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
我这一代东京人 豆瓣
7.4 (4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小津安二郎记忆里的东京,是银座服部大钟夜晚八点准时响起时,透过五丁目鳗鱼店苇门,看到的金黄色夜景。
鲁迅记忆里的东京,是夏夜夜晚透过宿舍窗户,瞧见江户川水面上,优雅飞舞的萤火虫。
村上春树记忆里的东京,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状的狭窄破烂屋子里,免费享受灌进屋子里的阳光与凉风。
老东京人记忆里的东京,是风铃、煤炭炉、蚊香、榻榻米,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Always幸福的清贫生活。
我记忆里的东京,是在春天的东京湾浅滩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鳗鱼,是在上野公园百年木造音乐厅里,聆听来自过去的乐音。
这些美好的昨日景象,至今仍在我这一代东京人眼前,栩栩如生演出着……
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大田出版社 2009 - 10
為了終結青春,要越走越遠;
為了尋找幸福,要越走越廣;
為了不想寂寞,活出獨立自我,要越來越自由……
人為什麼要去旅行?是要忘記現實?還是要面對自己?
新井一二三,從14歲搭上第一趟長途火車開始,有機會就想往外闖,往外飛。
離鄉背井踏上北京遍遊中國,進入中歐迷宮、見識古巴、越南,
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遊走異地十年,得到了什麼?
一個道道地地的東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語,中文寫作是她療傷自我的方式,
在香港被叫「文化雜種」,在台灣出版了十七本書,在東京朋友笑她窮,
她目瞪口呆,為什麼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當年勇敢無懼的少女,單槍匹馬,像一顆孤獨的行星,
走向國境邊界,走向流亡者的故鄉,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張愛玲的,
花費最多機票錢,說最多外國話,多少次飛越太平洋……
其實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與自由。
現在全家的護照換了一本又一本,下廚的料理有各國菜色,行李箱貼滿入境貼紙,
年輕時的遠走高飛換成了家庭組織,照樣推嬰兒車攜家帶眷跨洋飛,
生活什麼都可以變,但不可改變的初衷,
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裡?
无性爱时代 豆瓣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7 - 7
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我们向来隔膜,
更何况数十年间,我们和他们都在急速变幻中。
新井一二三的笔下,讲述的是一个不传统的日本,
旧时风物民俗今日只堪回味,后现代的生活现场光怪陆离,
有人步入了无性爱时代,有人热衷于“援助交际”,
有人重倡民族主义,有人对民族主义大声说NO!……
透过名字、樱花、节日、宗教、书籍、电影、情爱……
新井一二三以私人性的记忆,清浅隽永的中文,
带领我们细细品味当今日本的味道。
伪东京 豆瓣
6.8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0
2007年,日本大众选出的“今年的汉字”竟然是“伪”。
“今年的汉字”虽说是民间团体举办的半游戏式活动,但多数人共同选出来的一个汉字,每年都相当巧妙地表现出那一年的整体社会风气来。
也难怪,这一年的日本社会确实发生了太多“伪装”、“伪作”、“伪造”案件:从挂着牛肉的牌子卖了猪肉、羊肉、兔子肉的肉商起,篡改消费期限的巧克力商(北海道名产“白色恋人”)、和果子店(伊势特产“赤福”)、快餐餐厅(日本麦当劳),以及蒙混原料产地的老字号和食店(船场吉兆),直到厚颜无耻重复撒谎的官僚、政客为止,“伪”的一族席卷了日本群岛。
12月12日,日本的“汉字节”。当在北风呼啸的露天舞台上,穿着紫色法衣的京都名刹清水寺住持大笔一挥写出“伪”字之际,日本老百姓的感受好比是被老天看见了自己的愚行,大家不约而同地缩缩脖子……
臺灣為何教我哭? 豆瓣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大田 2011 - 2
這本書要感謝魏德聖導演,因為他不僅給大家帶來了一部好棒的電影,而且給了我勇氣出版一本關於台灣的專書。── 新井一二三
我不是一開始就對台灣一見鍾情的。
因為台灣太像日本,但又不是日本!
舊式的日本房子、溫泉旅館、榻榻米房間、多桑、便當、壽司、八格野鹿……
打開電視有專播日本節目的頻道、書店的日本雜誌、小說、動漫……
忠孝東路的咖啡館好像直接從東京搬移過來……
對於「親日」的台灣人,我甚至懷疑他們是否缺乏民族尊嚴……
但是,我錯了,我臉紅了。因為我太不了解台灣了!
沒想到一部「海角七號」電影,新井一二三,看了七次,掉淚七次。
是內心深處對台灣有一封寄不出的情書,無法被閱讀而哭?
是終於明白台灣不像日本,卻有獨特混血文化的可愛與悲情而哭?
是愛與恨的遺憾被台灣的人情與故事感動而哭?
