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
飞向太空 (1972)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TMDB 维基数据
Солярис
8.7 (431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 / 多纳塔斯•奥威戴斯
其它标题: Солярис / 索拉里斯
心理学家克里斯•凯尔文(Donatas Banionis 饰)在飞往索拉瑞斯星之前来到儿时的父母家与当年的索拉瑞斯飞行员亨利•伯顿(Vladislav Dvorzhetsky 饰)见面。伯顿警告凯尔文索拉瑞斯星上会有不可思议的奇事发生,但后者并不以为意。凯尔文离开前,当 着父亲(尼古莱•格陵柯Nikolai Grinko 饰)的面焚毁了自己的个人物品。凯尔文到达索拉瑞斯星附近的太空站后,对科学家奇巴瑞安博士(Sos Sargsyan 饰)之死进行调查,却发现自己多年前已经去世的妻子哈莉(Natalya Bondarchuk 饰)竟突然出现。惊慌失措的凯尔文与太空站上另三位科学家讨论该如何面对怪事,却发现原来每人都深受其扰,不明就里……
本片被提名1972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同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
彼得堡异人写真 (1998) 豆瓣
Про уродов и людей
7.8 (11 个评分) 导演: 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演员: Yelena Babenko / Bogdan Stupka
其它标题: Про уродов и людей / 畸零与色情
刚踏入二十世纪的圣彼得堡,环绕多个角色的故事大纲以一位来自中产阶级的女孩子为中心,自小丧母,私下沉迷于色请照片,与一批和贩卖色请照片的摄影师缠上了,爱过痛过,最后出走西方……
本片获1999年俄罗斯尼卡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彼得调频 (2006) 豆瓣
Питер FM
8.7 (6 个评分) 导演: Oksana Bychkova 演员: Yekaterina Fedulova / Yevgeni Tsyganov
其它标题: Питер FM
玛莎(Yekaterina Fedulova 饰)即将和卡斯特亚(阿列克谢·巴拉瓦什 Aleksei Barabash 饰)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站在这个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前,玛莎突然对爱情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如今手握的一切,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马克思姆(叶甫盖尼·塞格诺夫 Yevgeni Tsyganov 饰)面临着和玛莎同样的问题,他得到了一个绝佳的出国留学的机会,然而,接受这个机会也意味着他可能会失去宝贵的爱情。最终,马克思姆选择了留下,可是,爱情却先一步离他而去。一次偶然中,马克西姆捡到了玛莎的手机,机缘巧合之下,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人,他们的命运被一条红绳紧紧的系在了一起。
大师与玛格丽特 (2005) TMDB 豆瓣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大师与玛格丽特
9.1 (30 个评分) 导演: 弗拉基米尔·博尔特科 演员: Anna Kovalchuk / Aleksandr Galibin
由小说改编的这部连续剧创作手法很奇特,有现实中的人,有魔鬼,有历史中的人。他们在小说中相互交织,魔鬼可以来人间,人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参加撒旦的宴会,人可以丑陋无比,魔鬼可以淘气可爱。小说中又包含小说,让人眼花缭乱。小说有三条线索:
1.魔王沃兰德造访莫斯科并且观察这个莫斯科社会
2.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
3.本丢·彼拉多的千年悔恨
