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书店风景(增订版)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钟芳玲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 10
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然而最最吸引人的,还是书店风景。
二十年来,本书作者游走于东西方书业,走访上千家书店,撰写这部引领潮流的《书店风景》,使它成为爱书人、藏书家、出版者、书店迷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圣经。历经1997年、1999年、2002年、2007年和2008年数度修订,这部华文世界第一本以西方书店为报导主题的图文书在两岸共出版了五种繁体字和简体字版本。如今,完美的句号就画在我们眼前。
本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作者对西方书店的观感与采访,详尽叙述了数十家重要书店的历史变迁。全书分为四大板块,分为“地标书店”、“主题书店”、“古书店·二手书店”及“附录”的关于超级书店、独立书店与网络书店的竞争。三十篇主题报道,又增加了数十篇后续笔记,时空交错,宛如一部立体的书店发展史。文后详尽提供了这些书店的地址、电话及网址等信息。尤其特别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些YouTube、Google等网站上书店视频,拉近了读者与西方书店的距离。
200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倾力打造此书的终结典藏版。终结版的体例采用历史档案的形式,保持1997、1999、2002、2007各版的全部内容,并增补了三联版中删掉的“同性恋书店”部分,保留了各版的序言,分为初版正文、后续笔记2002、后续笔记2007、Note 2002、Note 2007、Note 2008等。全书400多幅精美图片,大部分是新增的。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豆瓣
作者: 甘阳,陈来,苏力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8
中国在校的大学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人,如何改善大学的本科教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题,着重讨论如何转变我国大学数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许多学者提出,本科教育和大学人文教育应该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的模式,使之转变为研读古今中西原著经典的方式。为了改变时下我国大学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现状,应精心设计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最基本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这些意见和建议无疑有利于开阔探索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路。
本书是首届中国文化论坛的实录,不仅收入了会议论文,而且保持了会议中的现场提问、回答和讨论,力求再现思辨严肃而气氛热烈的论坛现场。
汉品02 豆瓣
作者: 左靖 金城出版社 2012 - 9
《汉品》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丛书。从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这个家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仅仅不过几十年功夫,无论精神方面、社会方面,还是物质方面,我们看到的都是西方化的世界(梁漱溟,1921)。更没有谁能预料到,这个“大变局”居然激荡了100 多年。尤其是在今天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下,原本可以与工业文明相互哺育的农耕文明日益衰微,渐行渐远,我们的传统家园已经被冲刷地无法辨认和难以回返。
《汉品02》本辑的专题是“说园”,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我们希望能从当代文人的眼光而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对于文人园林的感悟。因此,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是我们的首选——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探寻自己对于园林的印象,以及编排与之相关的各种叙事。本辑内容还有一个次主题,套用音乐上的术语,如果“园林”是“主部主题”,那么“汉字”就是“副部主题”。接续《汉品》第一辑介绍的雕版木活字手工印刷的《老族谱》,在本辑中,我们的阅读将从木活字的前世今生、田野寻访宁化木活字出发,一直到宏观的汉字与文化、微观的印刷字体设计的历史,最后到汉字系统的再造——这通常被归类为当代艺术中的“精神实验”,把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基因系列的古老汉字还原为一个充溢着生命感、时空感的开放系统。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豆瓣 Goodreads
The Paris Review Interviews Vol.1
9.2 (9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译者: 黄昱宁 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2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经《巴黎评论》授权,我们从中挑选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近四十八位受访作家的访谈,分三卷陆续出版。第一卷收录的受访作家包括如下十六位:卡波蒂、海明威、亨利•米勒、纳博科夫、凯鲁亚克、厄普代克、马尔克斯、雷蒙德•卡佛、米兰•昆德拉、罗伯-格里耶、君特•格拉斯、保罗•奥斯特、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斯蒂芬•金、翁贝托•埃科。
2013年5月21日 想读 In the website of The Paris Review interviews of all periods of time are available
人文 文化 歐洲 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