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祥輝
芬蘭驚艷 豆瓣
作者: 吳祥輝 遠流 2006 - 5
芬蘭,高掛北方「天涯」;台灣,孤懸東南「海角」。

2005年「海角」危機四伏,政治的懸宕,經濟的空轉,黑金貪污的陰影,全球化的挑戰,中國崛起的壓力……。有形的內憂加無形的外患,讓這個生活在美麗之島上的人們不禁憂心自問:「台灣往何處去?」「新世紀全球版圖重整,台灣的定位何在?我們的識別、創意又是什麼?」

昔日拒絕聯考、衝撞體制的小子吳祥輝,如今從「`海角」走向「天涯」,希望走出台灣的一面鏡子,一種可能。

在地圖上距離台灣海程最遠的國家芬蘭,自2002年至2005年連續三年被評比為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這樣的數字勾起作者的好奇,他想探究原本默默無聞的北歐小國,群體如何建立「芬蘭識別」?個體生命追求的「芬蘭價值典範」又是什麼?除了Nokia 和 Linux,我們還能自這個非常遠異常寒的地方,從政治、教育、道德觀等等得到何種的衝擊和啟發?

視野寬廣、多智易感的吳祥輝,用另外一個國家的故事和啟示來寫自己一生最關心的事,創出本地回憶錄之新型式新方向!在21世紀初啟之時,他願將這書贈給所有關心台灣未來的朋友;也藉由本書,他在台灣社會再度清晰建立了「吳祥輝識別」。

全書彩色印刷,視覺效果絢美豐富,芬蘭風土人情盡顯於63張攝影作品內;其中包括該國攝影名家 Pekka Luukkola 精心傑作18張,芬蘭天成美景壯麗多姿,值得仔細欣賞。

