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万历十五年 Goodreads 豆瓣
8.9 (50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5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2023年8月31日 已读
大学教中国通史的老师就是做明史的。之前对万历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冯保魏忠贤张居正们在不同电视剧和野史里的出现——这样一部着眼于拐点观测的作品尤其让人能以小窥大,甚至看出些分形的感觉:无论是文官、君主、军官、学者,在大而腐朽的机器建构下,每个人的命运都显露出极其相似的结构。不由得又让人联想到当下;只不过就当下而言,任何国家又何尝不是整个世界的分形。所谓特殊特色之处,到底还是毫无特色。
历史 黄仁宇
The Problem of China 豆瓣
作者: Bertrand Russell BiblioBazaar 2007 - 2
A European lately arrived in China, if he is of a receptive and reflective disposition, finds himself confronted with a number of very puzzling questions, for many of which the problems of Western Europe will not have prepared him. Russian problems, it is true, have important affinities with those of China, but they have also important differences; moreover they are decidedly less complex.
2021年5月2日 已读
最喜欢的部分是罗素对中国、日本、西欧、美国各自文化和价值观的分析和批判。罗素的很多糟糕方面的预期都不幸成为了现实。他在当时背景下所提出的“中西结合”的最佳解决方式如今来看并没能成为现实。贯彻始末的“强大政府“并没有如愿出现,日本也并没有反思自己的扩张欲可能带来的后果,最终历史走向了他所预期的风险最高,损失最惨重的道路。而从现在这个节点去比对罗素的分析,一是感慨当代社会在精神上并没有完全规避全盘西化可能性中诸多的弊端,很多在一百年前国人精神中尚且存在的闪光和自信并没能抵抗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侵蚀;二是他还是低估了他所总结的国人缺点中“贪婪、怯懦、无情”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影响;最后则是更加凸显了毛真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English 历史 哲学 罗素
活着 Goodreads 豆瓣
9.2 (900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2 - 8
《活着(新版)》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新版)》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4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2020年11月15日 已读
其实整体的阅读感受非常糟糕——这个糟糕并不来自于写作,而是来自于赤裸裸地接触真实的中国,正如余华的自序所写。整个阅读过程甚至没有什么读小说的感觉,不如说像是一篇漫长的采访,让一个生活在中国农村底层的普通农民自己去回答“什么是历史”。主角很苦很痛,但比起那些他亲手埋葬的角色来说呢?比起万万亿真正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中国人来说呢?“活着”体现的既是传统文化里的不屈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里的那些丑陋和糟粕。
中国文学 余华 历史
人类群星闪耀时 豆瓣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
7.9 (54 个评分)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姜乙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7
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犹豫就会败北!
《悉达多》译者姜乙三年打磨,重磅推出的全新译作
“传记之王”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品,德文直译无删节版
十四篇历史特写,十四个扭转乾坤的关键时刻,十四个英雄瞬间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内容正如它的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尊崇历史的真相,以其完全个人的独特视野创作而成。十四个故事,横跨不同时代和地域,虽然篇幅精短,但内容丰富完整,既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种种细节,也凭借茨威格深厚纯熟的笔力,展现了以旁观者视角面对这些关键时刻的复杂情绪:对悲剧英雄命运的关注、共情、怜惜,对造物主的敬畏,对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备的神性,迸发的创造力的肯定以及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遥远如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面对恺撒遇刺、局势混乱时的犹豫不决;又如极富戏剧性的瞬间,格鲁希墨守成规而造成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以致影响了之后的整个欧洲历史……十四个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2019年12月16日 已读
拜占庭、马赛曲、西塞罗和巴黎和会四个瞬间最喜欢,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残酷和戏剧性显露无疑。南极探险和跨洋通信中对理想的执着和面对困难时的坚韧让人热血澎湃。这些瞬间既是群星闪耀,也是凝聚了人性中纯粹高尚的结晶折射出的光芒。
历史 欧美文学 茨威格
Gene Machine 豆瓣
作者: Venki Ramakrishnan Basic Books 2018 - 11
A Nobel Prize-winning biologist tells the riveting story of his race to discover the inner workings of biology's most important molecule
"Ramakrishnan's writing is so honest, lucid and engaging that I could not put this book down until I had read to the very end."
