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
蓝色的脸 豆瓣
7.5 (33 个评分) 大波浪 THE BIG WAVE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20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华宇世博
《蓝色的脸专辑介绍》
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一员,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是最冷的色彩,代表着大海和天空,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神秘莫测又永恒不变的感受;然而蓝色的脸,是忧郁的,孤独的,冰冷的,病态的,扭曲的,充满了离奇感和不真实感。
我在人前社交生活中表现得与他人无异,但内心却无时无刻不承受着抑郁的折磨,我时常感到孤独,无力,绝望,像是顶着一张蓝色的脸行走在宇宙的边缘。我无法求救,无法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真实感受,无法展现自己内心那张蓝色的脸。
——李剑 2018

这种忧郁的不真实感其实暗指社会上的一类潜在人群——隐形抑郁症患者。其实在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大时,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患有抑郁症,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疾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普通,大波浪第二张专辑取名蓝色的脸,也是希望人们能对这类人群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以上所有特点结合在一起便是大波浪本张专辑的主旨。音乐风格方面,相比第一张专辑加入了更多电子元素,情感表达也更加直指蓝色的脸的灵魂,新浪潮配合电子乐的独特曲风,如同蓝色的脸一样表面诡异而内心忧郁,隐藏在乐曲中后朋克思想如同不断变换的天空,时而忧郁时而晴朗,变幻莫测,如同一个“隐形抑郁症患者”的真实境遇。
大波浪第二张专辑的的录制分别是在2017年1月和2017年12月完成的,此次专辑还是由制作人吴涛老师完成,经过第一张专辑合作后,所以第二张专辑的录制缩混工作非常顺利。此外,本张专辑参与录音乐手很多,吉他部分的录制除了李剑以外,新任吉他手张一航为主打歌曲增添了极为丰富的感情色彩。打击乐的录制部分分别由石璐、李赫,以及大波浪早期时期的第一任鼓手陈祺一起完成录制。
本张专辑收录了10首作品,其中四首拍了Mv录影带分别为和李剑合作已久的导演张秋飙指导的《他的方式》、、,以及新晋动画电影导演刘莎制作的《新时代》。
2018年是大波浪乐队五周年,为此也在北京专辑首发演出现场做了回顾文章。

专辑录音制作
制作人/缩混/母带:吴涛
架子鼓录音师:吴涛、王海琛 山谷音乐录音棚
人声、吉他、bass录音师: 吴涛 MM Studio
键盘、吉他、电子打击乐录音师:李剑 The Big Wave Studio

视觉效果
音乐录像带导演:张秋飙《他的方式》、、
音乐动画导演:刘莎《新时代》
专辑视觉统筹:DANAKIL ARMADA@DATESE Studio
专辑平面设计:王小明
2020年8月11日 听过
是很灵的!但一整张听下来会有些重复。想看他们现场。
中国摇滚
万能青年旅店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9.5 (893 个评分) 萬能青年旅店 类型: 成人另類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12日 出版发行: 2010 万能青年旅店 / 2010 万能青年旅店
唱片的录音棚就是排练室,更早以前它是董亚千家里的老宅,闷在年代久远的四层红砖楼房里,周围住的多数是老人。乐队在这一片早起早睡的潮水里干活,扯淡,吃喝拉撒,无论昼夜,不知大中华盛世将至。
那些80年代的红砖还能叫红色吗,大概只能算煤球渣子的近亲。正如唱歌的最终会沉默,昨日奔跑着的青年和鸵鸟,一转眼就是今天的腐肉,秃鹫。不过,音乐不是为如此这般的现实伴奏的,它一直在它该在的地方,需要一路撕扯着过去的,只是我们。
这么多年,这么一帮人,前前后后兜圈子,现在终于出首张唱片。到了这一步,快和慢是另一个世界的话题。让企业家和文人继续开辩论会吧。专辑在手,大梦初醒,专属于个人的节奏,早就战胜了环境施加的心理暗示。药方就是我们自己,像羽毛,突然的,一下一下的飘落而至。
