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新天下主义 豆瓣
作者: 许纪霖、刘擎主编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2
本书为许纪霖、刘擎主编“知识分子论丛”第13辑。
【中国作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在今天要实现的不仅是民族与国家的复兴梦想,还应包括民族精神的世界转向。】
新天下主义是对传统天下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双重超克。它抛弃传统天下主义的中心化和等级化倾向,又克服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狭隘立场。
在世俗化时代,以“承认的政治”为原则,新天下主义将建立一种新的天下之普遍性。
------------------------
中华文明的普世性,只能建立在全人类的视野之上,而不是以中国特殊的价值与利益为皈依。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经是天下主义,到了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天下主义如何转型为与普世文明相结合的世界主义,这应是一个文明大国的目标所在。
——许纪霖
中国传统文化不只是中国的思想资源,正如欧洲的理性主义和民主已经不只是西方的思想资源。在这个时代,我们处在同一文化地平线上。这部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同质化”的文化,而是意味着我们看得见别样的、同样丰富的风景,我们彼此看见。
——刘 擎
2020年5月26日 已读
“新天下主义”是应对一种现实焦虑而生:民族国家作为制度建构在对内(边陲少数)对外(唯利是图与威胁紧张)的处理应对上未能交出令自由派知识分子满意的答案,急需另一套概念逻辑去作精神内核的补充。这些自由派尝试在帝国的天下观念中找寻能对接如自由、平等等现代价值的话语、史实资源,却未能有力证明当传统天下观念被那些普遍共识价值革新了之后,借用“天下”话语还是否必要,这样的诉求与政治自由主义到底有什么区别。研讨中新儒家那些接近空想的论述同样没有成功应对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崇明等保守的自由主义建制派反而显得更能提出一些脚踏实地的问题。无论如何,与论者全部将问题局限于传统建制构想的框架下考虑,多元主义下的新趋势、新可能依旧被他们华丽丽地无视了。
合法性 天下 思想史 政治哲学 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