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The Easter Parade 豆瓣 Goodreads
8.8 (6 个评分) 作者: Richard Yates Vintage Classics 2008 - 4
The famous opening line of the novel warns of the bleak narrative to follow, "Neither of the Grimes sisters would have a happy life, and looking back it always seemed that the trouble began with their parents’ divorce." Emily and Sarah Grimes are sisters who share little in terms of character but much in terms of disappointment with their lives. Emily, the more intellectual and cosmopolitan of the two, seeks love in numerous disappointing affairs and short-term relationships while Sarah, the prettier and more conventional sister, marries young and bears children to an uncouth and abusive husband. Their troubled, rootless mother, Pookie, like many Yatesian matriarchs, is likely modeled on his own mother, who was nicknamed "Dookie". The novel, beginning in the 1930s when the sisters are children and ending in the 1970s with Sarah's death, primarily revolves around Emily as the book's central character, though the book employs Yates' characteristic and seamless shifts of consciousness throughout.
2023年7月17日 已读
What a planed malicious assault on approximately all women(except that religious private school wife of peter)back to 40s-60s in USA! No matter how all those male jerks messed up,they would still make through their lives with the multiple understanding of those women around.But on the other hand,those women-especially Emmy and Sarah-would experience nothing but sufferance and bitterness. Unless I've missed some extremely important context of Yates, rn I'd like to count it on his "liberals" hatred. But still I'd like to figure it out in more books and details. PS damn Yates indeed got some gift of writing. All those verbs are exceptional.
novels yates 保守主义 历史 女性
本阵杀人事件 豆瓣
本陣殺人事件
7.4 (43 个评分) 作者: [日] 横沟正史 译者: 于壮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9
《金田一探案集》:唯一抗衡“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推理杰作
堪称本格推理小说典范
日本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代表作
日文版系列销量突破5500万册
横沟正史著作已绝版多年,此次独家中文授权,忠于日本角川书店原著,未做任何删减
金田一探案集第1案:《本阵杀人事件》
名侦探金田一首次登场,荣获第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横沟正史自选“金田一探案集”10大佳作第2名
他,肤色白皙,个子矮小,有些结巴,爱挠头发。
帽子软塌塌,和服皱巴巴,裙裤松松垮垮,木屐已磨秃,脚趾几乎露出短布袜。
经常被警察误当成嫌疑犯,破案只凭脑袋瓜。
他,就是名侦探金田一。
冈山县,农村,入冬。
没落的本阵后裔一柳家迎来喜事,家主贤藏迎娶了年轻的新娘。然而新婚之夜却传出恐怖的琴声,三根手指的指痕成为了揭开密室之谜的线索:多人作证,一个可疑的三指男人曾在一柳家附近出没。
众人都为凶手的手法与去向苦恼,唯有应邀前来的金田一耕助看似另有所思……
回到战后日本推理小说的起点,探寻传统家族的保守与偏执带来的人性悲剧。