必须承认首张唱片是土法炼钢,各种自学试验,呼哧呼哧的吹风点火,完全没有大跃进的豪爽速度,反倒前后拖了快两年。修改打磨,福祸焉知。硬伤是免不了的。有时候像拳头打进了棉花,那种落空和被瞬间软化的悲哀,简直让人恨不得放弃所有的努力。相信许多中国乐队也都经历过。不多说。Leonard Cohen 的名言最适合用来安慰:一半怪自己,一半怪环境。
设备东拼西凑,制作也七嘴八舌,反正各种借,骗,着急和糊涂,旧交新朋全部派上了用场。万能青年旅店,名字叫的清楚响亮,自己没开张的时候先轮番被大家招待,欠下的人情堆到天边。这就是生命里的各种麻烦吗。现在描述起来,却又像一幅理想世界的蓝图:众人拾柴浇油,吵吵嚷嚷间,一团火焰轰地着了。
90年代美式另类摇滚很深的影响过这个乐队,现在成员们的喜好包括老摇滚,民谣,爵士乐,迷幻噪音,酒后流行歌,草地唱诗等等,至于作品是什么,光自己说不算。
录音室的窗外,短暂出现过一大片空地。那是开发商圈出的牧场,即将到来的肥肉和鲜血,即将到来的千万人厕身其间刨食的日子。但它曾经是空旷的,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空旷,尤其到了晚上,像真理似的空虚,神秘,给目光以憧憬的机会,让风进来,吹得更猛烈。
唱片完成之时,空地已经被耸立的高楼填满。我们渴望这张塞了很多东西的唱片还能留下空地的丝缕感觉,这样的话,所有听到的人,就有可能并肩站在一起。
谢谢大家。
星星落在我头上 豆瓣
8.7 (30 个评分) 沙子 / San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星星落在我头上》是一张集锐利,浪漫,敏感,邪恶于一身的奇妙唱片,它在气质上所 体现出的独特与在音乐表现上的稳健娴熟及在歌词创作上的成熟犀利构成了一个稳固且超 然的三角关系。在这一点上,他们就足以拥有傲然的资本在国内涌现的新近乐队组合中, 还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一张很难用语言来确切评定的专辑,它传递给你的是一种 无法言说的感染,一种酒醉后的眩晕。似乎“沙子”的音乐在音乐之中与音乐之外所涵盖 的内容都己远远超出了我们仅仅所听到的感受,蕴涵于其中的是一种既简单直接又复杂纷 乱的矛盾状态下的情绪表达,你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那份生命力所给我们带来的强烈震憾!
《我们目前健康向上的小理想》揭露着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所不愿面对但又无法回避的尴尬, 它把年轻人复杂矛盾的心态表现无遗,成为一首时代的青年之歌;尖锐隐藏于《膏药》荒 诞叙事的字里行间,一贯的沉重坚涩被直白近乎市井俗语的歌词分解成一下嘲弄,沙子所 坚持的态度与取向一览无余——他们不信能改变什么,所以宁愿调侃;长达十分钟的标题 曲《星星落在我头上》是整张专集中最“晕”的一首歌,它与酒有着直接的联系,你可以 认为这是沙子对生活的解析,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慢性酒精中毒者”的无谓唠叨,但 你不得不承认它的巨大感染力;《根本忘不了》,《再来杯酒》等中那些感情充沛的大段 吉他独奏和趣味昂然的RIFF既让空洞的金属吉它手汗颜又叫心虚的“技术无用论”拥 闭 嘴;而在《把它送给你》中我们听到了堪称中国摇滚乐里最动人的吉他弹奏和吟唱……
《星星落在我头上》堪称华语摇滚的经典之作,是2000年最值得我们期待的一张唱片,它 甚至于让人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象沙子的第二张专辑了!
is the way 豆瓣
8.0 (16 个评分) Miss Woma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26日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来自广西桂林的MissWoman成立于2006年。凭借着对音乐的特殊感觉和独立情怀,致力于以简单的音乐带给每一个人简单的画面质感。试图在繁杂的乐音浪潮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旋律之音。
无论是细腻的情绪表达,还是寄情于情境的画面感,亦或是偏执庞大的音墙,MissWoman都 将一直探究下去。
Miss = 想念 + 错过
Woman = 妈妈 + 一生之中最爱的那个女人
这就是Miss Woman乐队!