這一次她啟程往北回歸線以南、往台灣最南之南的國境出發……
她說,多認識一個台灣朋友,等於多讀了一本小說。
我們跟著她,看見海浪環繞之島,一草一木、台南孔廟、高雄旗津、台灣海峽的烏魚子、歷史博物館、恆春半島、墾丁、落山風和溫泉蔬菜、頭目公主的家、石門古戰場……這不僅是一趟海角七號之旅,更是一場歷史與生命的交接之旅。原來,台灣,讓人有太多話要說,要說……
新井一二三對於台灣的感情是日積月累,1995年在香港擔任自由撰稿人寫過一篇讀了《台灣萬葉集》一書哭得痛哭流涕的感想,篇名就叫做〈老情人寄來的情書〉,沒想到十年後看「海角七號」老情人寄來的情書也大哭?是巧合?還是偶然?新井一二三1984年夏天第一次來台灣,相隔十年1994年看了《台灣萬葉集》了解到老一輩的台灣人對日本的情感,1996年以後,開始每一年幾乎都來台灣一次,多認識一個台灣朋友,等於多讀了一本小說。她說,在台灣,每個家庭都跟一部長篇小說一樣。
看了「海角七號」,新井一二三坦承至少可以紀錄12次哭的經驗,看完之後恨不得奔來南台灣,從過去戒嚴時期、解嚴時期,簡直見證台灣的不同階段,如今新井一二三的足跡已經踏遍全島,本書收錄她從北到南所接觸到台灣人事物,我們跟著她進入台南文學館,看見台灣的建築、一草一木、歷史資料、人生背景,台南孔廟、高雄旗津、台灣海峽的烏魚子、歷史博物館、恆春半島、墾丁、落山風和溫泉蔬菜、頭目公主的家、石門古戰場、巴士海峽……這不僅是一趟海角七號之旅,更是一場歷史與生命的交接之旅。
一個創作中文的日本人新井一二三的角度來看台灣,讓我們看見了不一樣的台灣,與可愛的台灣。
SPECIAL INTERVIEW特別收錄:新井一二三VS魏德聖導演 精采對談
我和閱讀談戀愛 豆瓣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大田
中文寫作的可愛日本人--新井一二三,常被詢問到喜歡看什麼樣的書呢?她總是尷尬的說,閱讀就像談場戀愛,跟這位作家打的火熱時,就會覺得全世界只有他(她)懂自己。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更新、更新鮮的對象,這時前任就會遭受到冷落,好在對方不知我曾經迷戀過它。《我和閱讀談戀愛》新井引介日本文壇多種面貌的閱讀面向,書中提及的作家及作品都是耳熟能詳,例如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大江健三郎《換取的孩子》、川上弘美《老師的提包》等作品,新井利用簡潔輕鬆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閱讀的世界,牽引出閱讀的樂趣,每個篇章就像名作家一路轉變的私小說般,無論現實生活多麼紛亂忙碌,依舊要停下腳步,跟閱讀談場戀愛,讓自己的視野與生命更豐腴。作者簡介
新井一二三
生長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系畢業。大學期間以公費到中國大陸留學兩年,期間遊走雲南、東北、蒙古、海南島等各地,回到日本擔任「朝日新聞」記者,後移民加拿大,在約克大學、懷爾遜理工學院修習政治學與新聞學,並開始用英文寫作。九四年到香港,任職「亞洲週刊」中文特派員,同時在「星島日報」、「蘋果日報」、「明報」等多份中文報刊上發表散文及小說。目前新井一二三定居日本東京,專職於中文寫作,出版過《新井,心井》、《東京人》、《櫻花寓言》、《可愛日本人》、《讀日派》、《東京的女兒》、《123成人式》、《東京時刻八點四十五》。
讀日派 豆瓣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大田
全世界的情人節,總是男人送女人鮮花禮物;唯有日本,是女人送上巧克力表達愛慕之情,到底日本人的感情邏輯是怎麼一回事?從「教室崩壞」、「學校崩壞」到「家教崩壞」,當代日本社會已經瀕臨「崩壞」邊緣?為什麼日本出版市場上,只有「殘廢」和「壯絕人生」得以暢銷?「引籠」青年讓社會不安,這些日本未來的中堅會把日本帶向何方?不景氣應該儲蓄,為什麼日本人偏偏流行「扔掉」的美學?
台灣寫日本文化觀察的人很多,然而,以在地日本人的觀點,能使用中文一針見血地解剖當代日本社會樣貌,唯有新井一二三。本書透過新井一二三關注與閱讀的焦點,把我們帶進日本社會諸多現狀裡更深層的背後思考。不論是養著猩猩的教授、青春的吉本芭娜娜、村上春樹曰、中年戀愛、貧窮的日本人、兒童虐待記憶,還是幸福的作家……
日本的潮流一直是台灣的潮流,但在這些變動中,新井一二三提供了我們另一種不同的派別思緒。
午后四时的啤酒 豆瓣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大田
新井一二三在《午後四時的啤酒》主要要傳達一種生活的概念「緩慢生活」。新井努力去實踐這個理念而寫了這本書,讓你從緩慢生活中發現不一樣的生命動能,也可以發現原來這樣生活也很有意思。
緩慢生活六法則:
守則1:
幸福就是和心愛的人在一起,慢慢品嚐美味,而彼此說多麼好吃。
守則2:
快要結婚的年輕人,非得買個鑽石戒指不可,非得去蜜月旅行不可。
法則3:
重視每天的三頓飯,因為食品就是愛情,飲食則是愛情行為
法則4:
遇到困難,都要想辦法自己解決。
法則5:
專注工作。享受個人生活。放鬆私人生活。
法則6:
新產品,高效率不一定帶來最多的幸福。溫故知新,繞道而走,有時是幸福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