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
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 豆瓣
The Unwritten Rules of PhD Research
9.6 (5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鲁格 / [英] 彼得 译者: 彭万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
本书详细讨论了选择导师、阅读与写作参加学术会议、陈述报告、处理与导师的关系、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论文答辩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针对研究生各阶段给出了详尽的学术建议,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The Unwritten Rules of PhD Research 豆瓣
作者: Gordon Rugg / Marian Pet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4 - 6
'A breath of fresh air - I wish someone had told me this beforehand' - PhD student, UK. 'If you are contemplating a PhD, buy the book and read it straight through to get the larger picture; then re-read each section in greater detail as you tackle each stage of your work. I did the basic research for my PhD in about twelve months, then spent two years writing up the results - and producing possibly too much. It succeeded, but I think I might have made a better job of it if I had read a book like this first. But they didn't exist in those days' - Mantex.This book looks at things the other books don't tell you about doing a PhD - what it's really like and how to come through it with a happy ending! It covers all the things you wish someone had told you before you started: what a PhD is really about, and how to do one well; the "unwritten rules" of research and of academic writing; what your supervisor actually means by terms like "good referencing" and "clean research question"; how to write like a skilled researcher; and, how academic careers really work. It is an ideal resource if someone you care about (including yourself!) is undergoing or considering a PhD. This book turns lost, clueless students back into people who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and who can enjoy life again.
什么是文化史 豆瓣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8.9 (1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彼得·伯克 译者: 蔡玉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什么是文化史》内容简介:文化史的实践已经不限于说英语的世界,它在欧洲大陆、亚洲、南美洲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蓬勃发展。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什么是文化史》一书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引。杰出的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引导我们进入文化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伯克从讨论雅各布·伯克哈特和约翰·赫伊津哈所提出的文化史的“经典”术语入手,并考察了从弗雷德里克·安塔尔到爱德华·汤普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做出的反拨。随后,勾勒文化史近期兴起的概貌,重点尤其是上一代人写作的、常常被称之为“新文化史”的著作。他将新文化史放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重视历史思考和写作的新方法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的话语的兴起之间的关联。
《什么是文化史》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读者的入门手册,也是关心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读者的必读书。
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 豆瓣
8.2 (16 个评分) 作者: 毕恒达 法律出版社 2007 - 5
相信读过研究所的人,都有写论文的共同经验,而且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多半是一种漫长的天人交战,也有一种玩弄文字的快感。《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是以研究生立场发言,从教授转换成学生,彷彿说出多数研究生的心声与想法,最急需了解的是论文究竟要如何写成。严格说来,这只是一本关于论文写作的书,从研究主题选定、文献回顾、研究方法、问题意识、分析与发现、结论,到未来研究方向。学术就非得严肃的令人敬而远之,还是平易近人比较好?纽约本身是毕老师都市空间研究能量的获取,厕所正好反映出性別空间最激烈的场域,自拍则翻转主流论述的对于身体负面价值。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豆瓣 Goodreads
9.2 (33 个评分) 作者: 荣新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4
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本书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径。举凡古籍、石刻、简帛、文书、图像以及今人论著、刊物都有它们的翻检之道,而对版本与校勘的把握、考古新发现的追踪,则有利于学识的积累和更新。更进一步的学术论文写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取巧。学术素养就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养成的。
学术与政治 豆瓣 Goodreads
Wissenschaft als Beruf und Politik als Beruf
9.6 (14 个评分) 作者: 韦伯 译者: 钱永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本书收入韦伯最著名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这两篇演讲,是韦伯去世不久,在战争与革命因袭下的德国“新”文化的重镇慕尼黑发表的,是20世纪思想的最重要文献。韦伯总摄他一生学术、思想、道德与政治的关怀,通过历史与社会学角度的比较分析,以及在道德价值层次上的批判反省,就学术知识与政治行动的性质、条件和限制,提出冷酷的界定和慷慨的呼吁。它们让读者沉痛地认识到近代人处境的艰难,也迫使读者用“英雄伦理”的态度,在“平实的眼前工作”中,把握住关系到人性尊严的一线希望。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豆瓣 Goodreads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8.7 (6 个评分) 作者: Darrell Huff W. W. Norton & Company 1993 - 10
"There is terror in numbers," writes Darrell Huff in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And nowhere does this terror translate to blind acceptance of authority more than in the slippery world of averages, correlations, graphs, and trends. Huff sought to break through "the daze that follows the collision of statistics with the human mind" with this slim volume, first published in 1954. The book remains relevant as a wake-up call for people unaccustomed to examining the endless flow of numbers pouring from Wall Street, Madison Avenue, and everywhere else someone has an axe to grind, a point to prove, or a product to sell. "The secret language of statistics, so appealing in a fact-minded culture, is employed to sensationalize, inflate, confuse, and oversimplify," warns Huff.