吉他:覃航/刘子云
贝司:唐仁
鼓:周基龙
无聊军队 豆瓣
8.2 (27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唱深圳公司
介质为2CD!内附中文歌词!
这个专辑浓缩了四个乐队的精华:69乐队、反光镜乐队、脑浊乐队、A JERKS乐队。69乐队是很有人缘的,很多第一次听《无聊军队》的人都对它有很好的印象,可能是因为它的风格比较靠近传统的中国摇滚。69的政治味道比较浓,听前几首歌总能让人想起 文革。反光镜乐队是一支比较年轻的乐队,他们的歌写的都是平常生活中的小事,最能反映他们的生活态度。
出品人:许钟民
制作人:王迪
监制:吕玻
录音师:王迪,许刚,张晓微
混音师:许刚,王迪
录音棚:百花深处胡同16号(百花录音棚)
母带处理工程师:何飙
母带处理地点:红旗录音棚
企划统筹:黄烽,孙健泳
媒体执行:原昕,凌云
唱片文案:吕玻
平面摄影:王迪,高原
平面设计:零度工作室,张扬,吕玻
图标设计:TINA
明日小城 豆瓣
8.3 (49 个评分)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局部娱乐

1998-2005未发表作品小样辑
《明日小城》
是,你好久不见的那段火;
就是你最初遇见的那个团;
比不详,更不详;
比歌唱,更紧张……
比有问题更,多问题。
这个事原不值一提;前一回一高兴说了几句好听的,这一张,实际有特点三如下:1 \ 不正式 2 \ 过时 3 \ 很难听。
与其说成唱片,另不如称玩意更妥当。故拟投放网络供下载为主要收听方式。
只同时手工制实体盘60个,给自己和多情的亲友们留存。价约四五十,亦只能通过Q或者邮件私下购得;
by 腰
《十方》 豆瓣
冬子(李東)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音乐家出版社
冬子《十方》——时光背后的歌谣
文/王飞 微薄之盐
第一次听到那样质朴的音乐时就完全被感动了。
冬子的音乐简单、纯朴。他用音乐描绘着一幅淡然的风景,某个黄昏下的小桥流水,偶尔田间里辛勤劳作的人们歇息时哼唱着小曲,还有那面写满孩子笔体的斑驳砖墙。
有时候我们会疑惑身边的所有,因为这个世界太嘈杂了,包括音乐。当听到冬子那略带乡音的嗓音唱出《墙头草》的时候,仿佛听到了千年的沧桑和幽怨,眼前所有浮华的虚荣、尘世的浮躁瞬间烟消云散。
从歌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忧愁、淡然、哀怨、坚持……
民间音乐与民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冬子说他的音乐是根源民谣+中国民族音乐。民歌这种文化的传承是需要通过血液和土地加以几十载的光阴。每个音符流淌着的都是他对这片土地的爱和诠释,流淌着冬子童年里在三姨妈家后院和小伙伴偷西瓜的记忆碎片,流淌着依山傍水、遍地野花的自由和质朴。
歌声里透着泥土味,蓝天白云下面是鸟虫齐鸣。
不知不觉光阴流转到现在,当初那个在田间泥土路上嬉戏的顽童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岁月留给他的是更多的坚毅和苦难背后的淡然。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光里冬子当过兵,打过工,卖过米。像所有追求音乐梦想的人一样,97年冬子只身到北京,乐观的冬子在酒吧和地铁卖唱,偶尔找朋友聚一聚。后来和“野孩子”乐队交流了一段时间,中国民间音乐在那里得到了很多的诠释。那带着西北味的寒风把同样固执的人吹成出了沧桑的面容。
如果说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那永远改变不了的则是冬子身上的质朴。