《本阵杀人事件》,日本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代表作——金田一探案集第1案。日文版系列销量突破5500万册。
不读《本阵杀人事件》可不行,全人类必读的名作。——绫辻行人
横沟正史著作已绝版多年,此次独家中文授权,忠于日本角川书店原著,未做任何删减。
2022年4月19日 已读
贞操杀人事件和厌女杀人事件合集:无贞操的女人该死,有贞操高智慧的女人该死,无贞操高智慧的女人更该死。作者下意识吐出了这种观念心声,并融入了写作的每个角落。《黑猫酒馆事件》那个地产佬的自白真能把人看吐。作者能够构思出这么细腻复杂的机械密室,但投入于杀人动机设计的想象却如此匮乏。而将这种结果诉诸时代局限很可能是偷懒的逃避。从故事描述、情感渲染的水平而言,《古井怪谈》篇幅最短但水平最高。机械密室可能让很多推理迷感到兴奋,但《黑猫酒馆》的凶手运用了更微妙精细的心理暗示手法,是三个故事里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者。
小说 推理 文艺 横沟正史 金田一
使女的故事 豆瓣
The Handmaid’s Tale
9.0 (5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陈小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全球现象级畅销书,经典形象新版回归
同名剧集前三季豆瓣平均8.8分,第四季2021年即将播出
---------------------------------------------------
“我们中那些有幸在1985年《使女的故事》面世伊始就读过小说的人,肯定还记得当初这部作品带来的震撼,既有一种幽闭恐惧式的精准,又有那种令人惊愕的先知先觉。”
——《卫报》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可怕的是她在三十年前就预见了这一切。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曾以为我们足够理性,这样的事情不可能真的发生。三十年过去了,我意识到过去的自己过于乐观……这本书是我们中的预警者。”
——尼尔•盖曼
“她始终在提醒我们,关注正在发生的事。这真的很重要。”——珍妮特•温特森
--------------------------------------------------------
奥芙弗雷德是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她是这个国家中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和这个国家里的其他女性一样,她没有行动的自由,被剥夺了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使女们每天只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 动都受到“眼目”的监视。更糟糕的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类不仅要面对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等问题,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等级分化和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女性并非这场浩劫中唯一被压迫的对象,每个人都是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里的受害者。
2020年11月30日 已读
文学意义上最触动我的段落:和女儿逃亡被包围,听到“趴下”的命令却只能自欺欺人地抱着女儿扑倒在地,在耳边一直说妈妈在没事了。然后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带走。结尾很有创意,也是全书最恐怖的手笔。
女性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 小说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神渊古纪 龙渊残卷 豆瓣
作者: 某树 / 沈纯 新星出版社 2020 - 6
剑与血的上古玄幻史诗故事
赤血炉火,神预降临,剑锋相对,再续绘卷。
精雕细琢,反复推敲
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龙渊之中一场永不停歇的洪流。
核心卖点编辑推荐:
古剑奇谭单机游戏世界观小说之二,精心筹备数年之作,揭露上古不为人知的过去,讲述龙渊一族以及上古七把凶剑的过往。
本土实力团队,精雕细琢,演绎一个饱含人文情怀的完美故事
植根中华传统,想象瑰丽,构建出宏大完整逻辑严谨的世界观
内容介绍:
本书为长篇小说,讲述龙渊少年池坚为了探寻龙渊七剑中“慧蚀”被盗的真相而跟随前辈白荼从地下世界龙渊来到神州,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得知了一段上古的往事以及白荼跟赤水女子献之间的故事,最后查明“慧蚀”被盗的真相——龙渊是安邑的后代,伏羲要再次埋葬这个血脉,女娲为了拯救龙渊,而设计了这场戏。最终池坚继任族长之位,率领族人跟随女娲弃城而去,告别神州,进入地界,永不再出。
2020年10月29日 已读