--Siddhartha Mukherjee, author of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nd The Gene
Everyone has heard of DNA. But by itself, DNA is just an inert blueprint for life. It is the ribosome--an enormous molecular machine made up of a million atoms--that makes DNA come to life, turning our genetic code into proteins and therefore into us. Gene Machine is an insider account of the race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ribosome, a fundamental discovery that both advances our knowledge of all life and c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etter antibiotics against life-threatening diseases. But this is also a human story of Ramakrishnan's unlikely journey, from his first fumbling experiments in a biology lab to being the dark horse in a fierce competition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best scientists. In the end, Gene Machine is a frank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pursuit of high-stakes science.
2018年10月25日 已读
Inspiring! “science is a marketplace for ideas" 以Venki自己的视点回眸了整个核糖体结构的发展竞争,文笔诙谐幽默,种种幕后故事扣人心弦。哪里有名利哪里就有名利场嘛。。。比较邪乎的两个收获:一个是阅读Catch-22有助于提升幽默感眼光和文笔;一个是作为Anglophile的自豪感(啥)
English 传记 历史 哲学
Molecular Genetics 豆瓣
作者: Gunther S. Stent / Richard Calendar W.H.Freeman & Co Ltd; 2nd Revised edition edition 1978 - 9
2018年2月12日 已读
流畅的遗传和分子重要实验/发现的总结,写得很通俗。越读越被老一辈分子生物学家们的智慧所折服。超级精彩的解谜,当作悬疑来看也未尝不可。很难想象距离这本书出版才40年,而里面的发现已经是家喻户晓,展望部分的很多问题已经(正在)被解决。总觉得生化vs遗传/分子就像布局/逻辑流vs诡计流——
English 专业书 历史
敦刻尔克 (2017) TMDB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Min reol
Dunkirk
8.3 (1979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演员: 菲恩·怀特海德 / 汤姆·格林-卡尼
其它标题: Dunkirk / 邓寇克大行动(港)
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
英国士兵汤米(菲昂·怀特海德 Fionn Whitehead 饰)在逃离海滩的过程中相继结识吉布森与亚历克斯,同时民用船主道森先生(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饰)与儿子彼得、17岁少年乔治也离开英国,去往敦刻尔克拯救士兵。三人陆续搭救了海军(基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饰)、飞行员柯林斯及汤米一行人,而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汤姆·哈迪 Tom Hardy 饰)则在被敌人双面夹击的艰难情形下顽强战斗。
影片的故事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2017年9月1日 看过
"--But all we did is just survival" "--That's enough." 可能是在影院看的最安静的一场电影,默默欣赏,默默感受,默默流泪。
历史 电影 诺兰
Hitler's Scientists 豆瓣
作者: Cornwell, John Penguin USA 2004 - 9
Covering the dramatic rise of German scie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s preemine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and the frightening developments that led to its collapse in 1945, this is the compelling story of German scientists under Hitler’s regime. Weav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fortunes of war and the stories of men and women whose discoveries brought both benefits and destruction to the world, Hitler’s Scientists raises questions that are still urgent today. As science becomes embroiled in new generations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nd the war against terrorism, as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outstrip traditional ethics, this powerful account of Nazi science forms a crucial commentary on the ethical role of science.
2017年5月13日 已读
观点挺中立的。核心是物理学家,战争,政治,核武器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错综关系。科学真的无法逃离政治的魔掌。作者评价海森堡“politically obtuse”,梅特纳的故事也引人深思。如果说学到了什么,可能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消极抵抗终究是不行的。”
English 历史 哲学
法老与众神 (2014) 豆瓣 TMDB Min reol
Exodus: Gods and Kings
6.3 (142 个评分)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演员: 克里斯蒂安·贝尔 / 乔尔·埃哲顿
其它标题: Exodus: Gods and Kings / 出埃及记:天地王者(台)
摩西(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和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乔尔·埃哲顿 Joel Edgerton 饰)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摩西得到了神的旨意,决心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解救出来,他向拉美西斯寻求帮助,然而,这位好友却十分坚决地拒绝了他。不仅如此,拉美西斯还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为了惩罚拉美西斯的暴行,神在埃及降下了“十灾”,一时间,埃及陷入了混乱与死亡的阴影之中,然而,拉美西斯并没有因此而有所醒悟,最终,他和摩西成为了宿敌。摩西知道何为自己的使命,他带领着四十万希伯来人踏上了漫漫旅途,寻找一片属于他们的家园。
2014年12月24日 看过
三星半的水平。没有硬伤,故事讲得不错,但问题是全片没有高潮,导致两个半小时剧情显得冗长。摩西分海那段本来很期望有令人感动的特效,但实际上没有,小失望。又是一部凸显我历史基础太弱的作品。
历史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