就好像是一幅山水田园画,冬子已是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专辑《十方》可以说是冬子的一个足迹,在积累了十几载的岁月感悟时幻化成的旋律。专辑的设计中印有“十方”的反向的字样,让人难以参透其中的含义,十方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而反向过来又将如何理解呢?或许这一切只有冬子自己能解释。冬子说,音乐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在曲风上可以说是纯朴的民谣和中国古典民乐的结合,其中我们又能感受到那丝丝的哀怨和透彻心底的清凉。当我们听到《贰》时仿佛恍若回到了遥远的过去,中国古典的曲风、民谣的律动加以佛教音乐特有的吟唱方式。懵然发现93年就开始接触佛教的冬子是一个经常感悟、学习旅人,从他的歌声中我们能听出少许佛教音乐的元素,民谣吉他平稳的波动加以中国古典乐器诠释撞击着我们内心最弱软的地方。
冬子人生经历过和他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他人一样通过双手劳动换来希望,他更知道劳动的意义和可贵。祖辈们在这边土地上留下过汗水,也是在同样的土地上在辛勤的劳作后唱出的那些质朴的歌谣,多少年来传承下来,流淌在这片土地上,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他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如同他们唱出的歌谣一样的真切。多少年的山水田园自由的生活让冬子成为这自然中的一部分,就像一个印迹,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里,并且一如既往的自由着。
第一次看冬子的演出是在北京钟鼓楼之间的一个土胚小屋,那天正好是3月14日纪念王洛宾专场演出。冬子在狭小的舞台中间轻声地吟唱着王洛宾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没有太多的语言修饰,一曲完毕唯有感动留在心底。
太阳又将照在田野上,冬子依旧会背起吉他快乐的走在他乡陌生的小路上,那里会有背着竹篓歌唱的藏族姑娘,还会有开满油菜花的山野,当路过田间时老乡们正在辛勤的劳作,冬子也会露出纯朴的微笑。
废人们 都在忙什么? 豆瓣
8.9 (73 个评分) 万能青年旅店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ootleg
主唱/吉他:董亚千
吉他:崔旭东
贝斯:姬赓
鼓:荀亮
Hey,愉快的人啊
和你们一样
我只是被诱捕的傻鸟
Hey ei ei ei ei~
不停歌唱
Hey,悲伤的人啊
和你们一样
我只是被灌醉的小丑
Hey ei ei ei ei~
In The Loft 豆瓣
9.3 (65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2000年8月24日,野孩子乐队在北京“藏酷”酒吧作了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一张现场演出CD《IN THE LOFT》。
野孩子历史:
“野孩子不是一个有名的乐队,小索也不是一个追逐名利的人,他们打动人,是因为他们热爱音乐。他们是用最慢的方式制作音乐的人,但这种牢固的方式也是最好的,就像他们的人一样。”——悼词
野孩子乐队于1995年2月在杭州组建,有张佺、小索两名成员。同年5月他们回到出生地兰州,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对西北民间音乐进行了考察,其间包括从延安出发沿黄河步行至内蒙古,并进行了一系列创作活动。
1996年3月,张佺、小索来到北京,先后和一些乐手合作排练。
1997年元月1日和张健(口风琴),岳浩昆(贝司),于伟民(鼓手)一起在大西俱乐部作了野孩子乐队来北京的第一场演出;同年3月,来自四川的鼓手周国彬加入乐队,首次使用了由中国民间鼓改制的手鼓;8月23日在兰州举办了野孩子乐队专场演出;同年10月,鼓手周国彬离队。张佺、小索二人继续在北京排练,作过一些非正式的演出,其间鼓手由叶鸿明代任。
1998年6月,鼓手高辉加入乐队。
1999年初,野孩子乐队录制了第一张小样《咒语》,并于2月6日在北京作了样带发行演出;11月,野孩子乐队参加英国当代艺术学院(ICA)举办的“北京在伦敦”艺术节;同年,鼓手高辉离队。
