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strakh
奥伊斯特拉赫 欣德米特 康德拉辛 霍伦斯坦:莫扎特交响协奏曲 降B大调二重奏;布鲁赫 苏格兰幻想曲;欣德米特 小提琴协奏曲 豆瓣
Mozart / Bru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2月24日 出版发行: Decca Import
辛德米特:《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莫扎特:《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为小提琴和中提琴而作的《降B大调二重奏》/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欣德米特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企鹅”评价三星,“大师传奇系列” !

01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In E Flat, K.364-Allegro Ma
02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In E Flat, K.364 - Andante
03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In E Flat, K.364 -Presto
04 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G, K.423 - Allegro
05 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G, K.423 - Adagio
06 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G, K.423 - Rondeau (Allegro)
07 Scottish Fantasy, Op.46 - Adagio Cantabile
08 Scottish Fantasy, Op.46 - Scherzo - Allegro; Adagio
09 Scottish Fantasy, Op.46 - Andante Sostenuto
10 Scottish Fantasy, Op.46 - Finale (Allegro Guerriero)
11 Violin Concerto - M?Ssig Bewegte Halbe
12 Violin Concerto - LangsamH
13 Violin Concerto - Lebhaft
奥伊斯特拉赫/塞尔: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奏鸣曲 豆瓣
David Oistrakh / Georg Szell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3年4月8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苏联小提琴学派的领袖,他和海菲茨堪称20世纪上下半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最杰出代表。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风格有一种独到之处,那就是强烈的情感说服力,常常是一个乐句一到他手中马上就有了在别人那里所没有的感性魅力。他和海菲茨可以说走了两个极端。对海菲茨,人们常用的形容词是“冷峻”,以技巧的精湛和华美来替代情感的宣泄,而奥伊斯特拉赫却将技巧完全融化于音乐之中,在他温暖的琴声里,永远饱含着巨大的人性力量。
勃拉姆斯这部《小提琴协奏曲》被认为可以直接与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并驾齐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复杂的内在情感、精妙的作曲技法,那种只有人过中年而又举杯相当智性的人才可以把握的境界,都是令许多小提琴家视为最大挑战的。这部协奏曲完成于1878年,题献给勃拉姆斯的好友、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它和勃拉姆斯其他的许多作品一样,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因素,小提琴灿烂的炫技部分发挥得十分充分,但完全是围绕情感表现的需要。乐队协奏部分仍旧是线条漫长、织体丰富细腻。许多旋律都是柔情与美的精华。第一乐章为不太快的快板,引子部分中乐队洋溢着节制的热情,接着低音弦乐和大管奏出主题,小提琴有长达40小节的华丽乐段。第二乐章慢板使人联想到勃拉姆斯音乐中一贯存在的乡村和大自然的影响力。这是勃拉姆斯最动人的慢乐章之一,前面乐章的激情和感伤已荡然无存,独奏小提琴大量精致的描绘及其对主题旋律的富有想像力的变奏构成了这一乐章。这个带有明显冥思色彩的乐章将充分考验演奏者的颖悟能力和人生经验,它犹如一缕颤动的夕阳之光,在心灵的原野上独舞。第三乐章是一首华丽的回旋曲,带有明显的匈牙利风味。它欢快、亲切、温暖动人,加上旋律中的异域风格,更使它具有一种喜人的辉煌效果。
奥伊斯特拉赫曾多次录制勃拉姆斯的这部作品,仅在EMI公司就有两次,与克伦佩勒版本相比,和赛尔合作的这个,奥伊斯特拉赫的表现更为自由,小提琴和指挥心意相通、琴瑟和鸣,塑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
部分介绍摘自《音乐大师和唱片》(李清著)
Symphony No.9 'From the New World' & Concerto for Violin 豆瓣
Nikolai Anosov / Kirill Kondrashi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这个专辑是汇集俄罗斯(前苏联)尼古拉·阿诺索夫(Nikolai Anosov)、基里尔·康德拉辛(Kirill Kondrashin)及大卫·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三大名家的传奇名演;是俄罗斯(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的珍贵录音。
这是俄罗斯原版,原厂母带精心转制。
2010年6月21日 听过
2011年5月11日 评论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之父安诺索夫(阿诺索夫) - 安诺索夫(阿诺索夫),尼古拉(Anosov, Nikolai;1900年11月5日生于波利索格列布斯克-1962年12月2日卒于莫斯科) 苏联指挥家、教育家。幼年即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943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自1930年起在全苏广播委员会从事音乐广播工作。1937—1938年任顿河罗斯托夫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38—1939年任巴库受乐乐团首席指择,并在阿塞拜疆音乐学院教授指挥。1940华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歌剧训练班指挥。1941—1945年领导全苏戏剧协会音乐前线剧场工作.其间并任莫斯科爱乐乐团艺术指导。1940—1942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指挥、1951年任教授,1949一1962年任歌剧、交响乐指挥教研室主任。中国指挥家李德伦1956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进修时,师从安诺索夫学习指挥。安诺家夫热心演出和宣传本国音乐,在莫斯科指挥首演了18世纪俄罗斯作曲家的音乐戏剧作品.其中有福明·鲍特良斯基、阿里亚别也夫等人的作品。他曾赴比利时、匈牙利、波兰指挥。1958年5月他访问北京,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排演了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获巨大成功。1958年他率苏联国家交响乐团访问中国,受到热烈欢迎。他作有钢琴小协奏曲、木管四重奏及歌曲等。著作有《总谱证法实用指动》教科书,1951年出版第一卷,第二卷未能完成出版。翻译有亨利·伍德(Henrywood)的《论指挥》(1958年俄文版)、夏尔·明希(CharlesMunch)的《我是指挥》(1960年俄文版)。其子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亦是俄国著名指挥家。
Dvořák Kondrashin Melodiya Oistrakh USSRSO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 豆瓣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k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15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中国之行的震撼演奏,1957年珍贵录音版首次公开出版,4CD完美演绎经典名曲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