在第一个线索中,作者安排魔王沃兰德装扮成一个外国人来造访莫斯科,以此来观察“莫斯科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同《波斯人信札》、《天真汉》、《格列佛游记》的手法类似,虚构出一个“外方人”,让他们置身于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从他们少见多怪的眼睛里呈现出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只不过这里的“外方人”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魔王,他可以通过魔法运用恶作剧的方式来暴露人们内心的阴暗面以及人性的弱点,所以使小说更充满讽刺意味以及幽默情调。
通过魔王沃兰德以及他仆人所作的一切,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的弊病。
首先表现了人对于金钱、物质享受、名誉和地位的诱惑是软弱的,比如“卢布雨”和“法国时装”,使剧场里的人们丑态百出,因为他们的贪欲之心迷住了本来应有的良知,后来卢布变成了商标,身上的法国时装不翼而飞,那些贪慕虚荣的女人光着身子在大街上东躲西藏。在格里鲍耶陀夫之家,一群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莫文联”的作家们,每天过着庸俗的生活,个个吃得油光满面,为了度假和住房问题费尽心机,卑鄙龌龊,其实不过是一群“败类”。诗人伊万受到魔鬼带来的刺激和诗人柳欣在受到伊万指责后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作品都是一堆废话,毫无价值;在作家柏辽兹死后,很多人为了弄到这所住房而绞尽脑汁,来到这所住房里妄图能被批准,结果遇到魔鬼而遭受愚弄;房管所主任尼卡诺尔本来就是一个“谁给我钱,我就提谁报上户口”的贪财之人,所以当沃兰德的仆人卡罗维夫才给他一大笔钱时他就立刻答应房子归沃兰德等人住,因此他也受到了惩罚,这些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外币使他被警局拘留后精神崩溃。
这些事情数不胜数,让读者看了感到我们的社会的确如此,并且看到这些人所遭受的恶作剧般的惩罚后大快人心。
沃兰德认为“人类是爱钱的……他们太轻浮了……慈悲之情有时也会来扣他们的心扉……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凡人……很像以前的人……只是住房问题把他们给毁坏了”
其次表现了人对于命运是无能的。如柏辽兹的死以及餐厅管理员安德烈·福基奇·索科夫的死。他们的死不是沃兰德赐予的,而是他们本来就是命该如此,沃兰德不过提前预见罢了。沃兰德认为金钱名誉之类的东西毫无用处,随着人的死亡,一切都不存在了。人无法决定每一天的生活,因为人很可能在一刹那就死亡,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么?
人生的意义在另外两个线索中才能告诉我们。第二个线索在第十三章才出现,即大师与玛格特的爱情。并且两条线索互相穿插。
大师刚出现的时候是在精神病院里给病人伊万讲述自己的故事,除了讲他与玛格丽特的爱情,还讲道他因自己的小说而遭受的打击。这里,作者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赋予了大师,借他的口对俄罗斯的文学界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大师和玛格丽特把全部生命都寓于那部小说,而在大师捧着这部小说进入生活的同时,他的生活就宣告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踏进文学天地就使他的毁灭已成定局。编辑和他见面时只字不谈小说的实质,却对作家本人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因为他的作品被认定是颂扬基督的反动作品,所以要给以坚决打击。一些御用文人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批判文章。起初一段时间,大师对这些文章置之一笑,第二个阶段他开始惊讶,但是感觉只是虚张声势,随着批判文章持续地越来越多地发表,大师感到进入了恐怖阶段。因此,大师被毁灭了,他逃离了文学,逃离了心爱的女人——因为不想连累她,逃到了疯人院。
这是对俄罗斯文学界的控诉,但还有对他们的讽刺,因为魔鬼们不肯善罢甘休,卡罗维夫和河马就去“格里鲍耶陀夫之家”闹事,他们认为在这个富贵温柔之乡,这些作家写出传世作品,“见他的鬼”,是不可能的!他们来到门口,被女公民拦住索要会员证,卡罗维夫问河马“难道为了相信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作家,还需要检查一下他的证件么?”“这太可笑了,一个人是不是作家,决不是由证件决定的,而是由他所写的东西决定的!”