2000年6月,与鼓手周国彬再次合作,参加了在北京法国学校举办的“法国音乐节”。李正凯(贝司)和冬子(沙棍)参加了此次演出;同年7月,张玮(手风琴)、陈志鹏(手鼓)和李正凯(贝司)正式加入野孩子乐队;8月24日,乐队在北京“藏酷”酒吧作了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一张现场演出CD《IN THE LOFT》。
2001年,野孩子乐队在北京创办“河”酒吧,并每周固定在河酒吧演出;同年5月18日,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新青年新音乐”活动。
2002年5月,野孩子乐队参加北京迷笛音乐节;同年6月,地下发行首张CD《咒语》;8月,参加在云南省丽江举办的“丽江雪山音乐节”;11月在上海“ARK”酒吧作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二张现场演出CD《上海ARK现场》。
2003年2月,野孩子乐队特邀张蔚担任打击乐手并参加在香港举办的香港艺术节“北京谣滚”单元。
乐坛回应:
野孩子-发自内心的歌唱(原载于2001年4月24日《中国日报》)
文/穆谦 翻译/封杰西
他们不追逐流行时尚,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音乐从不会过时。
他们的乐器大都来自西方,但你可以听出他们的音乐是深深扎根于中国西北的民间音乐。
他们是野孩子,来自中国西北。
由索文俊和张佺在1995年成立的。他们都来自甘肃兰州。他们的名字让你想到的是中国西北广阔的土地和当地粗犷的民歌。在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人们经常在工作,劳动和上路时歌唱。人们大声歌唱,回声四处飘荡。当他们遇见远处的熟人,他们便高声呼叫,打着招呼。学者们相信,西北民歌中宽广高亢的歌声便起源于此。
征在野孩子早期创作的歌曲“咒语”便显现出来。在这个歌中,张佺高亢的音色为此歌增添了只有在西北民歌中才能找到的色彩。
“我最喜欢西北民歌的朴素和简单”,张佺说“听上去就是人们在给自己唱歌,而不是表演。”
由于出生于一个有着浓郁民间音乐传统的地方,小索和张佺有着对歌唱最本质的爱。
小索曾经在兰州的建筑工地上听过工人们(大部分是民工)唱歌。对他们来说,歌唱作为一种力量支撑着他们艰难的生活。
张佺的童年是在甘肃和青海的农村度过。在那儿,他从土地是劳作的农民那儿学会了唱歌。那些农民用自然的声音歌唱着生活的快乐和忧伤,这深深地影响了张佺关于音乐的理念。
当小索和张佺决定在一起作音乐时,各种来自西北的音乐形式,例如信天游(一种陕北的民歌形式),花儿(一种在甘肃,青海和宁夏非常流行的民歌),还有秦腔(陕西的地方戏曲),都成为他们音乐语言的组成部分。在野孩子的音乐中可以偶尔听到秦腔中常用的“平行四度”。
“西北民歌的影响已经在我的骨头里了”,小索说,“当我随口哼唱的时候,调子总是那儿的。”在一首叫做“黄河谣”的歌中,小索和张佺唱出了他们对那片土地和黄河的爱。歌中唱到: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
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
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
想起我的好姑娘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那黄河谣
1995年,小索和张佺沿着陕西和山西境内的黄河徒步走了一个月。他们和村民在一起,倾听农民和牧人的歌声。7月份,他们去了甘肃的莲花山,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一个人们聚集在一起唱“花儿”的节日盛会。人们用不同的方言,用即兴想起的歌词唱着花儿。年轻人互相唱着花儿,唱出对心上人的爱。
小索说:“我们在那儿学会了如何歌唱。”
弹着箱琴,小索和张佺开始在一起唱出了他们第一批作品,“弄品”和“离开”。
1996年3月,小索和张佺到了北京。他们有了一个新成员,鼓手高辉,以使他们的音乐增强节奏。当他们发现Conga鼓太异域了,他们尝试了使用腰鼓,一种通常是挂在腰上,由舞者边舞边敲的鼓。他们尝试把两个腰鼓并排放在一起,并将其中一个的一半截去来提高音色。