Although many of the examples used in the book are charmingly dated, the cautions are timeless. Statistics are rife with opportunities for misuse, from "gee-whiz graphs" that add nonexistent drama to trends, to "results" detached from their method and meaning, to statistics' ultimate bugaboo--faulty cause-and-effect reasoning. Huff's tone is tolerant and amused, but no-nonsense. Like a lecturing father, he expects you to learn something useful from the book, and start applying it every day. Never be a sucker again, he cries!
Even if you can't find a source of demonstrable bias, allow yourself some degree of skepticism about the results as long as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bias somewhere. There always is.
Read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Whether you encounter statistics at work, at school, or in advertising, you'll remember its simple lessons. Don't be terrorized by numbers, Huff implores. "The fact is that, despite its mathematical base, statistics is as much an art as it is a science." --Therese Littleton
规则与潜规则 豆瓣
The compleat acadmic:a career guide
作者: [美]达利.约翰 / [加]马克.扎纳 译者: 卢素珍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学术界的生存智慧》作者作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用他们幽默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各自在学术界奋斗一生的成功经验——他们如何参透规则与潜规则的玄机,在学术界如鱼得水、挥洒自如。这些世界顶级学者现身说法的讲述,揭开了学术界潜规则的神秘面纱,让你豁然开朗,引领你在学术研究这场漫长而充满活力的竞赛中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致青年学者 豆瓣
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
作者: [西]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译者: 刘璐 新华出版社 2010 - 1
《致青年学者:一位诺贝奖获得者的人生忠告》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的传世之作,该书在100多年前出版时曾轰动西班牙,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畅销至今,在很多国家被列为大学生、青年学者的必读书籍。19世纪的西班牙,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不是欧洲的强权国家,年轻的卡哈尔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进入了科学界,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西班牙少数能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并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卡哈尔将他自己进行科学研究的心得以及在大学执教所作的思考进行总结,撰写了《致青年学者:一位诺贝奖获得者的人生忠告》,希望帮助刚刚迈入科学研究大门的年轻人建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和方法。《致青年学者:一位诺贝奖获得者的人生忠告》谈到了作为一名学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研究时的态度与方法,比如勤奋,耐心,抱负,认真的态度;甚至谈到了研究者的婚姻观,爱国情操,及影响科学研究工作的社会因素,涵盖内容丰富,而这些对现在的研究者来说仍然十分重要。
无论你是刚刚进入科研领域的新人,正着手一项研究项目;或是还在上学的学生,正在苦于自己的学位论文,《致青年学者:一位诺贝奖获得者的人生忠告》都将带给你无穷的启发。
从理学到朴学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美】艾尔曼 译者: 赵刚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 1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旨在从清代社会经济的背景考察江南学术共同体的演变过程。这一考据学赖以生存的江南学术共同体后为1850年爆发的太平天国战争摧毁。《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还着重讨论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文化中心城市苏州、杭州、扬州、常州,力图透过政区和地方史的视角展示考据学的崛起。与传统著作中俯拾即是的思想研究理路不同,《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更注重“哲学的框架”。作者艾尔曼指出,18世纪晚期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17世纪以来政治、学术变革的延续及其发展的极致,其影响甚至播及19世纪乃至2。世纪。18世纪的历史是17世纪满族入关到19世纪西方入侵的漫长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不应被孤立出来,搁置一边。
