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kowski
斯托科夫斯基:《幻想曲》原声音乐 豆瓣
斯托科夫斯基 Leopold Stokowsk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12月31日 出版发行: Buena Vista Pictures Distribution
《幻想曲》是迪斯尼最具艺术性的一部作品,也是迪斯尼到目前为止重映次数最多的一部经典动画片,它还是电影史上最早的立体声电影,当年,沃特.迪斯尼对这部影片的宣传重点就是标榜它是一部可以“听”动画、“看”古典音乐的作品。
从对少年儿童甚至成年人的古典音乐普及教育角度上来看,动画片《幻想曲》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积极巨大的,但世界音乐界和欧洲电影评论界却站在维护古典音乐内涵的神圣与纯洁的立场上,批评《幻想曲》图解音乐、简化古典音乐的内涵,是“大逆不道”的。
米老鼠被淹过膝盖的大水惊醒,他发现,扫帚人仍然永无休止地往早已灌满的水缸里倒着水,整个屋子已经成了水的世界。
水越积越多,米老鼠不知道解咒的咒语,情急之下,抓起斧头往扫把身上一阵猛砍。在一声和弦后,全曲顿失力量,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没多久,所有的小碎屑都渐渐苏醒过来,扫帚居然分身了,变成了一个个小扫帚,全都更奋力地打起水来。小提琴、低音管、倍低音管、竖笛争相吹出主题,法国号、短号也来凑热闹,音乐达到前所未有的张力。水越积越多,米老鼠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慌乱极了。
在米老鼠的出色表演下,《魔法师的弟子》成为《幻想曲》中最讨人喜爱的篇章,米老鼠那身穿红袍子的小魔法师的造型更是成为60多年来迪斯尼最着名的代表性标记之一。
1940年,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和制片人迪斯尼由于他们在《幻想曲》音乐创意与制作方面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录音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绩分别荣获了奥斯卡特别荣誉奖;1998年,《幻想曲》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20世纪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2000年,迪斯尼推出了全新版本的"幻想曲2000",用更加精彩的动画和音乐使人们快乐地跨入新千年,而延续并珍藏保留下来的,仍然是米老鼠扮演的这个滑稽可爱的小小魔法师。
米老鼠的师傅终于出现,沉重的铜管乐器中,魔法大师解除魔咒,乐曲回到与序曲相同的缓慢拍子,水势嘎然而止。
与其他的众多魔法师相比,米老鼠这个小小魔法师的故事不免显得有些单薄,米老鼠就象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平凡普通不起眼的小孩子,他的全部使命就是令人们开心,使观众发笑。然而,正是这个顽皮淘气、不自量力,粗心急躁、蹩脚惹祸、满脸稚气的小小魔法师,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以自己那虽不完美却纯真可爱的独特性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给人们一种纯粹而又简单的快乐。
Stokowski - Rhapsodies 豆瓣
9.6 (5 个评分) Stokowsk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8月10日 出版发行: RCA Victor Europe
斯托科夫斯基无疑是本世纪指挥中的音响魔术师,他指挥的作品及尽乐器表现之能事。听他的唱片,就好像为整套音响器材来个大专联考一般,大概什么细节都考虑到了。这张 CD 收录了六首曲子,每张曲子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音色之美,可说将管弦乐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刘汉盛)特别选它来测“音色”。
第一轨是非常狂暴的演出,所有音色和质感都达到了最非常鲜明的临界点。正常的音响系统可以享受到所有音色的质感之美,不正常的音响系统就会太粗、太硬、太尖。
第二轨木管的音色真是太美了,如果你感受不到如蜂蜜般的音色,就要检讨了。
第三轨“沃尔塔瓦河”如果你听了会觉得噪耳,那就代表着你的高、中、低音段并不平衡。
第五轨木管、铜管、弦乐群的音色如果没有让你感叹再三,那绝对有问题,不过是你的系统有问题,而不是录音有问题。
第六轨庞大厚实的弦乐群肯定是录音史上的典范,如果你感受不到的话,那真是太惨了!
——以上摘自《新版唱片圣经》
卡耐基音乐厅 (1947) 豆瓣
Carnegie Hall
导演: 埃德加·G·乌默 演员: Marsha Hunt / William Prince
其它标题: Carnegie Hall / 卡内基音乐厅
纽约爱乐乐团的钢琴手托尼在卡内基音乐厅排练时认识了做清扫工的诺拉。两人相恋结婚、并育有一子小托尼。后老托尼因为自己的新式艺术理念得不到理解被辞退,酗酒摔下楼梯身亡,诺拉努力想要培养小托尼成为能登上卡内基音乐厅的音乐家,并且借着工作之便,让儿子从小就一直观摩在卡内基音乐厅各大师的演出。时间流转,中间穿插很多当代顶尖音乐家的演出。但是小托尼也和父亲一样试图进行新式音乐的创作,与母亲发生了争执并离家出走。诺拉后来成为卡内基音乐厅的管理者,并也对很多有才华的年青音乐家伸出援手,而小托尼最后也登上卡内基音乐厅,完成了母亲的梦想。 (根据台湾友人Hwa's Memory in the Star提供的资料编辑)
多名音乐大师友情出演:指挥家达姆罗施、布鲁诺·瓦尔特、罗金斯基、弗里茨·莱纳和斯托科夫斯基;歌唱家ise Stevens, Lily Pons, Jan Peerce and Ezio Pinza;钢琴大师鲁宾斯坦、大提琴家皮亚蒂戈尔斯基、以及小提琴大师海菲兹;好莱坞作曲家沃恩·门罗
2010年10月23日 看过
纯粹是打给各位大牌的的,来看电影情节的避让。
2010年12月3日 评论 和这部影片不得不说的故事 - 大约在一年前,我在电驴子上下到了一段海菲兹和莱纳合作柴小协的片段,起初以为只是录像之类的,但是最后出现海菲兹和一位女士谈话的镜头,海爷还颇为暧昧地用手托起那位女士的下巴(正是海菲兹和诺拉谈话那段)。再一看文件名中有Carnegie Hall 1947 这才发觉这是一部电影。于是当时就到处找片子。但是很快失望,除了IMDB有些信息,连豆瓣都没有这个条目。在创建了这个条目后,就把它忘了。 今年9月份,偶然想起此片,就在驴子上试着搜搜。结果居然有资源。在一帮D版大户——西班牙驴友的给力供源下(中间有个爱尔兰的老兄供源速度惊人,达到70K,真是国际友人呐),半个月下好此片。一个礼拜做出字幕,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片中的那些大师,不少人之前只是见过照片。当他们操着各自的口音,真实的出现在银幕上时,这种临场感真的是无法形容。为这部片子付出了这么多,值了
BrunoWalter Damrosch FritzReiner Heifetz LilyP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