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豆瓣
作者:
邹逸麟
/
张修桂
…
科学出版社
2013
- 11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精)》主要反映我国全新世以来一万年自然环境的演变,包括气候、植被、动物、水系、海岸、沙漠等自然要素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参与者都在历史地理学科领域里有多年研究的经历,并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吸收最新发现的资料和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最后由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统稿、定稿。本书主要论述我国气候、植被、主要河流、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过程,进一步探讨我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变迁的规律。各章节的资料来源,除了大量历史文献外,还包括了考古学研究和野外实地考察等成果,并且运用了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放射性碳元素年代测定等方法。
古代和田 豆瓣
作者:
奥雷尔·斯坦因
译者:
巫新华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
- 7
《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共2卷)》以近百万字的篇幅和300多幅图片及地图,详细介绍了斯坦因第一次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探险的全过程,他的发现直观告诉我们塔克拉玛干绿洲历史上曾经的辉煌。斯坦因《古代和田》的出版标志着20世纪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研究和昆仑山地理勘测的正式开始,其成果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社会价值。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埋藏和完整保留中国古代文明样本,以及亚欧大陆其他古代文明样本最为丰富之地。这个区域引起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瞩目的起因,便是20世纪初斯坦因的和田沙漠绿洲考古发掘。
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腹心以及昆仑山中段主体,迄今仍然保留有亚欧大陆数量最多、也最为经典的沙漠绿洲文明遗迹。和田这个丝绸之路关键区域出土的数量和品质惊人的亚欧大陆古代文物,俱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之见证。
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腹心以及昆仑山中段主体,迄今仍然保留有亚欧大陆数量最多、也最为经典的沙漠绿洲文明遗迹。和田这个丝绸之路关键区域出土的数量和品质惊人的亚欧大陆古代文物,俱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之见证。
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 豆瓣
作者:
刘昭瑞
文物出版社
2007
- 6
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已经成为众多人文学科的研究获得新突破的起点,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近年来,随着考古材料的较多出土和公布以及道教研究领域的深入和扩大,利用考古材料对道教特别是早期道教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者们的重视。本书则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这方面的尝试。本书的研究,涉及道教观念、道教典籍、道教法器、道教科仪、道教传播、道教史乃至道教相关背景的讨论。随着考古发现的新材料的不断公布及相关研究的进展,相信可以促进整个道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