怎样做文献综述 豆瓣
The Literature Review: Six Steps to Sucess
6.0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马奇 / [美] 布伦达·麦克伊沃 译者: 陈静 / 肖思汉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 6
本书是研究、论证和文献综述写作的行动指南。即使对于资深的研究者来说,文献综述也很复杂。人们往往要通过反复实验、不断探索来学习撰写文献综述。要顺利完成一项文献综述,要求研究者具备很多技能,如缩小研究课题,聚焦搜索文献。此外,研究者还要使用必要的工具,去查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大量书籍、期刊和报告。因此,本书的目的就是综合介绍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策略、工具和技巧,以资借鉴。
芝加哥学术生涯规划 豆瓣 Goodreads
The Chicago Guide to Your Academic Career: A Portable Mentor for Scholars from Graduate School through Tenure
8.6 (10 个评分) 作者: John A. Goldsmith / John Komlos 译者: 吴 波 / 叶丽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 3
《芝加哥学术生涯规划:从研究生到终身教授》是一部学术人生的导航,为那些想在传统学术领域里拥有一席之地的人所作——比如大学四年级学生,或是考虑进入研究生院深造的人;当然也为帮助那些在学术之路上已有开端的人们,例如正在攻读的博士生和即将履新的大学助理教授。我们的某些观点或许对其他人也有所帮助:对看待学术界的不同视角感兴趣的资深教授、不太了解学术生涯为何物的青年学者的父母、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配偶,以及意欲探究学术圈奥秘的局外人。当然,对于想获得美国研究生学位的外国学生,《芝加哥学术生涯规划:从研究生到终身教授》一定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The Elements of Style, Fourth Edition 豆瓣
9.2 (52 个评分) 作者: William Strunk Jr. / E. B. White Longman 1999 - 8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首版于1918年由纽约一家出版社出版。作者William Strunk,康耐尔大学英语教授,E.B.怀特对此书加以了修正。此书短小精悍,容量巨大。涵盖了母语英语的人写作和用法上常出的错误,也清晰地解释了一些语法书中很难找到的语言现象。虽然是为说英语的学生所写,但对于任何需要进一步了解英文用法,进而学习书写英文的人,这本书必不可少的。
汉晋学术编年 豆瓣
作者: 刘汝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6
《汉晋学术编年(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我们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推进百年学人的积累——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思想的力量:學術探索之旅的另類自傳 豆瓣
作者: 雅諾什‧科爾奈 (János Kornai) 译者: 刁琳琳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9
雅諾什.科爾奈是傑出的匈牙利經濟學家,青年時曾狂熱地信奉社會主義,之後轉而批判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體系。他的家人大部分在二戰猶太大屠殺中喪生。他先後做過報社記者、研究員(因為政府禁止他在本國從事教學工作),1956年匈牙利十月革命爆發,他已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成為頗具影響力的理論家。科爾奈是東西學術界交流的使者,並在哈佛大學經濟學終身教授職位上榮休。《思想的力量》是以第一身角度追溯了科爾奈一生的學術探索之旅。
這部自傳描述了科爾奈長達半個世紀的研究經歷及其成果,並介紹了進行這些研究工作時的社會和政治環境。許多秘密警察文件及告密者對科爾奈活動的報告,塵封已久,最近才得到披露,在如此重大困難的環境下,清楚地展示了作者在探索學術追求真理中所擁有的勇氣和思想力。科爾奈發表的《經濟管理的過度集中化》(1956),是第一部鐵幕生活下的人公開批判蘇式經濟的著作,在匈牙利國內受到猛烈抨擊,但卻受西方經濟學家青睞。科爾奈-利普塔克的雙層計劃理論引起數理經濟學家的注意。他後來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備受爭議的《反均衡論》(1971),批評當時用來分析市場的主流經濟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短缺經濟學》(1980);《通向自由經濟之路》(1990)以及總結其畢生研究成果的著作《社會主義制度:共產主義的政治經濟學》(1992)。
對於主修經濟學思想、社會主義制度和後社會主義轉軌等專業的學生,以及對東歐學界如何經歷共產體制興衰感興趣的讀者,《思想的力量》是一本必備的重要學術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