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
Symposium and Phaedrus 豆瓣
作者: Plato 译者: Benjamin Jowett Dover Publications 1994 - 1
Two important dialogues offer crucial insights into mystical and aesthetic aspects of Platonic doctrine. Symposium attempts to find the ultimate manifestation of the love that controls the world, leading to mystic union with eternal and supercosmic beauty. Phaedrus discusses the psychology of love, resulting in the concept of the familiar Platonic "forms" as objects of transcendental emotion. Jowett translation.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豆瓣
作者: Pierre Hadot Wiley-Blackwell 1995 - 8
This book presents a history of spiritual exercises from Socrates to early Christianity, an account of their decline in modern philosophy,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philosophy that have accompanied the trajectory and fate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piritual exercises. Hadot's book demonstr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philosophy has been, and still is, above all else a way of seeing and of being in the world.
几何原本 豆瓣
作者: 歐几里得 译者: 利瑪竇 / 徐光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11
此书是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名著,是该著最早的中文译本,在中国科技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Egypt, Greece and Rome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Charles Free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4
Egypt, Greece and Rome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general histories of the ancient world. It is written for the general reader and the student coming to the subjec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provides a reliable and highly accessible point of entry to the period. The volume begins with the early civilizations of Sumer (modern Iraq) and continues through to the Islamic invasions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Europe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western Roman empire. The book ranges beyond political history to cover philosophy, art and literature. A wide range of maps, illustrations and photographs complements the text. The second edition incorporates new chapters on the ancient Mediterranean and the Ancient Near East, as well as extended coverage of Egypt.
希腊化世界 豆瓣
作者: (英)沃尔班克 / F. W. Walbank 译者: 陈恒 / 茹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亚历山大大帝把其所缔造的规模庞大的帝国留给继承者,他的后继者们创造了君主制的新秩序,也创造了城市国家的新秩序,这种新秩序统治了亚得里亚海到印度西部之间大部分地区达三百年之久。“希腊化”这个术语通常被用来描述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希腊语是通用语言。希腊人成群结队地向南方、东方迁徙建立新的殖民地,或者参加雇佣军以寻求财富,确信自己作为新统治阶级的成员。当地人民和文化在卷入这场逐渐渗透的希腊化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和与冲突。
作者广泛使用一手材料,研究了从亚历山大之死到希腊化世界并入罗马帝国期间的政治事件。他也研究了这个世界中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习俗,文学、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以及新宗教运动的建立。作者以易读的手法叙述了这一巨大的、复杂的社会。这个社会的观念、成就形成了当今西方文明的基石
雅典的民主 豆瓣
作者: [英] 约翰·索利 译者: 王琼淑 2001 - 1
本书系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历史系组织编写的“世界史丛书”中的一种。本丛书本着“一本书一个主题”的概念,分析介绍了欧洲乃至世界各个时期的运动和人物。《雅典的民主》主要以编年史的形式,通过资料分析介绍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形式、运作以及雅典政府发展的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当时的显赫人物等。本书提供了有关“雅典的民主制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权威性的介绍,同时,还在书后列出了“参考文献”,对有志于进一步研究的人士颇有助益。
