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iSO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乐 合唱 豆瓣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 Jansug Kakhidze 类型: 古典
详细内容: Symphony No.9 in D minor(“Choral”),op.12501 I.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17’1102 II.Molto vivace 11’3103 III.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16’1004 IV.Presto 25’08演奏:Tdilisi Symphony Orchestra,指挥:Jansug KakhidzeSIMI Studio Choir,artisitic director:Givi MundjishviliNaira Nachkhatashvili,soprano(4)Natalia voichenko,alto(4)Tatalia Volchenko,alto(4)Giya Assatiani,bass(4)广告语: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酝酿多年,1793年贝多芬就想把诗人舒勒(Schiller)的“欢乐颂”写成音乐,1815年他开始真正构思这部交响乐,1822伦敦爱乐协会(Philharmonic Society of London)任命他写这部交响乐,第二年即1823年他真正着手写他这部最伟大的作品。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乐在维也纳首演,当时贝多芬已经完全听不见,但仍担任指挥,虽然有另一位指挥帮助。但是此次演出仍获得巨大成功,在两个乐章的间隔甚至在乐章演奏中观众都疯狂拍掌。第一乐章充满恐惧和希望,畏惧和乐观的感情。到第二乐章则是贝多芬典型的充满力量的风格,旋律快速活跃。哀愁的第三乐章重复了前面的一些主题,就像要在进入第四乐章之前将之前的故事再次展现给观众一样。最后的是暴风似的第四乐章,这也是这部交响乐最著名的有人声合唱的部分。这个乐章加入一个大合唱团及四个独唱,兴高采烈地歌唱舒勒的“欢乐颂”,它唱出贝多芬赞颂人类和平友爱的精神。少数人认为在终曲部分贝多芬重复强调同一主题,就像在使劲驱策那匹在第二乐章已狂奔得筋疲力尽的马。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主题是大家都熟悉且受欢迎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是公认的贝多芬最成功的,也是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其中一部作品。
贝多芬:第7、第8交响乐 豆瓣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 Vakhtang Kakhidze 类型: 古典
出版发行: 上海声象出版社
《贝多芬:第7、第8交响乐》贝多芬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又温和,又狂热,内心充满着尖锐的矛盾。这些也许可以部份的解释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紧张与对胜利的强烈感受。这些感受在他的一些更雄伟的作品中总是那样使人们受到感染。他的多方面性格也在作品中的强烈对比中反映出来。

他特别善于在同一个时间内创作两种性格截然相反的作品,他的第七和第八交响曲都在1811年开始创作。贝多芬几乎刚刚写完第七交响曲中的爆发性的谐谑曲和旋风式的末乐章(1812年5月下旬或6月上旬),就把全副精力转到它的较温柔的姊妹篇。他在第八交响曲的手稿上标注的日期是“1812年10月,于多瑙河上的林兹。”

第七交响曲于l8l2年l2月在维也纳首次演出后立即获得极大的成功。由于反应强烈,这次音乐会的全部节目几天后又重演一次。在这两次音乐会上,Allegretto一章都被要求重演。

第八交响曲的进展较慢。它的首次演出于1814年2月27日在维也纳的舞会剧院举行时,被插在又一次上演的第七交响曲和贝多芬的极受欢迎的《惠灵顿大捷》或《维多利亚之战》的中间。

当他的友人指出这新的第八不如其它作品受人欢迎时,贝多芬咆哮地说:“那是因为它比其他作品好得多!”虽然第七在这两部作品中更受人欢迎,我们有理由相信贝多芬说的是他的真实思想。因为和第七比较起来第八交响曲的整个织体更是无比地细腻,更为精致复杂。在某些方面它更为大胆,尽管看起来它比较严谨。

Symphony No.7 in A major,Op.92
01 I.Poco sostenuto-Vivace 12’32
02 II.Allegretto 08’58
03 III.Presto 08’03
04 IV.Allegro con brio 09’00
演奏: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指挥:Jean-yves Gaudin
Symphony No.8 in F major,Op.93
05 I.Allegro vivace e con brio 09’51
06 II.Allegretto scherazndo 14’29
07 III.Tempo di menuetto 05’33
08 IV.Allegro vivace 06’45
演奏: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指挥:Vakhtang Kakhidze
贝多芬:第4、5交响乐 豆瓣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 Vakhtang Kakhidze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6月5日
《贝多芬:第4、5交响乐》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及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以及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Op.60
01 I.Adagio-Allegro vivace 11:30
02 II.Adagio 11:36
03 III.Menuetto.Allegro vivace 06:15
04 IV.Allegro ma non troppo 05:08
演奏: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Vakhtang Kakhidze
Symphony No.5 in C minor,Op.67
05 I.Allegro con brio 07:17
06 II.Andante con brio 11:37
07 III.Allegro 05:01
08 IV.Allegro 08:59
演奏: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Jansug Kakhidze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乐 科利奥兰序曲 豆瓣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 Kakhidze,J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象出版社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乐 科利奥兰序曲》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

科利奥兰序曲:科利奥兰是传说中的罗马英雄,莎士比亚以他的故事写成一部悲剧。贝多芬于1807年为它创作了这首序曲,瓦格纳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是“他野性难驯,不虚伪,也不谦让。”这首序曲,以科利奥兰本人庄严的姿态开头,紧接着是他的愤怒不安。他愤怒的对抗被一个柔美的主题打断,形成传统奏鸣曲——快板曲式中的对比,这个主题可理解为科利奥兰亲人们的乞求。在发展部,表现了英雄内心的犹豫不定,内心的矛盾以及荣誉的崩溃。结尾,乐队渐渐沉浮在一片寂静之中。

01 I.Allegro con brio 18’08
02 III.Marcia funebre.Adagio assai 16’14
03 II.Scherzo.Allegro vivace 05’25
04 IV.Finale.Allegro molto 12’13
演奏: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 Jansug Kakhidze
05 Overture“Coriolan”,OP.62 07’51
演奏: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Jean-Yves Gaudin
贝多芬:第1、第2交响乐,《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序曲 豆瓣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 Vakhtang Kakhidze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象出版社
《贝多芬:第1、第2交响乐,《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序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Symphony No.1 in C major,Op.21
01 I.Adagio molto-Allegro con brio 10’05
02 II.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08’15
03 III.Menuetto.Allegro molto e vivace 03’32
04 IV.Finale.Adagio-Allegro molto e vivace 06’05

Symphony No.2 in D major,Op.36
05 I.Adagio molto-Allegro con brio 11’16
06 II.Larghetto 12’57
07 III.Scherzo.Allegro 03’26
08 IV.Finale.Allegro 06’52
演奏:TBILISI SYNPHONY ORCHESTRA 指挥:VAKHTANG KAKHIDZE
09 Overture 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Op.43 05’17
演奏: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JEAN-YVES GAU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