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
如何读诗 豆瓣
How to Read a Poem
8.8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特里·伊格尔顿 译者: 陈太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11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理睬大多数诗,是因为大多数诗不理睬大多数人。”伊格尔顿这本书,证明了文学理论如何是诗的理解的基础,也证明了他这样一位理论家是唯一可以真正揭示诗意欲何为的人。本书从批评的功能、诗的形式、如何读诗等几个方面切入,通过对叶芝、弗洛斯特、奥登、狄金森等人的诗精妙而细致的阅读,清晰有力地勾勒出了诗歌批评的功能;另外还通过对威廉•柯林斯的《夜颂》等四位诗人的四首自然诗的解读,作出了很好的例证。
浮出历史地表 豆瓣
9.6 (14 个评分) 作者: 戴锦华 / 孟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7
《浮出历史地表》是第一部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专著。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作家论形式深人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著名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西方正典 豆瓣
The Western Canon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江宁康 译林出版社 2005 - 4
在女性主义、多元化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非洲中心论等各种新潮理论引领风骚之际,哈罗德·布鲁姆逆流而立,力拒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重申智识与审美标准的不可或缺。在本书中,布鲁姆高扬“审美自律性”的主张,一仍其“影响的焦虑”理论,以莎士比亚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并在与莎氏的比照中,考察了从但丁、乔叟、塞万提斯一直到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的二十多位西方一流作家,揭示出文学经典的奥秘所在:经典作品都源于传统与原创的巧妙融合。
《西方正典》为解读数百年来西方伟大作家和重要作品提供了引导,无疑会激发你重温经典的欲望,但它绝不只是一份西方文学作品的必读书目,其中融合了对学识的喜爱和对审美的激情,才华横溢而又雄辩无碍地维护了一种统一连贯的文学文化,在从往后的岁月里,它将引领我们重拾西方文学传统所给予了阅读之乐。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 豆瓣
作者: 龚鹏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7
目录
总序
【第一卷 文学观念的起源】
第一章 文始
第二章 道分
第三章 言语
第四章 歌诗
第五章 礼乐
第六章 辞赋
第七章 文学
第八章 本儒
第九章 文术
第十章 文情
【第二卷 文学批评的理则】
第一章 说“文”解“字”——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
第二章 从《吕氏春秋》到《文心雕龙》——自然气感与抒情自我
第三章 《文心雕龙》的价值与结构问题
第四章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第五章 诗歌人物志——诗品、主客图、宗派图与点将录
第六章 细部批评导论
【第三卷 文学批评的术语】
第一章 重建中国文评话语
第二章 论才
第三章 论法
第四章 论诗史
第五章 论本色
第六章 论妙悟
附录 补遗内容
中国文评术语零释
历史的根部 豆瓣
作者: 丁国强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 1
作者从守望人类精神家园的高度出发,针砭了时下林林总总的泛商业化倾向。行文真诚不造作,很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