在古剑奇谭三之后以龙渊为题填世界观的坑很心机。回到上古的节点补完设定,似有还无地呼应了三代结局巫之堂的七剑铭印,让巫炤的后手更显诡秘。但这部设定小说仍旧无法摆脱上一部的缺陷:人物的内心刻画欠缺细致的纹理,对话文本不够精炼(对照游戏内的文本高下立判),部分段落中当下与回忆穿插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不过故事细节融入很好:太子长琴与悭臾的段落写得利落动人,让玩家更加明瞭他们之间友情的细处。对铸剑术另有想象的白荼流落下界,似乎也为后来西陵工匠婆烨锻造凶剑太岁、王剑天鹿留下了诠释的注脚。当然,还有那位投入火剑炉的角越大人、四处探寻“剑道”的仙匠......最后:很难共情龙渊。一边不服从神力高高在上的统治,一边以此为由以利剑残杀“人族”他者,这种逻辑非常矛盾。希望收尾一部能写得更好。
世界观 古剑奇谭 小说 神渊古纪 龙渊七剑
神渊古纪 烽烟绘卷 豆瓣
作者: 某树 / 逐风 新星出版社 2020 - 6
世间的第一把剑——
始祖剑“断生”夺神饮血,横空出世。
锋芒所向,乃是洪涯境中高高在上的众神。
是凡人向苍天的抗争,亦是永生与剎那的相击。
壮丽山河,是那对兄弟铺开烽烟的画卷,
以剑蘸着神魔的血,写就的新世界。
四方上下曰宇,古今来曰宙。
盘古撑天,烛龙吐息。世界从混沌中诞生。
那是源自上元太初历四百七十二年,不周山中响起的一曲琴音。
他终于切实领会到光阴的无情。
人生如飞鸟,相失于天地。
从此大雪封山,而余音不去。
2020年10月29日 已读
新版二刷。再读还是嫌弃执笔者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大铸剑师襄垣与蚩尤的内心纠葛写不明白,斩虚破空的始祖剑已然出世。上古人族的战斗场面描写也显得平淡冗余,缺了恢弘的气势。不过如今仍觉师旷的断章很好,寥寥数语将钟鼓的内心写得足够真切。
世界观 古剑奇谭 小说 神渊古纪
彷徨 豆瓣
9.4 (18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本书收作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十五版次。
2020年3月29日 已读
《在酒楼上》《肥皂》《弟兄》极其喜欢。《祝福》今天读来更觉凄戚。读过林毓生的主观附会与借题发挥,更加细心地注意《在酒楼上》的枝末,更觉林毓生立论的私心。鲁迅老师短篇中那些短句遣词,真是彰显锤炼的功用。
中国 女性主义 小说 文学 新文化运动
Slayers! 秀逗魔導士 豆瓣
作者: [日本] 神坂一 译者: 蟲破斬 奇幻基地出版事業部 2009 - 1
◎聯合推薦
暢銷作者/御我
尖端出版企宣/大破
全台知名動漫、輕小說專門店
創下史上無人能敵,輕小說2,000萬冊銷售。
動漫畫改編,聲優天后林原惠代表作。
台灣讀者動員連署多次、最期待中文化的小說。
史上最平胸、魔法最強、脾氣最暴躁美少女魔導士--莉娜‧因巴斯,亮麗登場!
大家好,我是莉娜‧因巴斯。雖然這麼說未免有自誇之嫌,不過我可是身兼天才魔導士與戰士,天下無敵的美少女。
踏上旅途四處漫遊的我,今天依然為了自己的興趣和收入,努力不懈地欺負盜賊。
在這趟旅途中,我遇上本領高強的英俊劍士高里‧加布列夫,以及力量遠勝過人類極限的魔法劍士傑路剛帝士‧格雷瓦茲等可疑人物。充滿傳奇性的人物赤法師雷藏也跟著出現,令事態更加撲朔迷離。
還有件更奇怪的事--我搶來的寶物裡,好像有一樣東西,暗藏著毀滅世界的祕密……。
美少女咒文炸裂的奇想天外、幽默痛快奇幻小說。
第一屆奇幻長篇小說大賞準入選得獎作品。
2019年10月29日 已读
#电子书 赤眼魔王夏布莱尼古德、黑魔法、光之剑、混沌中的金色魔王、重破斩……童年时遇见的这个世界奇幻又神秘。为了补完并未动画化的内容翻一翻,盛传的“黑暗”的原著其实一样充斥着无聊的笑点,只是多了不少低级的黄色描写而已。
小说 日本 漫画 秀逗魔導士 轻小说
不愉快的果实 豆瓣
作者: [日] 林真理子 珠海出版社 1999 - 7
本书作者林真理子,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以小说、散文驰名于日本文坛,并多次获奖。 当女麻也子喜欢打扮,颇有风韵,经常出入美容沙龙。大学毕业后她嫁给了工业系统的航一。七年的婚后生活,消磨了他们初恋时的激情。航一是“工作狂”,对妻子毫无兴趣,使麻也子经常与别的男人幽会。 与麻也子曾经有过关系的四个男人:一个是高中时结识的,现已不知去向;一个是心胸狭隘的,因未能和麻也子成婚而至今怀恨在心。其次是野村,在有名的广告代理店工作。他出手大方,举止潇洒,处事很有分寸。他曾为麻也子的青春时代镀上一层强烈的色彩。第四个是身材和容貌都出众的工藤,从而引出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婚外情。但最后麻也子似乎终于明白了,男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总是我最吃亏。 本书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纯情、流畅。作品以细腻的笔调深刻地揭示了“婚外恋”者的内心世界,把困惑、愧疚、欢愉、苦闷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质数的孤独 Eggplant.place 豆瓣
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
7.7 (124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保罗·乔尔达诺 译者: 文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3
