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的历史观 豆瓣
作者: (美)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 译者: 彭刚 / 顾杭 译林出版社 2014 - 2
本书围绕对19世纪到当代的德国历史观和德国民族史学思想传统的讨论,追溯了德国自由主义的悲剧性历史,考察了使德国民族主义的反民主特征得以合法化的历史观。当现代历史研究十九世纪首先在德国大学中被职业化的时候,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德国的历史研究绝非如德国历史学家们声称的那样科学和客观,而是受到了对德国民族性认同的深刻影响,其要旨在于拒斥启蒙运动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的观念。德国历史思想的最根本贡献,亦即对史料的批判性分析的强调,与一种试图将特定政治和社会现状合法化的、远非客观的“历史主义”结合在一起,这种“历史主义”虽不能说直接导向了纳粹主义,但在很重要的方面为1933年德国彻底抛弃民主制度和确立权威主义的恐怖统治扫清了道路。
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 豆瓣
Liberalism and Modern Society
作者: [英]理查德·贝拉米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 10
在《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一书中,贝拉米检讨了自由主义思想在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演变,探讨了密尔、格林、涂尔干、韦伯和帕累托以及其他一些思想家的著作,将他们的理论与其各自的历史背景紧密地联系在 起,揭示了诸多隐藏存自由丰义思想之下的社会与道德假设的偶然性 现代社会在整个19世纪早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贝拉米认为.这些变革从根本上破坏了自由主义的许多核心原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批判性地检讨了反映在哈耶克、诺齐克和罗尔斯这些当代政治哲学家著作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指出他们的自由丰义所立基的社会观念和道德直觉如今是时代错误的和站不住脚的 他丰张.只有 种建立存现实主义基础上的民主自由主义才能为现代世界复杂与多元的社会提供一种合理的政治理论。
2019年12月31日 已读
与其他理论家不同,贝拉米并不单纯从理想建构角度反省自由主义的得失。他检视自由主义思想在英法意德四国不同形式的历史参与,落脚于尝试实践自由主义的知识者诸如霍布豪斯、涂尔干、帕累托、韦伯等人在各国具体的历史社会环境的遭遇与变迁,展现了同宗思想的不同变奏,又强调了其共同的困境:个人自由假设在实践中遭遇不同个体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斗争,摧毁了自由主义建构社会的可行性。一定程度上,贝拉米还在章节安排之间暗示了自由主义历经不同实践的变化:乐观主义(进步主义)—调和证明(涂尔干社会学)—理想怀疑(帕累托的怀疑)—放弃调和承认冲突之下再论证(韦伯)—转向理想建构探讨应然层面(当代政治哲学复兴)。最终他对伦理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的批评很有说服力,但推崇那套韦伯式的现实主义却让人看着都直摇头。为什么你就确定程序可靠?
