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讲义稿 豆瓣
作者:
王铭铭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2
反思“东腔西调”学科史的人类学本土叙述
◎ 编辑推荐
《人类学讲义稿》打破了只是简单地罗列概念和事例的传统教材模式,在系统介绍人类学基本理论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一种治学与研究的方法,启发读者思考。
作者以“文明”作为关键词来重构人类学,在“他者观”和“文明论”这一综合体的人类学形式下,辩证地审视西方中心主义,抱持天下观,实现各文明之间的对话。
本书不仅为读者勾勒了西式人类学的诸种类型,而且立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自身特色”,处处渗透着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深切关怀。
◎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地分析了西方人类学的类别和发展路径;中篇集王铭铭教授多年研究体会,指出西方人类学存在的局限,并探究解决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下篇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述了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看到了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为中国人类学指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与世界抱负相结合的道路。 本书堪称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
◎ 编辑推荐
《人类学讲义稿》打破了只是简单地罗列概念和事例的传统教材模式,在系统介绍人类学基本理论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一种治学与研究的方法,启发读者思考。
作者以“文明”作为关键词来重构人类学,在“他者观”和“文明论”这一综合体的人类学形式下,辩证地审视西方中心主义,抱持天下观,实现各文明之间的对话。
本书不仅为读者勾勒了西式人类学的诸种类型,而且立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自身特色”,处处渗透着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深切关怀。
◎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地分析了西方人类学的类别和发展路径;中篇集王铭铭教授多年研究体会,指出西方人类学存在的局限,并探究解决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下篇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述了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看到了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为中国人类学指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与世界抱负相结合的道路。 本书堪称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