《质数的孤独》是意大利八〇后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即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并迅速成为欧美超级畅销书,迄今在欧洲销量已超过500万册。同名电影于今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马蒂亚是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质数中的一个,而中学同学爱丽丝正是他的孪生质数。他们都有痛苦的过往,同样孤独,同样无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从少年到成年,他们的生命不断交叉,努力消除存在于彼此间障碍,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就像孪生质数,彼此相近却永远无法靠近。
警察难做 豆瓣
作者: 冰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 3
《警察难做》内容简介:警察,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弱势群体;他们可以为陌生人出生入死,也可以让他人生不如死,他们一边接受着感激的泪水,一边负担着绝望的诅咒,他们总在冲突的漩涡中身不由己,却要承担这个漩涡吸引过来的目光与责任。陈麦就是这样一个基层警察,被制度限制,被利益诱惑,被欲望驱使,被良心折磨,被爱缠绕,被恨笼罩,本想在世俗中随波逐流,却在漩涡中越陷越深。15年的警察生涯,陈麦始终处于各类冲突的漩涡中心,上访的来了他去截访,抗拆的来了他去维稳;曾被人用枪指过头,也曾亲手击毙暴徒;闲来鬼混于色情场所,一纸命令又冒死潜入国际贩毒组织当卧底;打黑他冲在最前面,但事前先保护好自家兄弟,别人指控他滥用特权,他却连自己也保护不了,威严神圣的制服下面,肉身的躯壳充满七情六欲,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万劫不复……翻开本书,让一个混迹于黑白两道的警察,带您透视当下社会突发事件的表相与真相。
海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8.6 (334 个评分)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女子暗恋男主人公18年,直至临死才决定向他告白。
2012年2月15日 已读
他用近乎奢侈的笔墨去重塑那些敏感心灵的一丝丝颤动。这些颤动,与孤独有关,与成长有关,更与爱情有关。茨威格对一种竭力内心独白的叙事方式的驾轻就熟,使其文字在心灵内外转换交替之间,带给读者一种既亲昵而又有距离感的抑扬顿挫。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奥地利 小说 茨威格
牛虻 豆瓣
The Gadfly
作者: 伏尼契 译者: 马亚静 上海三联 2008 - 5
《牛虻》是一本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齐名的红色经典,书中的牛虻是“保尔·柯察金”式的人物,他为了革命,放弃了爱情与生命,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牛虻》是一部好书,内容富于教育意义,语言风格别具特色。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会从中吸取到丰富的文学养分。
屋不是家:混聲合唱 豆瓣
適然
作者: 適然 川漓社 2011 - 7
《屋不是家:混聲合唱》收錄適然十篇關於流離失所的小說,小說裡的主角從馬鞍山、跑馬地搬到石塘咀,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男子的住處到女子的住處,再到一個女子和另一個女子的棲身之所,從地球的這一端到另一端……其實都可能是「在路上」,在此處或彼處之間,在暫住與流離之間,無以安身,那就不知何處是家了。
在適然的小說裡,總有如此或如彼的兩項,在愛或不愛,在或不在、是或不是之間,可都不免或因互相消融和而互相稀釋,或因偏執而時濃時淡;這比例猶如隔窗、隔街、隔枱、隔這、隔那的對望,一不留神,便恍如隔世了。
本書由歐陽應霽任美術顧問。
太平盛世 豆瓣
作者: 闻人悦阅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1 - 5
那些洒满阳光的午后,风自遥远的地方吹过来,带来海的味道,旧日的记忆与梦想也自蒙蒙的印象中清楚地晕染开来。闻人悦阅以絮絮语调、顺畅笔触,淡漠中闪现的丰沛感情,书写曾经敏感柔软的少年心事,青春张扬的浪漫情怀,指点江山的睥睨青年与目睹“九一一”灾难后人们亟欲拥抱盛世的渴望与怀疑;深深镂刻出怀念情思与对太平盛世之反思。全书弥漫着淡淡哀伤氛围,却又有着恰如其分的明媚,让人在心情跌宕的同时也能会心微笑。
“我想这大概算是一个系列的成长笔记,孩子长成少年,少年离家远行,生活初露端倪,如流水一般继续前行。”
德米安 豆瓣
Demian: die geschichte von emil sinclairs jugend
8.7 (261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丁君君 / 谢莹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3
《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2011年7月16日 已读
