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中国的颜色 豆瓣
7.8 (6 个评分) 作者: [法] 布鲁诺·巴贝 摄 / [法] 尚陆 编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4
从1973年至2018年
大量的照片,见证中国的发展变迁
少见的彩色,记录中国的时代记忆
·
玛格南图片社前主席、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摄影生涯中,有关中国的精选之作
全球范围内,首次集结出版
·
◎ 编辑推荐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彩色胶卷拍摄中国人 民普通生活的人极少,而布鲁诺·巴贝是第一个用彩色胶卷大量拍摄中国的玛格南摄影师。他的作品让一直以来只能从黑白照片中想象历史的人们,有了更直观的视觉感受;
☆ 拍摄时间跨越46年,拍摄地点涉及国内二十多个城市;
☆ 照片中的大量细节,客观展现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
☆ 颜色主题的论述,主观体现发展变化中人民的心理感受;
☆ 大师镜头、极致用光、柔和色调、精彩构图,尽显一位真大师的摄影特点;
☆ 质量达8斤,厚达50毫米,国内最高印刷工艺和装帧设计,使书极具收藏价值。
·
◎ 内容简介
1973年,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巴贝作为总统府认证的新闻记者加入了随行记者团,他用最喜爱的柯达克罗姆胶片记录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场景。自此,巴贝多次来到中国,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四川、广西、新疆、香港、澳门等地。记录如:虹桥机场参加迎宾活动的学生们,最高领导人会晤,为巴贝题词作画的书法家画家,在故宫休息的游客,在天安门的列队的红卫兵,在街头推着小车卖冰棍的奶奶,在进行军事演练的士兵,在简易乒乓球台打球的儿童,在照相馆照婚纱照的新婚夫妇们等等。全书以三百余幅彩色照片记录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演变。
·
◎ 名人推荐
巴贝的摄影,让我见到了——或者说重新见到了——我童年时期中国的真实色彩。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
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 豆瓣
作者: 李健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 3
收录了目前国内动物园以及其他相关饲养机构中100余种本土哺乳动物的资料,它们有的躯体庞大,有的小巧玲珑,也有的集凶猛与美丽于一身,还有样貌颠覆了人们想象的奇特动物。作者李健自幼热爱动物,尤为关注中国本土动物在国内的境况。他多年来行走于国内的动物园中,用镜头记录与我们世代相伴却日益减少的中国哺乳动物,以期留住它们的身影。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中国动物种类的丰富和稀有,旨在提高人们保护中国珍 稀动物资源的意识。
民间,民间 豆瓣
作者: 杨延康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民间在哪里?当然在民间,这是谁都知道的。这里所谓的民间,系指真正的民间,那个潜藏在社会与现实底层的民间。此书试图以对民间的深入挖掘和阐释以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揭示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民间”。 所以,选取角度和图片的另类并不是初衷,对于游离于“我们”视野之外的底层社会生命力的展示,才是结集和展示的目的。
香港的另一面 豆瓣
作者: 蒙敏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7
《香港的另一面:一位摄影师眼中的六七十年代》作者蒙敏生。这批底片绝大多数是纪实摄影,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记录香港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香港的农夫、渔民、码头工人、作坊、工厂劳工、社会活动、有轨电车、市井茶肆、民俗风情、中产阶级、港九工人运动、香港风光、香港城市建设等等,这形成了一部连续的香港图片史证,仅仅从历史学、社会学意义而言,这就十分珍贵了;从图像内容而言,蒙先生记录的是香港的另一面,这就是:概貌之外的细节,成就底下的磨难,浮华背后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同类相恤,他的摄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蒙先生加一顶 “香港人民摄影家”之冕。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底片时就感叹,直到1990年代,我们还相当闭塞,不知道大陆之外在为什么拍?怎么拍?拍的如何?我们将大陆几位八十年代开始自觉、平实记录社会生活的摄影家称为纪实摄影的先知先觉者,看来是我们的孤陋寡闻下对他们的一种过誉。就摄影而言,香港的蒙敏生等人觉醒更早、实践更多、功利性更少,中国摄影史将无法忽略这样的人物。
绝版长江 豆瓣
作者: (美)凯尔 译者: 龚格格 / 张春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9
《绝版长江》拍摄的这些高清晰珍贵照片.缘于一条铁路的修建。它们分别收录在1918年5月1日和1919年9月15日,美国裕中公司向北洋政府交通部呈递的关于周襄铁路建设的可行性报告里。清末民初.无论是照片还是著述,西方人视野里对中国时有不同程度的歧视.《绝版长江》却体现了观察记录这片土地的独特眼光。通过今人所编译的这些图片和文字.我们似乎又可以回到河南、湖北、陕西、四川及重庆当年的山脉、田野、河流、可以看到大山中成片成片的林木、田地里郁郁葱葱的庄稼、河道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更可以看到长江三峡那壮丽的绝版风景……
作者GA凯尔(GAKyle)等人,1910年代美国裕中公司负责从中国信阳至成都线路勘测的工程师。编者张远航,任职于中共中央编译局。译者龚格格与张春颖,分别任职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