野孩子很快开始在北京的酒吧里演出,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一些固定的追随者。他们写出了更多的歌,“消失”,“你知道”等等。
他们的一些音乐动机变成了器乐曲,例如“大桥下面”,是在三元桥下面创作出来的。“生活在地下”是关于他们刚来北京时住的地下室。“地铁”的灵感来自于那些在地铁站卖唱的音乐人。
除了写他们自己的歌,他们也改编了一些民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两首维吾尔族民歌“流浪汉”和“青春圆舞曲”。“流浪汉”原名“Sikenashka”。每一个维族人都会唱。在固定的旋律中,歌者即兴编出新的歌词。维吾尔族人经常整夜整夜不停地歌唱。
在“流浪汉”中,野孩子将传统的歌词与他们自己的歌词融合在一起。“姑娘姑娘,别着急哎,我请个画家画下你。把你画在那吉它上哎,拥抱着吉它我拥抱着你”… … “人说北京的马路宽,半个小时我到对面,人说北京的姑娘好,可是我没有户口还是个穷光蛋。”
但是,生活不是一直都美好。有时乐队成员也会感到失落,对未来感到迷茫。“我想知道生活在哪里,太阳下山了,月亮下山了… … 北京,北京,我要去哪里。”这是一首写于1998年名叫“北京”的歌中的一段。
野孩子写了大约30首歌。乐队成员也发展到五个人。除了小索和张佺,还包括张玮(手风琴,小打,和声),李正凯(贝司),和陈志鹏(鼓)。
尽管野孩子曾被伦敦现代艺术学院邀请去演出,但他们还很难说是有名。除了有时去其他城市演出,他们经常在北京三里屯的“河”酒吧和“芥末坊”演出。
张佺说:“我还在寻找了解生活,但我知道我会活着,写歌,唱歌。”
//-----------------------------------------------------------------
唱到黄河停下来(纪念小索)
文/周云蓬
2003年7月,与小索曾有一面之缘.说来话就长了.之前两年,我一直没日没夜在网上打桥牌,疯狂程度令所有朋友望我而叹,认为我已经废了,搞音乐已没指望.当时在佛山老蔡琴行上班,据说老蔡曾通知所有认识我的朋友,严禁让我去他们家上网.结果没曾想我在网上打牌居然打出名堂来.北京一牌友见我身手不错,且善于组织活动,便聘我去他公司当专业牌手,每月包吃包住八百元,下午才上班,工作内容是代表他们公司出去参加比赛顺便教他打牌.对于当时贫困潦倒的我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这对任何一个桥牌手来说也是梦寐以求的好事情,既能玩牌又能赚钱,世界哪还有比这更称心的工作.
4月过完生日后启程赴京,随身只带一把破琴和一张最粗糙的吉他弹唱小样.心想着万一混不下去了再去音乐圈混.眼看着幸福生活已经要降临到我头上了,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命运跟我开了一大玩笑,刚到没几天,非典好象就是我带去的一样,追着尾杀到了北京.于是乎,所有的聚会活动一率取消,比赛已不可能了,只好天天在公司呆着上网打牌,白吃饭拿工资,当时也是吃得好,每天不是下馆子就是老板亲自下厨做饭给我们吃,老板一手好厨艺,几个月吃下来还真没几个菜式是重复的.加上他对所有的油米酱醋菜肉米饭都很精挑细选.兼之对营养方面研究不浅,原来一百挂零的我立马长了十来斤.可光吃没用,没有比赛就等于没有展现自己水平的机会,呆了三个月后,比赛还是没有开禁,实在不好意思这样厚颜呆下去了,于是离开了公司.当时便住到通县现在客串我和声歌手的黄旋哲家里,本来想着在北京好好混一段时间.可盘缠很快花完了,北京还一个人不认识,后来根据朋友给的电话找了颜峻,约他在河酒吧见面把小样给他,也是这时候和小索有了一面之交,还给了他一张小样,希望能在河酒吧演出.当时那小样里已经有敕勒歌漂泊手记太阳墓地这些我最重要的作品,不过看来这小样录得真的不是一般的烂了,小索最后也没找我.现在回头想想,除了记得他很瘦之外,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当然可能他也不会记得我这个人.那时因为一直迷恋桥牌,对音乐的事情并不上心,没听过野孩子的歌,也不太清楚野孩子有多牛.所以那时还对他挺有意见,觉得他也没什么了不起,我这么好的作品他居然看不上眼,现在想想确实好笑.