书名是叫“德米安”,但感觉全书中写得最精彩的是辛克莱和皮斯托留斯交流,逐渐觉醒的部分。可能性、自我、世界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意义交汇,将这本开头略显平淡的书推向高潮。个人感觉皮斯相对德米安,对于辛克莱来说更重要。然而当惊动人心的心灵交汇随辛克莱一个“鲁莽的错误”之后戛然而止,后文转入对自我意识一种宗教式心灵追溯的描述,虽然语言依然优美,想象力依然奇特,但却无处不在提醒你“这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著作”,从这点意义上讲,就没有前文那么好看了。但毕竟瑕不掩瑜,这本小说是一个犹如精神洗礼般的篇章。
HermannHesse 小说 德国文学 赫尔曼·黑塞
且听风吟 豆瓣
風の歌を聴け
7.5 (11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村上春树以中篇小说《且听风吟》开始文学创作。
“我”在酒吧捡到一个醉倒的少女,在她的家中度过了醉意朦胧的一夜。醒来的误会还未能解释清楚,他们已经成了一对情人,伤感的往事还未诉说清楚,她却已经一去无踪影。短短十八天的恋情,结束的又似没头没脑,又似包含无限。“我”只有独自悄坐海边,谛听夏风轻吟。
2011年6月21日 已读
”喜欢动物的什么?”“...应该是因为它们不会笑吧。”——距离、隔膜、无关。一句诙谐如此的话,可以让读者笑出孤独来。
且听风吟 小说 日本 村上春树
城市与狗 豆瓣
La ciudad y los perros
8.6 (33 个评分) 作者: [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译者: 赵德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8
《城市与狗》以位於秘鲁首都利马的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Colegio Militar Leoncio Prado)校园与扰攘的利马市为舞台,围绕着几个中心人物-军校5年1班的同班同学:「美洲豹」(El Jaguar)、「奴隶」(El Esclavo,里卡多·阿拉纳Ricardo Arana的外号)、「诗人」(El Poeta,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Alberto Fernández的外号)、博阿(El Boa,这个称号有蛇的意思,美洲豹、博阿、「山里人」El Serrano卡瓦Cava、鲁罗斯Rulos是班级地下组织「团体」El Circulo的4大主将);甘博亚中尉(Teniente Gamboa,负责带他们5年1班的军官);核心女角-特莱莎(Teresa,校外姑娘,「奴隶」的邻居和暗恋对象;「诗人」的情人;「美洲豹」小时的邻居和好学伴(後来成为他的妻子),与3大男主角「美洲豹」、「奴隶」、「诗人」有着关键性的连结)等展开铺陈。
《城市与狗》(La ciudad y los perro')是秘鲁、西班牙双重国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的成名作,被认为是标志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本书与巴尔加斯·略萨的许多其他作品同样在作者祖国秘鲁的威权时代里遭到禁毁的命运。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豆瓣 Goodreads
7.7 (467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0 - 9
所谓“公路小说”就是以路途为载体反应人生观,现实观的小说。

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韩寒新书的出版将会在中国创造一个历史事件,文章开头“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用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新幻象”的念头——《1988》就此问世。
许三观卖血记 豆瓣
8.8 (90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1
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他只能用卖血来维持,每当无奈时,就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15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
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千江有水千江月 豆瓣
7.9 (25 个评分) 作者: 萧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5
小说男主角、台北青年大信初到嘉义县市布袋镇,经女主角贞观导游地方,两人因而相恋。后来贞观至台北上班,大信至金门当兵,两人之间的情愫产生变化。
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台湾民俗的瑰丽与趣味,而贞观与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恋情,为这个时代逐渐失去的纯然恋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