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呐喊 豆瓣 Goodreads
9.5 (52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 - 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1918年,新文化运动正值高峰。鲁迅因为和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的一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至1922年,五四大潮渐落,鲁迅应陈独秀之邀,将之前的小说结集出版,目的在于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并且慰藉那些在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无畏地前进。
新版《呐喊》完整收录鲁迅从1918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自序一篇,以及陈丹青先生专门为新版撰写的读后记长文一篇。
2021年2月4日 已读
意犹未尽。小说是几个个人,社会是一大群人,鲁迅写小说写出了整个社会。《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和童年/动物有关的几篇总能读出可爱和温暖,但我比较喜欢的还是有群像的故事:《狂人日记》、《药》、《明天》、《风波》、《阿Q正传》,是康大叔、蓝皮阿五、九斤老太和赵白眼,身上满满都是没什么进步的社会的影子,那么平凡又那么犀利。
中国文学 鲁迅
朝花夕拾 豆瓣
9.2 (381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 - 4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2020年8月28日 已读
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也能写的生动可爱,从童年写到青年,记述片段回忆也可以入木三分。我想,说鲁迅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一人是不需要争论的。另一点就是《百草园》和《藤野先生》两篇确实是写得最精彩的,不得不说初中语文课本的选文还是经典;而现在读起来则别有一番味道。《范爱农》一篇用短短的文字把人写得如此鲜活,真是有种喝了一碗煲过夜高汤的感觉。除了《五猖会》、《无常》、《后记》三篇因为有些考据民俗鬼神传说的部分而有些抽象外,其他每一篇都是佳作!
中国文学 鲁迅
故事新编 豆瓣
9.4 (220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其中,《补天》写于1922年冬天,原题《不周山》,收录于《呐喊》初版,后改名《补天》并抽出;《奔月》、《铸剑》写于1926年和1927年,《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名《眉间尺》;《补天》、《理水》、《非攻》、《采薇》、《起死》写于1934至1935年。
2020年8月2日 已读
补天:伦理纲常现形记;奔月:民以食为天,环保最优先;理水:官办考察团怎么办,中产假洋鬼子哄着看;采薇:脑子最重要,朽木不可雕;铸剑:殡车一出,哀吊何人真不重要;出关:庙堂之上不知其道,搜刮民脂自有一套;非攻:行义一时爽,都是美好幻想;起死:搀扶路人如何保险,手握政府红头文件。——得我这打油诗似的押韵准是读了最后一篇后遗症。玩笑归玩笑,鲁迅先生可真是调侃和余味无穷界的天才。白话文字写的泼辣,栩栩如生,方见真功底。是文字,更是思考。
中国文学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