古典自由主义 帕累托 德国 德沃金 意大利
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 豆瓣
Max Weber und die Deutsche Politik 1890—1920
9.5 (8 个评分) 作者: [德]沃尔夫冈·J.蒙森 译者: 阎克文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0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政治密切相关:他激烈批评俾斯麦和德皇保守的社会政策,却更失望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软弱;他在“一战”中出于德国利益稳步推动“体面和平”的实现,却被自私的政治领袖葬送;他在魏玛制宪中期盼卡理斯玛威权领袖重振大国荣耀,却未料到会是纳粹主义的兴起……
本书是德国历史学界的重要著作。作者蒙森向读者揭示了韦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热忱的自由主义者,却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厘清了韦伯这两个看似矛盾、相悖的立场之间的重要联系。
他们在20年代营造了一个神话,就是韦伯作为一个天然领袖被极度冷落了,但他们描绘的这幅伟人肖像是根本不恰当的……我的目标是根据对原始资料的谨慎分析刻画韦伯的政治人格,这不是一种片面的意识形态解释,而是力求描绘出韦伯的全部复杂性,包括他的内在矛盾与模棱两可。
——沃尔夫冈·J. 蒙森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沃尔夫冈·蒙森是20世纪闻名于世界的德国历史学家,在英国史和德国史研究领域名声斐然,在韦伯思想研究方面更是首屈一指。蒙森生于史学世家,其曾祖父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因写作《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父威廉·蒙森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本书德文版甫一出版便在学界掀起巨大波澜,蒙森对韦伯极具争议性的解读,令这本书先是遭到尖锐抨击,之后逐渐获得普遍好评。许多学者赞誉蒙森“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
◆本书是最详实韦伯传记,是了解韦伯生平及其思想的必读书。在这本独一无二的韦伯传记中,读者将发现一个全新的在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徘徊的韦伯。
◆这是一本韦伯传记,同时也是一本史料详实、论述有力的德国政治史。其从经济崛起却政治保守的19世纪末德国讲起,一直叙述到民族复兴焦虑掩盖了魏玛宪制脆弱的“一战”后的德国,几十年间诸多重要的德国政治家如俾斯麦、威廉二世、胡戈·普罗伊斯等轮番上场。
◆本书译者阎克文是马克斯·韦伯著作中文本译介的专家,从事相关译介工作近二十年,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韦伯著作中译本,半数以上出自阎克文的译笔。阎克文为本书撰写一篇译者序,详细阐释了本书的历史价值以及韦伯的政治使命。
◆特邀著名学者、韦伯研究专家钱永祥为中文版撰写导读。导读将韦伯所处的历史与政治环境及其思想对中国目前处境的借鉴意义一一详述,可谓情理兼备、发人深省。
···
【学者、媒体评价】
尽管由于命运和环境的作弄,(韦伯)没有在政治方面享有显赫的地位,但却毫不减损他杰出政治家的本色,他的伟大就像一个没有手的拉斐尔,没有功绩但却有无限的潜力。
——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韦伯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之一。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瑟尔( Lewis A. Coser)
沃尔夫冈·蒙森详细重建了马克斯·韦伯的政治观点……尽管蒙森打破常规的观点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他在学术史料上全面彻底的挖掘不容置疑。
——《美国社会学期刊》
蒙森这本著作的价值不在于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而在于对散落各处的文献的仔细校订,系统性的分析,以及从民主和反民族主义者的角度对韦伯突出敏锐批评。
——德国历史学家克洛泽·爱泼斯坦(Klaus Epstein)
在浩瀚的韦伯二手文献中,认真研究“政治人”韦伯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者,首推蒙森這本经典。
——台湾著名学者钱永祥
购买时间 豆瓣
Gekaufte Zeit: Die vertagte Krise des demokratischen Kapitalismus
作者: [德]沃尔夫冈·施特雷克(Wolfgang Streeck ) 译者: 常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5 - 8
资本主义国家常常通过使用金钱这一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最神秘的机制,来消除社会冲突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最终,“过去几十年金钱的魔力终于变得过于危险,现在没有人敢用金钱去购买时间。”
施特雷克•沃尔夫冈在法兰克福阿多诺讲座中分析了2008年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国家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他将其描述为战后资本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转变的漫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而这一转变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已经开始。
《购买时间》是一本出色的关于经济危机的启蒙读物,因为它展示出当前这种局面有着令我们深感不安的根源:民主和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转化。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对2008年金融危机最好的分析——内容丰富、可信,言辞激烈且尖锐。”
