了其《第一交响曲》在比利时verviers和Liege地区的首演。这位路易斯伯爵夫人,也正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赞助人,她同样也为鲍罗丁所在的法国剧作家、作曲家和编辑协会提供赞助。鲍罗丁原来为这部作品所起的题目是《为爱人所作的小诗》,但在印刷时被出版商改为《小组曲》。
原作分为七个乐章,作曲家分别对每段起了单独的标题并作了解释:
第一乐章:修道院,行板,c小调(教会的誓言只有上帝培养的思考)
第二乐章:插曲,小步舞曲,F大调(梦幻般的生活)
第三乐章:玛祖卡,快板,C大调(为舞蹈而作)
第四乐章:玛祖卡,快板,D大调(为舞蹈及舞者所作)
第五乐章:回旋曲,慢板,D大调(为舞蹈而作)
第六乐章:萨拉班德舞曲,快板,D大调(为爱所作)
第七乐章:夜曲,小行版,G大调(被爱的幸福所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