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
相约星期二 豆瓣
Tuesdays with Morrie
8.6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吴洪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莫里是一位年逾七旬,身患绝症的社会学心理教授,1994年,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学生,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课程的名字是人生,课程的内容是这位社会学教授对人生宝贵的思考,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最后一堂是老人的葬礼。
老人谢世后,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定名为《相约星期二》。书中涉及有关世界与死亡,家庭与感情,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该书一出,立即引起全美的轰动,连续40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中译本出版后,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感召力是没有国界的。
作家余秋雨在此书的序言中说:“他把课堂留下了,课堂越变越大,现在延伸到了中国。我向过路的朋友们大声招呼:来,值得进去听听。”
来一点信仰 豆瓣
Have a Little Faith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吴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 非虚构版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年度推荐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 我们相信什么,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7度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NO.1
* 《相约星期二》全球畅销23年,见证亿万读者的相遇与成长。
故事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请求开始:“你可以为我作悼词吗?”那是一位八十二岁的老人,米奇•阿尔博姆儿时社区犹太堂的拉比。他曾经无数次地为临终者送去慰藉,这一回,他打算把将自己送上天堂的任务,交给米奇。
而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是一句向上天发出的企求:“你会拯救我吗?”说这话的时候,那人正躲在一只垃圾桶后,他的妻子和幼女在哭泣。他盯着街上开来的每一辆汽车,非常确信下一盏车灯带来的就是要夺取他性命的杀手。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位普渡众生的基督教牧师。
两个真实的故事,沿着比小说更为奇巧的轨迹,交织成一部关于信仰的小书。为了写好这本书,曾以《相约星期二》震撼全世界的米奇•阿尔博姆追踪了两位神职人员的生命历程,拜访了很多地方,去到这个世界上持有不同信仰的“我们这里”和“他们那里”。
最终,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那里”,米奇都找到了同样的答案——“有许多曲调,但都是一首歌,一首同样美好的、充满人性的歌。”这首歌再次创造了奇迹,给寒夜中迷途的旅人最多的温暖和希望。
与爱同在 豆瓣
Meeting Life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缪舒宜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
《与爱同在》是克里希那穆提对自然、思想、智慧、灵性的分享、生命的责任及意义等重要生命课题的集中探讨。其内容有:湖泊、花园、生存的问题、橡树、自由就是秩序、聪慧等。
不生氣的生活 豆瓣
作者: 金剛塔 译者: 江翰雯 橡樹林文化 2008 - 8
我們必須提出質疑,
為何經過千萬年的進化,
我們自己和全世界人類仍舊如此殘暴無情、充滿破壞力?
為何總是永無止盡地彼此爭戰?
一本溫和親切,教我們遠離憤怒的絕佳著作
教你管理「自我」的秘訣,做個高EQ的人
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一顆憤怒的種子,生氣、情緒失控、甚至對人怒目相向的戲碼,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通常在生過氣之後,心中總會充滿著懊悔和失落,卻總是遍尋不著對治憤怒的方法,來處理這個令人困擾的情緒障礙。
本書作者是一位泰國年輕的佛教暢銷書作家,他以書信的方式,跟弟子談論憤怒的根源和本質,以及當心中生起憤怒的情緒時,我們該如何自處、面對和處理。他運用淺顯親近的事例,循序漸近地教導我們,當憤怒來襲時,只要採用書中的建議,就可以穩定情緒,讓自己從憤怒的險難中解脫,看清楚憤怒的真面目,進而洞見憤怒帶給自己和周遭人的影響。
Tuesdays with Morrie 豆瓣
7.7 (28 个评分) 作者: Mitch Albom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1999 - 7
曾經,他是老師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之後,他進入社會的浮沉,在幻滅的理想人生中掙扎。直到十六年後,才在一個最偶然的機會和老師重逢。而他的老師,只剩下生命中最後幾個月時間。於是,他又上了14堂他老師的星期二的課。這次,課上的學生只有他一人……
本書作者在昔日恩師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每星期二到老師家看他、這位誨人不倦的老師墨瑞.史瓦茲,面對著死亡一步一步逼近,不僅自己勇敢面對,窮究其多面的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柔軟了米奇因世故而僵硬的心,讓他重新看待生活。

這位墨瑞,誠實地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脆弱與哀傷,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的束縛,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且帶著幽默感。

也許你和作者一樣,年輕時曾遇到過這麼一個人,他比你年長,有耐心又有智慧,懂得你年輕徬徨的心,教導你為人處世之道。但是,你後來與他斷了連絡,獨自在人生路上奮鬥,你的視野變窄,你的夢想褪色。再沒有人在你身邊為你指引方向,告訴你生命的路怎麼走。

作者在這樣的時刻和老師重聚,上了最後的一門課,一門學著如何活在世上、如何對待死亡的課。如今我們也有幸旁聽這堂課,汲取其中的溫暖與智慧。這是個會發光發熱的真實故事,讀後讓你一輩子感到溫馨。
清凉心 菩提行 豆瓣
作者: 郑石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清凉心·菩提行》是针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拯救而写的。通过佛学中《唯识论》《华严经》的精神法界和《般若经》上的觉性与智慧,再由中观的方法契入积极的生活层面,融会了世出世间法不二、福慧不二和大乘菩萨行的究竟了义。
爱与寂寞 豆瓣
6.9 (9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罗若蘋 九州出版社 2005 - 3
在《爱与寂寞》中,克里希那穆提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我们与自己、与别人、与团体的关系,指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使个人与团体分化、孤立的制约因素,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关系”。只有当心灵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挑避时,我们才能与寂寞、孤独直接沟通。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热情,拥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