——乌尔里希•托伊舍(Ulrich Teusch),西南广播公司(SWR 2)
“施特雷克找到了一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启蒙的危机讲述方式,这种方式让人看得更清楚,而不会因为世界的复杂性而悲观失望。”
——《南德意志报》 (Süddeutsche Zeitung)
“我们不一定要赞同施特雷克的怀疑态度,但这种怀疑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希望这本书能赢得很多读者。”
——史蒂芬•福格尔(Steffen Vogel),《日报》(Die Tageszeitung)
法兰克福学派 豆瓣
作者: (德) 魏格豪斯 译者: 孟登迎 / 赵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11
《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套装共2册)》是德语世界中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关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著作!《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套装共2册)》全面描述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学术群体从魏玛时期建立“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到该所成员流亡美国以及战后返回德国,直至1970年代初期的这段历史,呈现了理论发展的过程以及学术环境和社会政治的背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套装共2册)》通过评论性传记对学派的主要人物如霍克海默、阿多诺、洛文塔尔、弗洛姆、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由此展现出一幅法兰克福学派迁延发展的生动画卷。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1979) 豆瓣 TMDB
Die Ehe der Maria Braun
8.5 (80 个评分) 导演: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演员: 汉娜·许古拉 / 克劳斯·洛维奇
其它标题: Die Ehe der Maria Braun / 婚事
德国人玛丽娅(汉娜·许古拉 Hanna Schygulla饰)和赫尔曼(克劳斯·洛维斯奇Klaus Löwitsch饰)的婚姻在乱世中注定了动荡飘摇。在赫尔曼上战场之后,玛丽娅等候丈夫回来的心从焦急变为绝望,德国战败,赫尔曼大概也在前线牺牲了,玛丽娅只好嫁给了一个黑人军官比尔(格雷戈·伊格斯Greg Eagles饰)。然而,在玛丽娅的心中,赫尔曼永远是无法抹去的至爱。
奇迹发生了,赫尔曼竟是没死,他的回来引发了和比尔之间的决斗。慌乱中玛丽娅举起凶器,杀死了比尔。这项谋杀罪赫尔曼自愿顶了下来,赫尔曼的入狱,令玛丽娅再一次陷入了无尽的等待。
富商奥斯瓦尔德(伊凡·德斯尼 Ivan Desny饰)对玛丽娅照顾有加。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因为和奥斯瓦尔德一起而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尽管如此,狱中的赫尔曼始终让她牵挂,玛丽娅和奥斯瓦尔德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
朗读者 豆瓣
8.1 (109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钱定平 译林出版社 2009 - 2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侵袭中恢复过来,他只是为了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情欲,或者是爱情,在15岁的少年伯格心中渐渐燃烧起来。
电车售票员汉娜总是让伯格为她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并最终影响了后来岁月的时光……
2013年3月31日 已读
或许家庭对过去的态度造就了米歇尔的人格,这种人格驱使其背叛汉娜,又为汉娜的隐瞒而愤怒,在是否维护汉娜的问题上犹豫不决错失机会,接下来又因为对这个决定的内疚而永远失去汉娜,历史在人心中的曲折传递连接了过去与当下,这种隐晦的震撼感让人惊讶,无法承受.
德国 文艺 朗读者 本哈德·施林克 爱情
朗读者 (2008) 豆瓣 TMDB
The Reader
8.5 (1015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戴德利 演员: 凯特·温丝莱特 / 大卫·克劳斯
其它标题: The Reader / 为爱朗读(台)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而此时米夏(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2009年初的第81届奥斯卡上,该片共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5项提名,最终温丝莱特凭借该片折冠当年奥斯卡影后。
2013年2月17日 看过
电影给米歇尔加了一句对汉娜的质问.汉娜也冷冰冰的说了人死不能复生.没有最后的通话.但汉娜不是那样说的.汉娜是错了,但我很难过,不仅因为汉娜,也为米歇尔.
德国 朗读者
浪潮 (2008)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Die Welle
8.6 (1214 个评分) 导演: 丹尼斯·甘塞尔 演员: 于尔根·福格尔 / 弗雷德里克·劳
其它标题: Die Welle / 恶魔教室(台)
赖纳•文格尔(Jürgen Vogel 饰)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荣获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Frederick Lau)。
2011年6月11日 看过
熊培云兄说过: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自由与专制的距离,就如我们生活中光明与阴暗两面之间的距离。
专制 德国 政治 浪潮 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