理想国 Goodreads 豆瓣
Πολιτεία
8.6 (184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柏拉图 译者: 郭斌和 / 张竹明 商务印书馆 1986 - 8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这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正义和智慧不仅是国家的主题,也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因为国家的起点“就是永无止境的时间以及时间带来的变化”。
柏拉图的正义表现在爱情上就是节制。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柏拉图式的爱情似乎是精神恋的代名词,用来指称那种超越时间、空间,不以占有对方肉体为目的的只存在于灵魂间的爱情。而实际上柏拉图式爱情的真谛指的是一种对节制的崇尚,对善和美的追求。
政治学 豆瓣
Πολιτικά
8.9 (9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吴寿彭 商务印书馆 1997 - 2
本书是作者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政体研究的专著”,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对于了解当时希腊社会的状况,了解古希腊人的政治、法律、伦理、教育思想,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这是一部论述政治问题的专著,但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和阐释奴隶制各种政体及其统治形式的过程中也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教育的主张。
修辞学 豆瓣
作者: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 译者: 罗念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5
《修辞学》是亚理斯多德的重要代表作,提出了诸如演说者当尊重事实与真理,论证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等一系列有深远意义的原则,是欧洲文艺理论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理论著作。译者罗念生先生学养深厚,使得《修辞学》原文说理严密,文字简洁,行文平易连贯,意思明白清楚等等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本书是亚理斯多德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提出了诸如演说者当尊重事实与真理,论证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等一系列有深远意义的原则,是欧洲文艺理论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理论著作。译者罗念生先生学养深厚,使得本书原文说理严密,文字简洁,行文平易连贯,意思明白清楚等等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豆瓣
Ἰλιάς
8.5 (29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荷马 译者: 罗念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一场由美女海伦引起的十年鏖战--特洛伊战争!一本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长篇光辉史诗,一部欧洲古典文学的不朽名著--《荷马史诗》!!!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和大无畏的王子赫克托尔在本书中共同演绎了一场为了荣誉、尊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纪大战……
雅典政制 豆瓣
Athenaion Politeia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日知 / 力野 商务印书馆 1959 - 9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本书是亚里士多德所做的对希腊诸多城邦之政治制度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留下的残篇,写作于公元前328年和前325年之间,主要讲述雅典城邦政治制度发展历程,雅典民主制度的产生及发展。本书是古希腊唯一存世的希腊城邦制度研究著述,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后世研究雅典乃至希腊城邦制度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史料基础。本书对于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态度,亦有很大助益。
自然与古希腊 豆瓣
作者: 薛定谔 译者: 颜锋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1
本书作者发现了薛定谔方程,创立了波动力学理论。本书汇编了薛定谔的两本演讲集,包括:《自然与古希腊》、《科学与人文主义》等。
论僭政 豆瓣
On Tyranny
作者: 施特劳斯 / 科耶夫 译者: 何地 华夏出版社 2006 - 1
《论僭政》是施特劳期开拓其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的第一部力作,不仅对于他本人的学术生涯,对于二十世纪——甚至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学术史来说,都具划时代意义。但正如沃格林所说,施特劳斯的这部著作很难懂,表了隐晦——的确,我们需要像施特劳斯读色诺芬的《希耶罗》那样来读这部书。《论僭政》从英文译成法文难,科耶夫的评论从法文译成英文难,两者译成中文更难,何况还有那些经常讨论艰深的形而上学问题而语言却极为不规范的私人通信——我们能约请到翻译过大部头政治哲学名著的何地先生执译,实乃一大幸事。
米诺斯 豆瓣
Μίνως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林志猛 华夏出版社 2010
《米诺斯》(Minos)是柏拉图的一部简短对话,副标题是“论法”,写作时间与《法义》(Laws)相若,均属于柏拉图的晚期著作。本书将通过疏解《米诺斯》本身,并对勘柏拉图的其他文本(如《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高尔吉亚》、《王制》、《治邦者》,尤其《法义》),来回应对于《米诺斯》的那些质疑。
