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
战争与国家形成 豆瓣
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作者: [美]许田波 译者: 徐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本书通过比较东西方两个相似历史时段,即秦国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拿破仑征服欧洲失败前的时期,提出了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分别利用古代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历史检验了动态理论,集中关注了该理论对国家形成的意义,强调了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的不可分割,并从动态理论的角度对世界政治转型进行了思考。
译者序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第三章 反思近代早期欧洲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第四章 国家形成和转型的动力学
第五章 结论与意义
附录一 近代早期欧洲(1495-1915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附录二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前221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附录三 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的操作标准
附录四 中国历史年表
参考文献
司马法 豆瓣
作者: 司马穰苴 译者: 黄向阳 注释 2009 - 4
《司马法(图文版)》亦名《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宋代将其列为《武经七书》之一,成为武学策试的必读之书。现在一般认为,《司马法》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田穰苴所作,但从《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的情况来看,《司马法》一书当不是司马穰苴一人所著。
《司马法》一书的军事思想极其丰富,涉及的内容也极为广泛,涵盖了军事的各个方面,如用兵原则、作战计谋、将士关系、军队治理等,又包括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书中还重视战争中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以及轻与重之间辩证统一关系。
尉缭子 豆瓣
作者: 尉缭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9 - 6
《尉缭子(图文版)》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对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战国梁惠王时的尉缭,一说疑为秦始皇时尉缭所作,甚至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直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尉缭子》残简后,才充分证明其并非伪书。据现有资料推断,《尉缭子》成书于战国中期的说法较为可信。