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
The last Confucian 豆瓣
作者:
Guy Alitt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论语 豆瓣
8.1 (55 个评分)
中华书局
2006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始终坚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遵从不同的伦理关系,构建着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这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张燕婴作了晓畅通俗的白话翻译。文白对照,并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以为读者提供阅读最方便的文本。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始终坚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遵从不同的伦理关系,构建着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这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张燕婴作了晓畅通俗的白话翻译。文白对照,并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以为读者提供阅读最方便的文本。
春秋公羊学讲疏 豆瓣
作者:
段熙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
上一世纪末,段老弟子之思慕者,整理其师说《 春秋公羊学讲疏》,以广其传,甚盛事也。《 讲疏》凡分导言、事、辞、例、义、余论六编,对《公羊传》的写作凡例、微言大义、流传经过,以及研治历史,皆有详晰的介绍论述。虽书中主要以西汉董仲舒、东汉何邵公及清儒庄存与、孔广森、刘逢禄、凌廷堪等人所论为依归,然亦时下己说,辨证然否,语多精当,允推独步。又段老对《公羊传》之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异内外等微言大义,多所发明,发表于 1963 年《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的《公羊春秋三世说探源》等论文足资证明。在《公羊传》几成绝学的今天,整理出版段老这部遗著,实为嘉惠学林的一件大事。又段老历年所撰诗文多篇,皆其精心之作,亦望及早加以搜集出版,有厚望焉。
为“三纲”正名 豆瓣
作者:
方朝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方朝晖明确挑战那种认为“三纲”完全是封建糟粕的非历史主义分析。在《为“三纲”正名》中他指出,三纲思想是源于孔子的春秋学,是孔子在春秋时代针对社会失序所提出的匡正之说;通过董仲舒和汉儒,以及朱熹和宋儒等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上提倡“三纲”的学者从未主张无条件服从,或绝对的等级尊卑。而经过现代分析而得到批判继承的三纲思想对当前的社会秩序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三纲”正名》的一大新意在于,从全新的角度回答了“三纲”与民主的关系。 “三纲”的本义是指从大局出发、尽自己位分所要求的责任,其核心精神是“忠”,而这种精神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成份。
《为“三纲”正名》的一大新意在于,从全新的角度回答了“三纲”与民主的关系。 “三纲”的本义是指从大局出发、尽自己位分所要求的责任,其核心精神是“忠”,而这种精神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