听野孩子的第一首作品内在王国电台上选播的<<小马过河>>,这首非常NB的纯乐曲让我对他们大感兴趣,到现在他们的歌都基本上熟之能详.最能打动我的是他们<<黄河谣>>(我原来以为这是兰州的民歌,好象听张炜炜说的,现在知道是张全写的,唯有抱歉兼佩服),,这是一首不需要任何伴奏的歌,真正达到了民歌那种自然随心的境界.可惜天妒英才,小索已随风而逝.为了这一面之交,也为了他们如此动人的音乐,我决定给他写一首歌,为了不偏离他们的风格太远,我先用黄河谣的歌词谱成另外一首曲子,然后这两个月一直在想怎么填上自己的词,昨晚通宵弹着琴,到早上七点半了,忽然间灵光一闪,出来了第一句歌词,后面也就应声而出,这是我所有作品中作词速度最快的一首.也是今年最重要的第一首作品,而且这歌名起得实在是很让我满意.真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品.
唱到黄河停下来(纪念小索)
--送给小索及所有热爱野孩子的人们
你把歌儿唱起来
唱到月亮长出来
唱到黄河停下来
唱到星星掉下来
你把歌儿唱起来
唱到翅膀长出来
唱到风儿停下来
唱到眼泪掉下来
嘿咿呀嘿咿呀喔
嘿咿呀嘿咿呀喔
嘿呀啦嘿咿呀嗬
嘿咿呀嘿呀嗬
//-----------------------------------------------------------------
李文峰:(《音乐天堂》主编)从这条路走过来的人,都是无怨无悔的,只是希望家人不要太难过。虽然小索离开了,但剩下的人应该用音乐的方式继续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思念。
//-----------------------------------------------------------------
颜峻:(乐评人)野孩子是新民谣比较早的尝试,他们把民间的一些音乐在形式上进行革新,同时又保存了民间的本质。与创作方式投靠盲目与抄袭的乐队相比,野孩子先是用做人的方式树立了乐队的气质。他们的创作过程才是真正的生活。
布衣 豆瓣
8.2 (36 个评分) 布衣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26日 出版发行: 泥巴音乐
布衣乐队的第二张专辑《布衣》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如同首发现场的精彩演出一样让人惊喜的是,布衣成军15年来的第二张唱片居然逆流而上,以磁带的形式发行面世。全国限量一千盒。
在布衣乐队博客中,部分曲目早已被曝光, 《你是我的希望》、《粼兰曲》、《世事难料》、《罗马表》、《光荣的愤怒》、《雪花》,其中有新曲也有从未正式发表的经典老曲,如《世事难料》早已被广为传唱。而新作中《罗马表》是一首改编的老歌,很有时代风貌。这首歌堪称布衣乐队最新的“爆棚”之作,没演必爆,无一例外。而为录这首歌获得最佳效果,布衣专门在“民谣圣地”北京疆进酒的演出后进行了专场录制,现场效果极佳,连着沸腾的观众的合唱声也收入在内。
新专辑更收录了被歌迷传唱已久的佳作《三峰》,
也有在《那么久》专辑之后创作的新歌《离别》、《不累》都被收录其中!
由亚洲著名鼓手、音乐制作人FUNKY录制。GUNS & ROSES御用录音师WYN DAVIS缩混,加入全新音乐元素!
布衣主唱吴宁越录音心得汇报如下(节选自布衣乐队博客)——
《你是我的希望》:前奏的唢呐,喜庆,结尾的那声大锣更精彩;
《粼兰曲》:很适合车上听,再来点小雨,湿湿的感觉,很性感;
《世事难料》:非常完美,感觉最到位的一首,录音时找到了奶油的音色;
《离别》:是录音最好的一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可复制;
《罗马表》:只能现场录音,观众的情绪是这首歌的魂,疆进酒的观众真实歪呀!
《光荣的愤怒》:每次现场都唱的有瑕疵,有的人不喜欢,录音版的你一定会喜欢,因为唱好了;
《雪花》:最难唱的,录了很久,各种办法,喝醉唱,还是有遗憾,WYN DAVIS的后期缩混救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