小说中的玛格丽特是个坚强的女人,她生活在一个很好地让世人羡慕的环境里,但她觉得无聊和孤独,她需要爱情和真正的生活,直到她遇见了作家大师,她才认为生命开始有意义。然而大师的作品使大师受到了无情的打击,玛格丽特在大师的失踪之后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直到有一天她希望自己把灵魂卖给魔鬼,只要能让她知道大师的踪迹能再次见到大师。于是沃兰德派是从阿扎泽勒找到玛格丽特。玛格丽特经受了一系列考验,最终因为自己的爱情而与大师再次重逢。
但是他们不属于这个世界,小说结尾阿扎泽勒让他们喝了毒酒而死。大师说:“这太英明了!太及时了!”对于大师和玛格丽特这种忠于自己的信念与爱情的人来说,在那个复杂的人类社会是折磨而痛苦的,唯有死才是温暖、甜蜜和幸福的。
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或许是无能的,但人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作出选择,可以忠于自己的爱情。即使死了,只要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精神和爱情可以永世长存,那么它们就一定可以永世长存。
小说的第三个线索贯穿于小说的整体,本丢·彼拉多的故事是大师的作品,但是魔鬼对这个故事了如指掌,因为他认同大师的观点——在人所具有的各种缺陷中,他(耶舒阿)把怯懦看作最主要的缺陷之一。本丢·彼拉多是圣经里的人物,他判处了耶舒阿的死刑,使耶舒阿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他本来是一个残酷的总督,表面没有人性,但是他内心还有一点点善的存留,在和耶舒阿谈话之后,他了解了人心中的善。他喜欢耶舒阿,知道他没有罪,但是因为对权力的怯懦,他没有解救耶舒阿,造成了他千年的悔恨。
其实,不管是对金钱的贪婪还是对名誉的渴望,对权力的俯首称臣,说到底都是对悲惨生活和生命死亡的怯懦。小说用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经历告诉读者死亡是幸福而美好的,生命中重要的只是有足够的勇气对信仰对爱情忠贞不渝。
以上转自豆瓣 作者舞紫
镜子 (197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Зеркало
9.0 (360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其它标题: Зеркало / 写真
本片是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一部自传体电影。幼年的塔科夫斯基随着母亲(玛格瑞塔·泰瑞柯娃 Margarita Terekhova 饰)去亲戚家借钱,他独自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发现了一面镜子,并通过镜子审视自己,在巴赫的音乐中,塔可夫斯基的回忆慢慢带出了一系列的事件:电视上在播报一个口吃的年轻人通过催眠治痊了自己;一个被家庭忽视的妻子遇上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两人之间产生若即若离的关系;一个未曾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在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备受军事指导员的呵责。这些毫无关联的片段式回忆通过镜子串联起来,展现了导演对时间、历史、生活、土地、梦境等意象的哲学思考。
导演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
回归 (2003)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Возвращение
8.7 (182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萨金塞夫 演员: 弗拉迪米尔·加林 / 伊万·杜布朗拉沃夫
其它标题: 리턴 / 父、帰る
消失了12个年头之后,父亲重新回到家中,而两个儿子——安德列和伊万已经长大。他们虽时时刻刻思念父亲,然真正相会时却产生了隔膜感。父亲带着两个儿子去俄罗斯北部的小岛度假,一路上他们遇到各种困难,父亲皆能轻松解决,然而父子间的距离却始终没有拉近。他对待儿子们格外严厉,大儿子安德列对此只能小心应付,小儿子伊万却桀骜不驯。这次旅行,是否能成为父子间的疗伤之旅呢?
父与子 (2003)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Отец и сын
7.2 (50 个评分) 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演员: 安德烈·薛提宁 / 阿里克谢·尼穆斯霍夫
其它标题: Padre e figlio / Отец и сын
本片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朦胧迷离的感情。阿列克谢(阿里克谢·尼穆斯霍夫 Aleksei Nejmyshev 饰)的父亲(安德烈·薛提宁 Andrei Shchetinin 饰)是一个退伍军人,父子二人相依为命,父亲离不开儿子,儿子也非常依赖父亲。因为父亲的关系,阿列克 谢也进入了军校,他的父亲经常到军校探视他。某日,阿列克谢的女朋友来到军校向他提出分手,原因似乎就是她难以接受他们父子俩过于亲密的关系。阿列克谢常常做噩梦,醒来后他问母亲在哪里,父亲却无言以对。父亲表示,外地有一份更加高薪的工作等着他,但是父子二人谁也离不开谁。
他们是父子,有些时候他们像兄弟,有些时候他们像情人。但是他们心里都清楚,终有一天他们会分开,父子俩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