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
被解释的美 豆瓣
8.2 (12 个评分) 作者: 金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0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金雯关于语言和文学的感悟之作,分为“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学习方法”、“让英语生动起来”、“英语学习与人文素养”、“实用英文写作”四部分。作者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复旦大学,并以网名“莫水田”在微博、微信公号、豆瓣等平台与英语爱好者分享语言学习心得。在书中,作者亦师亦友,谆谆善诱,倾囊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以及在文学、文化层面上的深度思考;此外,书中也有涉及英语论文、申请海外研究生、推荐信、求职信等实用写作内容,可谓囊括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
金雯(莫水田)编舟渡海之作,致敬语言,致敬巴别塔。
未被解释的美在我心里激起一阵烦躁。——威廉·燕卜逊
1、豆瓣、微博、微信公号上备受关注的英语达人莫水田首次出书漫谈英语学习观。七年来,莫水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英语知识贴,统统收录在书中,一本在手,英语不愁。
2、一本关于英语的微型百科全书,不教条,不枯燥。为你解答听力、口语、语法、阅读、写作上的困惑,教你领略小说、诗歌、随笔、音乐、广播、电影背后的文学、文化奥秘和趣味。语言可以被解释,美也可以被解释。
3、一本可以生长的书。除了纸质内容,书中还列有22个二维码,每个二维码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有趣好玩的视频、寓意深刻的文章、精心收集的英语学习网站、丰富多样的延伸阅读书单,内容罕见,形式多样,便于读者一键扫描,随时随地阅读。
4、开本和用纸考究,装帧清新雅致,版式赏心悦目,方便阅读和随身携带。
现代诗歌的结构 豆瓣
9.3 (15 个评分) 作者: 胡戈·弗里德里希 译者: 李双志 译林出版社 2010 - 10
这部经典著作揭示了现代诗歌超个人、超国家、超越数十年时间的征候。“现代”指的是自波德莱尔以来的一整个时期,“结构”指的是一种有机构造,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共同之处。胡戈·弗里德里希的批评意识、充满智慧的想象以及分析性的语言力量,是风格研究和作品阐释领域内的典范。
如何读诗 豆瓣
How to Read a Poem
8.8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特里·伊格尔顿 译者: 陈太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11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理睬大多数诗,是因为大多数诗不理睬大多数人。”伊格尔顿这本书,证明了文学理论如何是诗的理解的基础,也证明了他这样一位理论家是唯一可以真正揭示诗意欲何为的人。本书从批评的功能、诗的形式、如何读诗等几个方面切入,通过对叶芝、弗洛斯特、奥登、狄金森等人的诗精妙而细致的阅读,清晰有力地勾勒出了诗歌批评的功能;另外还通过对威廉•柯林斯的《夜颂》等四位诗人的四首自然诗的解读,作出了很好的例证。
叙述学词典 豆瓣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作者: [美] 杰拉德·普林斯 / Gerald Prince 译者: 乔国强 / 李孝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9
在诸多西方叙事学理论著作中,Gerald Prince教授的这部辞典堪称奠基之作。该书对叙事学理论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均加以界定和描述,成为从事叙事学研究的入门之作。由于作者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他对一些概念术语的准确界定,被奉为叙事学的经典与权威,不仅被西方学者广泛征引,也被我国从事叙事学研究的人员推崇之至。尽管该书有如此声望,但尚未译介过来,实属憾事,有鉴于此,我们特地将此书引进版权并请资深学者乔国强先生、李孝弟翻译,以飨读者,以利学界。 目前,西方叙事学理论正在成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方向,并且有很多正在从事叙事学研究的教师、科研人员已将叙事学研究纳入到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中。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广大师生将成为本辞典的消费者和受益者。
西方正典 豆瓣
The Western Canon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江宁康 译林出版社 2005 - 4
在女性主义、多元化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非洲中心论等各种新潮理论引领风骚之际,哈罗德·布鲁姆逆流而立,力拒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重申智识与审美标准的不可或缺。在本书中,布鲁姆高扬“审美自律性”的主张,一仍其“影响的焦虑”理论,以莎士比亚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并在与莎氏的比照中,考察了从但丁、乔叟、塞万提斯一直到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的二十多位西方一流作家,揭示出文学经典的奥秘所在:经典作品都源于传统与原创的巧妙融合。
《西方正典》为解读数百年来西方伟大作家和重要作品提供了引导,无疑会激发你重温经典的欲望,但它绝不只是一份西方文学作品的必读书目,其中融合了对学识的喜爱和对审美的激情,才华横溢而又雄辩无碍地维护了一种统一连贯的文学文化,在从往后的岁月里,它将引领我们重拾西方文学传统所给予了阅读之乐。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豆瓣
作者: 陈平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西方的叙事理论,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是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 豆瓣
The Meaning of Life
作者: [美] Terry Eagleton 泰瑞·伊格顿 译者: 方佳俊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4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說是「死亡」、「欲望」、「沉思」,都太沉重。
其實,每個人就像是爵士樂團的一員,而生命就是一場彼此襯托的即興演出。
在今日,想討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大概只會惹來一陣訕笑。
有人覺得這是個迂腐八股的問題,畢竟,我們不是都知道「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嗎?有人覺得這是個無聊可笑的問題,根本沒什麼好問的,只要Google一下,就知道答案是「42」。
確實,這是個荒謬的問題,但或許它的荒謬之處,正在於儘管我們已經世故到明白它不可能有答案,心中卻還是天真到令人尷尬地想知道:
這一切,究竟所為何來?
文學理論大師伊格頓自稱「冒著被歸類為研究尼斯湖水怪等無聊問題的怪異學者的風險」,秉持一貫的幽默、機智與反諷,從分析「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的意義開始,探討了從古自今的各種答案,最後還不惜厚顏地提出他自己的答案: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豆瓣 谷歌图书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8.9 (32 个评分) 作者: (英)特雷·伊格尔顿 译者: 伍晓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1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初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世纪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作者将起自俄国形式主义的纷繁复杂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革命梳理出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美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三条主要的发展脉络,对其产生和流变、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深入分析。
反抗绝望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汪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7
汪晖1988年的博士论文,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在鲁迅小说世界的复杂的精神特征与鲁迅内心世界之间找到关联的纽带”。作者以颇具原创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通过对鲁迅思想与文学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努力发掘出鲁迅精神结构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性特征,揭示了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以此呈现鲁迅小说在叙事原则、叙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