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
雷雨 豆瓣 Goodreads
雷雨
8.7 (231 个评分) 作者: 曹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5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An Ideal Husband 豆瓣 Goodreads
An Ideal Husband
8.3 (9 个评分) 作者: Oscar Wilde Dover Publications 2001 - 2
Wilde’s scintillating drawing-room comedy revolves around a blackmail scheme that forces a married couple to reexamine their moral standards. A supporting cast of young lovers, society matrons, and a formidable femme fatale exchange sparkling repartee, keeping the action of the play at a lively pace.
Lady Windermere's Fan 豆瓣
8.8 (12 个评分) 作者: Oscar Wilde Penguin Classics 2007 - 7
There is not a GOOD woman in London who would not applaud me. We have been too lax. We must make an example. I propose to begin to-night. [Picking up fan.] Yes, you gave me this fan to-day; it was your birthday present. If that woman crosses my threshold, I shall strike her across the face with it.
Salome 豆瓣
9.5 (8 个评分) 作者: Aubrey Beardsley / Oscar Wilde 译者: Lord Alfred Douglas Dover Publications 1967 - 6
Lord Alfred Douglas’ translation of Wilde’s great play (originally written in French), with all well-known Beardsley illustrations, including suppressed plates. The best edition. 28 Beardsley illustrations; introduction by Robert Ross.
2013年8月4日 已读
"My dear fellow, when I see a monstrous tulip with four wonderful petals in someone else's garden, I am impelled to grow a monstrous tulip with five wonderful petals, but that is no reason why someone should grow a tulip with only three petals."
2013 Oscar_Wilde 戲劇 歐洲 英國
日本狂言 豆瓣
作者: 李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 5
《日本狂言》采用的狂言剧本包括大藏流与和泉流的各种不同版本。翻译时主要参考周作人及申非等先学的翻译成果,并对个别字句作了修改。未在中国出版过的狂言剧目则由笔者本人翻译。由于“能乐”的“能”是个单音字,容易产生阅读不便,所以《日本狂言》涉及“能乐”的“能”的内容时为了前后行文方便,写作“能戏”。《日本狂言》图片除了笔者亲自拍摄以外,狂言相关照片获得狂言大藏流山本家山本东次郎先生的许可,采用山本家专用摄影师神田佳明先生所拍摄的照片。在此特向东次郎先生和神田佳明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古代绘卷和狂言绘画资料选自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及博物馆的数据库。《日本狂言》中有小部分内容曾经发表,在加入书,中时作了修改。鉴于这套丛书的特点,《日本狂言》未能完备引文出处和研究索引。希望最后罗列的参考文献有助于读者考察狂言艺术,而《日本狂言》的写作也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此谨向先学表示谢意。
正午的分界 豆瓣
作者: [法国] 保尔·克洛岱尔 译者: 余中先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4
本书精选了克洛岱尔四部著名的戏剧,这些剧目至今仍然不断上演,其中《正午的分界》这部戏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是以作者在福州做外交官期间亲身经历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为背景的,称为经典剧目,近年又在中国多个城市巡回演出过,引起观众很大兴趣,充满了诗意和象征。
《城市》
通篇充满了象征,表明一个毫无宗教信仰的现代城市的悲剧命运。资产阶级的统治精神因无视心灵的生活,最终导致城市的暴动。而充满基督精神的诗人则在信仰中找到了光明。
《交换》
人若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发财欲望,那么,贪婪、野心、傲慢充分暴露后,便不得不走上赎罪之路。
《正午的分界》
作者亲身经历了非法、罪孽的恋情。剧的诗艺力量真实地吟唱了主人公在世俗之爱和对天主的爱之间犹豫不决的痛苦内心。面对死亡,情人梅萨与漪瑟认识到自身的罪孽,并归入天主的怀抱。
《给圣母马利亚报信》
最炽烈的宗教激情,维奥兰的神迹与圣母马利亚无玷而孕一样是神恩。体现罪恶与神恩的对立、肉欲与灵魂的冲突,并宣称傲慢、贪婪和嫉妒必遭失败,而克己、容忍和牺牲则将产生奇迹。
推销员之死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米勒 译者: 英若诚 / 梅绍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本书为《推销员之死》、《撒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的合集,是阿瑟·米勒的代表剧作集。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上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幻灭了,最后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而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
《撒勒姆的女巫》荣获安东纳特·佩瑞奖,是米勒的一部最能持久上演的剧本。描写的是一六九二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发生的迫害“行巫者”的案件。男主人公普洛克托被人诬陷,遭宗教法庭处以重罪,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最后毅然走上绞刑架。
《都是我的儿子》是米勒的成名作,获纽约剧评界奖。这是一出易卜生式的社会道德剧,写一家工厂老板在二战期间向军方交付不合格的飞机引擎汽缸,致使二十一名飞行员坠机身亡。他嫁祸于人,虽然逃脱了法律制裁,但最后他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都是我的儿子”,遂饮弹自尽。
伪君子 豆瓣