王健壯 吳念真 詹偉雄 蔣友柏 (按照姓氏筆劃排序) 鄭重推薦
驚喜挪威 豆瓣
作者: 吳祥輝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4
洞悉人性,感應社會,關心國家心靈成長的作家吳祥輝,站在世界的高度上看台灣,期待打開台灣人的視野和心靈。
挪威,人類最文明的國家,追求世界和平的典範。
奉行國際人道主義,重視設計,舉世公認自然環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
全世界物價最高,和台灣的善緣源遠流長。
作者驚喜發現,挪威的「環境美學」,「城鄉美學」,「國家美學」,「人性美學」與「生活美學」或有助於釋放台灣人的「事實記憶」,「情感記憶」,「國家記憶」,「價值記憶」和「美感記憶」。
記憶的釋放和重建或許能帶給讀者發現的驚喜。驚喜總能激勵心靈。現在的台灣人需要被「激勵」。
旅行是記憶的釋放,情感的舒展。挪威的「釋放之旅」仍延續「國家書寫」系列的調性。2006年,《芬蘭驚豔》釋放「歷史記憶」。2007年,《驚歎愛爾蘭》釋放「文化記憶」。2009年,《驚喜挪威》期待讀者釋放「生死記憶」,發現一種單純的驚喜。
挪威從2001年開始,一直高居聯合國「人類開發指數」(HD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巔峰,連續七年排名全球第一。挪威「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簡直是人間天堂,是台灣人傳統庶民生命最高價值:福祿壽的典範。但是,挪威人普遍用boring形容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性格。原來,福祿壽兼具,喜仍求之不可得。
挪威之旅,讓作家覺得最快樂、最驚喜的是:認識一群曾為台灣奉獻十數年或數十年的挪威人。他們年輕時就到台灣或行醫或傳教,年老才回歸故土。台灣的溫暖物產和慷慨人情讓他們懷念至今。他們的第二代也走上同樣的奉獻人生,連第三代都仍可能選擇這樣的人生。
生於恐懼,死於憂鬱的台灣人需要激勵。挪威是個適合清理重組台灣人記憶的地方。本書以記憶為主體:事實記憶、情感記憶、國家記憶、價值記憶、美感記憶,透過閱讀與思索,更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
你必須認識挪威--
挪威是人類最文明的國家,追求世界和平的典範。奉行國際人道主義,舉世公認自然環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重視設計。全世界物價最高,和台灣的善緣源遠流長。
挪威「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簡直是人間天堂。
因為認識了挪威,你更見證台灣的慷慨--台灣人溫暖慷慨,作者在挪威清理重組對台灣人的記憶,對生存在這個島嶼上的人產生了激勵作用。
透過挪威+台灣的回顧與省思,你更清楚人生的定位--繼芬蘭、愛爾蘭,再到挪威,透過作者每一個地點每一次觀察,都呼應了自己內心與外界的映照。本書中,他對死亡的定義是「一個人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天天都要學習。
十萬人等待的驚喜作品--吳祥輝「國家書寫三部曲」:
2006年,【首部曲】《芬蘭驚豔》釋放「歷史記憶」,
2007年,【二部曲】《驚歎愛爾蘭》釋放「文化記憶」,二書銷售已突破十萬本。
2009年,【最終曲】《驚喜挪威》期待讀者釋放「生死記憶」,閱讀本書,你將發現一種單純的驚喜。
驚歎愛爾蘭 豆瓣
作者: 吳祥輝 遠流 2007 - 5
「在別的國家一切可能嚴重,但不絕望;在愛爾蘭一切都絕望,但不嚴重。」
「愛爾蘭人的心一無所有,除了想像。」
是什麼樣複雜的背景因素,讓長期飽受政治和宗教衝突的愛爾蘭人產生如此特殊的嘲諷風格?於二十世紀末十年力爭上游、目前已成為歐盟中第二富有的愛爾蘭,將會帶給台灣何種的想像、啟示與驚歎?
旅行者吳祥輝腳踏別人的土地,眼睛看著世界,探索著自己的國家心靈。他以視野寬廣、觀察細微的作家之眼,從文學、歷史、地理等多視角出發,配合所拍攝精美圖片,深入探訪愛爾蘭的悲情命運及民族心靈,嘗試從另一面向為台灣「定性」。他自認寫作本書時看到的是一頁頁悲痛,充滿著警惕--也認為對台灣人而言,「警惕」也許更具意義。
我是被老師教壞的 豆瓣
The Teachers that Destroyed Me and School That Saved Me
作者: 吳祥輝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8 - 7
「我有交到壞朋友。」培正說:「可是,老爸,我真的告訴你,我不是被朋友帶壞的。我是被老師教壞的。」
一個不斷衝撞體制的作家老爸,一個被貼上「變壞」標籤的輕狂少年,
200天的父子心靈探戈,一封封情詞懇切的親師溝通,
揭露台灣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The teachers that destroyed me and the school that saved me-Brian Wu
翻閱一個十四歲少年的「兒童檔案」。想從「歷史紀錄」中,激盪出幫助他的靈感。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他的表現都是一等一。
檔案中沒有他五年級以後的紀錄。他同期的笑容和檔案,一起消失。
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學務主任突擊檢查一○八教室,搜查違禁品。項鍊、耳環、化妝品、PDA、MP3……都是「違禁品」。但大家都知道,「信」才是真正的搜查的第一目標物。
她寫給培正的信被搜出。學務主任不懷好意地笑看培正,一副人贓俱獲的得意之情……
信封被打開的剎那,暴怒聲驚動四座:「你敢看我的信。那是我的隱私!」培正怒拍桌面:「有種你就拆開來看!」
快快樂樂、免於恐懼地受教育,是孩子的天賦人權。
孩子轉入新學校後,看著他臉上的暴戾之氣已逐漸消失,線條變得柔和,以為他能在這裡平順度過轉性的日子。沒想到,他的傷痕已沉,夢魘未除。
我決定要放掉所有預定的行程,陪他走一段不知會有多長的「心靈復健」之路。
我感到慶幸。有這樣的學校和您這樣的老師,孩子也許「有救」了。
本書所述為真人實事,但為顧及書中人士之隱私,除主人翁外,所有人名均用假名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