米诺斯贵为宙斯之子,每九年造访一次父亲的神社,与他讨论,向他求教。宙斯的“美德教育”无比成功,因为,米诺斯以此为子民立法,不仅是克里特人,就连向他们学习的斯巴达人,自从使用了这些法律,便获得了“永世的幸福”。
米诺斯为何会拥有恶名呢?苏格拉底声称,那是因为他招致了“我们”雅典悲剧诗人的嫉恨。为报复他强迫“我们”纳贡,“我们”就将他绑在悲剧诗行里“严刑拷打”。其实,米诺斯是个好人、好分配者,他制定的法律恒久不变。苏格拉底还对自己的雅典同伴说,米诺斯是最好的立法者……
礼法涉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涉及我们灵魂的“善和恶”,并与我们“永世的幸福”息息相关。不弄清法是什么,就不可能制定出善法来。而没有善法维系的政治共同体,显然不会是“幸福”的共同体。
目录1:引言/1
《米诺斯》的真伪/1
《米诺斯》的版本及研究现状/6
《米诺斯》主要参考译本缩写/11
米诺斯(译注)/12
从迷宫到神社:《米诺斯》义疏/37
绪言/38
阅读《米诺斯》的意义/38
如何阅读《米诺斯》/39
一 法是什么/41
1 问题(313a1-313b5)/43
2 灵魂的行为(313b6-314b7)/46
3 城邦的意见(314b8-314e6)/49
4 发现实在(314e7-315d5) /52
二 法的意图/56
5 应然与实然(315e5-316c2)/56
6 知识与技艺(316c3-317d1)/58
7 照料灵魂的技艺(317d2-318a7)/62
三 米诺斯神话/67
8 法律序曲(318b1-318d8)/67
9 关于虔敬的劝谕(318d9-319a8)/70
10 米诺斯形象/72
1) 传统形象:神社(319a9-320d7)/72
2) 悲剧形象:迷宫(320d8-321d10)/78
3) 《法义》中的形象/83
11 论法的宗教语境/85
结语 礼法与教育/88
12 教育立法者/88
13 立法者的教育/90
参考文献/92
附录/99
施特劳斯 论《米诺斯》/100
贝斯特 法是什么?——重新思考《米诺斯》/ 115
凯恩斯 法是什么?/ 129
普拉克 多元主义与法的统治/ 151
哈撒韦/胡尔盖特 柏拉图的《米诺斯》与古典自然法理论/ 181
路易斯 柏拉图的《米诺斯》/ 197
林德伯格 最古老的法律/ 236
普拉克 法的统治的神话基础/ 265
詹森斯 异方人的法律/ 290
后记/317
古希腊人的性与情 豆瓣
作者: 利希特 译者: 刘岩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
本书卖点
1.古希腊文化的魅力,性爱生活题材的吸引力;
2.学术性和可读性;
3.配有希腊罗马雕刻及瓶画等艺术作品的精美插图32幅 。
名家推荐
即便是“普通”读者,也会立刻发现利希特教授对此主题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几乎没有哪位古典文学时代的作家不曾为他所涉猎,以期找到一些启发性的论文或段落并从中获益,帮助自己从最真实的角度来展现性在通过影响古希腊社会、军事和宗教生活而塑造希腊命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还通过现代人如何看待当时人们对性惊人的关注,通过舞台、文学和艺术中的种种问题的角度来阐释这个现象。他把研究面铺得很广,引经据典;所有引文都标有具体出处,以便读者查证并了解当时的背景;所有内容都有索引,这样学生一眼就能找到作者,知道这些作品是否能给自己研究的主题提供帮助。
——劳伦斯·H.道森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丰富的古希腊历史、文学、艺术等作品和文献为基础,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现代读者完整地描绘出古希腊时代的性爱观、性爱文化和性风俗的面貌,为人们认识这段光辉的文明史增添了必不可少的新视角。作者显示出一流学者的严谨功力,但行文生动风趣,可读性强。无论是关注性爱主题的一般读者,还是对西方古典文学和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从中受益。
哲学的政治 豆瓣
The Politics of Philosophy:A Commentary on Aristotle's Politics
作者: 戴维斯 译者: 郭振华 华夏出版社 2012 - 1
本书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讨论和分析,进而阐明“政
治与哲学”的关系比人们通常所见更为密切,甚至密不可分。
不自由的希腊民主 豆瓣
作者: 阮炜 2009 - 7
《不自由的希腊民主》是关于研究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航海生活方式与希腊人的扩张、自然环境与好勇斗狠的性格、城邦的形成及殖民扩张、迦太基政体是混合的民主政体等内容。
形而上学 豆瓣
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
8.3 (6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吴寿彭 商务印书馆 1997
作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形而上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以往哲学的批判性考察,探究了以最高、最普遍的原则为对象而能到达的最高知识,因此也称之为“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因此也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经典文本。
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 豆瓣
Ἠθικὰ Νικομάχεια
8.6 (7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邓安庆 人民出版社 2010 - 9
《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不朽作品。在古希腊雅典文明的鼎盛时期就曾作为教科书,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深厚的思想养料。这部名著的注释导读本是由邓安庆教授完成的,其本意是给通识类人文核心课程准备教材。译注主要依据的是多种德文版本,如Olof Gigorl翻译的Taschenbuch版,Eugen Rolfes翻译、Gunther Bien校对的Meiner版,Franz Dirlmeier翻译并作跋、ErnstA. Sctlmidt作注的Reclam版,也参考借鉴了英文版本和已有的中文译注本,并融合了课堂上针对学生提问的思考和解答。
译注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既要忠实原文,又要通俗易懂。在哲学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思想家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获得那么多的译注,他的思想与其说活在他的原文中,不如说活在他的译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