7.5 (1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莫里哀 译者: 赵少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伪君子》(1664-1669)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这作。小说讲述了宗教骗子达尔杜弗以伪装的虔诚骗得富商奥尔贡的信任,成为他家的上宾。奥尔贡背弃女儿原有婚约,欲招达尔杜弗为婿,还取消了儿子的继承权,把财产全部奉送给了骗子。他的做法遭到全家人反对,他们巧妙地揭露了达尔杜弗的真相,使奥尔贡翻然悔悟。骗子凶相毕露,企图陷害奥尔贡,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为《伪君子》的公演而奋力拼搏的过程中,莫里哀对封建贵族阶级的识识进一步深化,一六六五年,他借用传说中西班牙大贵人唐璜的形象,创作了以揭露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道德败坏为主旨的五幕喜剧《唐璜》,指出在贵人们高贵优雅、风流倜傥的外表下,掩藏着何等自私、邪恶和堕落的本性。这部戏只演出了十五场又被勒令停演。紧接关他又创作了鞭挞贵族社会世态人情的《恨世者》剧中塑造了一个高尚正直,因而在贵族社会显得滑稽可笑的愤世嫉俗者的典型,能地这个人物,莫里哀得以尽情抨击贵族社会的庸俗无聊、自私自利、吹牛拍马、口是心非、欺世盗名、争名逐利等恶劣风习。
枕头人 豆瓣
9.2 (45 个评分) 作者: [英]马丁•麦克多纳 / 汀布莱克•韦滕贝克 译者: 胡开奇 新星出版社 2010 - 4
这位冷血的警察,出于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原因,没有将那些小说稿付之一炬,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了卡图兰的档案,贴上封条,以便将它们封存到五十年后。这一变故搅乱了作者原本时尚的悲凉结尾,但不管怎样……不管怎样……它多少保存了这一事件的精神本质。
——《枕头人》
以未来的名义还有什么没被说过和做过呢?未来总是在某个他人的手中。我们等待着许诺的时光,等待那最佳时光,忘记了责任与痛苦。我们不再提出疑问,在夜晚我们睡得香甜,我们也不曾看到……
——《夜莺的爱》
世间万物都被军事征用了。
——《远方》
没有审查制度,将没有象征,没有隐喻,没有戒律……
——《审查者》
本戏剧集收录了《枕头人》、《审查者》、《夜莺的爱》和《远方》四部英国当代经典剧作。它们都从问世起就在世界各地不断重演,并获得多项戏剧大奖。这四个剧本在本书中构成一种整体的张力:关于虚构作品和社会行为、审查制度、国家名义下的暴行。
哈姆莱特 豆瓣
Hamlet
8.8 (124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 1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先生的话剧《哈姆莱特》。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莎乐美 豆瓣
Salomé
9.0 (65 个评分) 作者: (英)王尔德 译者: 中译 吴刚 / 英译 道格拉斯 勋爵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1
英伦才子奥斯卡•王尔德一生中创作的最著名悲剧
一段唯美凄恻、超越时代的《圣经》故事
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只是唯美主义作品中的经典。故事取材于《圣经》里莎乐美为希律王跳舞换得施洗者约翰头颅的情节,这一圣经典故被王尔德的妙手挖掘出了最黑暗也最深 刻的内涵。欲望的纠缠,畸恋的爆发,诡异的氛围,都被他在这短短的篇幅里发展到极致。而同时代的早夭天才画家比亚兹莱,亦称得上王尔德恶魔般作品最佳的诠释者。
本书收入了英国著名插画大师比亚兹莱为《莎乐美》创作的多幅插图——被誉为“有史以来诗人和画家最成功的合作之一”。
诗学 豆瓣
9.2 (43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陈中梅 商务印书馆 1996 - 7
《诗学》立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诗学》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诗学》提出的某些观点――如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的观点和诗评不应套用评论政治的标准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可贵的创新意义。这篇不朽的著作集中地反映了一种新的、比较成熟的诗学思想的精华。
《诗学》强调了诗的“自我完善”,却没有提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发展的宗教背景,也忽略了悲剧的存在、兴盛和趋于衰落的社会原因。悲剧人物固然应对自己的抉择(或决定)和行动负责,但在某些作品里,命运(moira)的制约或神的催动是导致悲剧性结局的重要原因。《诗学》对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诗学》肯定了艺术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但认为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人“认出了某某人”――作者放弃了一个极好的从理论上阐述和论证艺术摹仿有益于深化人对自我以及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机会。
尼伯龙根的指环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德]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 译者: 鲁路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10
《尼伯龙根的指环》讲述的是莱茵河底的众仙女守卫着一块魔金,用这块魔金铸成指环戴上后就能统治世界,但此人必须抛弃爱情。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盗得魔金铸成指环,成了世界之王。众神之主沃坦建造供诸神栖居的瓦尔哈拉宫的计划给故事带来了波澜。之后,英雄齐格蒙德赢得了指环,但他却遭到了背叛引来杀身之祸。齐格蒙德的情人、沃坦的女儿女武神布仑希尔德把这指环带回了莱茵河。最终,众神们的栖居之地瓦尔哈拉宫付之一炬。
《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一部大型乐剧,整个於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Icelanders' sagas,冰岛历史英雄故事散文)。《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瓦格纳称为“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同名影片根据德国民间诗史《尼白龙根之歌》和北欧《沃尔松格传说》改编。讲述的是一个年轻铁匠齐格弗里德的故事。
毕希纳全集 豆瓣
9.3 (12 个评分) 作者: [德] 格奥尔格·毕希纳 译者: 李士勋 / 傅惟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5
毕希纳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但却以极高的质量在德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文学作品总共只有四部:一部历史剧《丹东之死》,一部讽刺喜剧《雷昂采与蕾娜》,一部命运悲剧《沃伊采克》和一部中篇小说《棱茨》。 除了上述四部作品外,革命传单《黒森快报》(把和平给茅屋!把战争给宫殿!)也可以称之为浸透政治色彩的第一个文学作品。它不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他准备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纲领,对后来的德国传单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