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五华楼 豆瓣
作者: C.P.费茨杰拉德(费子智) 译者: 刘晓峰 / 汪晖 民族出版社 2006 - 4
如果单从书名《五华楼》的字面上来理解,很容易将本书误认为是一本关于名胜古迹的著作。然而当我们仔细读下去的时候,这部出自西方学者之手,成书于大半个世纪前的著作却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仿佛从万米以上的高空中拨开云雾往下看到的情景一般,在喜马拉雅山脉西藏高原向南延伸的地带,在连接中国与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交汇地,在布满河谷和高原湖泊的滇西崇山峻岭中,“有一块狭长的富饶的稻米之乡镶嵌在苍山洱海之间,这里就是大理民家(白族)的家园”。于是,作者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六七十年前的大理,重温了一遍祖辈生活的情景。全书以十一章的文字对白族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渊源、社会结构、物产资源、生产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等方面作了生动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加上数百幅照片,全方位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白族的生存发展状态,第一次以人类学家的眼光透彻地剖析了白族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种种特征,澄清了古往今来在白族研究方面某些含混不清的观点,堪称是第一部关于大理白族的优秀的人文地理学术专著。
2019年10月20日 已读
菲茨杰拉德所能看到的这片南疆大地,恐怕早已断绝了与古时的记忆连结。汉化程度极深的白族人也说不清自身的来历。一份人类学的关怀书写,最后发现只剩苍山洱海穿过了时光的雕琢,留了一部分原本的面貌与今人相逢。但她们静默不语,任凭一些奇幻的见闻、传说在她们之间流荡,让神往者自行畅想有关这片土地的身份。
云南 人类学 历史地理 大理 文化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豆瓣
作者: 邹逸麟 / 张修桂 科学出版社 2013 - 11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精)》主要反映我国全新世以来一万年自然环境的演变,包括气候、植被、动物、水系、海岸、沙漠等自然要素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参与者都在历史地理学科领域里有多年研究的经历,并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吸收最新发现的资料和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最后由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统稿、定稿。本书主要论述我国气候、植被、主要河流、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过程,进一步探讨我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变迁的规律。各章节的资料来源,除了大量历史文献外,还包括了考古学研究和野外实地考察等成果,并且运用了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放射性碳元素年代测定等方法。
地理学与历史学 豆瓣
作者: [英]阿兰·R.H.贝克 译者: 阙维民 商务印书馆 2008 - 1
该书集中探讨了北美、英国和法国的历史学者与地理学者的著述。作者分别分析了历史学者和地理学者有关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关系的观点;依次论述了区位地理学与历史学、环境地理学与历史学、景观地理学与历史学以及区域地理学与历史学。为了跨越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鸿沟”,作者提出了一些有关于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一些基本原则,这是一项旧学新研,意味着这门综合学科的一个“新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